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反派的书法,你觉得怎么样?

个人日记

1.秦桧

宋体的创造者是秦桧。明代前期的仿宋版,是宋体字的基础。明代版刻以宋本为尚,复制宋本,大致保持原本的字形结构,这一过程中渐渐改变宋本的字形风貌,正德、嘉靖年纪创造出了宋体字(详见陆锡兴《宋体字产生及其在文字史上的意义》)。有记载的是说秦桧字体尚工(宋体的产生与之无关),就是说写得比较整齐,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桧能篆,尝见金陵文庙中栏上刻其所书‘玉兔泉’三字,亦颇有可观。”有书辑入《风墅帖》。





2.蔡京

蔡京的书法艺术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元陶家仪《书史会要》曾引当时评论者的话说;“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甚能反映蔡京当时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





3.严嵩
《明史》将严嵩列为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透过戏曲和文艺作品、历史典籍,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间,遗臭万年,严嵩并无才干,惟能谄谀媚上,玩弄权术,贪污受贿,卖国求荣,以图高官厚禄与个人的富贵。可惜一首好字了!





4.和珅
和珅,清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职。和珅是清朝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因为贪污过巨,被国人视为巨贪,后被嘉庆皇帝赐死。不得不说,和珅写得一首儒雅好字。





5.李鸿章
人们在评述李鸿章功过是非的同时,逐步注意到了他的书法艺术,通过其存世的大量墨迹,我们看到了他书法的非凡功底。但很少有人提及他是位素养颇高的文化人,更是位造诣甚深的晚清书法家。李鸿章扇面在不方不正的扇面上,布局有序,字字和谐于一体,美若一粒粒生动活泼的珍珠在跳跃,行行有度,疏而不乱。览之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不失为一篇书法高品佳作,显示出李鸿章的书法造诣之深。







6.袁世凯
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总之,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7.郑孝胥
郑孝胥,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在当时的文坛具有极高地位。因人品原因被世人贬弃。






8.汪精卫
汪兆铭,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9.陈独秀
陈独秀论书法,有一则佳话流传甚广。即我们都知道的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早年就是受了陈独秀的一语“刺激”,而发愤练字,终成一代大师的。陈独秀自己的书法则是碑帖结合,写得汪洋闳肆、兼备众体。







10.康生
康生精于文物收藏与鉴赏,擅长书法、中国画,有艺术造诣。对于自己的书法水准,康生也是相当自负的,据说他曾经放言:“郭沫若那字,也叫书法?我夹根木棍也比他写得强!”此言虽属狂语,但平心而论,与康生的字相比,郭沫若的书法确实显得俗媚了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