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拍出一幅好照片
个人日志
好照片有各种定义,我们在这里探讨的话题:怎样才能拍出一幅好照片,我暂且把“好照片”定义为:焦点清晰、曝光正确。要获得一幅焦点清晰、曝光正确的照片,我认为必须了解和掌握以下五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一、关于对焦模式
说到对焦,玩照相机的人不会不知道。不管拍啥照片,总得有个清晰的焦点。整张照片找不到一个清晰的焦点,或者虽然有清晰的焦点,但不是你所要选择的焦点,这张照片就是失败的。行话说“跑焦”了。所以学摄影,第一关就是要学会对焦。
照相机的对焦方式分为手动对焦与自动对焦。手动对焦是用手转动照相机镜头的对焦环,用眼睛在取景框中观察,到你认为你要选择的对焦点清晰的时候,按下快门。
自动对焦则是由你来选择对焦点,然后半按快门由照相机来操作,提示合焦之后,再按下快门。英文字母AF表示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又为分三种对焦模式:
AF-S 单次(伺服)自动对焦,适用于拍摄静止的物体
AF-C 连续自动对焦,适用拍摄运动的物体。
AF-A 在单次自动对焦与连续自动对焦之间自动转换。如果使用的镜头带有“即时手动对焦”功能时,假如选择AF-A,在自动对焦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手动来转动对焦环,用于对焦的微调。
以尼康D90为例:
在机身右侧肩屏靠近挂肩带环的位置,有一个“AF”按钮。每按一次按钮,在各种对焦方式中切换。或者按住AF按钮,转动后拨转(主指令拨轮)
二、关于对焦锁定
对焦锁定功能是许多摄影师经常用到的功能。
至少有以下两个理由,我们会经常使用对焦锁定
1,构图的需要。拍摄主体在图片的中间位置这种构图是最呆板的构图。我们用得最多构图方式是把拍摄主体安排在图片的黄金分割线上
2,相机虽然有很多对焦点,但是最灵敏与最快的对焦点还是中央的对焦点。往往我们选择需要精准对焦的位置又不在中央,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中央对焦点来对焦我们需要的那个点,然后锁定对焦后,再平移相机来把这个对焦点调整到黄金分割点上。
3。,当我们需要跟踪连拍追焦的时候,需要锁定焦点。跟踪连拍的时候,我们应该设置那一种对焦模式?当然是AF-C。或者AF-A。我们再来说说锁定对焦的方法:
锁定对焦的方法因相机不同、设置不同,有很多种方法。
1, 半按快门对焦锁定。确认指示灯或提示音
2, 半按下快门钮的同时,摁住AEL/AFL键。可同时锁定对焦点和曝光值。这个时候,取景器中会显示AEL的图标。只要不松开AEL/AFL键,即使松开了快门按钮,也不会解锁。这个功能在AF-A(单次对焦与连续对焦自动转换)与AF-C时有效。
3, 使用单次对焦AFS时,半按快门提示合焦之后,曝光与焦点被锁定,快门按下之后解锁。同样,按下AEL/AFL键锁定焦点与曝光,松开AEL/AFL键即解锁。
4, 镜头上有对焦锁定按钮,半按快门的同时,摁住这个锁定按钮,即锁定了曝光与焦点。
5, 对焦锁定与曝光值锁定分开操作。比如索尼相机。机背上设有AEL键。可以设定二种方法:一是摁一下锁定曝光,显示屏上出现*字符号提示,再摁解锁;二是摁住不放锁定,松开解锁。对焦锁定主要是半按快门或者摁住镜头上的焦点锁定钮。索尼与尼康的高档镜头都设有焦点锁定钮,佳能的镜头没有这个。
索尼小白的焦点锁定按钮,一共有3个。横竖握持相机都可以很方便地摁住按钮。
锁定焦点连拍。这是在云南拍摄,先对模特眼睛对焦,合焦后摁住对焦锁定钮,让模特旋转连拍。拍摄完成后检示焦点,凡模特面向相机的照片,基本上都在眼睛上合焦。
三、关于测光和测光方式
拍照片为什么要测光?因为在相机的“眼”中,所有的被摄体都是灰色的,只能“看”到256级灰度差,为了还原256级灰度差,所以照相机必须运用它的测光系统来评估在某种光线条件下,某个级别的灰度应该用怎样的曝光组合来还原。相机在测光时,它所“看到”的所有物体都默认为反射率为18%的灰色这个我们把它叫着叫“中级灰”,并以此作为测光的基准。也就是说,在相机的“眼”中,所有的被摄体都是灰色的,曝光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还原这种灰色。正因为照相机测光的基准是18度灰,所以如果我们所拍摄的物体的反射率正好是18%,那它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十分准确了,按此数值曝光,被摄体的色彩和影调就会得以真实地还原。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在拍摄不是18灰的物体时,按照相机的测光,不是欠曝就是过曝。像拍摄白茫茫的雪原、黑漆漆的煤田,相机也把它们当作灰色来还原,直接对着它们测光聚焦,往往会拍出灰色的雪和灰色的煤。所以我们不能绝对相信和依赖相机相机的测光系统。因而,就有十分必要对相机的测光给出的曝光依据进行补偿。亮加暗减,白加黑减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关于曝光补偿,后面再讲。我们先来弄清楚相机的测光方式。
正因为相机的测光依据是它把所有的物体都看成18度灰,为了尽量弥补这个缺陷,它只能走另一条路子,改变测光范围。所以就有了测光方式一般来讲,相机的测光方式有四种:
一、 平均测光。又叫整体测光等等。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测光方式。它是将我们所要拍摄的场面中各种反射光线的亮度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取一个平均的亮度值,来给出一个合适的曝光组合。平均测光适合拍摄大场景
二、 中央重点测光。它主要是测量取景屏画面中椭圆形范围内的亮度,以这个为基准,其它范围的的亮度则给予平均测光。测量中央面积的大小因相机不同而异,大概在20-30%。由于它的测量范围比平均测光小,所以精度更高。所以用得最多的是中央重点测光。
三、 点测光。这个测光范围更小。点测光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度。
四、 矩阵测光。又叫分区测光、多区域评价测光、蜂巢测光、加权测光。这个个人理解实际上是平均测光的升级版,目前用于比较高档的相机。基本原理就是针对取景范围内各种不同的光线、不同的物体、色彩对光线的反射率,添加了多种测光元件,然后把测量的结果进行电脑计算,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曝光组合的依据。
说明一下:目前的相机至少有三种测光模式,有的四种。各个品牌相机有所不同,叫法也很不一致。对于自已所用的相机的测光模式,请对照说明书。尽管叫法不一样,但是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三种或四种测光模式供使用者选择,就是选择测光的范围与测光的精度。
我们明确了四种不同测光模式的原理,也就清楚了在实际拍摄中该用何种模式。以尼康D600为例:三种测光模式之一,所谓“3D彩色矩阵测光II”,适用于大多情况,特别是光线条件复杂情况下测光;之二,中央重点测光,这个是经典的人像测光模式;之三,点测光,这个主用于微距摄影或者一些大光比的特写等等特殊情况下测光,它能够精确表现物体的局部的细节。
其实,不管哪种测光模式,都不会是完美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所拍摄的场景或者物体,不是存在天空、水面、大面积的阴影,也就是说它的光比不是很大,用哪种测光模式都可以。关键在于知道怎样用。比如说中央重点测光用来拍人像,在阳光下,模特的脸部有些被阳光直射,有些不直接被阳光直射,就是我们常说的是“硬光”,测光的时候,点到阳面或阴面,会有截然不同的曝光结果。用矩阵测光来拍早晚的风光,日出日落前半小时左右,这时候天空与山体或者地面的光比相差四五倍甚至更高。这个光比已经超出了数码相机256级的灰度差,相机的测光系统也只好给出一个两头不靠的曝光值,或者顾一头丢一头,管得了天空的高光,管不了地面的阴影。
对于前一种情况,我们有两种解决方案:要么平衡光比即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或者其他的能反光的工具。要么只能取舍,丢掉暗部,保住亮部。我们可以先靠近拍摄对像,用中央重点测光对其脸部的阳光面测光,然后锁定曝光,再构图拍摄。
这里说一个小的窍门。因为人的皮肤是反射光线的18度灰、地面也是。我们可以先对着自已的手背或地面测光(同等光线条件下)然后锁定曝光。
对于后一种情况,反光与补光的手段是不可能的。只能要么借助于辅助工具比如渐变灰镜,用来压暗高光。(当然现在的相机都可能有HDR即高动态范围功能,可以用来平衡光比、或者运用包围曝光拍摄然后后期合成。这个不在此讨论。我只在这里举个例子。有人还会记得,去年我给九一二的同学聚会拍过照片,其中一张在九一二大门口的合影,当时确实给我出了难题。我事先并不知道在那个时间即中午将近十二点在那个地点要拍合影。对摄影有些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中午的顶光是最不适合拍照片的光线。何况顶光又偏向侧后,是顶光加逆光。拍得不好就会把人拍成花脸加黑脸。于是我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如何来平衡光比。用了闪光灯来填充阴影闪光,同时设置了相机的高动态范围HDR自动功能,再加上运用了矩阵测光,最后拍出来的照片还不算难看。这个例子说明,熟悉和掌握相机的各项功能,来应对各种拍摄光线和场景,是拍好照片的重要前提。)
闪光灯填充阴影闪光+HDR拍摄顶光+侧逆光合影 拍摄时间:中午11:24,1S0200,F8,1 250 秒,矩阵测光,加0 。7EV,闪光灯高速同步
另一种方法很少有人使用。这个就是黑卡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一块大于镜头口径的不反光的黑纸板,在镜头前作遮挡。比如我们要拍的这个场景:近景是村庄,再过去是山峰,山峰背景是晚霞。我们先用相机的矩阵测光对天空测光,在ISO为100、光圈为F8的情况下,天空需要曝光2秒,再对前景的村庄测光,曝光需要10秒,相差为8秒。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对天空遮挡8秒,然后把黑卡拿掉之后继续对整个场景曝光2秒就可以了。
这里提示一下:遮挡的时候不能死挡,要上下不停的稍为摇动。摇动的位置就是天空与山峰的分界线。只有这样才能使亮部与暗部产生一种渐变的过渡而不会有一条很明显的痕迹。
既然目前技术条件还不能解决数码相机有更高的宽容度,以至于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还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更好的办法是:学会用直方图来评价曝光,来修正相机自动曝光带来的误差。这个就是我们下面要交流的问题——
四、关于数码照片的直方图
数码照片的直方图又称为柱状图。
直方图是什么?怎样运用直方图来评估照片的曝光?
我们通常称为直方图的东西,是指图片拍摄完成之后,在相机屏幕或在电脑屏幕上可以显示出的柱状图。准确地说,是图像的灰阶分布信息图。
它描述的是图片显示范围内,影像的灰度分布曲线。
直方图由一条横坐标与一条竖坐标构成,横坐标反映的是图像的不同的灰度分布的数量,竖坐标反映的是各个级别的灰度所包含的像素量的信息。直方图纵向划分为四块。从左到右分别代表图像的阴影、中间色和高亮位置的信息。也就是图片从最暗到最亮的部位,它都能用抽象的图表反映出来。横坐标从左到右表示图片的灰度级差,用数字来表达,就是0到255。0表示最暗,255表示最亮。这个级差也就是照片的宽容度或者说是动态范围。一幅曝光再完美的照片,它也只能在256级这个范围之内。我们人眼据说动态范围可以达到1百万。所以照相机不可能把我们所看到的实际景物的明暗全部记录下来,它只能在256级这个范畴内取舍。
我们如何用直方图来判断图片的曝光?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图片是实际场景的记录,实际场景上有的,我们才有可能用相机把它准确地记录下来。如果我们说上面的直方图是一个完美的直方图,从暗部到中间调到亮部都有信息而且分布很均匀,左右基本到边也不靠边,表示既没有死黑也没有高光溢出,暗部与亮度都恰到好处。这只能说这个直方图表示图片所记录的场景本身影调层次很丰富,既有最亮的场景,也有最暗的场景,明暗之间的过渡也很自然。相机的曝光也很准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场景的完美与相机曝光的准确,才会出现这样完美的直方图,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假如是在平光下拍摄一面光滑的水泥墙,在阴影下拍摄一片树叶的特写,绝对出现不了这样完美的直方图。在这样光照条件下的水泥墙与树叶,它既不会出现高光也不会有阴影,它只能是一种中间色调(中灰)。曝光准确、细节完整再现,它在直方图的信息只能集中在中间部位,左右都不会有信息记录。
平光拍摄的树叶的直方图。可以看出,树叶和木板都是中灰调,它们在直方图中的信息集中在较暗部与较亮部,高光部没有信息。在暗部的信息应该是木板缝隙的反映。
平光拍摄的椿臼,既无高光也基本无阴影
如果我们把直方图对影像信息的记录图比喻为山峰峰峦。那么影调层次丰富、光比适中,曝光准确的直方图就像我们龙虎山的排衙峰,不会大起大落,而是分布均匀、起伏平稳。上面所说平光下的水泥墙与阴影下的树叶,则是龙虎山的金枪峰,突兀而起,卓尔不群。所拍的照片如果曝光不足,在直方图中这个“金枪峰”在左边;所拍的照片如果过曝,在直方图中这个“金枪峰”在右边;曝光准确的的照片,“金枪峰” 在中间。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1直方图是对所拍摄场景的光线的明暗、色彩的灰度级差与像素量大小等信息的反映。我们也可以认为是对图片的曝光正确与否的评价。
对下面一幅人像图片的直方图作粗略的解析:
这幅人像暗灰色的头发和较暗灰色的衣服占有图片的大部分像素,所以在直方图中暗部与较暗部在纵向坐标中的峰值较高。
2对直方图的分析,必须对照所拍的场景,具体情况具体而论。
上图的直方图粗略地说有三个峰波。从左到右分别表示图中物体的明暗度与所占有的像素量:1房子、山体、树木等 2蓝天与水面 3白云。
3一概而论,柱状图从左到右都有均匀分布,左右靠边、略有余地,说明这幅图片具有丰富的明暗细节,高光到位,暗部有细节,光线均匀。
上图的光线比较平,色彩很丰富。顺光很适合表现色彩与细节。直方图峰波比较平缓,分布比较钧匀,没有大起大落。
4直方图左边超出,图片欠曝,暗部细节损失较多。
上图是欠曝1档左右的直方图,暗部到底,亮部缺失。欠曝的原因是对白色的纸用中央重点测光,虽然按照白加黑减的原则,加了1EV,但是仍然不够。假如加1.7EV,或者改用矩阵测光,情况就不一样。
后期用LR软件调整,加1EV。可以明显看到峰值图形基本未改变,整体向右边移动。
5直方图右边超出,可能过曝,亮部细节损失较多。
上图是对脸部测光,脸部的曝光正常,从直方图来看,右边超出,图片的高光部位过曝。原因是:光照的角度高,所以浅灰色的帽子与白色的T恤的肩部过曝,丢失了细节。这是没有或者不能采用补光手段来平衡光比的情况下,取舍的问题。
上图是脸部过曝的直方图,中央重点测光(偏中心平均测光),过曝1档左右。应该是误对脸部阴影部位测光。
上图是整体欠曝的直方图,欠曝的原因是图中有大面积灰白色的墙,影响测光,虽然+0。7EV,仍然欠曝2EV左右,看直方图,较亮部与亮部缺失。测光方式应用不当。应该把中央重点测光改为矩阵测光。曝光补偿不到位。主要是拍摄后未运用直方图来进行适当补偿曝光。
6柱状图集中在中间,说明所拍摄的对象反差很小。这个可以参照上面椿臼的图片。
一只猫卧在木结构的楼梯上。除了很少部分楼梯木板的阴影,整个场景几乎都是中间灰,基本没有高光。直方图中的像素极少部分在暗部,绝大部分在较亮部。这是对中灰测光,曝光稍许加了正补偿(+o.3EV)。
7柱状图分布在两端较多,中间很少,曲线表现为一个向上的弧形,说明所拍摄对象反差较大。
雨天拍摄的南靖土楼的“德风楼”。右上方屋檐用闪光灯离机闪光来补光。整个场景天空与屋檐下光比很大。闪光灯压暗了天空,照亮了右上方的屋檐。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光比作用,较好表现了雨天天空的细节。但下部的屋檐仍然欠曝,直方图左边到底,说明暗部欠曝,细节损失。直方图峰值集中在暗部与亮部,较暗与较亮部位的像素很少,说明图片反差较大。
8直方图的竖轴表示相应部位在图片中所占的面积,峰值越高像素数量越多。
以上所说是一般情况下的曝光在直方图上的反映。
在实际拍摄实践中,还会有一种特别的拍摄,或者说特性曝光、极端情况下的曝光。比如高调的或者低调的照片。这个直方图又会截然不同。
低调照片的直方图
德夯苗寨拍摄的苗家父女。逆光下拍摄的低调照片。从直方图看,峰值主要集中在暗部。较暗部、较亮部与高光部过渡平稳,占有的像素量很少。父亲腿部阳光直射的部位过曝。
南靖土楼拍摄的低调图片。直方图的峰值主要分布在暗部与较暗部。暗部有一定的细节。散射光拍摄,没有高光。所表现的场景以暗调为主。基本属于低调照片。
高调照片的直方图
以上两幅照片属于高调照片。
前一幅获省二十一届摄影艺术展艺术类铜奖、全国总工会劳福杂志年度职工摄影擂台赛三等奖。后一幅获省二十二届摄影艺术展黑白类金奖。这两幅照片都属于后期二次创作。从直方图来看,两幅片子右边的峰值都到底,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都是属于高光过曝的片子。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高调照片的最明显特征之一是干净的白色的背景,小面积的黑色衬托大面积的中灰和白色。白色只有过曝才显得白,不白就成了灰色。一般来说,高调的白色在直方图横坐标即灰阶上的位置,应该在250-255。这两幅照片的区别在于前一幅以极简的手法来表现高调,后一幅则是把本来影调层次较丰富的主体置于白色的背景中。
五、关于曝光补偿
通过直方图,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一幅图片的各种灰阶及其信息量的分布,从而判断曝光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我们就必须通过曝光补偿的手段来使它合理。
曝光补偿的按键一般在机身的右侧肩屏上,也有的在机身背后右手握持相机大拇指接触到的位置。
曝光补偿的按键符号。加号表示正补偿,减号表示负补偿。
我们经常看到EV这个符号,它到底是啥意思?EV就是曝光量的符号。它的由来是:光圈为1.0,曝光时间为1秒时,等于EV0。每增加1个EV,可以理解为增加1档曝光。EV正确的读法是“步长”。我们可以在相机中设置曝光补偿的单位为0.3或0.5。高档的相机可以正负补偿5个EV,一般的是正负补偿3个EV。
操作的方法是:按下或者按住曝光补偿键,(有的相机按下或按住曝光补偿键,显示屏会跳出曝光补偿刻度表,有的会在肩屏上显示)然后用拨轮左右拨动,(也有的相机是摇杆或者转盘)一般是往右是正补偿,反之负补偿。每拨一格,按照设定的单位改变。
小结一下。
一般认为,一幅好照片首先必须是曝光正确、焦点清晰的。曝光正确、焦点清晰,照片才会准确地再现拍摄对像的影调与层次。为此:
你必须学会使用照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掌握和熟练使用自动对焦的三种模式:单次自动对焦AF-S,连续自动对焦AF-C,单次自动对焦与连续自动对焦的
自动切换AF-A。
你要学会选择照相机中的对焦区域,分别掌握广域对焦(由照相机来选择焦点)、中央定点对焦,局域对焦(用转盘或拨轮选择照相机的对焦点位置)的使用方法。学会锁定焦点来移动构图。
你必须懂得如何来测光,掌握和使用三种测光方式。它们分别是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平均测光又叫作矩阵测光、蜂巢测光等等。
平均测光是一种面面俱到的测光方式,最适用于风光摄影与复杂光线条件的测光。中央重点测光是以中心为主,兼顾四周的测光方式,适合拍摄人像时测光。点测光只对中间那个点测光,不及其余。适合大特写、微距拍摄,要求突出主体时测光。
这只是相对而言。因为现实拍摄中,光线条件千变万化,每个人对照片的影调层次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喜好,所以不管用哪种测光方式都是可以的,问题在于,你要自由地把握所拍摄照片的影调,获得你认为合理的曝光值。
所以你必须学会使用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有正补偿与负补偿,补偿的量用英文字母EV来表示。EV用汉语来表示叫着“步长”。一个EV为1档曝光量。在照相机中可以分别设置0.3、0.5为1格补偿。
为了尽量减少你在拍摄照片中因为曝光不准确而产生的遗憾,所以必须学会利用直方图来评价照片的曝光。直方图的横坐标反映照片的明暗,从左到右依次为暗部、较暗部、较亮部、亮部。峰值紧靠左边,照片的暗部欠曝,暗部的细节损失,
可以酌情增加曝光量;峰值紧靠右边,照片的亮部过曝,亮部细节损失,可以酌情减少曝光量;峰值集中在中间,说明所拍摄物体反差很小;峰值分布在两头,说明所拍摄场景反差很大。所以用直方图来评价照片的曝光,必须针对所拍摄场景的光照条件与物体的明暗等等因素,也要结合自已的拍摄意图,你要拍摄的照片是低调、高调或者是中间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别对待。
如果你已经掌握了上面所说的知识与技能。那么恭喜你:对于摄影,你已经入门了。
文章评论
癞钵钵
玩单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