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边抄(九)

月光日记

1.生活的乐趣都在过程里面,而目的只是在长长的过程之后一秒钟的高潮。——洪晃《无目的美好生活》
 

2. 美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是生活的全部。有句英文口头禅送给美警察们和被美警察逼着为美而活的人:Get a Life。意思就是“去找点生活去”。——洪晃《怎么遍地都是美警察》
 

3. 我们这些小心眼一派就是这样的。我们自己也知道家乡不都是山清水秀,但是我们不希望别人居高临下地评论我们。这种评论不能让我们有长进,只能招我们臭骂他们一顿。我们受不了别人用一种讽刺、挖苦的声调评头论足我们的城市和同胞。我们承认这也许是狭隘的,但是没办法,我们就这么小心眼。——洪晃《就这么小心眼》
 

4.我想好的内容,特别是消费信息,在于其客观性。说实在的,只要收钱说好话的内容都是不客观的,而只要信息是实事求是,多点实用的内容也没有任何损伤。如果我们不是把自己特别当根葱,而是想想老百姓想看什么,可能就没什么必要分什么一类、二类了。我觉得做媒体的人如果是二类的,节目就是特类的也好不到哪儿去。——洪晃《一类节目,二类媒体》 
 

5. 文人相轻是全世界文人的光荣传统,我觉得挺好,要不然文学青年就没热闹看了。我自己试着看过韩寒,没看进去,但是他和Acosta的博客倒是经常看。如果我想骂他们这两个凹造型的八○后,就可以借用Gertrude???Stein骂海明威的话:“发表点意见不等于文学。”但是我也可以用萧伯纳的话维护他们一下:“年轻人唯一能为老家伙们做的事情,就是刺激他们,让他们不至于落伍。”——洪晃《凹造型的八0后》
 

6.八卦报纸和杂志从第一天开始就没有任何义务尊重事实、隐私、公正,他们存在的理由就是捕风捉影,煽风点火,弄点隐私出来娱乐大众,这是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如果我们想要求八卦讲道理这纯属逼娼为良,和逼良为娼一样使不得。
我现在是彻底糊涂了,倒是想问问大家,你说这八卦该存在吗?
——洪晃《逼娼为良》

7.人都会老的,明智的人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保留青春,而是去保留生活中值得回味的点点滴滴。永远青春,生理上是不可能的。而所谓Aging Gracefully(优雅地老化)可能比拼命要留住必须消失的东西要明智一些。服老是好的心态,而强迫自己年轻是很窘迫的事情。
想一想,连毛主席都挺服老的。他说青春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而由此“世界是属于你们的”,是年轻人的。萧伯纳曾经感叹说:“青春为什么要浪费在年轻人身上。”他也服老,就是心态还没有毛主席好。王尔德的《格雷先生的肖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ey)讲述了一个永远青春的故事,而其目的是说,永恒的青春是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的。二战以后,法国政府调查香奈儿小姐和一个德国军官的一段情事,当问她为什么和德国人有染时,四十多岁的香奈儿回答道:“在我这个年纪,如果还有男人喜欢你,你已经不再考虑他拿的是哪国的护照了。”美女,特别是聪明的美女,都知道如何向年龄妥协。
我们要保存的东西很多,但是青春是最不值得花工夫留的,因为根本就留不住。——洪晃《可以永远,但不一定青春》

8.包法利夫人消费能力还是很了不起的,中国大城市旁边有那么多的别墅区,每一栋里面都藏着一个。唯一的问题是艺术家情人,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最近中国当代艺术太火,艺术家都成了大款,没有人再渴望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救济和缠绵,追他们的人太多了,他们自己的老婆都可以当包法利夫人了。
以贵族或者文化人自居的总是看不起包法利夫人这样的女人,住着别墅,浑身名牌,附庸风雅。但是要是以亚当·斯密的角度去看这些女人,她们真是消费经济的栋梁。在中国,我倒是觉得我们应该鼓励包法利夫人现象,一是带动消费;二是我们的文化事业从业人还是有一批需要资助的;三是她们的丈夫大概也没那么老实,所以不当白不当吧。——洪晃《满大街的包法利夫人》 

9.我老觉得这盲目地读书没啥用,看完书倒背如流是知识消化不良的表现,就跟吃了一顿大餐以后抱着马桶呕吐一样,那营养没吸收进去。一天到晚嘴边挂着名人名言的大概都是有消化问题的人。
至于卖包的和教书匠的故事,最近听说他们又邂逅一回,还是在飞机上,都在头等舱。教书匠拿到终身职位,因此也开始穿戴国际名牌了,而卖包的去上了个EMBA,回来也升为品牌经理了,两个人在飞机上聊得非常投机。——洪晃《读书无用论》

10. 想了想,今天真的要是有革命举行就是罢吃,就像解放前工人罢工一样。像我们这样的“老革命”,天天想回家喝粥。显然,我们的革命毅力在逐日递减。如果我们真的要闹革命的话,大概就是不吃不喝,哪个做买卖的敢说我就是不请客吃饭,那才叫牛。也许,我也应该把墙上的语录改成“革命就是不请客吃饭”。时代变了,革命需要真的不一样了。——洪晃《革命就是不请客吃饭》
 

11. 其实我想说的东西是很正经的:作为主编,必须重视出处、实事求是,不能胡编乱造;还要有自己的立场,不能什么都上,给钱也不能什么都上;要有观点,别总是风花雪月的,浪费笔墨、纸张,说一通废话。牛啊,但是也得牛得有道理。大道理能这么打情骂俏地说出来是不是也算很牛×啊?——洪晃《牛主编
 

 12.信“琼”教的人像穆斯林极端分子,非得弄得很绝对才算是真的。这很恐怖,反正我看见这种爱得死去活来的都一律躲着——爱情恐怖分子,被他们爱上算你倒霉。
于丹老师的作品已经家喻户晓,唯独我没看,很惭愧。说实话,我对《论语》很无知,我只知道,对于“女子无才便是德”、或者“唯女子小人难养也”之类的文字,我唯一的阅读心得就是“你大爷”三个字。这当然充分反映了我不学无术的本色。我相信《论语》是中国哲学的经典就像我相信《圣经》是西方文学上一部巨作一样,看是应该的,但是里面的东西已经过时了。别跟天主教那么教条,都2007年了,还在跟安全套过不去。不管怎么说,在这种强大的主流意识影响下,我还是在当当网上买了一本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准备学习一下。
 
有个学者曾经跟我说,人的道德观念不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是家庭的责任。这话细琢磨一下挺对的,开放的社会需要多元化,完全统一的道德观念对社会没多大好处,还是靠法律吧。这不,要是我当家,这“琼”教的人还怎么过啊!所以还是多元化吧,只要大家都有点家教,我想我们都可以“不亦乐乎”啦——洪晃《二十一世纪传教士——于丹、Acosta和琼瑶

 

14.据说其中一个人把这首《生锈的钻石》听了整整一百三十六回,然后决定钻石的锈还是留着,老不死的爱不用太近的距离也会发光的。 ——洪晃《老不死的爱
 

15. 我觉得有必要给女人们写出一个数字解说图,如果再要用数字表达她们的性观念可以参考使用:
0=白活了//1=亏//2-3=传统//3-5=正常//5-10=够本//10-15=有点忙//15-20=有点乱//20-30=有点累//30-50=过于开放//50以上=完全瞎掰——洪晃《睡多少男人算“值”?

 

16.全世界的坏男人在找老婆的时候基本上分成两类:一类是找妈;一类是找抽。
全世界的坏女人找男人嫁的时候也分两个类型:一个是找钱型;还有一个是找爱型。
好人也分两类:一类是过日子型;一类是填空型。
如果好男人娶个好女人,但愿他们的下一代都是坏人,这样社会就进步了,财富也能平均一下。
——洪晃《坏人娶亲》

17.艳遇要有神奇感,要有点不顾一切,有点天旋地转,有点世界颠倒的感觉。因此,艳遇的第一个定义为:当感情超越了社会阶层和社会圈子。
......真正的艳遇,必须是跟你不该发生感情的人发生感情;不该一起干的人一起干;要不然,就没什么刺激了。干完了就结束了,没有什么结果可言,因为干成了唯一目的。也就是说,艳遇的第二个定义为:“艳遇”必须是没有结果的,只是为了一瞬间干的混蛋事情。如果艳遇还能导致婚礼这么正经的事,就不叫艳遇了。
——洪晃《艳遇》
 

18.事实是这样,性是很自然很美的事情,而如果我们把性当作肮脏的、见不得人的事情,其实是我们的性意识太糟糕了;而如果看哪儿哪有性的话,就说明我们是有很糟糕性意识的神经病。我们不是天主教皇,不用把自己搞得这么累。中国人的性意识五千年来都很开放、很自然、很健康,只有西方人在天主教的管制下才弄得紧巴巴的,我们已经潇洒了五千年,千万别到我们这一代变拧巴了。——洪晃《性不性由你
 

 
 
 
 

 

 

 

 

 

 

 

文章评论

夏荷听雨

洪晃的言论很个性的,看见你抄的点滴,禁不住也要读读。

京华烟云

来看姐姐,顺便还能欣赏洪晃的言论自由!拜读了。[em]e160[/em]

月光竹影

@{uin:1094140818,nick:璟媛} [em]e160[/em][em]e177[/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