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老师聊: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 ——
手机日志
“作文聊天吧”第二期专题讲座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
——建构“真写作”课程,教给学生写作大法
主讲:张祖庆
主持:曹小燕
整理:周小琴
时间:2015年6月23日晚7.45
广东曹小燕
我是今晚活动的主持人广东曹小燕!欢迎大家参与《构建“真写作”课程,交给作文“大法”》的主题讨论。今晚的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张祖庆老师主讲,冰雁参与讨论。当张老师与冰雁交流时,对群友实施禁言,以便大家完整接收信息。
批评家陈四益先生有一奇文《跪着读还是站着读》,虽然讲的是读书的心态,但借用到我们现今对待名师的态度上也是很贴切的。正如教育在线一位网友说的:我们看名师的“姿态”,大体上来说有三种:一是“站着”,二是“跪着”,三为“骑着”。站着,气度从容,胸怀坦荡;对名师之长处或击节、或拍案,对名师之盲区或质疑、或建议;人格上平等,心态上平和。跪着,奉承连连,五体投地;对名师之言论或叫好、或鼓掌,对名师之行动或膜拜、或跟风;人格上卑微,心理上盲从。骑着,居高临下,唯我独尊;对名师之观点,不论青红皂白一律踩在脚下,咬上一口“失望”的唾沫;对名师之课堂,不论精彩失误全部打翻在地,扣上一顶“失败”的帽子;人格上扭曲,心态上膨胀。因此,我们学习名师,最紧要的是摆正心态。我们需要一种“站着”的心态。有了站起来的心态,我们走近名师,解读名师,仿效名师,追赶名师,超越名师,才不会是镜中观花,水中捞月。
跪着,失去了自己;骑着,扭曲了自己。我愿意和各位选择,站着读名师。群里的诸位,您属于哪一种类型?
接下来,我们有请张老师为我们主讲!
浙江张祖庆
各位好!杭州此刻正在下一场特大暴雨。我十分钟前淋了个痛快!今晚,让我们来一场头脑风暴。
我们开始聊。委屈各位,暂时当看客啊。为了文字整理方便,更为了大家阅读流畅。现在就只看我们几个聊。一会儿大家可以畅聊。
上周二,和大家聊了《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1)》,不少群友迫不及待地说,谈点实践操作的东西。我们非常理解。我的观点,很多根源上的问题,比实践操作更重要。因此,我们花了整整一个晚上,讨论“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
先回顾一下我的核心观点。
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关键是缺失写作动机。让儿童喜欢写作文,首先要树立“真写作”的观念——写作,不是练习,而是此刻真在发生的真实的与人(与己)对话的行为。唯其如此,儿童才可能激发写作潜能,写出好文章来。
基于上述思考,我以为,破解儿童“不喜欢写作文”难题的出路,就在于从人存在的高度,认识作文的实质,千方百计把写作置于真实的言语交际中,在“真写作”的过程中,学会写作。
今天早上,有位群友提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是“懒”——这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我以为,这恰恰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学生不愿意写作的原因,绝对不是只是“懒”的问题——懒,只是表面现象。这些“懒”的学生,你让他打游戏,他会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关键是动力!关键是兴趣!因此,我以为,写作教学,要千万百计地唤醒写作冲动,在不断的真实的写作过程中,体验写作带给自己的快乐,进而养成自发、自主、自由写作的好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适度点拨,如此,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提高。还是举个例子。
前一阵子,我在飞机上邂逅浙江教研室副主任张丰先生,他给我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他带着儿子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报告是用故事的形式写的,投给了一家杂志。编辑看完后说,这个报告内容很好,但是格式不够规范。请用“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论”这样的规范格式来表述。他试着按照这样的格式改,但是越改越痛苦,儿子也坚决不同意,觉得这样的文章老气横秋,他不愿意糟蹋自己的作品。
爸爸就拿起笔,把这个报告背后的感人故事,他尝试着用研究性学习另类表达的一种意图,写成了一篇1000多字的信,传给了那位编辑。编辑看了他们的故事和观点之后,深受感动。于是,编辑回信说:“不但要把你的文章按照原样登出来,还要把爸爸的这封信登出来。研究性学习,完全可以有另外的叙事样式。” 这位父亲的写作动机是什么?用文字与编辑沟通,达成自己的愿望。儿子写作的动机是什么?用文字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因此,唤醒和激发一个人的表达欲望,就是最好的写作方法——这是广义的写作方法——也就是我们最近在聊的“大法”。至于,这个提法是否严谨,我们还没有深入考证,有待于在实践的过程中修正。
广东曹小燕
我认识一个孩子,他很怕学英语。但是他对于动画片里的日语,却无师自通,不但能听得懂,而且还会说一些。在他的英语老师看来,他当然是“懒”的,但是他却自学了日语,为什么呢?因为动画片是他爱看的,他需要了解里面的内容,所以,他并非因为“懒”而学不好英语,只是没有激发他学习的需要。
浙江张祖庆
曹老师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人的潜能需要开发。如何开发?激发其内在的动机!内在的动机一旦激发,人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写作也是如此!
接下来,将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平常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建构写作课程的一些策略。讲的更多可能不是课堂,而是课堂以外的作文生活——或者叫作文微课程。
之所以叫做微课程,是我们还没有完整的体系,处于摸索之中,是一种写作课程的萌芽状态。不揣浅陋,以求教于大方。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作文群里主讲的《创意写作》专题中,曾经对我的创意写作课程做了相对系统的介绍——
这是当时的一个框架。这个写作框架,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探索。有兴趣的朋友,您建一个360云盘。稍后几天,将会用云盘分享的方式,将我的做法与诸位共享。您有时间,且有兴趣,可以把我的讲座视频下载到电脑上观看。
好,接下来,我们接着上一讲,和大家聊聊,如何构建“真写作”课程,教给学生作文的“大法”。
(一)自编报纸:大家一起玩作文
这块是管建刚老师的“专利”,他是《作文周报》的创始人。管老师坚持做了十年的作文周报,硕果累累,影响了一大批老师和学生。我也是管建刚的粉丝——钢丝。
我学管老师的作文周报,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创办报纸的过程中,有个学生提出,班级报纸刊出的文章太少了,一星期才八、九篇,觉得不过瘾有,于是孩子提出自己想办报纸。孩子告诉我,她妈妈是大学里的编辑部工作人员,她可以协助编报。 我说,自己办的报纸要跟班级的有所区别。孩子想了想,告诉我说:“老师,咱们班级正在搞阅读,到处都是书,我就办一张读书报吧”。几个同学凑在一起,还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书海苗韵》。他们就成立了一个“民间报 孩子自任“民间报社”社长,招募编辑、文字印刷、发行等。每期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读后感,有给作者写信的,有新书发布,一句话书评,有给某一篇文章改结尾,有人物心情日志(就是站在书中主人公的角度,替主人公写日志)等等。 从征稿到编辑到印刷到卖报,一条龙,全部都由孩子们自己搞定。问他们为什么乐此不疲?孩子们回答:好玩!最好玩的是,他们向家长募捐办报纸的钱,到街上卖报。后来我一打听,不少学生都把报纸卖给了自己的亲人。哈哈!太逗了!
这份报纸,既促进了学生的深度阅读,又为他们搭建了交流思想的平台。学生非常喜欢他们自己创办的报纸。老师从不布置具体的写稿任务,也不参与修改。编报纸,完全是孩子们的自娱自乐。
广东曹小燕
名师和普通老师的区别在于,不光是有想法,更重要的是做法。
四川曾彩雁2015/6/23 20:20:24
从魏书生老师引导孩子们制作“班级日报”,到管建刚老师的“作文周报”,再到祖庆老师提到的“书海苗韵”,实践操作略有差异,但都在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获得“发表”带来的成功感、成就感,从而产生写作的真实需要,增强写作的内驱力。
浙江张祖庆2015/6/23 20:20:32
我呢?只负责鼓掌和欣赏。我经常选读孩子们的优秀写作,并和大家讨论,为什么有些文章写得特别好——这个欣赏的过程,既是上一次写作的讲评,又是下一次写作的指导。这就是把指导藏在欣赏的过程中。老师,有时候适度往后退,把舞台交给孩子们,也许孩子们会还我们大大的惊喜。
四川曾彩雁2015/6/23 20:21:08
祖庆兄,我有个问题。当前,有许多老师也在组织学生办班级日报,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对此,你认为要办好班级的报纸,要特别注意的是什么?
浙江张祖庆
冰雁的问题提的非常好!我以为,问题主要有这么几个:第一,三分钟热度。刚开始,热情高涨,慢慢地冷了。兴奋点过了。第二,多数写作高手长期占据版面,少数孩子难以发表。我的做法是,只办一年的报纸。
四川曾彩雁:很赞成
这就是我校一个班级的《班级日报》,老师很用心,孩子也很喜欢,但问题也是明显的。大家不妨评价一下,可以等会儿讨论讨论。
广东曹小燕2015/6/23 20:24:27
上次何捷老师的讲座中也提到,他提倡整本书的写作。学生每天写百字作文,在前面加个目录,积累下来就成了厚厚的一本“书”。写书,是作家干的事,小学生能写书,多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浙江张祖庆
我的理由是。办作文周报,能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点燃写作的创意火花。一旦孩子们把写作当做了兴趣,慢慢地,他们的作文发表在刊物上越来越多。作文周报,就完成了它原始积累的任务,就可以宣告结束,继而以博客代替。
一年的兴趣,绝对是可以持续的。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手段等同于目的。我个人以为,作文周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旦孩子们把写作当做了享受。作文周报,就可以暂告一个段落。可以为个人出专报。
(二)网络狂欢:秀出真我风采
我所带的班级,开过好几个博客——其实,好多老师班级里都有博客。关于博客,我在《创意写作阶梯课程》中,有很多阐释,此处不展开细说。其中“网上生日”栏目,非常有意思——此处也不赘述。有兴趣的各位可以搜索我的博客“自在乾坤”,再搜索“落入凡尘的菩萨”一文,你会读到很好玩的故事。 面和大家分享我们班博客上的“微辩论”我们的网络空间是很开放的,有时候我会发动学生“八路军”打“新四军”。有一回新东方的总裁俞敏洪在大学生毕业的联欢会上作了一番“像树一样活着”的演讲。这个演讲震撼人心,很多大学生册曾把这番话作为签名挂在QQ上。以下为俞敏洪的演讲词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
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
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阳光,
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
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
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
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
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
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
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
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活着死了都有用。
呵呵,俞敏洪的话,典型的成功学。俞敏洪的这种成功哲学,影响了很多人。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是赞同的。
我班有一位同学对俞敏洪的观点有保留意见,他说:“很多人会把钦佩的目光投向英雄,而忘了那些在路旁鼓掌的人。英雄固然值得赞美,如果少了平凡的人,全世界都是英雄,英雄也会很寂寞”。
你看,这孩子,难得的不崇拜权威,难得的有批判性思维。中国有这样思维的孩子太少了! 难得!于是,下午放学的时候,我说,今天晚上的书面作业没有,去网络上玩。你是支持还是反对俞敏洪的观点?我们在网络上作一番辩驳。于是,孩子们开始了在网上辩斗!一时间,网络上硝烟弥漫,唇枪舌战,煞是热闹。 这是一位学生的观点,诸位仔细读读——
好一个“乱世当草,治世为树”! 哈哈,孩子的发言中,有错别字。咱不管。包括我和诸位的交流,也会蹦出错别字,但不会影响交流。网络交流,适当粗放,有助于牧养儿童的言语生态。六年级的孩子能够亮出“乱世当草,治世为树”这样精彩的观点,真的让人激奋。(补充说明一下,这个网络,只的是新浪博客。是在我们班级的博客园地里,家长孩子们都有自己的马甲。)
正因为网络开放的平台,激活了学生潜藏的思维种子,“辩论”这场春雨,让这颗种子发扬光大,逐渐茁壮成长。这就是用网络这个平台,秀出的真我风采。学生在虚拟而真实的空间里,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再比如,我在博客上开展了“年度汉字征集”,用一个字归纳2009年的中国,用一个字归纳2009年的六一班,用一个字归纳我们班的博客,以家庭为单位参赛。结果孩子们纷纷参与,写出了非常精彩的文字
我会有上网时间的限制以及对家长的具体要求。
孙欣芸的“牛”获得年度国家汉字一等奖
推荐理由为:
这一年,我国研究了很多新式武器,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在国庆阅兵的时候大显神威,牛!阅兵庆典上,新武器,新装备,新方队,以恢宏、磅礴之势,再度震惊世界,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牛!世界在金融危机的震荡中魅力前行,中国人以巨大的激情,尽快走出经济低谷。
这不正是“中国牛”吗?
班级汉字: 博
推荐理由:
班级开通了博客,在这个家园,老师、家长、豆豆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紧密联系在一起,鼓励看得见。老师读书万卷,博学多才,上课的时候旁征博引,给俺们上很有趣的绘本课,提议看适合我们看的书。班级开通了悦读存折,同学们一个个博览群书,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如痴如醉。老师爱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是 “博爱”。豆豆过生日,张老师会有电子版礼品相赠。正如《武林外传》中一段对白:“你是选择单爱我一个还是选择爱一堆,也就是博爱?”“我选择博爱——”;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开通了博客,把自己的“小窝”打理得潇潇洒洒,恍如一座大观园……张老师鼓励我们要阳光、大气,要有博大的胸襟。还有啊,班级作文周报就是豆豆们作文的博物馆,嘛题材都有!
博客汉字:飞
推荐理由:
“梦起飞的地方”,这是我们班博,也是我们心中的圣地。
有梦就有希望,有梦就不会得过且过。要让梦想起飞,需要付出卓绝的努力。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许多人的梦想都在起航,我们,正在飞向成功的彼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将成为一只只雄鹰,翱翔蓝天,搏击长空。
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个时期的国家、班级、博客,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锤炼,这就是一种写作,一种高度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想写好这样的作文,学生会发动全家人讨论,大家斟酌选择这个字的理由,反复修改。这样的写作行为,培养了儿童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后来,我们请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的会员给孩子们写了三幅作品。请被推荐到清华、复旦大学的学长们给孩子们颁奖。
这,就是一种“真写作”! 真实地关注身边的世界,真实地思考,真实地交流,真实地评奖。
写作,不是无病呻吟;写作,不是附庸风雅;写作,不是替他人立言。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思想!作文,让思想自由飞翔!
关于博客写作,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我曾给班级每个孩子写生日祝福诗;孩子们曾经在我生日的月份,在博客上写文,侦探我的生日;我在毕业之后,孩子们还利用网络和网络花店,送来鲜花,祝福我生日快乐!这些,想起来,美得发慌……
广东曹小燕
曾经追求作文得高分和功利性的理念,不知缠住了多少作文探索者的脚步,也不知把多少本该饱尝作文成功欢乐的孩子,无情地推到了困惑的边缘。至于本真的灵性、个性、悟性、叛逆等时代时尚的东西也被弃之不顾。殊不知,在这与时俱进的时代里,因表达的需要而写作的多元训练方式已势不可挡。《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的作文以我手写我心,以我言抒我情,以我个性抒我风采。面对这开放的时代,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构建“真写作”课程,打造本真写作底色是新课改形势下所倡导的主攻方向。
浙江张祖庆
(三)任务驱动: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会写书吗?能编书吗?
请大家看下面的两张图片!
这书是我们学生编的。画红线的全部是学生的名字。2010年,区教育局领导找到我们学校,说有一个关于小学生世界遗产启蒙教育的课题希望在我们这里做。当时我们就在思考,如何做《小学生世界遗产启蒙教育》
教师找来很多关于世界遗产的书,整理成讲义,讲给学生听?似乎太简单。几经讨论,我们想出了让学生自己编书的办法。先由我写样章,样章由这几部分组成:题目、世遗名片、遗产价值、走进世遗。以一家人虚拟寻访的方式走进世遗。主人公乐乐是一个信息高手,妈妈是一个摄影高手,爸爸是一个博物学家,外公是一个人学富五车的学者。一家人暑假凑在一起到处走,边聊边拍照,边呈现知识,用这样的方式介绍,每篇1000字左右。最后来一个“刨根问底”,让学生围绕某一些主题去搜索知识、深度探究。我们把样章发给学生,然后把需要写书的目录编制出来,向学校五六年级的孩子招标。谁愿意负责哪个主题,谁就利用暑期完成。
领到任务以后,学生翻阅大量的书籍和资料,有的甚至还实地寻访。写长城的,就跟着妈妈游长城;写兵马俑,就跟着家长去西安。就这样,他们用一年的时间编出了一本书。我们还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学生觉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这样的一种编书,孩子们从“老师要我写”走向了“我要写”。这就是一种真写作。这样的写作,不是老师强迫孩子写,而是采取招标认领的办法,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尝试编书,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享受“真写作”的快乐。最有价值的是,编书的过程,就是多学科统整学习的过程。
四川曾彩雁
很受启发!规划立项,任务驱动,看似很难,但孩子就是在这样的项目活动中学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了跨学科学习,学会了统整信息。相信孩子,学会放手,他们就会给我们更多的欣喜。作文是这样,其它学习也是这样。
广东曹小燕2015/6/23 20:50:14
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作品,但对孩子们最大的收获在于写作的过程中的生命成长!
浙江张祖庆
在香港、台湾以及西方国家,非常重视这种统整写作。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探究性写作。也可以称之为“项目写作”。
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习作,是《给远方手拉手》朋友写信。这一单元,一 般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向学校大队部要一份结对班级的名单,然后学号一对一,孩子们给对方伙伴通讯(若对方负责,会收到回信;若对方不负责,石沉大海);二是名单要不到,老师会说,男同学给小明写信,女同学给小红写信。于是,孩子们真的给小明和小红写信;三是老老师真的为孩子们找到结对班级,通信一个学期。第三种老师,是最有课程意识的。有没有做得更好的呢?
有!
谁做的更好?
我——张祖庆!
哈哈,开个玩笑,屏幕前的你,也许做得比我更好!
我将“异地通信”整合成一个应用文写作综合课程。孩子们在整个课程中学习了至少9种应用文。
(一)城乡通信
1.城市和乡村学生结对,异地通信(书信写作一个半学期);
2.发动家长,组织寒假最佳书信评比。
(二)交际写作
1.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