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单挑(完结)

心情原创

 

我曾经见过豆的爱人。

前年冬季的一天,太阳不错,天气暖和,我去前面的新华街去买东西。新华街和我所在南大街丁字交叉,不太远,拐个弯就是,是老城一条比较人多的一条商业街,人行道旁常有流动的小摊贩,当然也有卖鞋垫的,服装店门前弄个架子处理衣服的,摆块红布放个小马扎占卜算卦的。那算卦的睿智悠闲的注视着过往行人,看哪一位是有心思的行人像他的主顾,他会不失时机的招呼,或者干脆神算一样说:来,坐下,你该看看你的方向了。

人行道旁有一担卖豆子的挑子,对,和豆的挑子差不多,一样的归置,只是卖豆子的人不是豆,而是一位中年妇女,中等身材个子,白白净净, 看起来干净利落,脖子里围着一块花头巾,穿着一双家做的布鞋,蹲在挑子笸箩旁边,抬头闪闪烁烁的和驻足的行人交流,行人要了半斤豆子,那妇女赶忙称了起来,有些慌慌乱乱。

我心里笑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妇女卖豆子和豆卖豆子的水平,根本不是一个层次水平,远没有豆的那种浑为一体的人担合一的感觉。

我又笑了,我心想我也算一卦:此人应该是豆的老婆。

但是我有些失算了。

我刚走过那妇女挑子,稍微一停顿,那妇女抬头看我,说了一句话,我一下子愣住了。

说:大夫,您转街呢。

我:哦,哦,转街呢,你是豆的家属?

说:嗯呢,豆给我指过,你在你药店门前站着呢。

我:哦,哦。

我继续往前走了,心里暗叹,好不容易算一次,反倒有点被算住了的感觉。

豆的老婆只卖了一个月就不见了,用豆的话说:不会做生意,没什么人买豆子,赚不了钱。

我也认为:豆卖豆子,是个绝活儿,别人挺难模仿或者做得到。


 
图片



 
豆就是豆,黄眼珠子眯眯的豆,狡黠的豆。

从一开始认识豆,就觉得豆在黄眼珠眯眯的,有些懦弱的、有些憨笑的背后,总有那种小人物狡黠小精明小算计的感觉。

真正发现豆的狡黠,也是在前年。

有一次,我在门前买了豆的一斤豆子,邻居饭馆老板看着豆的背影。

说:你怎么买他们这些小贩的东西豆子呢,我们从来不买的。

我:认识好多年了,也买了好多次,挺好的啊,没那么严重吧。

说:挺好的?就你老实,他们都是缺斤少两哄人的,不信你去称一称。

我有些不服气,为了证实豆和我的交情,以及豆的无辜,和邻居在我的店里,用药戥子称了下:八两多一些。我明白,这个多一些是豆后来在秤杆高高的时候又大气的扬进来的,豆的那杆秤是特制的。

邻居哥哥笑着说:这些街头小贩,没有不耍鬼的,以后别买他们的东西,商场里什么没有啊。

我稍微的有些郁闷,豆的狡黠我从一开始就看出来的,豆的小人物精明我也是看出来的,豆的缺斤少两其实也不是特别的意外,就像邻居哥哥所说的,街头小贩,这种现象应该是司空惯见的,他们的价格和商场一样或者比商场便宜,他们的赚头一定是从这些暗地里下手的,我的心里只是稍有些道德上的遗憾。

可是豆,一个卖豆子的小贩,他若脱离了街头小贩的伎俩,那他就不是个街头的小贩,成了道德的标兵,你想啊,一个千里挑担,风雨人生,而且又不耍小贩子的伎俩的黄眼珠子眯眯的豆,确实也不现实。

我甚至明白了豆这些年一直在这个沙漠小县城盘踞不去的原因,这个地区很少有盗贼,即使有,也是流窜作案,公车上也不会有什么小偷,人心宽厚,生活富裕,很少有人会计较街头小贩的缺斤少两,而且豆眯眯的眼睛也是随人下秤的,很安全。而在其他地区也许就麻烦一些。

我还是偶尔买豆的东西,我懒得计较那一点点的小贩子的狡黠。

但是有一次,豆有一些意外。豆没挑担子,是推着三轮车,有些萎靡不振的样子,而且车上放着一个弹簧托盘秤。

豆和我说:计量局没收了他的秤。他去要了几次都不给。

我:那就再买一杆秤嘛。

豆:那种老式秤用起来方便,不好买,这边没有的,得回老家那边才有。

豆从那天起消失了好久。

豆的消失,或许和没收秤有关系,或许碰了个厉害人计较他的缺斤短两了,或许他也在反思,或许他家里有事,不得而知。

后来豆又来了,依然挑着他的挑子,豆换了杆新秤。

去年,豆明显的发福了,比原来胖了,不像过去那么矮小单薄,脸也圆了,而且有一次破例的看到豆理了整齐的板寸,穿一件蓝色的羽绒服,整整齐齐的,有些像个小老板的样子了。

我:豆,你发福了,还卖豆子啊,离老家上千里啊。

豆说:我就这样了,没啥再干的,儿子取了媳妇了,在城里开了修理铺,有孙子了,孙子要在县城上幼儿园的,将来上大学考清华。

听到这里,我由不得笑了,笑的一下停不下来。

我绝不是嘲笑豆这个小人物的梦想,我甚至感动于豆的梦想。

我是想起来豆的吆喝:孙(松)子,大豆~~   孙(松)子,大豆~~

这回可真正是名正言顺了。

我看看豆,还是那么憨憨的望着我笑,但是,眼光是柔的。

我知道,豆说的是心里话。

我破例抓了一大把豆的瓜子,笑着对豆说:今天不给钱。

豆却又装了一袋子豆子给我塞过来,说:您不嫌弃我。

我看到豆眼里有些湿润,依旧憨憨的笑着。

豆挑着挑子从南大街斑驳的树影下摇晃着走了,豆的步子已经不再是曾经在小镇上的时候那么轻盈。

认识豆子有十多个年头了。

豆的挑子,十年挑一挑。

豆的步子,千里走单挑。(完结)



                                我是香林信步(404916139),一位中医践行者,学佛践行者,古丝路香文化整理发掘者。
图片
 
















 





文章评论

简爱

生活的缩影,以小见大,无商不奸。

天使

小贩少称太正常了……前几天买六个胭脂红……竟然多收五块钱……有点过[em]e100[/em]

张贵贵

哎!大豆成了老豆!还有了真松子![em]e151[/em]发现师兄喜欢下埋伏哦!

灿烂冬阳

师兄,您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平淡中透着质朴。这也是师兄的心性吧?

宁静

哪天不写豆了,写写我吧[em]e113[/em]

浪漫

香林师兄,写出一种感觉来,真棒,可以投稿分享给更多人阅读[em]e179[/em]

转转

当看到“八两多一些的豆子”时,心里是有一些遗憾或者是些许失落,不过也确实在情理之中。 正如这两天在看有关乐嘉老师的《性格色彩》一样,它教我们要用适合对方性格的方式对待别人,而非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每一种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这个多姿态存在的生活状态会更加的饱满和真实。 当看到”师兄抓豆的豆子吃,然后说今天不给钱。豆说,你不嫌弃我“时。一股暖流从下至上直至头顶百会。 正如自己一直坚信的那样,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暖心的存在。 人生百态,幸福或苦难,也许只在一念间。 亦如轮回是你的心,涅槃也是你的心,一切苦乐和迷惑都只存在于你的心。

黄峭莹

师兄 挺想尝尝他的豆子[em]e112[/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