中论·观我法品第十八(12颂)
般若中观
释品文 趣入真性之轨则,分五:
一、趣入(无我)真性之理,分二:
(问曰:什么是真性呢?答曰:内外诸法毕竟远离我及我所执即是真性。因若执我有自性,那么,我与蕴是有自性的一体耶、或是有自性的异体耶?)
1、抉择真性见,分二:
(1)、破我有自性,分二:
(因若执我有自性,那么,我与蕴是有自性的一体耶、或是有自性的异体耶?颂云:)
(A)、破我与蕴自性一
若我是五阴 我即为生灭
(B)、破我与蕴自性异
若我异五阴 则非五阴相
(2)、亦示破我所有自性
若无有我者 何得有我所
2、由修真性灭除过患之次第,分二:
(1)、灭除过患之次第,分三
(A)、破萨迦耶见之轨则
灭我我所故 名得无我智
(B)、断诤
(问曰:我、蕴应有自性,因为有断我及我所执的瑜伽行者故。答曰:谁见修无我执和无我所执的瑜伽行者有自性,谁就不能见真性,因为彼无我和无我所执的瑜伽行者,亦不是有自性故。颂云:)
得无我智者 是则名实观 得无我智者 是人为希有
(C)、由取尽则生尽之理
内外我我所 尽灭无有故 诸受即为灭 受灭则身灭
(2)、得解脱之轨则
业烦恼灭故 名之为解脱 业烦恼非实 入空戏论灭
二、断违教之诤,分二:
1、正断违教之诤
(问曰:若灭尽萨迦耶见即是真性,那么与经说“我自为依怙,更有谁为依?由善调伏我,智者生善趣”的话,岂不相违吗?答曰:)
诸佛或说我 或说于无我 诸法实相中 无我无非我
2、真性于谁亦不可说之因由
诸法实相者 心行言语断 无生亦无灭 寂灭如涅槃
三、导入真性之次第
一切实非实 亦实亦非实 非实非非实 是名诸佛法
四、真性之体相
1、诸圣者之真性的相
自知不随他 寂灭无戏论 无异无分别 是则名实相
2、世间人之真性的相
若法从缘生 不即不异因 是故名实相 不断亦不常
五、示于真性定须修习
不一亦不异 不常亦不断 是名诸世尊 教化甘露味
若佛不出世 佛法巳灭尽 诸辟支佛智 从于远离生
类知了义经:《父子相会经》193页
备注:为方便自己学习而整理。科判采用任杰老居士翻译的《正理海科判》,颂文采用罗什法师翻译版本,括号内文字录自僧成大师的《中论文句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