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讲话 慧净法师讲述 (连载140)
手机日志
--第九章 成就文及付嘱文
第二节 第十八愿成就文
一、第十七愿成就文
解说「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前,有必要先把「第十七愿成就文」也稍为解释,因为「第十八愿成就文」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闻其名号」是向谁「闻」呢?「诸有众生」是向讚歎无量寿佛的十方恒沙诸佛所闻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先了解「第十七愿成就文」。同时,第十七愿跟第十八愿是衔接的,所以,在《无量寿经》中,「第十七愿文」与「第十八愿文」是一前一后。同样的,「第十七愿成就文」也是在「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前。
「第十七愿」怎么讲呢?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意思就是说,「如果我法藏菩萨成佛的时候,必定要使宇宙中无量无边的十方诸佛都来讚歎我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称扬我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给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听闻,给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称念,使他们往生我的极乐世界,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效果的话,我就不成佛,因为还不够资格成佛。」
第十七愿成就文
阿弥陀佛成佛之后,释迦牟尼佛怎样解释第十七愿的功能呢?
「第十七愿成就文」这一段经文是这么说的: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讚歎,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谁人讚歎
十方诸佛,皆共讚歎--释尊于此时此地说此经,演说弥陀,因行果德,超胜诸佛;十方诸佛,亦各于其国,异口同音,共同讚歎。《大论》三十言:「美其功德曰讚,讚之不足,又称扬之,故言歎。」讚歎弥陀名号,为救十方众生。
「第十七愿成就文」有六句,共二十四字,讲的就是二千六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娑婆世界的印度宣说这部《无量寿经》,宣说阿弥陀佛在因地如何为我们发愿、修行,以及阿弥陀佛成佛以后,「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果德是如何超胜十方诸佛的时候,也就是当释迦牟尼佛在这样演说弥陀「因行果德,超胜诸佛」的时候,十方诸佛也在祂们各自的国土,异口同音,共同讚歎弥陀名号救度众生的功德。
《阿弥陀经》说:
如我今者,讚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称讚净土经》也说:
如我今者,称扬讚歎,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佛土功德。
很多经典都在讚歎阿弥陀佛的功德,说阿弥陀佛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讚歎相
所谓「讚歎」,在《大智度论》说:
美其功德曰讚,讚之不足,又称扬之,故曰歎。
意思是说,讚美祂的功德叫做「讚」,但讚美还不足以形容,又继续称扬,叫做「歎」。
何事讚歎
现在十方诸佛都在讚歎: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便能救度十方众生,直接到达阿弥陀佛的涅槃报土!这是非常不容易、非常殊胜不可思议的,即使等觉菩萨也难以了解,所以说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何故讚歎
虽然诸佛所证,平等是一,然念佛往生利益,是弥陀不共妙法,是故诸佛,皆劝众生,归命弥陀。
「皆共讚歎」:本来十方诸佛,佛跟佛所证悟的是平等、没有差别、没有高下的,可是如果就「贪瞋癡的凡夫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远离六道生死轮迴,高超品位阶级而进入极乐报土」这种利益来讲,就只有「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妙法才有,其他诸佛是没有的。所以,十方诸佛就把这个救度众生的妙法介绍给十方众生,要十方众生都归投于「南无阿弥陀佛」,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来讚歎「南无阿弥陀佛」。故知十方诸佛之讚歎「南无阿弥陀佛」,主要是让十方众生来欣慕、嚮往极乐世界的境界,来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来愿生极乐世界的净土,而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
威神功德,不可思议--通约诸愿,别指第十八愿成就之德。
只要一向专称,凡夫直入报土,皆是弥陀,威神功德之力。
直指名号不可思议功德,非指其他,以称名号为往生故。名号是果德之名,名体不离故,名号之处,即是弥陀正报佛体功德之处,故云不可思议。
因此,称念佛名,即是修诸万行,具诸德本;是故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皆得往生报土,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凡夫生报土,全是弥陀不可思议功德,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亦难思议,「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故云「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德不可思议
如果就一般来讲,「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是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所有功德;若就特别来讲,是指「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讲的功德,就是指「乃至一念,至心迴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件功德,这件功德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
名不可思议
贪瞋癡的凡夫,只要「上尽一形(平生之机),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临终之机)地念佛」就能够直接往生弥陀的报土,这个就是「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所在。
所以,「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只在显明这句弥陀名号的不可思议,而不指其他,因为在这裏是说「称名念佛」的往生。
名体不离
同时,这句名号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阿弥陀佛已成正觉的果德名号,名体不离,祂的名号跟祂的本体是一体不离的,凡是佛名所在之处,佛体正报的功德就在那裏。因此,名号本身也具有佛体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使得凡是称念佛名的本身,就是在修诸万行,就是具足所有的德本。
所以,只要上尽一形地称名,或者临终的人下至十声一声一念地称念,都能够往生报土。因此,昙鸾大师形容这个法门说「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凡夫能够往生报土,完完全全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这种威神功德即使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也难以思议,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所以说「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第二节 第十八愿成就文
一、第十七愿成就文
解说「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前,有必要先把「第十七愿成就文」也稍为解释,因为「第十八愿成就文」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闻其名号」是向谁「闻」呢?「诸有众生」是向讚歎无量寿佛的十方恒沙诸佛所闻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先了解「第十七愿成就文」。同时,第十七愿跟第十八愿是衔接的,所以,在《无量寿经》中,「第十七愿文」与「第十八愿文」是一前一后。同样的,「第十七愿成就文」也是在「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前。
「第十七愿」怎么讲呢?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意思就是说,「如果我法藏菩萨成佛的时候,必定要使宇宙中无量无边的十方诸佛都来讚歎我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称扬我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给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听闻,给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称念,使他们往生我的极乐世界,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效果的话,我就不成佛,因为还不够资格成佛。」
第十七愿成就文
阿弥陀佛成佛之后,释迦牟尼佛怎样解释第十七愿的功能呢?
「第十七愿成就文」这一段经文是这么说的: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讚歎,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谁人讚歎
十方诸佛,皆共讚歎--释尊于此时此地说此经,演说弥陀,因行果德,超胜诸佛;十方诸佛,亦各于其国,异口同音,共同讚歎。《大论》三十言:「美其功德曰讚,讚之不足,又称扬之,故言歎。」讚歎弥陀名号,为救十方众生。
「第十七愿成就文」有六句,共二十四字,讲的就是二千六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娑婆世界的印度宣说这部《无量寿经》,宣说阿弥陀佛在因地如何为我们发愿、修行,以及阿弥陀佛成佛以后,「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果德是如何超胜十方诸佛的时候,也就是当释迦牟尼佛在这样演说弥陀「因行果德,超胜诸佛」的时候,十方诸佛也在祂们各自的国土,异口同音,共同讚歎弥陀名号救度众生的功德。
《阿弥陀经》说:
如我今者,讚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称讚净土经》也说:
如我今者,称扬讚歎,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佛土功德。
很多经典都在讚歎阿弥陀佛的功德,说阿弥陀佛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讚歎相
所谓「讚歎」,在《大智度论》说:
美其功德曰讚,讚之不足,又称扬之,故曰歎。
意思是说,讚美祂的功德叫做「讚」,但讚美还不足以形容,又继续称扬,叫做「歎」。
何事讚歎
现在十方诸佛都在讚歎: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便能救度十方众生,直接到达阿弥陀佛的涅槃报土!这是非常不容易、非常殊胜不可思议的,即使等觉菩萨也难以了解,所以说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何故讚歎
虽然诸佛所证,平等是一,然念佛往生利益,是弥陀不共妙法,是故诸佛,皆劝众生,归命弥陀。
「皆共讚歎」:本来十方诸佛,佛跟佛所证悟的是平等、没有差别、没有高下的,可是如果就「贪瞋癡的凡夫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远离六道生死轮迴,高超品位阶级而进入极乐报土」这种利益来讲,就只有「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妙法才有,其他诸佛是没有的。所以,十方诸佛就把这个救度众生的妙法介绍给十方众生,要十方众生都归投于「南无阿弥陀佛」,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来讚歎「南无阿弥陀佛」。故知十方诸佛之讚歎「南无阿弥陀佛」,主要是让十方众生来欣慕、嚮往极乐世界的境界,来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来愿生极乐世界的净土,而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
威神功德,不可思议--通约诸愿,别指第十八愿成就之德。
只要一向专称,凡夫直入报土,皆是弥陀,威神功德之力。
直指名号不可思议功德,非指其他,以称名号为往生故。名号是果德之名,名体不离故,名号之处,即是弥陀正报佛体功德之处,故云不可思议。
因此,称念佛名,即是修诸万行,具诸德本;是故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皆得往生报土,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凡夫生报土,全是弥陀不可思议功德,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亦难思议,「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故云「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德不可思议
如果就一般来讲,「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是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所有功德;若就特别来讲,是指「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讲的功德,就是指「乃至一念,至心迴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件功德,这件功德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
名不可思议
贪瞋癡的凡夫,只要「上尽一形(平生之机),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临终之机)地念佛」就能够直接往生弥陀的报土,这个就是「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所在。
所以,「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只在显明这句弥陀名号的不可思议,而不指其他,因为在这裏是说「称名念佛」的往生。
名体不离
同时,这句名号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阿弥陀佛已成正觉的果德名号,名体不离,祂的名号跟祂的本体是一体不离的,凡是佛名所在之处,佛体正报的功德就在那裏。因此,名号本身也具有佛体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使得凡是称念佛名的本身,就是在修诸万行,就是具足所有的德本。
所以,只要上尽一形地称名,或者临终的人下至十声一声一念地称念,都能够往生报土。因此,昙鸾大师形容这个法门说「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凡夫能够往生报土,完完全全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这种威神功德即使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也难以思议,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所以说「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