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摘梅(生活三题 之一)

个人日记

闲时摘梅

 

正是梅子大熟季,恰巧朋友家在县城后山有梅子树若干,虽几经折腾仍有留存,便不惧周末晨起之艰,欣然前行。

爬上5号区那一榜山,横过一大片包谷地,两山合围地欣然现出几棵杨梅树,树不高,一层楼不到,在斜拉的坡地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倒也自得其乐也。朋友是勤快人,手脚麻利的爬到树上摘杨梅,不多会,所剩已开熟的杨梅已尽入巴垒中,闲聊中我看到地上折断的树枝很多,其中不乏手拐大的粗枝,很是唏嘘——据说这都是县城里小孩的杰作——恰逢端午调休三天,小伙子们便成群结队涌来,拦不胜拦——家中亦不能为几棵杨梅树时时守候也!   

看着地上奄奄一息的枝桠,我很是惭愧,也很难过,说实话,朋友家倒不是小气的人家,他们悲愤的是小孩们对树枝的肆意掐折——这让我想起最近网上疯传的“到此一游”事件,作为稍有文化阅历的人都知道,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若论渊源,上可追溯到李杜,还可跨越大洋看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印迹,但这可绝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因为时代早已不是可以肆意妄为的时代——对古迹的任意涂鸦,那是破坏;对别人果树的肆意攀折,同样是破坏——“涂鸦”放在古时的文化圈里,那是“面壁生辉”;“攀折”放在7080后的童年,那是野趣生活的点缀——可放在今天,同样的举动便成为教养缺失的代名词,而教养缺失催生的是文明世界里的野蛮和自私——你便可以看到为什么国人出国后常被当异类看了!

我有理由相信,文明和进步绝不是以野蛮和破坏作为前提,同样,发展和大变样也绝不是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虽然小时候我们也多干过类似的事,但时代不一样了,虽是同样的事,效果却决然不同。试想,如果为人父母都能教导子女敬畏文化、珍爱历史和他人财物,古庙的涂鸦就不会成为一件具有典型意义的群体事件,朋友的悲愤便可换为宽容似的一笑而过——那,是国人之福,是剑河之骄傲也!

不多时,几棵果树的熟果已被我们采光,闲适一望,几次攀援的纪念塔原来匍匐在了不远的山脚——想起前时,与小李攀爬山顶的移动塔台,当时,对着脚下的整个县城,我也曾感叹:硬件已初具规模,可文化核心和价值观却不知哪年才能站立呢!当时,小李笑我怎么像她爸爸一样,呵呵,时至今日,过去竟已5年有余。

 

 

文章评论

听着高跟鞋的声音/wx

从去“梅子园”开始到描述园主(朋友)在气愤之中体现到宽容大度,从断掉在地上的新枝“联写”到学生、孩子们为达到目的顽皮的“暴力”——童年时的自己也是一样,而今长大对同样的做法改变了看观等......虽文字简写,但通过联想会有不少画面(含义)自在其中......[em]e112[/em]

这文气,沉稳呐

生活

希望你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们要享受生活的过程,不要考虑生活的结合。岂不美哉!快哉!洒脱悠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