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随笔(八)
个人日记
最近几日,偶的大家乡大凉山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文章目前在网络上迅速疯传,网民纷纷对女孩及其家庭被贫穷,病痛缠绕的不幸表示同情,对孩子保持纯真,贫穷中依然渴望学习的精神表示敬佩,呼吁社会力量给予这类弱势群体帮助。
网文中《泪》的作者名叫木苦依五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普雄镇宝石小学四年级学生,今年12岁,父母分别于2011年,2013年因病去世,家中有爷爷奶奶,哥哥姐姐,两个弟弟,目前哥哥和姐姐均在外地打工。这篇作文是木苦依五木书写,然后本校支教老师按照格式要求修改形成。最早将《泪》发到网络上的是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宏斌,网名“老邪哥哥”。文章发出后,引发大量网友的转发献爱心,目前已经收到捐款几十万元。。。。。。同时网民也发出了质疑,为什么会这样穷?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写出如此悲伤的作文出来?政府不作为吗?是支教老师在制造噱头吗?有写手在幕后操纵此事吗?。。。。。
有质疑的声音就是好声音,偶们汉族人民生在大凉山,长在大凉山,但彝汉两族人民的生存境地却截然不同。用偶一线教师的眼光看待这个事情就很简单,孩子写也罢,老师修改也罢,这篇作文的内容情况属实,感谢支教老师制造的这个噱头,再次让大凉山的贫穷被赤裸剥开,并被深度剖析,而不是网络上各路人马的人云亦云。这篇最悲伤的作文是新的,但凉山的问题确实老生常谈的问题,我想让大家了解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能够在有识之士和有关渠道下找到一个个适宜的解决方案,关注他们,帮帮他们,救救他们!
凉山的贫困,还是原始的贫困: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交织,造成人们观念上的落后。听天由命的的人生观,得过且过的生活观,重农抑商的生产观,温饱第一的消费观,共产平均的分配观,崇拜鬼神的文化观,重义轻利的伦理观,忠守故土的乡土观,多子多福的生育观。
①重义轻利:”喝在酒上,穿在银上,用在神上“是当地的忠实写照,在当地,人们以酒为尚,以醉为乐,形成一种”以酒当茶,杀牲待客,来客必敬“的共吃,共喝,轻功利,重人际的民族文化心态。
②受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当地轻生重死的观念严重,普遍存在杀牲祭神鬼的习俗,葬礼被视为高于其他一切礼仪的大事,人们互相攀比,往往耗资巨大,甚至为此倾家荡产。
③犯罪与吸毒无所顾忌:当地犯罪动机随意化,作案手段简单化,可以为一包烟酒作案,毒品肆慮跟随相伴而来的是艾滋病的泛滥,大凉山腹地的国家级贫困县昭觉,美姑,布拖,越西县城是吸贩毒的重灾区,凉山成为金三角毒品经云南贩运至四川的重要通道。
④人口过快增长个当地经济发展来了后腿,每个家庭普遍生育2至5个孩子。由于经济,教育发展滞后,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中去。若按汉族的生育政策,《泪》的小作者是不该出生的人。
⑤凉山彝族女性长期席地坐在地上做活,湿气重,传统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早婚早孕现象普遍,女性长期繁重劳作,女性多疾病产生,生产的死亡率非常高。
⑥彝族家庭以火塘为核心,主食是土豆。
⑦地理环境恶劣,产业单一,农业落后,教育落后,艾滋毒品猖獗,思维和生活陋习太多,所有问题交织在一起恶性循环。天不时,地不利,人更不和。
再看看偶觉得很能代表观点的评论:
从大凉山走出来的雄鹰:
大凉山,所有的贫穷与落后均源于知识的匮乏和法律意识的淡薄,走出大凉山,不是为了衣食住行,而是为了求知。一二次的往来,给大家的感受就是最直观的穷苦,所有人包括政府都明白教育是根本,唯有教育可以改变现状,可是这条路太难,路还很长很长。
《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探访:
凉山彝族人从生产方式上看还处于原始落后的阶段,人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广种薄收却生活安逸,这种自给自足的心态,加上源源不断的扶贫资金和爱心捐款,导致了当地人发展成了两个极端,发展好的地方,当地人积极接受现代文明,努力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生活水平;发展差的地方,当地人固守传统恶习,不思进取,吸毒贩毒,坐等扶贫资金。
走过大凉山的网友毛肚咸鱼:我觉得当地彝族连赚钱的欲望都没有,稍微有点钱就在城区道上三五人聚集在一起喝啤酒,老老少少坐门外炸金花 ,还5元起底。
网友最美季节:
凉山彝族要融入现代社会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吸毒,贩毒,艾滋,拐卖小孩都是大问题。
作家葛巾玉版呼吁:
不要因为简单的同情,随意将钱物捐给信息不透明的某些慈善组织,那样是在助长毒品的泛滥。
。。。。。。。。。。。。。。。。。。。。。。。。。。。
那么大凉山政府是怎样做的呢?
应该说,政府真的在脱贫和发展教育上做了很多努力。20多年前对彝族贫困地区就进行了扶贫开:比如撤掉村里的教学点,一个乡建一个中心校,把师资力量集中起来;一家一户发小板凳教村民坐凳子上别坐在地上;把新彝宅项目里深山村子迁居到路边盖好的房子里,发毛巾,发牙刷,发洗脸盆教他们讲卫生。。。。。。除了政府的资助,还有不断涌入的慈善捐款。。。。。但贫困是无底洞,农耕期短又缺少娱乐方式,大人小孩常常无所事事地站在村头。当地人早已经习惯领取援助,不愿外出打工,反正躺着也能有饭吃,懒惰滋长了吸毒贩毒,拐卖儿童的恶习;他们可以随意虐待自己的亲生孩子,居然认为生孩子卖比工作赚钱更容易,太不可思议了。。。。。
20多年的扶贫开发,并为改变大凉山深处普遍贫困的现状,最重要的是比经济更贫困的是教育的贫穷。由于民族生育政策的宽松很多家庭都生育了多个孩子,但这些孩子接受教育的却不多。众多的慈善和基金会解决了当地家里没钱,山区没学校的问题,但观念的落后,仍然阻挡着孩子们受教育。《泪》文的小作者家享受本县民政局每人每月678元的孤儿生活补助专项资金,加爷爷奶奶的养老补助金,该家庭每月享受各项政策3540元。。。。。。也许孩子缺少的不是钱,而是关爱和温暖。
也许追述至此,这不是政府有所为和无所为的问题了,一个地区的本性如此,贪婪懒惰,毫无人性和文明可言,背后的邪恶与黑暗更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最可怜的就是这样一些孩子和老人。。。。。。
政府的懒政+彝族的劣根性造成了这篇世界上最悲伤的学生作文,路在何方?
我认为教育才是改变民族落后的根本,大力改善民族地区教师的待遇,安心执教彝区教学,大力发展彝族地区教学,也许他们才是改变家乡的主力大军。政府必须督促方方面面的工作认真踏实地落实。。。。。对大凉山的贫困,仅有泪奔和愤怒是不够的,需要国家政府有识之士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实现。
大凉山,一打开信息,就会看见各种各样的文章,说凉山的治安如何如何脏乱差,怎么贫穷,作为一个凉山人,我深表遗憾,因为,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黑暗和毫无人性。西昌的邛海,泸沽的泸沽湖,横跨西昌普格德昌的螺髻山,2014年在西昌举办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一年一度的东方狂欢火把节盛宴就在今天是高潮,那么多那么多的旅游经济支柱看点全都依赖彝族那些神秘莫测的民族文化。。。。。。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很美,很伟大,很有魅力,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她身上也有野蛮,暴力,贫穷,落后。。。。。。尽管我们不同种族,但头顶一片蓝蓝的天空,我们水火依旧相容,我们两民族仍然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进!小木苦依五木,那么多的人关心你,帮助你,别放弃学习,执着追求理想,长大后学到本领好好报效自己的家乡!其实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很多悲伤,将来你长大了以后,你的内心足够强大以后,你就会更加明白,你的悲伤无畏悲伤,你只能选择坚强!彝区的千万个小木苦依五木,命让你们降生在那片贫瘠黑暗的土地上,但路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好运就在不远的前方微笑着。。。。。。。这里依然充满了蓬勃的希望!
注: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查阅了部分资料,引用了不少友友们的观点,但因为备注不详细,就未标明作者或出处,若有疑义,敬请原谅。我只想给友友们一个真实的凉山印象,没你们想象的那么贫穷,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富裕,大凉山那连绵起伏的山峦背后是木瓜树上结出的苦瓜,大凉山的外面,依然是一座热烈奔放的民族风情浓郁之城!
文章评论
茉莉
条理清晰,道理明白,分析深刻。确实是这样,一个地方的落后跟很多原因有关,任何一件事都不能简单的去看待。众人支援的金钱可以改善生活,但是接踵而来恐怕还会带来另一负面的问题呢。
燕子
: 走进您的空间,欣赏您的文章,留下我的祝福,祝空间交流愉快!
岁寒三友
拜读了朋友此篇佳作,心情真是、五味杂陈、读了朋友对大凉山的剖析,总结出存在的不良倾向和陋习,是应该引起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不能单一的靠救济和补助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应该标本兼治,多多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和优惠政策来扶持他们,不能让他们养成懒惰和依赖思想,写的很好,老师的观点就是高瞻远瞩,钦佩,祝您,永远幸福快乐,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