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的笔法分析

手机日志

 (一)小篆的基本笔法:

  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1.横

(1)逆入藏锋至首端 
(2)转成圆锋向右行 
(3)行至末端转锋 
(4)向左回锋

  2.竖


(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 
(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 
(3)行至底点勿顿 
(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了解精良 / 专业的书法用品
请登陆以下网站,网址:
 
 3.横弯


(1)逆锋落笔向左 
(2)转锋向右行笔 
(3)顺锋向下行笔 
(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4.直弯


(1)逆锋落笔向上 
(2)转锋向下行笔 
(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 
(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5.上弧


  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图片 
 

 了解精良 / 专业的书法用品
请登陆以下网站,网址:

  6.下弧


  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

  7.左右外弧


  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体现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


 

  8.方弧


  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

  9.弯曲弧


  小篆的曲画变化多,难度大,要视其圆转程度顺势而写。最好是一笔完成,一笔完不成,就用两笔或三笔搭接笔方法加以完成。转折处注意调整袄笔锋或略捻动笔管并与手脘的内转动作相配合,使笔锋顺势转过。


 (二)搭接笔的技法

   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搭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掌握了这一环节,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自然。

(三)笔顺特点

   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 
  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 
  1.先中间后左右 
  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


  2.先外包后里头 
  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


  3.先主笔后副笔 
  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


  4.先副笔后主笔 
  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5.灵活运用 
  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就可。


  掌握篆书的结构是写好篆书的重要环节。小篆在《说文解字》中有9353字,现在常用的的也有3至4千字。每个字都各自构造,各有形态。要想在一幅作品中协调一致,达到统一,就要对字的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前人关于书法结体布白的论述,结合篆字构造以及自己的亲身体会,可将篆书分为几种结构类型来阐述。供初学者参酌,在联系中准确把握。

  (一)独体结构 
  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独体结构的字没有偏旁,独立而自成体势。篆字的独体结构一般分直势和曲势两种。直势形正,而骨涵其中,要不偏不倚,严整端稳;曲势和婉而字形美观,要掌握好重心,稳而得势。 
  直势


  曲势

  (二)向背接构 
  篆字中有内抱和外抱之分。弓之背向外,弦向内者,指内抱,谓之“相向”;背向内,弦向外,指外抱,谓之“相背”。两者各有体势,不可等而视同。相向者虽向内抱,但两部分皆有独存之势;相背者虽向外分,但两部分皆存联络之形。 
  相向


  相背

  (三)相让结构 
  有的篆字由于自身的特点,两部分的字都朝向一个方向,安排不好,极易歪斜。这就要求对字作出相对的提升左侧或提升右侧的安排,彼此相让,以达到和谐统一。 
  相左


  相右

  (四)附丽结构 
  有的篆字存在有主有次的情况,也就是说字的一部分附于另一部分,两者不可偏离。这类字一般是以曲附正,字的正势要写得端庄凝练,而旁附的另一部分要写得多姿多态,这样才会静中有动,风神飘逸。

  (五)天覆结构 
  这类字属上重下轻者,状如顶戴,欲得其势,应注意上下对准,不可偏倚,更不可头重尾轻。

  (六)地载结构 
  这类字多半是上轻下重者,状如生长之草木。承上部分要耸起,地载之笔要托住。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幅作品中,地载结构的字最下面一画要略高于有垂脚篆字的底线。

  (七)排叠结构 
  字的左右为排,上下为叠。称排的字,书写时要有收有放,宽狭得所,自成体势;称叠的字要消纳停匀,蹙缩得当,连接紧密。 
  排


  叠

  (八)包裹结构 
  包裹结构都有围包着的体势。上包下、右包左的字宜阔,要围中有缺,有舒展秀劲之气;下包上、左包右和四包围的字宜收,使外围而不死,有静穆之感;使内布置爽然,内外有呼应之势。 
  上包下


  右包左


  下包上


  左包右


  四包围


  “字之间架,如人之骨相,务使长短相称,骨肉调匀,左右整齐,前后舒泰”(陆维钊《书法述要》)。篆字结构千变万化,必须善于随形布置。随体赋形,丝毫马虎不得,布置得当,才能使字字生动有趣,整篇血脉贯通。 
  根据一本字帖去阐释篆书的技法、所列字例因其字数的有限,不一定很有针对性,难免存在附会之弊。初学者叫可择其技法要领,通临原帖,做到精熟后,再从王福庵的其他作品中去体会运用。汲取真髓。在此基础上,博研众家之长.自然会登其堂奥。水到渠成。

 

 “写篆容易识篆难”,习篆者大多数有这样的休会,初学者更是见篆 生畏。实际上篆书虽属于古文字,但它和现代汉字—脉相承、是现代汉 字的源头,并不是孤立而存在,是有规律可循的。全赖用心研求,知难 而进。当然,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途径。下面试谈个人的几点体 会:

  (一)以《说文解字》为根本。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 慎撰写的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 在中国语言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小篆, 因此,它是我们学习和掌握篆字的首选工具书,也是通解甲骨文、金文 绝不可少的阶梯。查检《说文解字》,大多数人感到难以释读,这主要是不明 其体例所致。《说文解字》首创汉字部首,按“分别部居”、“据形系联”的原 则排列汉字,同此,部首是打开《说文解字》的钥匙。熟悉《说文解字》部首,利 用部首记忆篆书的结构,有益于我们查检篆书的归属。从部首入手,再了 解其说解。《说文解字》的说解,是给小篆所作的注释,言其“某也某也”是 诠释字义;言其“象某形”、“从某从某”、“从某某声”是分析字形;这 两部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