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案例真题解析

天下杂侃

 
十一月注:以下为转载!



我昨天发出真题解析,有人说去网盘太麻烦,希望我直接放在空间,下面我就把这写内容放到空间,以方便大家查阅。
图片

考答案
 1.除支架专项方案外,项目部还应编制那些专项方案?
   
答:项目部还应编制的专项方案有:

   起重吊装方案;

   预应力张拉方案;

   钢梁拼接操作平台方案;

   钢梁的拼装方案;

   基坑开挖、降水、支护方案;

   本工程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解析:2013年的第一题的第一问就是两专内容,由此可见建质【2009】87号文件在考试中的地位,很多考生在回答这个题目的时候没有抓住关键点,就是专项方案,在考试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测量方案、交通导行方案、既有管线保护方案尽管在施工中必须编制,但是他们不属于我们所说的专项方案,在教材的276页最下面一行字对专项方案有过说明,专项方案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所以必须按照目前实施的87号文的内容区想有哪些,即便是想多答几条,但是也必须把87号文的内容先体现出来。

本案例中,一目了然的专项方案是吊装和预应力工程,其余的可以分析得出。例如:钢梁拼接操作平台方案,这句话在背景中有介绍,另外在87号中的附录一的第五条的(五)也有:(五)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本案例中虽然不一定是移动平台,但是在钢梁吊装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支架以外还需要操作平台。所以可以写上操作平台。

至于钢梁的拼装方案,依据是87号的附录一第四条,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也就是说起重吊装和安装可以在一起说,也可以分开来写,我们考试的时候最好把这种地方分开叙述。

基坑的开挖支护和降水方案,本来这里是市政考核的重点,但是总是考核这里就会失去他的意义了,不过从题意中,我们看到的是某公司中标的是这个桥梁工程,而不是单纯的吊装安装工程,那么既然是桥梁工程,就会有基础,在图上也显示有支座,那么就会有墩柱承台桩基等下部结构,这些下部结构可能涉及到的专项方案就是开挖、降水和支护,这里写上是有必要的。

最后一条是一个模板式扣题,既然87号的附录都是一个开口,最后是其他,那么我们在回答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形成习惯。

这种题目,在以后的案例考核中还会出现,他永远是一级建造师考试的重点,所以还是那句话,建质【200987号是建造师考试的第一得分点

2.钢梁安装时在主干道上应设置几座支架?要否占用机动车道?说明理由。

 答:1)钢梁安装时在主干道上应设两座支架。应该占用机动车道。

理由:从给的图上可以看到,梁的居中段长度为21,主干道连绿化带宽25,支架中应该在主干道内离路边2处。

      (2)钢梁安装时在主干道上设一座支架。不占用机动车道。

理由:可以采用门洞式支架,支架设在绿化带以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面两个图是门洞支架
图片 
 图片
 
解析:本案例需要注意审题,命题人问的是在主干道上应设置几座支架,所以在红线以外的位置所设的支架不可以列入,至于说在主干道范围内到底设立基座支架,在实际施工中会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既可以采用单纯的支架法,也可以采用门式支架。不过从本题分析:背景中一句话需要注意,钢梁(单箱单室钢箱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钢梁的拼装比较快捷,不管是焊接还是螺栓连接,工期都很短,因此更适合安拆简单的支架,门式支架安拆周期长;另外,本工程低价中标,所以也需要尽可能采用成本较低的支架法,门式支架成本相对于普通的支架法要高很多。基于以上两点,本题目的命题人考核的还是普通的支架法,而并非是门式支架。所以答案(1)应该是本题的答案。

那种认为只有门式支架是唯一正确答案的人,估计在他施工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一直在做门式支架,而普通支架反而没有做过。

今年案例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多地方往往是考虑的简单一点反而容易得分,考虑多了反而可能会失去分数。

3.施工支架专项方案需哪些部门审批?

答:①施工支架专项方案应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填制审批表、盖章,报建设方、监理工程师审核。

②支架专项方案还应经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路政管理部门;城市绿化行政管理部门等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解析:本案例可有人为是专项方案审批程序与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相结合的一道题目,在建制[2009]87号中对于经过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的审批手续有详细介绍。不过本工程由于跨越道路,需要办理相关手续,而在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需要提交你占用道路或者绿化隔离带的方案,因此审批部门除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也建设单位以外在把相关单位写上。

 4.指出钢梁加工分包经济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应注意以下事项:

     分包合同价与总包合同价,分包合同价不能超出总包合同价;

     合同形式,尽量签订总价合同;

     付款模式,付款模式与总承包合同一致,减少垫付资金;

     合同工期、质量方面的要求,分包合同的工期和质量要求满足总包合同要求;

     补充条款,在专用或者补充条款中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因条款不清造成扯皮而延误工期。

     保修,施工完成需要提交保修书,并且约定质保金数量。

解析:还是那句话,做题以前一定要仔细审题,本问题说的是需要注意事项,那么 在答题的时候首先要写出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之后才是解决的办法。本小问答题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底价中标,第二是特意提出经济合同。基于这两点,我们在作答的时候就要需要主要围绕着成本来回答,至于说合同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但是命题人显然不是在问其他方面。大概的思路就是:钱数别超支,付款别提前,质量有保证,协调不能乱,完工有维修

图片

问题及参考答案:
1B公司上报A公司项目部后,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处理的程序是什么?

. B公司上报A公司施工安全措施后,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处理的程序是:

①项目技术负责人认真审查核其内容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加盖公章;

③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审核;

④对应急预案进行备案;

⑤返还分包方签收,并监督其对应急预案演练和对其他内容的严格执行。

解析:应急预案需要备案和演练。教材上没有答案,不过只要记住分包需要上报都需要通过总包,也就是程序。

 2、根据所给图表确定基坑的坡度,并给出坡度形成的投影宽度。

答:①左边坡度按照粉质土坡顶无荷载,应为1:0.67,右边坡度按照粉质土动载应为1:1.0

②基坑宽度方向两边(短边)可参照左边适当放坡。

③左边及两侧投影宽度分别为4.5×0.67=3.015,右边投影宽度为4.5

解析:此题目居然也有争议,争议来源不是命题人下套,而是有的考生想的太多了,一些考生书背的太多,在这个地方想到了土方开挖留台,首先这个地方可以判断一定不是人工开挖(土方大约为2500m3)另外本基坑坡度很大,不需要留台;并且从给定的图上也可以看出来,命题人考核的不是留台阶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本题是基坑,不是沟槽,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这个基坑还有两条短边,那里面一定会设有采分点。

 

3、依据现场条件,宜采用何种降水方式?应如何布置?

答:本工程宜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式,并辅以坑底集水明排的降水方式。

轻型井点布置成环形,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靠近河一侧适当加密,基坑内排水明沟距坡脚0.3m布设,沟底比基坑底低0.5m

解析:几年没有考核的降水终于又回来了,降水在07年和09年是热门考点,考前模拟题也涉及到了降水,本来想着降水可能会考核的专业程度稍微的深一点,结果命题人没有在降水本身上加大难度,而是在其他细节上下套。本题目很多考生回答了明排,一句就是教材111页下面的表格,表格内也确实是写了在降水深度<2m时候适合集水明排,不过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断章取义,大家总是对待表格的数字感兴趣,这个时候往往忽视了里面的文字介绍,这个表格介绍除了降水深度还有两个指标就是适用的地层和渗透系数,渗透系数对集水明排无要求,但是对于适用地层里面是不适合粉土的,而下面的降水方式都适合粉质土,在背景中,给的粉质土那个表格不光光是为了让你计算放坡的;另外降水方式的选择不但要看降水的深度,还要看开挖深度,基坑涌水量以及周围环境,综合旁边的河流和基坑的粉质土等综合因素,此题目命题人断然不会是在考核你集水明排,甚至说,他们还故意在这个地方下一个圈套,类似的题目在后面的第三题也有体现(选择哪些浅埋暗挖方法),同样是在考核你表格,如果你单纯的去看表格里面的数字,可能就会落入陷阱。此题目也有一些人选了单排,那只能说你没有看书了,还有人回答了双排,预计也可以算对,因为双排和环状在界定上本来就不是很清晰。如果你的降水方式选择对了,那么有关内容多写少写就无关紧要了,例如降水井之间距离,降水井入土深度,距离基坑边缘距离等等应该不是本题目主要采分点;本题目的另一个采分点应该是不管你回答的是环形还是双排,都要回答出辅以明排降水,这个是所有施工中的实际问题,需要注意。

 

4、现场安全监督员的职责有哪些?除了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本项目的风险源识别增加哪些内容?

答:1)安全监督员的职责有:

    接受A公司的领导和监督,定期向A公司汇报B公司的安全生产情况;

    参与制定B公司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

    危险源识别;

    施工过程中对规程、措施、交底要求的执行情况经常检查,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随时纠正违章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制定、跟踪、验证隐患整改措施;

    做好安全记录和安全日记,并做好安全生产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

    B公司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基坑土方开挖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

2)项目风险源识别应增加:

①触电;

②坍塌;

③物体打击;

④车辆伤害;

⑤起重伤害;

⑥淹溺

⑦其他伤害;

解析:本题目第一问是典型的人机料法环模式题,这些需要平时的积累,类似题目在04年考核过,当时的题目各部门人员对如何控制成本,其实根源也是这些部门人员的职责,所以对一个项目上的几大员必须熟悉,熟悉他们的日常工作。本题目在安全员上设问还是比较好回答,答案不要拘泥于教材,可以自己总结,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在案例背景中,是B公司设立的安全监督员,而在最后设问的时候问的现场安全监督员职责,也就是说,本题目即在考核安全员的职责,又在考核你审题是否仔细,以及总分包在安全方面的关系。如果没有回答出安全监督员接受A公司的领导和监督,定期向A公司汇报B公司的安全生产情况的类似条款,一定会被扣分。

本题目第二问在今年的二级考试中就已经进行过考核,作答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单纯回答教材上叙述的市政公用工程主要风险源,这里需要结合一下背景,例如起重伤害,这里是一个桥台的施工,基坑施工一定离不开吊车,还有车辆伤害,应为在这个基坑顶部就有运输车道,并且背景在文字很少的情况下还特意介绍车道用于弃土和混凝土运输及浇筑,所以这两条必须要写上,这两条也是区分你是现场施工人员和单纯考证人员的一个重要考点,淹溺是因为在河道附近;最后一条其他伤害,这条不是我们回答案例题的技巧,在GB6411中确实有这一条——其他伤害,在项目管理教材上对于其他伤害也有解释(扭伤、跌伤、冻伤等)。还有一些记忆力超好的考生在这里回答的很多,几乎把GB641120类全部写上,例如中毒窒息,他是在管道工程中的防腐时候才适用的。今年的考试在很多的地方,命题人似乎在有意无意的避免你多答,未来的考试中,多答必须是先建立在你是否能界定此问是否可以多答的基础上。

5、安全技术交底包括哪些内容? 

答:安全技术交底应该包括

(1)     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及难点,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操作方法,进度安排,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四新技术,质量通病及注意事项。

(2)     工程项目和分部分项工程的危险部位;针对危险部位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安全防护措施的正确操作;发现事故隐患应采取的措施;发现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躲避和急救措施。

(3)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本工程特殊工艺规定的其他有关的内容。

解析:自从建造师考试以来,交底的考核一直是围绕着程序,谁在交底,交给谁,程序是什么,方式是什么,(全体、书面、签字、归档)。今年考试开始涉及到交底的具体内容了,在考前给大家的那份模拟题里面我是把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分开的,本题目问的交底是安全技术交底包括哪些内容,在实际中,安全技术交底其实就是我们的技术交底,但是所有的技术交底都需要连带着安全,不过考试不难单纯的那么认为,因为你不知道命题人在哪里设问,所以最好还是把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都写上。另外本题目是一个开口题,多写无妨。说明一点是,并非说此题的答案会有这么多,只是你的答案中要有以上诸多内容的56条即可。

图片

     参考答案:

1.    :根据背景介绍,该隧道可选择那些浅埋暗挖方法:

    双侧壁导坑法;

    中隔壁法(CD;

    交叉中隔壁法(CRD;

解析:按照教材,单侧壁导坑法之前工法跨度≤14m不适合。之后的从跨度上都适合,但是中洞法、侧洞法、柱洞法、洞桩法的适用断面特大时候使用,也就是说,这几个工法虽然可以使用,但是还是有一点不经济。本题只要看书足够多的都可以回答出来这几个开挖方式,但是稍微有一些争议的地方就是选择开挖方式是在经过调研分析,在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基础上选择比较适宜的施工方法(教材137页下面倒数第三行、第四行这段话需要仔细看看)

2.答:现场管理体系中还缺少下列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

①项目技术负责人;

② 安全员;

    施工员;

    质检员;

    设备、机械、材料员;

    测量员;

    资料员;

    造价员。

解析:本题给了一个开头,项目经理的职责和工作程序,那么一个工程在项目经理以下还有那些人员呢,无非是我们工地上的总工和八大员。如果大家记住,一个工程的五大要素就是人机料法环,那么这个题目也就是一定可以拿到满分。本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问还缺少哪些人员,不是问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如果审题不仔细,回答了程序和职责,那么这个题目可能就会浪费你太多的时间。当然这个题目不一定非要回答出来那么多,但是不能少于5条。

 3.答:喷射混凝土参量验要确定的两个指标: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解析:在教材140页有这么一段话: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早强混凝土,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可根据工程需要掺用外加剂,速凝剂应根据水泥品种、水灰比等,通过不同掺量的混凝土试验选择最佳掺量,使用前应做凝结时间试验,要求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 从这段话分析可以得出,两个指标是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很多人写的是初凝和终凝,也有的是写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