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伴香
香
香林信步整理

安然采菊东篱下,之子于归宣其家 ,
若将浮生比仙眷,素手焚香焕烟霞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李清照
秋已渐近,夜已微凉。
如果夜太凉,你可以焚香,煮茶,或者思念。总有一种暖,挂满你我回忆的老墙,不要去倚靠,会有时光剥落。
初秋的夜晚不妨焚一炉香,伴香入梦。
秋天,对于香料的选择,看看古人怎么做的。
重阳,已到秋季时令,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体会着相思之苦。
从五行角度来说,秋季气候干燥,肺气旺盛,肝气虚弱,脾胃易受影响。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天为“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大地处于收容平定状态的季节。然而秋天仍有一段时间比较炎热,所以对于防止热毒也不能掉以轻心。
李清照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提到的瑞脑即冰片(与现代医药中的冰片有区别),就是平时所说的龙脑香,其味辛苦,性温热,归心、肺二经。
瑞脑香作为熏香的用途,这种树脂类的香料,遇热便能蒸熏出清烈的香味。因此常以混合别种香料,做成固状的合香来燃点,或以单品的香粉洒在炙热的炭灰上蒸熏出香味。
明代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对冰片的功效有一个大体的论述,“气芳烈,味大辛,阳中之阳,升也散也,性善走窜开窍,无往不达,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热之性,能散一切风湿,故主心腹邪气及风湿积聚也。耳聋者窍闭也,开窍则耳自聪;目赤肤翳,火热甚也,辛温主散,能引火热之气自外而出,则目自明,赤痛肤翳自去,此从治之法也。”冰片能通窍,那是不是与养阴矛盾呢?不是的。
明代张景岳在《本草正》中说:“(冰片)本非热,阳中有阴也。”而且冰片“辟邪”的功效与人们在重阳时节佩菊花、喝菊酒也是一致的。在清除残留暑气方面,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除热”(见清代汪绂《医林纂要探源》),有较好的功效。
瑞脑香别名:龙脑香、冰片、瑞龙脑、梅花脑、羯布罗香。
龙脑,与沉香、檀香、丁香、郁金香并称为“密宗五香”,广泛用于佛事中,也作为混合香料中的一员广泛出现。别名冰片,是古代医书中广泛使用的药材。同样,龙脑木亦带有香味,也是非常珍贵的木材。这味可熏、可食、可入药、可装饰的香料,是值得香迷们收藏的经典,也是喜爱中药人家中的必备。
天然龙脑作为香料香精的原料,可以安全外用。其香气被描述为“清凉尖刺,微带药香、木香、胡椒香,如迷迭香、穗薰衣草或松针油的干樟脑样气息;香气飘逸,不够留长;有木香微焦而凉的口味”。
《唐木草》云:“其清香,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在调香时,少量天然冰片通常与药草樟脑、薰衣草、香薇、古龙、松针等搭配使用。
熏香 、熏衣:
取少许龙脑于香炉内焚烧,至衣物与上方,香气环绕十余步之远。杨贵妃爱用龙脑熏衣,以致安史之乱死后,明皇回宫后焚香思念,不时含泪。
熏衣香方 :百花氛
释名:花香怡人,若当春季与友人共坐于香花丛中,春风拂身,其乐何及。以此香以多种香花制成之香饼置于衣柜,犹衣之架于花丛,故名。
用香:玫瑰花、菊花、米兰、栀子花、檀香、龙涎香、白芨、龙脑香
制法:此香制法有两种。第一种制成香丸:以玫瑰、菊花、米兰、栀子花之干品,碾粉。鲜花茉莉捣泥和粉于泥中,加适量龙涎香粉以白芨汁合之压成香饼。再以白芨汁和檀香粉(檀香用印度老山檀打成细粉)压成纯檀香饼。二饼复合压之,阴干后成香丸,烘干,以薄纱包裹置于衣柜中名为“百花丸”。
第二种制法:玫瑰、米兰、栀子花、茉莉花都用鲜品,去菊花不用。全部浸于龙脑香溶液中三日,取出碾成膏状再加适量龙脑香粉,紧压之,再与白芨汁共捣,加入适量檀香粉乘未干,即以薄纱布分块包裹轻压成饼,再以纱布封之,阴干后即可入柜(此第二种香不用龙涎香溶液而改为龙脑香溶液,龙脑香本为树脂结晶极易溶于水)。——摘自《燕居香语》
用于合香:
配合一定量的其余香料,龙脑香会搭配出各种变幻的味道。传统徽墨多加入龙脑于其中,散发特殊芳香。
饮食调料:
宋朝时,福建北部的茶饼中有掺入龙脑,东南亚国家更是加入槟榔中,供王公贵族们食用。
亲爱的朋友,我是香林信步 QQ:404916139,一位中医践行者,学佛践行者,古丝路养生香文化研究者,感恩您的阅读分享,关于旅行,关于我的故事还有很多,欢迎您点击关注我的空间,听香林慢慢道来。
文章评论
西山
[em]e160[/em][em]e183[/em]受益!
静合
期待着!
紫玫瑰
期盼着你的“香”[em]e183[/em][em]e183[/em][em]e183[/em]
湖北刺猬
香林大师,有桂花香味的香吗
空
我真心的期待您种香成林,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识香![em]e100[/em]
伶伶
一直想闻闻那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