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同学情——电大毕业三十年再回首

个人日记


图片
2015年8月5—8日,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拜泉分校82级业余中文班五十多名同学,从天南地北齐聚拜泉小城,欢庆毕业三十周年。电大——这所特殊年代的特殊学校,对局外人印象可能就是一个边缘的业余大学,对当代小青年可能就是一个渐渐淡去的历史典故。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人来说,她是我们圆大学梦的一个难得的机遇,是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华彩乐章。三年的的业余学习生活,改变了我们很多人一生的命运。毕业三十年的历练,也让我们更感恩电大,感谢老师,思念同窗。

 一、洪波涌起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这期间的一代青年都失去了正常升学的机遇。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但是,文革中耽误的一代人,绝大多数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没有能力挤上高考升学的独木桥。但,他(她)们对知识的渴望仍然强烈。同时,国家百废待举,也急需大批各类人才,还没有恢复元气的正规大学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在这种形势下,经邓小平批准,197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简称“中央电大”)应运而生。电大是教育部直属,运用广播、电视、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多种媒体,面向全国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1979年2月6日正式开学。1979年2月6日,中央电大与全国28所省级电大同时开学,2月8日由中央电视台首次向全国播出课程。
电大这一前无古人的“没有围墙的大学”,一下子给了文革中耽误的一代人一个圆梦的新平台。1982年,当电大的触角终于延伸到我们小小的县城时,一下子就聚集了大批向往大学知识殿堂的中青年。一个业余中文班的编制,报名者竟然达到三百余人,经过考试录取了二百五十余人。小县城里这个特殊“大学”的“大学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年龄构成——最小的是二十岁左右的小青年,最大的是文革前的老高中生四十多岁,年龄跨度二十多岁!

十年浩劫曾经把这批人抛到命运的谷底,改革的大潮又给他们带来新的生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胡雅芹同学精心保存的三十年前上学时期的部分同学和老师的照片



 
二、大浪淘沙
电大有诸多优势:教材的优势——统筹优选全国高校教材;教师的优势——优选北京诸多高校的名师讲课;传播的优势——通过现代传媒传播课程,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
电大也有诸多劣势:学员年龄、职业、文化参差不齐,教学和管理难;都是在职人员民,业余学习时间难保证;用听录音的方式听课,本身效果就不好,加上名教授多有口音,听课十分吃力;本地辅导老师师资力量薄弱,辅导和管理不力。
上学之初,我在二轻局已经进入骨干行列任秘书股股长(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在下属二十六个企业和机关七股一办四十多人的格局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政务工作位置。1984年,又被破格(不是国家干部)提拔为局党委副书记,工作更加繁忙。因为是业余学习,白天要在单位上班,晚上才是上课时间。不论寒暑,每天晚上三个多小时,都是提前来到二百多人的大教室,眼盯讲义手拿笔记,耳听录音机播出的大牌教授们的南腔北调,坐在那里与同学们“比耐力”,真是如同“耶稣受难”。说实话,那三年课我并没在课堂上听懂多少,但由于电大有严格的点名考勤制度,听不懂也不能旷课。真正的学习,全靠十点以后放学回家,自己再抠讲义教材,再加上作业,一般都要熬到午夜。每到学期考试前一个月,进入“倒计时”复习阶段,更是天天拼命的看、写、背。
那时的电大要求又特别严。我记得,第一学期考试题特别难,管得特别严。古汉语其实也和英语一样,学不会是“蒙”不上的,那一学期的考试好像一半以上学员不及格;党史卷一个大题70分,但要你总结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转变过程,在书上就跨度一百多页,莫说闭卷,就是开卷拿着书总结出答案都非常之难;更绝的是写作卷,要现场读一篇三千多字的小说写一篇一千多字的评论,那篇小说又是用非常晦涩的笔法写成,我看了一遍没太看懂,急得眼睛直冒金星,再看一遍才搞清是训练足球守门员,而不是马戏团训大猩猩(很多同学真的写成了训兽),但考试的时间已经过半。没有时间打稿,赶紧直接往卷子上写,勉强凑够了一千字,但写得什么脑子也是一片空白。考完写作,我累得不想吃饭,一直到午夜还有想呕吐的感觉。
现在想来,这种难和严,确实对我们有好处——能让我们学真知识长真本事。但当时,我们都很不理解,全国很多学员向中央电大出题老师写信发难,曾经引起一点风波。这种难和严,也吓退了一些学员。第二学期,我们这个班差不多流失了一半,由二百多人减员到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后来也流失了一些,但大部分经受住了考验,坚持到毕业修成正果。
当时,我最羡慕考试中总是最早交卷的两个人,一个是老高中伦国有,一个是小美女沈方晴,他(她)们提前交卷时我总是还在做痛苦的挣扎。最佩服学得最扎实的李柏林,办公室抽屉里一排排做得规规矩矩的学习卡片,办公间隙就拉开抽屉翻开卡片背,成绩总是稳定在前茅。三年下来,我的成绩一般般,有两次下落至危险的60—70分领域,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古汉语考了63分!但幸运的是,没有挂过一科,全部一次合格到毕业。
孟子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电大三年的艰苦修行,让我们经受了人生意志的艰苦磨炼。
图片
 
图片
三、中流击水
当时吸引我们坚持下去的,还有很实惠的目标——考试及格才能报销每年的学费,拿到毕业证可以转为国家干部。特别是“国家干部”这个资格,到现在仍然是进入党政事业单位的必须的“身份证”,在没有公考等渠道的当年,这个身份更加珍贵。1985年秋毕业后,人事部门逐步(上面的政策是一样的,但到每一个单位,总有一些关关卡卡,所以全部兑现这一政策的时间很不相同)兑现了电大毕业生转干这一政策,很多身居基层企业单位的学员们的命运由此发生转折。 
比如我,虽然已经破格提拔为在小县城里比较显赫的副科级干部,但由于没有干部身份,我很难实现后来的工作调动。但转了干部后,很快我调到县城市抽样调查队,又流动到山东东营史志,靠学到的文史知识成为一名历史编辑,混进了知识分子队伍。老墨,这个当年酱菜厂的工人,后来成为电大的教师和领导;徐森林,这个毛皮厂的小皮匠,后来成了县经委的“一支笔”;李世泉这个大修厂的小学徒工,后来成为广电系统的老总……“知识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有若干同学在三年学习中产生了爱情,双双对对领了毕业证再领结婚证。
处于基层的同学通过电大改变了命运,原在机关的一批人也因为电大的“充电”更加具有能量。刘英杰、高玉德、田谷、陈光复、杜新民、李天玉、刘忠山、马晓芬等几十名同学先后成为县级领导和各大部门主要领导,当年的小青年宋岩、董丽华等都成为了独挡一面的庭长、局长……
很多人通过人才交流的渠道走出拜泉:东营有李文武、李柏林同学开拓,先后引带拉扯包括我在内的一大批同学扎堆前往,在东营的各个岗位上都成为扛大梁的角色;世泉、凤有、晓忠、吉祥等同学开拓珲春,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还有伦国有在七台河、孙凤英在河北、王耕耘在新疆、申维青刘平(刘平后又转战辽宁等地)在绥芬河,都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电大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充实了我们的能量,让我们有更多的自信和更强烈的进取心,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活得更有尊严。 


四、风浓雨浓
由于是业余学习,我们的同学之情当初并不浓烈。每天晚上大家来到课堂就是听课,听得头昏脑涨,下课已经深夜,都是赶紧奔家,没什么交流。到第二年,逐步有了一些小团体的集体复习活动。性格温柔心地善良乐于交友的张墨林家院里的一个茅草棚,成了一批男同学扎堆背书复习的场所,不仅在那里学习,还经常吃“大锅饭”,在浇园子的大水缸里洗澡,在大炕上胡作乱闹。——由此产生“草堂派”,成为此后同学们凝聚的核心力量。
我们的老班长张维效和刘英杰,很早就有让同学们加强交流的想法,从第二年起陆续组织了一些业余集体活动,如集体联欢活动、郊游活动等,拉近了同学间的距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特别是毕业时组织的在党校进行一天的联谊活动,上午是打篮球、游艺、自由签名等活动,下午是集体文艺联欢活动,晚上是分别酒会,最后集体高歌“二十年后再相会”,大家欢乐惜别的情绪达到最高潮,老校长尚其成激动的站到凳子上,再次指挥全体同学激情演唱“二十年后再相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学期间部分集体联谊活动图片

 

毕业后,大规模的同学聚会很少,但同学间的小型互访互动非常频繁。拜泉“大本营”和外地同学比较集中的东营和珲春两地,成为同学们相聚的主要支点。仅李文武同学的记忆中,来东营的同学就近四十余人次。每次有外地同学回拜,家乡的同学更是热情相拥,把酒接风。


2009年,我创建了“拜泉旅店82号”群,借谐音寓意“拜泉县本地及旅居各地的电大中文八二级业余班同学的精神家园”。但由于毕业已将近三十年,当年的同学已经天各一方,加之很多同学年龄较大,不谙网事,所以初期入群者寥寥,以至于我也有些索然。转机出现在热心的柏林兄,他在乡亲和同学中有很广的人脉,并且非常热心群事,拜泉和珲春两大基地的开发始见起色。在拜泉找到宋岩,在珲春锁定了凤友,这两颗“芦荡火种”洒下,终于在天南海北“星火燎原”,成为同学们联系的“空中平台”。特别是宋岩担当群主重任后,吸引力和开发力都加大——至今群中已有同学五十六人之多!
我参加过的最难忘的大型聚会三次:
第一次是2011年,任泉海同学发起,邀请同学们到水泊梁山一聚,13名同学上梁山、游东平,把酒尽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次是2012年的珲春之行,登长白,游镜泊,揽三国,吃狗肉,初珲大炕,吊水炊烟……23名同学相聚狂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次是
2015年,到了毕业三十年的重大结点,又是珲春的世泉同学发力,拜泉的同学倾情投入,各地同学积极响应,促成了8月5—8日的毕业三十年大型联谊活动。这次活动的规模空前,参加的同学达到五十多人,新疆、上海、山东、河北、辽宁、吉林,以及在黑龙江哈尔滨等外地的同学,毕业三十年后再聚首,情感的风暴激荡着每个人的心。三天的活动安排得特别有意义:第一天下午分省籍篮球、乒乓球比赛,当晚接风宴,K歌;第二天上午开幕式,各方代表讲话,之后游小庐山景区,自由交流、野餐、自由联欢活动,晚正式文艺联欢会;第三天上午游鑫海山庄,下午游生态研究院景区,晚告别宴会。大部分时间安排在风景优美的森林草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唠的痛快,喝的尽兴,唱的跳的疯狂!这些年龄最小五十二岁、最大近七十岁的人,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时光!

陈君同学自费制作了珲春聚会的摄影图片展在宾馆大厅展出
图片

部分同学在摄影展前合影
图片


杜新民同学自费印制的《勿忘电大》画册
图片



5日下午体育比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6日上午开幕式前,放送于宏同学制作的记录同学情的图片专辑

图片


图片
筹委会特别制作了与会同学统一着装的文化衫

图片
本次活动的大总管,杜新民致开幕词


图片
孟老师代表学校和老师激情致辞

图片
山东代表团代表李柏林讲话
图片
吉林代表团代表李世泉讲话


图片
黑龙江代表团代表胡雅芹讲话
图片
优秀学员代表侯吉祥讲话
图片
老班长刘英杰讲话
图片
筹委会秘书长张墨林汇报筹备工作和活动日程


开幕式后来到风景优美的小庐山景区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晚上,文艺联欢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7日,到鑫海山庄和生态研究院游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8日,陆续踏上归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见时难别亦难。”感觉每一次聚会都可能是“绝唱”,于是格外珍惜相聚的分分秒秒。在一次次的聚会中,感受的是越来越深、越来越纯、越来越浓的不是兄弟姐妹胜似兄弟姐妹的同学情!三天相聚很长,因为时时刻刻都浸泡在友谊的浓情中;三天相聚很短,因为总有些话说不完道不尽。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临别时,大家承了一个大诺:再过三十年再相会! 
 
 

图片





(此次聚会为本班历史空前规模,本应娓娓道来。但由于近年杂事太多,只能急就一章,挂一漏万,草记全程,以抛砖引玉,期待同学们大作不断问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