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旧文:网络诗词八病
文海拾珠
一:燥。未入门辄论创新,作为一门艺术,诗词自有它的一套规律,
连基本的门道还摸不清,就妄谈超越前人,首先是对传统的不尊重,
而传统只容许能真正尊重它的人去跨越它。"啊我素来重意不重律的"
,这种话听得叫人头痛,却也常常有人说,天!这可是李白的口气!
有李白的天资,那当然可以"素来"的不重律。可是如果有这样的才气
,也断不至连格律这种从前私塾了就该解决了的东西也驾驭不了吧?
二:假。以砌古为乐。前人创造了绝美的诗词意境,那是"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成果。"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对一个匠人来说,
偷得一招半式绝招,或许可以炫耀乡里,但写诗的人并不等于诗人,
外搬前人,中无心源,任你手艺再好,也就是东施效颦的雕虫手而已
。。。。唉!坐在电脑前、空调机旁敲一些"系莲舟"、"弄玉笛"、"
轻罗小扇"的文字,自欺则可,如果要把诗示人的话,岂不是自欺欺
人?
三:僵。以仿古为荣。动辄"非诗家语",落笔必平水韵。诗词有它的
一套特有的、异于口语修辞的表述方式,要表达时代风貌,就要遵从
这种语言的规律,只要在这个框架下,一切新事物都可以写,也应该
写,当然写成郭沫若那样又另当别论。现在很有些人看见"时语"就觉
得刺眼,殊不记杜甫的名篇,写的都是时语?至于"时音",就更刺某
些人的耳了,用平水韵,据说是可以把一篇诗写得音律铿锵,可是现
在念起来就觉得怪腔怪调了。平水韵是历史的产物,那今音四声不也
是时代的产物吗?学平水韵,是为了理解为什么古人要写得这样的怪
声调,带考古的意味。当然用古音在仿古成癖的人看来,会显得不同
凡响,与众不同,这就不止是刻舟求剑了而是矫情了。古诗词已经在
前几个世纪、在僵化风气中衰落过了,现在再把它抖出来再这样来衰
落一次,又何必?
四:唬。以炫学为旨。要震动人心,如果不能感人,就要吓人。感人
难度大,吓人比较好办,肯下死工夫就行,天资的成份不须太重,我
看这也是许多人学江西诗派的原因吧。黄山谷是顶级诗人,他本身是
御用史官,学问之大到了驾驭学问随心所欲的地步,也根本没有唬人
的动机,所以他的诗是好的。现在的人也用典,也要"无一字无来处"
,嘿嘿,去找一本加一本背熟了也很可以唬得几个人了的,可惜这两
本书在从前也不过是启蒙读本而已。记住了多少典、多少名句,都不
是重要的,我倒是很有兴趣看江西派的新门人如何"脱胎换骨"、"点铁
成金"。纵然有学然而无情,到底还是不是诗?
本书在从前也不过是启蒙读本而已。记住了多少典、多少名句,都不
是重要的,我倒是很有兴趣看江西派的新门人如何"脱胎换骨"、"点铁
成金"。纵然有学然而无情,到底还是不是诗?
五:生。这个问题是对那些已经有时代自觉诗人而言的,如何消化时
语,是个技巧的问题,与前面四种是不同性质的,但这个问题解决与
否,长远来看却攸关典故诗词这种特殊语言的存在价值。好比国画的
传统笔墨难以描绘现代都市,诗词的生命力受到怀疑的原因就在于此
。至今解决得比较好的是毛泽东,反面的版本是郭沫若,而这两个人
又经常一起唱和,形成了很逗的场面。一首诗的好坏,除了有没有情
,还要看有没有时代脉搏的跳动,毛泽东做到了,就算炮声、红旗、
斧头镰刀等等在他的诗词中也并无滞涩处。当然毛写出最好的诗的年
代跟我们所处这个年代比,世界的变化更大了,如何消化当今汹涌而
来的时语和泊来语,而又保存古典诗词特有的美感,是我们不可能回
避的问题,唐诗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古人们常常娴熟地运用多种语
境来状当时之物,而现在呢?是我们的语言能力退化了,还是因为古
人比我们聪明得多?
六:油。这与上一个问题有紧密的关系,当消化时语的过程中遇到了
障碍,无论是状物还是讽时,油滑就是无可奈何的。这跟一个拙劣的
画家常常把一张应该写实的肖像画成漫画的道理一样,功力的问题可
能是最大的原因。有意识的夸张和变形走样是有本质区别的,幽默与
滑稽的格调也有高下之分,稍一力有不隶,作品就落了下乘。当然,
一件笨拙的创造物尚比精美的假古董要好。不过,难道我们的才力,
只能达到打油诗的地步,再一次向市民文化低头吗?
七:浮。充才子确实是一件很快意的事情,古典诗词跟许多艺术样式
一般带有游戏色彩,但如果没有高洁诚实(有与无作者应自知)的心灵
,剩下的,就是游戏了。许多人习惯于把自己代入唐伯虎的感觉里去
,把网络聊天室里的美眉当成了秋香,前人七彩斑斓的诗句,加上一
点格律知识,拆开,组合,诗变成了七巧板,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这种沾沾自喜心态下生产出来的行货,正是古典诗词生存发展的大碍
。
八:散。散的动因是求全,也跟充才子有关,至少是脑力资源管理不
善。从前格律的品种越少的时候,好货越多,反倒是越往后越不行了
。大家都往全才反面发展,不能样样皆精也要诸体皆备,不然太丢人
。这样一来,别的不论,光词牌就有二百六,不全填一次也不大好意
思罢?嘿嘿!人生一世,能拿起来的事到底能有多少?前辈巨匠,每
人能留下来的东西有多少?
以上种种,为当今网络上诗词一道中常见之病。在此不一一举例,有
病无病,看官自行对号入座便可。
文章评论
蓬山远
的确如此,此文一语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