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不知归路

个人日记

 
好像很久没有和谁平心静气地聊过心事了,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现状。是语言太苍白还是知音难寻?想必都各有见解。身体相邻时,我们的眼睛在望着手机屏,分开后情况更是糟糕。独处中的人,抱着手机发呆、或者沉思、或者傻笑,这似乎是我们逃不过的命运?然而让人沉醉不知归路的事情,又何止于此?

 

或许有些东西写出来,共鸣处会让读者隐隐作痛,虽然我已痛在先。但是整天这样马虎度日,整天逃避内心的低诉,怕是时间久了也会憋出病来。说实话,出去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很害怕暴露自己是一个写文章的人,也更怕别人用“作家”“编辑”等类头衔来恭维我,每当那个时候,我会觉得文字带给我的,从来都不是光芒(尽管别人认为那是光芒),而是枷锁。因为靠心脏最近的东西就是这些敲击出来的文字,近而生怯,怯而生畏。

 

我做不到莫言那般直面,不是因为没有勇气,而是觉得自己的文字仍然不够说服力。这是年龄与学识给予自己的自知。

 

我从前是一个善良的姑娘,会因为一只小动物的受伤而落泪伤怀。后来在“年轻必有所为”的怂恿下,组建了自己的助学团队,短短四年声名大噪,是的,我承认因为这件事的努力,我的青春搏得了一片掌声。但是你可知?在善良的盛名背后,你或许比起初付出得更多,但因为这个虚名的存在,你一切善良的成本都将被忽略。然而这条路你必须往前走,因为不能功亏一篑。然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求助者找到你,心有余力?那你是什么意思?于是乎,尽管你占用了很多本该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关注别人,最后得到的答案却是:于偌大的苦难而言,我仅是一粒微尘。

 

岁月将所经之事堆积之后,尽管还是与人为善,但却不再是当年兼济天下那般豪情了,真真切切,若人人都能够独善其身,这个社会也就会少了很多愤愤不平和时不与我。

 

中国好人榜的确会让人哭哑嗓子。可仔细看看那些“好人”,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却又将自己毫不保留奉献出去的人。他们住着漏雨的房子,吃着变味的剩菜,干着没有地位的工作,领着低廉的薪水。甚至有时候,他们放弃自己的家人,禁锢自己的欲望,只一味地行善,从不善待自己。如果这就是一个好人的标准,你们愿意去做好人吗?

 

我尊重这句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好人的标准不应该是一个穷人自身难保时的奉献,而是丰富和强大自己之后学会感恩及返璞。

 

看过太多心灵鸡汤,大家反而变得盲目与从众。很多人踮起脚尖去窥探和模仿别人的生活方式,沉醉在错与对里,分不清错与对。

 

听过太多糟糕的建议,反而丢了自我.一生至少要有一次,要么说走就走的旅行,要么奋不顾身的爱情。而事实上,旅行和爱情并不没有想象中的“有人自远方来,扣我柴扉,许我桃花”那么简单浪漫。现实可能是:你用了半年的积蓄去漂洋过海,邂逅比想象中更糟糕的景或人,而为了那所谓的热爱,你必须承担超乎常人的代价。但仍然不断有人收拾行囊,向着那毫不知情的远方出发

 

能够活得清醒的人并不多了。最完美的解释是“我们都是六根不净的凡人”。有时候发现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沉醉在自己的乱作一团的人生道路上却依然牛逼闪闪。

 

《后会无期》里说: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若都有勇气做最真的自己,清醒果敢,即使改变不了世界,能够不被世界改变就是大大的了不起。沉醉不知归路,祈祷心中有光。

《爱尚兴国》杂志总第22期刊 

文章评论

ASDF

乐乐写得真好,真情流露。曾经你倾其善心助人,发现原来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多,你无法完全顾及。这点我很理解。

随缘

从前从前, 有位禅师, 每次听到钟声响, 总是捂着心哀痛地叫着。 新来的弟子都会问道: 师父你 怎么了? 老禅师说:那钟声 每天每天 打得我的心好痛! ————-————林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