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quot金屋藏娇&quot情敌持枪血溅公馆

手机日志

  就在梅兰芳与孟小冬热恋之时,也酝酿了一场“情杀”。原来,当时京城里有一名叫王惟琛的纨绔子弟,此人一直暗恋孟小冬,并写过多封书信,但却得不到回复。当他听说孟小冬与梅兰芳相恋的消息后,非常气愤。


  1927年9月,北京发生了一起京剧名角梅兰芳宅枪击案,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一桩奇闻。在这起枪击案中,凶手的目标是梅兰芳,不料当时一名叫张汉举的办报人却自告奋勇前去劝解,却成了“替死羔羊”。只是关于此案,史学界对凶手之名存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情杀”。

  “梅孟之恋”惹恼公子哥儿

  说起这桩名噪一时的“梅兰芳枪击案”,还得从1926年梅兰芳的感情生活出现了插曲谈起,那就是当时人们竞相议论的“梅孟(孟小冬)之恋”(见图)。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恋情一直为世人所艳羡,尽管当时梅兰芳已有两房妻子――发妻王明华,二房福芝芳(地位与王明华同等,故曰妻),但孟小冬却并不在乎。

  两人相恋的过程充满戏剧化,据《档案春秋》记载:1925年,北京第一舞台有一场盛大的义演,不到二十岁的孟小冬破例作为“坤伶老生”被邀演出,大轴是梅兰芳、杨小楼的《霸王别姬》,这场演出让孟小冬声名大噪。在接着的一次堂会戏上,她与梅兰芳合演《四郎探母》,她唱老生而梅扮铁镜公主,人们就说,他俩是“阴阳颠倒”,旗鼓相当,大为成功。以后梅兰芳唱堂会,如有《四郎探母》,总邀孟小冬合演,梅、孟两人感情更洽,渐生恋情,双双坠入爱河。

  1926年8月28日《北洋画报》上有一篇署名“傲翁”的文章说:“小冬听从记者意见,决定嫁,新郎不是阔佬,也不是督军省长之类,而是梅兰芳。”报纸还刊发了梅、孟两位的各一张照片,照片下的文字则是“将娶孟小冬之梅兰芳(戏装)”和“将嫁梅兰芳之孟小冬(旗装)”,这也许就是在媒体上最早说破两人恋情的报道了。

  到了1927年2月,梅兰芳和孟小冬相偕从上海返回北京,而他们的新屋就设于东城内务部街的一条小巷内。当时,由于福芝芳极力反对梅孟之间往来,同年4月,使得梅兰芳只能“金屋藏娇”,将孟小冬安置于东四十条(有说是九条)即朋友冯耿光的公馆里。

  就在梅兰芳与孟小冬热恋之时,也酝酿了一场“情杀”。原来,当时京城里有一名叫王惟琛的纨绔子弟,此人一直暗恋孟小冬,并写过多封书信,但却得不到回复。当他听说孟小冬与梅兰芳相恋的消息后,非常气愤。

  枪声下的“替死鬼”

  1927年9月14日,王惟琛终于决定动手了。当天正午,梅兰芳和几个朋友正在冯耿光的公馆里吃午饭,这时候,一位用人通报说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要见梅兰芳。在座的北京《大陆晚报》的经理张汉举听后自告奋勇,以为可以用几句托词将来人打发掉。谁知他还未开口,王惟琛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对准张汉举叫道:“叫梅兰芳出来见我。”

  张汉举大吃一惊,转身便要去回报梅兰芳。然而,王惟琛却突然紧张起来。当他听人说梅兰芳不在冯宅时,便颤声要求张汉举转告梅家,要梅家赔偿他五万元,以作为自己失去女朋友的精神损失。张汉举大受惊吓,便大声呼唤用人赶快去筹款。

  这时候,冯耿光公馆已经乱作一团,有人趁乱通知北洋军警督察处,又通知了银行迅速提出五万元现款以备急需。当这笔钱送到时,军警也已经包围了冯宅。但王惟琛拿到这笔赔偿金后又将张汉举挟持为人质,慢慢离开。

  胆子并不大的王惟琛发现自己已被大量军警包围,一时间方寸大乱,不知不觉抠动了枪机,可怜张汉举就这样成了冤死鬼。人质既死,军警们怕王惟琛杀机再起,于是纷纷开火,将王惟琛当场击毙。

  对于这起案件,当时的《北京报纸小史》曾撰文:张汉举素与梅兰芳最契。时有某大吏之子,与名坤某交往甚密,花费金钱甚多,而某坤伶又欲委身梅郎。大吏子不能忍,拟以手枪对付情敌,数至梅郎私寓寻仇未果。某日。梅郎应东四十条银行家冯耿光之召,大吏子跟踪而至。适野狐亦在冯处,张氏素好事,当时声言,愿作调人,即与大吏子同车寻某坤伶,未见,复回冯宅。冯宅骤以电话告知宪兵司令部,谓有强盗持枪索款。兵至,即向屋内开枪。恰值张氏与大吏子谈话,二人同死于枪弹之下。

  枪击案击破“梅孟之恋”

  关于这起发生在冯耿光公馆的枪击案,还有一个版本的说法:当时北京黎明中学青年教师李志刚因为听说梅兰芳家财万贯,动了绑票之心,于是前往劫持。李志刚被击毙的过程与王惟琛的死情节类似,不比赘述。

  关于要枪杀梅兰芳的凶手究竟是李志刚还是王惟琛,至今仍有多种说法,例如《梅兰芳全传》(作者李伶伶)与同济大学许锦文先生所著的《梨园冬皇孟小冬传》就有很大出入。但当时流传着一个说法,这起枪击案后,“梅孟之恋”大受影响。

  《档案春秋》记载:事情闹得满城风雨,福芝芳终于有了理由:“大爷(梅兰芳)的命要紧。”舆论很快也站到了她的一边。梅兰芳深受惊吓,一度避居上海,梅、孟关系由此逐渐疏淡。到了1931年,在孟小冬聘请的郑毓秀律师和上海青帮老大杜月笙的调停下,梅兰芳给孟小冬四万块钱赡养费,以作为二人感情的了结。后来,孟小冬嫁给了杜月笙,于1949年去了香港。

  说起张汉举,梅兰芳事后也深感歉疚,他包揽了后事,并赠送给张家位于麻草园的房屋一幢和现金两千元。但其实,社会舆论对于张汉举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同情,因为他曾为了得到北洋政府的重金赏赐出卖了民国一代报人邵飘萍。央视国际     来源:《大河报》

  [相关链接]

  1961年8月8日,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1894年~1961年)逝世,享年67岁。他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一起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在唱、念、舞、妆各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世称“梅派”。演出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断桥》《游园惊梦》《穆桂英挂帅》等。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相关阅读-----------------------


  一代名伶梅兰芳:空前绝后的时尚之王


  

对于现代年轻观众而言,梅兰芳只是一个符号,从课本上知道他是四大名旦之首,代表着京剧文化,可能很多人都分不清梅兰芳和梅艳芳有什么区别。而事实上,梅兰芳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当年最红的时尚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恋情是各大报纸的头条,他演出的场次一票难求片酬天价,他受到的推崇和肯定,更是空前绝后。

如果说梅兰芳空前绝后的时尚之王,您肯定不信,那不妨告诉你梅兰芳当年有多红、多时髦!

西服革履的洋派京剧明星

旧上海的时髦是全盘西化,海派贵族往往比肩西方,看的是好莱坞电影,吃西餐、跳社交舞等等。作为他们中一员的梅兰芳先生,虽然是传统京剧演员,但台下却西装革履、极其洋化。

当时,国际最新杂志汇集上海,中国缝工无疑世界第一。据一些老上海回忆,在三四十年代,一两黄金可以做二到三套上好英国呢三件套西装,价钱不菲,但街头西装革履的比比皆是。那时候,除非真的是做粗活的或者实在穷困潦倒的,一般的上海男人起码有一套西装,哪怕亭子间打地铺的小文员,隔夜还要把上衣高高挂起,把裤子裤管折齐压在枕头下。很有一些西装革履、卖相蛮好的朋友,常常会闷着头、缩起肩胛在弄堂口的小面摊上吃一碗廉价的阳春面,上海人针对这班人称其为“赤膊打领带的户头”,或许还会骂一声“洋装瘪三”。

西装是老上海心目中的摩登象征,与精致、优雅同义。人们想起了一丝不苟,想起了翩翩起舞,想起了爵士乐,想起了鸡尾酒……按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尚标准,一套gentleman(绅士)的“行头”一般应该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一顶呢帽或草帽;

一套三件头西装;

内衣、衬衫和领带(或领结);

袜子和皮鞋(或连鞋罩);

其他的还有皮带或吊裤带、袖扣、领带扣针、襟针;

打火机、香烟盒、钥匙链、钱包……

但是,有了这些“行头”,不等于就有了应有的包装,还必须讲究它们的出身——品牌和质地,如呢帽应该是英国的HATMAN或STAYSON,决不能是在南京路上“小吕宋”或“蛊锡福”买来的国产货;西装衣料的牌子即使不是TOWNTEX或DOMAFLRE,也得是其他英国贷花呢,不能穿周产的“章华”或“协新”呢料;皮鞋要穿SAXSON或FEEEMAN,至少也得穿在静安寺路上的“第五街鞋店”(解放后改为博步皮鞋启)定做的BOBSHOE,不能穿“鹤鸣”或“大不同”的产品;衬衫要穿VANHEUSEN或AGEOW,不能穿“司麦脱”或“康派司”;还有EONSON烟盒和打火机;或者DUNHILL或三B烟斗,SWANK牌镀金钥匙链……

要配齐并不难,南京路四川路口有一家惠罗公司,是英国人开的,店里专卖各种英国货男人衣着和用品,要配齐这‘行头’,只消进去从一楼到四楼兜上一圈使能办妥了——只要腰包里有足够的钱或者开出的支票他们愿意接受。当然,这里的东西价格不菲,仅一双SAXSON皮鞋就大概等于一个普通职员两个月的薪水。这也是“洋装瘪三”产生的反面直接原因。时尚永远是有代价的。(部分文字来自《上海旧梦》)


  

大明星的私人照相机

在旧上海,上照相馆拍照都是件时尚事儿,更不用说自己拥有一台相机了。照相机在那个时候是件奢侈品,能买上相机的家庭一定足够殷实、时髦。

梅兰芳先生这看似不经意入画的照相机,难讲不是作为一种品位、一种炫耀的装饰品被放入照片当中。

梅老板的泳装照

在30年代的上海,时髦人士都有那么几张泳装照。我们常常能那些引领时尚的香烟壳、月份牌等上看到它的出现。上图为,1946年戏剧旬刊画报1册,梅兰芳在美国期间的泳装照。

1926年,上海虹口的公共泳池对公众开放,上海便有了男女同游。至1930年,高桥海滨浴场造好,泳装早已是海派人物们的装备。而那时,几乎所有的明星、名媛——上官云珠、阮玲玉等——都有穿著泳装的造型照。

杨小楼、梅兰芳,1931年在长城唱片公司录制《霸王别姬》后与录音策划人及外籍录音师等合影

留声机里的京剧

“王琦瑶出去逛街的日子,爱丽丝公寓里有几户相继离去,留下几套空房。王琦瑶并不知晓,只觉得这里越发的静,静得发空。她放着梅兰芳的唱片,声音很响,要把房间填满,不料却是起回声的,一个梅兰芳呼,一个梅兰芳应,更显得大和空。”这是王安忆《长恨歌》里的片段。不消说,这一定是王琦瑶在旧上海时代的时景。老唱机和梅兰芳,正是那个时代的流行物件。

又正是这个留声机,让梅兰芳成为了世界级的巨星。他见证了中国的音频媒体时代的到来,而留声机也见证着梅兰芳从一介名伶跃升成为世界级艺术大师的道路。

就连丰子恺在抗战结束之后遇到梅兰芳也说:“五四时代,有许多人反对京剧,要打倒它,我读了他们的文章,似觉有理,从此也看不起京剧。不料留声机上的京剧音乐,渐渐牵惹人情,使我终于不买西洋音乐片子而专买京剧唱片,尤其是您的唱片了。”


  

他改变了京剧旦角的化妆术

1913年,梅兰芳第一次上海之行,接受很多新生事物,使他在改革创新上,有了信心和勇气。

回京以后,首先在旦角化妆上,进行了改革。当年北方的旦角,不讲究画黑眼圈,淡淡的画上几笔就行了。片子贴的部位,又高又宽,往往会把脸型贴成方的,如果在鬓边贴出一个尖角,内行叫“大开脸”。头上再打个“茨茹叶”,这就是标准的青衣扮相。既死板,又呆滞。

梅兰芳就采用了南方的旦角化妆法,把眼圈画得相当黑,加上一吊眉,眼睛显得格外好看有神。并根据个人的脸型,在适当部位贴上片子,观众看了就有美的感觉,为演出增加了光彩。同时也为北方旦角的化妆开了先河。(部分文字来源《梅兰芳画传》)

梅兰芳演时装新戏的发式与服装,1916年《一缕麻》中扮相

时装剧:穿着现代装唱京戏

京剧的时装剧可不是江青首创,梅兰芳先生才是开山鼻祖。

梅兰芳1913年从上海回到北京后,梅兰芳和与梅家有三代情谊的老艺人十三燕在京城打“擂台”。在第一场输后,梅兰芳产生了新的想法:觉得过去唱的老戏,都是取材于古代,离现实生活较远,如果直接取材现代的时事,编写新剧,看戏的人会更感亲切,收效比老戏更大。

1914年,梅兰芳出演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时装新戏《孽海波澜》,根据当时北京著名新闻事件改编。这出新戏虽在草创时代,各方面尚不理想,但当时影响不小,一时报刊连篇评论此剧。梅兰芳大胜十三燕。

《孽海波澜》成为了梅兰芳创编新戏的开端。1915年,他又排演三出时装新戏,其中《邓霞姑》和《一缕麻》反响极大。

一时间,穿着现代装的京剧也时髦起来,毫不落后于当时的白话新剧。(部分文字来源《梅兰芳画传》)


  

进军好莱坞第一人

旧时代的海派文化是崇洋的,时髦人物都以西洋是瞻,以只看好莱坞电影为傲,好莱坞从那时开始就是世界时尚先锋的汇聚地。而梅兰芳却是一位令好莱坞折服的中国演员。

1929年,应美国邀请,梅兰芳先生率领梅兰芳剧团赴美国好莱坞演出。当时美国盛行歌剧、话剧、杂剧,和歌剧不讲话、话剧不演唱、杂剧没情节相比,中国京剧集合了说、唱、演等艺术手法,进入美国后引起巨大轰动。当时梅兰芳先生“男唱女角”的中国男旦写意艺术特色,广受美国观众好评,一曲《天女散花》将中国传统的长绸舞引入京剧,舞台上彰显出云动、风动、花从天上落的美妙意境,令美国人如痴如醉。

卓别林与梅兰芳

在美国演出结束后,美国文艺界的大腕和政界精英联合为其举行高规格招待宴会。就在大家开怀畅饮时,一位穿着破烂,浑身脏兮兮的“清洁工”不顾工作人员阻拦冲进了宴会厅,一把握住了梅先生的手大呼:“我终于见到你了!”后来大家才得知,这位“清洁工”竟是著名笑星卓别林!由于当时在拍影片《城市之光》,卓别林饰演一位清洁工,得知梅先生到美国后,就匆匆从拍摄现场赶来,以自己特有的幽默方式与自己的“偶像”见面。从一定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梅兰芳是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第一人”。

其实梅兰芳赴美演出正值美国大萧条,原以为最多在纽约演3场,卖出一半票就不错。没想到,两个星期的票被一抢而光。当时的美国总统给梅兰芳写信,祝贺他演出成功,并说自己因公不在华府未能看到他的精彩演出,十分遗憾,希望梅先生再来华盛顿演出。


  

梅兰芳在《苏三起解》、《嫦娥奔月》、《麻姑献寿》、《洛神》中的扮相

开启娱乐圈的“男色时尚”

晚清前后的京剧舞台,仍以老生表演为主流,而男旦本来只处于附庸地位;可是风水轮流转,到了民国初年,男旦以柔克刚,后来居上,以梅兰芳为标志的男旦时代一举取代了以谭鑫培为标志的老生时代。此一情势逆转,与其说出于戏剧表演自身的进步,不如说出于外部审美风尚的异化——不妨简单化地说,男旦表演的勃兴,在相当程度上是狎玩男优风气的延伸和变形;“堂子”里的男色已人去楼空,舞台上的男色遂物以稀为贵,反倒更赢得万千宠爱。京剧旦角之于近代士大夫,亦如“王的男人”之于古代朝鲜宫廷;不过“王的男人”只是国王一个人的男宠,而旦角却是整个士大夫阶级的男宠。当时所谓“四大名旦”,可称民初娱乐圈的F4——区别在于,今天迷恋F4的多是文化水准有限的师奶,当年迷恋“四大名旦”的则多是有品味的麻甩佬;今天叫“追星”,当年则叫“捧角”,如此而已。

四大名旦合影:梅兰芳(中)、尚小云(右)、程砚秋(前)、荀慧生(左)

梅兰芳的迅速窜红,正是这种男色风尚的产物;就是说,他的成功,并不单纯是表演艺术本身的成功。早年的梅郎形象,并非我们今天所想象的纯粹的“表演艺术家”,而是当时颠倒众生的“超级男声”中的一位。但他在盛名之下,不以大众断臂对象自限,通过文人参与、走向国际而完成艺术转型,遂能在后来的戏曲史编纂中一枝独秀;而与他同时代争光斗艳的花样美男们,则多已湮没在文化史的尘埃之中了。

梅郎早岁也以色事人,道此非专为发其私隐,不过就事论事,有一说一,但求其是而已。更何况当今之世,同志已成时尚,梅兰芳即使春光乍泄,又何曾是多么羞耻的经历呢?

明末名妓柳如是有一篇《男洛神赋》,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以为,系柳氏为其情人陈子龙而作,并信笔开玩笑道:“自河东君当日出此戏言之后,历三百年,迄于今日,戏剧电影中乃有‘雪北香南’之‘男洛神’,亦可谓预言竟验矣。呵呵!”陈氏所说戏剧电影中的“男洛神”,即指梅兰芳,盖梅氏曾有《洛神》剧目,并在1956年摄录成电影也。


  

被媒体记录下的传奇婚变

娱乐圈明星的绯闻真真假假,已经是当下最简单有效的炒作方式之一。梅兰芳和孟小冬当年轰轰烈烈的明星恋情曝光,开了“绯闻炒作”的先河。不过,不同的是梅孟二人惺惺相惜,当下的明星绯闻流于眼球经济。

图片版权归《良友》画报所有

1926年,在《游龙戏凤》中,旦角梅兰芳和坤伶孟小冬乾坤颠倒,既在舞台上成就了一段风流天子与美丽乡姑的露水姻缘,又在舞台下喜结连理,可惜的是:“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这是那个时代的媒体大事件,关于孟小冬与梅兰芳的传奇婚变,那些枝枝节节全是由媒体记载下来的。

孟小冬在《大公报》刊登“紧要启事”

如1933年9月5、6、7日三天,天津《大公报》头版连续登载了“孟小冬紧要启事”,全文如下:

启者:冬自幼习艺,谨守家规,虽未读书,略闻礼教。荡检之行,素所不齿。迩来蜚语流传,诽谤横生,甚至有为冬所不堪忍受者。兹为社会明了真相起见,爰将冬之身世,略陈梗概,惟海内贤达鉴之。

窃冬甫届八龄,先严即抱重病,迫于环境,始学皮黄。

粗窥皮毛,便出台演唱,藉维生计,历走津沪汉粤、菲律宾各埠。忽忽十年,正事修养。旋经人介绍,与梅兰芳结婚。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虽经友人劝导,本人辩论,兰芳概置不理,足见毫无情义可言。

冬自叹身世苦恼,复遭打击,遂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抑冬更有重要声明者:数年前,九条胡同有李某,威迫兰芳,致生剧变。有人以为冬与李某颇有关系,当日举动,疑系因冬而发。并有好事者,未经访察,遽编说部,含沙射影,希图敲诈,实属侮辱太甚!

冬与李某素未谋面,且与兰芳未结婚前,从未与任何人交际往来。凡走一地,先严亲自督率照料。冬秉承父训,重视人格,耿耿此怀惟天可鉴。今忽以李事涉及冬身,实堪痛恨!

自声明后,如有故意毁坏本人名誉、妄造是非,淆惑视听者,冬惟有诉之法律之一途。勿谓冬为孤弱女子,遂自甘放弃人权也。特此声明。

从以上的“声明”中我们看到孟小冬对这段婚姻不但不藏不掖,而且力争“名分”、“人格”和“人权”。然而孟小冬终归是弱女子,迫于压力,梅兰芳虽然真诚相爱,也是爱莫能助。当然,孟小冬的单纯、率性,也是造成这一婚姻悲剧的重要原因。


  

《游龙戏凤》成就一段传奇姻缘

孟小冬是三代京剧世家。她8岁学戏唱老生,12岁在无锡首次登台演出《捉放曹》,13岁在上海乾坤大剧场挂牌唱戏,为追求谭派艺术的真髓,在1925年到北平向陈秀华、陈彦衡、孙佐臣、鲍吉祥、苏少卿、言菊朋等京剧名家请益谭(鑫培)派老生艺术。孟小冬多次寻找机会希望立雪余门,就在这个时候梅兰芳出现了,而且出现了电影《梅兰芳》中与梅兰芳合演《游龙戏凤》的一幕。

当时北京一方是杨小楼、余叔岩、荀慧生和陈德霖的“双胜社”正与从日本演出凯旋的梅兰芳唱对台戏,而孟小冬的进京使本来的“两军对垒”立即变成了“三足鼎立”,大有与梅杨余三大贤分庭抗礼的势头。因此当时的重要堂会戏非杨、梅、余加孟小冬不可。1926年下半年,梅兰芳与孟小冬在梁燕荪公馆合演《四郎探母》,梅先生男扮女装,饰演铁镜公主,孟小冬女扮男装,饰演杨四郎,人称“钗弁互易”。后来,时任民国政府财政总长兼银行总裁的王克敏五十岁生日,大唱堂会戏,席间有人提议,请孟小冬和梅兰芳两人合演一出《游龙戏凤》。孟小冬演正德皇帝,梅兰芳演李凤姐,人称“阴阳颠倒”。根据当时记载:“18岁的孟小冬在32岁的大名角梅兰芳面前并不胆怯,演来落落大方,非常潇洒,台下不断地拍手叫好。许多梅迷和孟迷更是希望二人能就此假戏真做,成就一段传奇姻缘。”此后孟、梅两人又不断合演《梅龙镇》、《四郎探母》和《二进宫》等戏,不断的艺术合作使二人加深了了解,互生爱慕之情。1927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四,经时任中国银行总裁的冯耿光等人撮合,孟小冬与梅兰芳的洞房花烛就设在东城东四牌楼九条35号冯公馆里。

屡遭打击恩爱夫妻分道扬镳

然而,连续发生的两件事情给这一天作良缘亮起了红灯。原来梅兰芳当时有两位夫人,宣统时娶原配夫人是京剧名旦王顺福之女,武生王毓楼之五妹,名明华,虽生一子但早逝。梅兰芳于1922年又娶崇雅社的旦角福芝芳,但分居另过。所以孟小冬与梅兰芳结婚时特别强调“名定兼祧”的平等身份。后王夫人因肺结核病逝。不久,梅兰芳的大伯母逝世,孟小冬前往奔丧,被福夫人拒之门外,顿觉羞辱异常,后经梅兰芳一再赔礼,才有所缓和。不料又出现了一位追星族李志刚,为追求孟小冬竟带着手枪到东四牌楼九条冯宅要与梅兰芳火并,当场李志刚击毙了调解人张汉举,自己也被军警乱枪击毙,枭首示众。此事有警察局的告示贴在九条口,刊登在报纸上,使梅孟婚姻雪上加霜。一时谣言满天飞,弄得一对恩爱夫妻形同陌路。这也是孟小冬从东四牌楼三条迁徙到钱粮胡同隐居的原因。

媒体报道

梅孟之恋终归于无果,之中原由众说纷纭,最富戏剧性色彩的当属收录在《京剧见闻录》中的一篇文章,据说作者曾与梅兰芳交谊深厚,这样写道:“当时梅跟孟小冬恋爱上了,许多人都认为非常理想,但梅太太福芝芳不同意,跟梅共事的朋友们亦不同意。后来梅的祖老太太去世,孟小冬要回来戴孝,结果办不到,小冬觉得非常丢脸,从此不愿再见梅。有一天夜里,正下大雨,梅赶到小冬家,小冬竟不肯开门,梅在雨中站立了一夜,才怅然离去。所以梅孟二人断绝来往,主动在孟。”太明显的小说者言,可信度自然不高。且梅兰芳的祖母早在1924年就去世了,那时梅孟二人还不曾相恋呢。

又有人说两人分手是因为震惊京城的一桩“血案”——富家子弟王惟琛因为单恋孟小冬,认为是梅兰芳抢了他的心上人,于是有天持枪到梅家论短长,混乱中将做客梅家的《大陆晚报》的经理张汉举打死,他自己也随即被赶来的军警击毙。王惟琛到梅宅闹事丧命是真,但原由是否真的如人们传说的暗恋孟小冬,并无证据,很可能又是好事者的附会。

还有一个说法是梅兰芳在访美期间,孟小冬不耐寂寞,又生出新的恋情。梅兰芳得知后,斩断了情丝。


  

孟小冬的结局

生活上的打击反而激发了孟小冬在艺术上的奋进。1938年,她终于拜师余叔岩先生,从头开始学习谭、余派老生艺术真髓,持之以恒,五年不辍而修得正果。她每学好一出戏就公开演出一次,大约30余出。虽然演出不多,但总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被同业尊为须生楷模。1947年,她在上海为杜月笙祝寿暨赈灾义演《搜孤救孤》,全国的京剧名老生前往观摩,著名须生马连良和香港《大成》杂志主编沈苇窗竟然挤在一个凳子上看了一出戏,没有买到戏票的戏迷都在家聆听话匣子的实况转播。据著名科学家王选回忆,那两天晚上的上海滩真可谓万众空巷。演出后观众不走,要求谢幕。孟小冬不解,说:“我又没有唱错,凭什么谢幕?”后经寿星老杜月笙央求,孟才答应只要观众再凑够10万大洋,赈济陕西灾民,就亲自出面答谢。台下一齐响应,纷纷认领捐款数目,孟小冬才卸了装,穿着她一生不变的服装,即孟氏旗袍上台向观众致谢。

“梅党”,明星后援会的雏形

为了使自己从梅兰芳的婚姻中走出来,孟小冬经师姐妹、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撮合,1950年正式嫁给了杜月笙并随杜到香港定居,杜死后到台北闲居,1977年逝世,葬于台北县南山之上。目前,孟小冬的唱片在音像市场的排行榜上始终名列前茅,堪称经典。

历史上痴迷于梅兰芳京剧艺术的戏迷无数,当时拥护他的影迷被称作“梅党”,影片虽有夸张成分,但也展现出梅兰芳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梅兰芳的一举一动引领都时代风尚,而“梅党”恐怕也是最早的粉丝团称呼。

当下,疯狂粉丝在当下的娱乐圈屡见不鲜,粉丝已经成为娱乐圈不可或缺、又让人唏嘘不已的一个群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