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日记

《娘》
—— 梅子
写于2015年春节
(此文已在栾城报道发表)



“一二三,茄子”咔嚓,一张幸福洋溢的全家福定格在2015年的春节,一家人围拢在爹娘跟前,喝酒聊天,举杯共欢。

娘今年八十岁了,身体还算硬朗,两儿两女,还有两个干儿子,一个干闺女,孙辈满堂;老大20岁时参军卫国,20年后转业到地方,进了公安,曾两次被评为省优秀人民警察;老二肯钻研,经商下海起步早,现主打草坪种植和纺织品生意,儿女双全,主要照顾二老,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老三学习刻苦,小时候家里经常停电,点煤油灯学习功课,经过自己刻苦努力考上了师范,现是一名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最小老四,今年也四十岁了,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广州中山大学,现已是工商硕士学位,在美国夏威夷工作,事业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阔别家乡五年,今年春节,也赶回来过年,一家人团聚一起,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娘今天格外高兴,或许见到久别的小儿子,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说是往事,其实是娘的辛酸史,我们知道,娘提起这些,无异于是那种把痂子解开的痛。有心的孩子们赶紧拿出手机,把妈妈如泣如诉的回忆录了下来。其实,娘最近两年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儿女们带娘跑过很多医院,看过无数医生,说是老年孤独症。是啊,儿孙都大了,离开家各奔前程,尽管我们都常回家看看,毕竟冷清了许多。以前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一下子剩下两位空巢老人在家,不孤独才怪呢!其实前些年娘的精神时好时坏,抑郁症几次三番折磨娘和家人。我们童年的记忆,娘几乎没有开心过,整天郁郁寡欢,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甚至有轻生的念头……落下这个病根应该和娘的辛酸史有一定的关系。现在远隔重洋的小儿子回来,妈妈一下子精神了很多,病情明显好转。

娘1936年10月15日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地区馆陶县大寺卜村,大名周东姐,小名叫东,姊妹五个,排行老四,没有上过一天学堂,那里大都是盐碱地,靠天吃饭。1944年娘才八岁那年,干旱少雨,庄稼绝收,村子里时常都有人被饿死,经常都能听到撕心裂肺的哭丧声,娘一家人饥荒难耐,决定出去逃荒避难。姥娘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玉米种粮碾碎和点榆树的叶子做成饼子带在路上充饥。(记得民间有句话:饿死老娘,不吃种粮。看来实在是万般无奈。)

当时还是夏天,也不用带什么衣服被褥。姥娘带着两个舅舅和娘一路北上,风餐露宿,饿了一人啃口饼子,渴了喝几口凉水。就这样节省也只吃了三天饼子便没有了,只能边走边要饭,或者给人家打工换口饭吃。我们经常在电影电视,在文学作品里看到的旧社会逃荒要饭的场面,居然在娘身上活生生上演。第五天来到了邢台地区南宫市的一个小村落,路过一个富有的地主家,娘一家人饥渴难忍,想讨点吃的,这家人虽富有,但后继无人,看到娘乖巧伶俐,长得漂亮,就私下和姥娘商量,想收养娘做女儿,条件是换了一点点高粱米,姥娘也不忍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女儿跟着自己遭罪,想找个富足人家让娘过上好日子,其实但凡有一点点办法,谁舍得卖掉自己的亲骨肉?趁娘不注意姥娘含泪带两个舅舅弃娘而去,走出老远还听到娘撕心裂肺的哭叫声……是啊,八岁的孩子或许认为跟娘在一起就有主心骨,就是最幸福的,即使这家再富足再漂亮。这时有个邻居来串门,看到娘说,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娘听到这话,本来就老大的不乐意,便大哭大闹,哭喊着要找娘,怎奈人家大门反锁,娘趴在门上不停地拍打苦闹,那家主人恼火了,一巴掌把娘打个趔趄,娘又急又吓,屎尿拉了一裤子,这家人无奈,只好把娘又送还给姥娘,好在姥娘还没有走远,娘抱着姥娘久久不放,好像一撒手自己就再也找不到娘,直到哭得昏睡过去。姥娘在一个小河边把娘的裤子洗了洗,一家人总算又在一起继续艰难逃荒北上。

又走了几日,走到了石家庄地区赵县的一个村庄。有户人家又想收养娘,不过他家里正摊上官司,谈妥了过些日子把娘接过来,娘险些又一次被卖掉,娘跟随舅舅寸步不离,才没有和至亲分离,文学作品中的卖儿卖女的惨相没想到短短几天在娘身上重演两次。

逃荒的第十天,一家人来到现在的栾城,住在城西马家庄的一个破庙里,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有天娘出去讨饭,意外发现姥爷跳着担子正在东找西问,娘跑回去喊到:“爹来了!爹来了!”,姥娘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跑出去定睛一看,果然是姥爷,一家人抱头痛哭,或许这就是缘分吧,远隔几百里地,姥爷居然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听姥爷说,他的爷爷奶奶,在家饿得实在难熬,双双投河淹死,为的是给晚辈节省点吃的,姥爷哭干了眼泪,简单埋葬了两位老人,家里再没有亲人牵绊,姥爷把冬天的衣服打包,一头儿是纺车,一头儿是衣物。(纺车应该是家里唯一值钱东西吧,又小巧易带,还能纺线养家)挑着担子出来,一边要饭,一边寻找亲人,总算老天有眼,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了亲人,一家人总算团圆了。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爹,让娘给爹做童养媳,一家人总算有了着落,在这里算是打长工,换口饭吃,姥娘就用纺车给人家防线养家糊口,这样的日子也是难熬啊,舅舅姥爷时常出去捡些菜疙瘩,萝卜叶回来煮了充饥,一家人就这样在风雨飘摇的日子艰难度日。

有一天姥爷出去要饭,回来时或许饿混了头,找不到家,昏死在邻村的一个土沟里,被路过的熟人发现给拉了回来,没两天,姥爷便撒手人寰,弃家人而去,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后来找了个破席子,把姥爷卷了埋在了路边,做了个孤魂野鬼。

第二年,年景尚好,姥娘舅舅他们想回家谋生计,有天姥娘悄悄教娘用纺车纺线,意在让娘学会手艺今后好过日子,第二天舅舅姥娘便悄悄出发,含泪依依不舍地回老家了,留下娘一个人在爹家里当童养媳,娘又一次经历亲人的分离,哭干了泪水,哭肿了眼睛,当时爹十四岁,而且奶奶也早早去世,爹不知道心疼娘,家里的两个大娘时常欺负娘,拳打脚踢是家常便饭。

有一天娘背着粪筐出去拾柴火,(当时娘个子矮,背筐必须举过头顶才能走路),回来看到他们一家在吃饭,也不敢过去吃,放下柴火就又出去捡。等回来发现他们都吃饱了,才悄悄过去找点玉米饼子渣充饥,根本不敢吃掉一个,否则人家发现少了就又是一顿毒打,娘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娘稚嫩的哭声也常惊动四邻。后来一个好心的大娘看不惯,托人说合,娘十一岁时被送到了十里之外南高公社南安庄村爹的姨姨家,老姨心地善良,对娘像亲人一样,在那里娘学会了纺花织布,到现在家里还有娘亲自织的粗布被单,我们已经把它当做文物珍藏起来了,娘心灵手巧,会做各种针线活,还会绣花,渐渐出落成一个标致的大姑娘,一直到十六岁,娘这段日子过得还比较舒心。

十四岁那年,两个舅舅奔波了几天过来看娘,并把姥爷的尸骨挖出来带回馆陶大寺卜老家,说是尸骨,其实就是身体的几根大的骨头,分别拿纸包好,写上字,回到老家把骨头拼接好,穿了袍子,姥爷才入土为安。

十六岁那年,娘和爹圆了房,算是结了婚,娘便开始了生儿育女操劳持家的艰辛岁月。十八岁那年大姐降生,可能是当时接生出了问题,又没有奶奶照顾,大姐没几天就夭折了,可怜的娘哭得死去活来,又一次经历骨肉分离的伤痛。因为有奶水,娘给人家领养了第一个干儿子,这样还能有点收入。娘一边养孩子,一边操持家务,十九岁二姐诞生,娘这次满怀希望,好生伺候,同样的结局,二姐只活了三天,又夭折了,娘再次遭受亲人逝去的悲怆,精神几度崩溃,好在二十岁时现在的老大平安降生,或许是娘有了经验,老大健康成长,第二年娘又领养了第二个干儿子,娘二十岁就养了三个孩子,还要操持家务,想想真是不易啊!现在的二十岁大多都还是离不开大人娇生惯养的孩子。六年后老二平安降生,第八年生下了老三,十七年后老四降生,好在老大老二都懂事了,能帮着娘照顾家看孩子,这期间,娘又领养了一个干女儿,说是干儿女,其实跟自家亲孩子一样疼爱抚养,感情至深,以至于他们该走了,他们的父母都领不走,上学了还时常跑回来腻在家里不肯回去。直到现在两个干儿子很有出息,十分孝顺,逢年过节,时常回来看看娘,还悄悄塞给娘零花钱,干妹妹也很优秀,出国留学,远嫁加拿大。

这期间由于孩子多,家庭负担重,年轻的爹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和娘吵嘴打架,娘时常在眼泪中艰难度日,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拉扯成人。几十年的甘苦,旁人无从体味,更无从理解,娘的抑郁症或许从儿时就埋下病根。特殊的家庭背景,艰难的人生岁月,锻炼了娘坚强、勤劳、聪慧,又极其敏感、谨慎的品性,又加上那场旷日持久的民族战争,让娘几经周折的命运更是“屋漏偏遭连阴雨”,雪上加霜。

娘心灵手巧,会做各种针线活。把一家人的一日三餐,衣服鞋帽安排的妥妥帖帖。记得每年深秋到初冬,寒风呼啸,娘总是去人家丢弃棉花桔上拾捡残落的棉花,手经常被划开一道道血口子,晚上给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每人分一小堆把花籽撕出来,娘则彻夜纺线,我们睡醒一觉娘还在油灯下纺花、织布、做针线活是家常便饭。

记得有年春节,家人都盼着能穿上新衣服,眼看第二天大年初一了,老三鞋子还没有做好,心里急啊,没想到娘一夜没睡,在油灯下把新鞋子做好。第二天,老三穿上新衣新鞋高兴地跑出去和小伙伴们比美,娘就是这样把我们几个紧紧护在她的羽翼之下,像鸡妈妈带着刚出巢的小鸡崽,让我们长大成人。

或许是父亲的严厉,或许是娘的辛酸经历,或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兄妹几个都很争气很优秀,我们趁娘还能走动,也时常带娘出去散散心,看看风景,正像歌里唱到的: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娘的前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后半生苦尽甘来,幸福美满,谁想到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一个穷要饭的会有如此的命运,二0一0年子女们又把家里的旧房拆掉,新盖了二层洋楼,家人的善良和勤劳加上好的时代造就了现在幸福人家,在村子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和谐美满大家庭,看着儿孙们长大成人,一个个像鸟儿一样飞向蓝天,大展宏图,娘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现在娘已经八十高龄,脊背已不再挺拔,头发已经花白,步履也已蹒跚,走路都需要我们牵着手,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我们一样,儿孙们小心呵护,让娘开开心心,安度晚年!

愿我们的爹娘健康长寿,愿董家基业蒸蒸日上,愿董氏晚辈儿孙兴旺!

文章评论

梦@中か人

一口气看完了,眼睛湿润了!好人有好报,愿娘健康长寿!

夏雨

看的我泪流满面……

和谐

家世,家史,辛酸史,血泪史。这是一个家庭的口传史,也是国家历史的一个缩影。过去兴亡都是百姓苦,现在赶上好时代,没有兵荒马乱、食不果腹,没有骨肉分离、颠沛流离,民到于今爱太平。确实应该珍惜生活,珍惜安定,珍惜眼前的幸福。

朝花夕拾

在我眼里,娘依然那么漂亮,你不说我还以为是大家主的呢,祝福娘有这么出息的儿女!

梅子

@{uin:20133030,nick:大飞,who:1,auto:1}敬仰,看过你的文字,很是了不得。[em]e183[/em]

素颜

感动,母亲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折射出不平凡的一生!苦尽甘来永远幸福美满[em]e100[/em][em]e163[/em][em]e179[/em]

古今输赢一笑间

老娘历经辛酸年代,晚辈珍惜幸福生活;老三挥毫文笔流畅,孝敬父母传承美德!

空山竹雨

文笔流畅,感情细腻,也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才情女子![em]e163[/em] [em]e179[/em] 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身边的每一次机会。愿娘晚年幸福安康!

贾雨江湖

你写里奥 在这儿看不清 在哪里找哎 想看看

贾雨江湖

尽量多看看老父母 不知他们还能活多久 孝善不分离 珍惜你拥有里 别人可能没有[em]e109[/em]

夏季の听雨、

好感人!好文采!好儿女!![em]e142[/em][em]e142[/em][em]e179[/em][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