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解语“卷珠帘”】
个人日记
【清风解语“卷珠帘”】

原创:清风微扬
《卷珠帘》是一段文言加白话的歌词,但这种有古典意境的东西,里面一定是存在可以细细品味的元素的。所以,清风不才,把这首歌词解语大家看看吧,算打发春节里无聊的时间。这只是我的解读,未必是原作者的本意,特此声明。
宋词有词牌名曰:卷珠帘。
李白有诗:《怨情》起句就是“美人卷珠帘”,可见歌名是有出处的,而且定下了整首歌词的基调。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这是李白的《怨情》。四句分为三赋一问,前三句为动态的赋,后一句为问句,而且是隐藏了肯定的疑问句。
这首《卷珠帘》显然是受李太白的启发。
有人说这首歌词写的是仕女思念心上人的故事,但我要向你证明这是官宦人家尚在深闺的女子的思念。
第一段词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黄
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
头两句就说了,深闺女子此刻在干什么?在作画,画的是谁?是自己。因为自己近来总有些心绪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这样的情绪之深宛如在石头上的镌刻。只需看到这些浮现在面庞的愁绪就能看透心里的思量。
在绘画的恍惚里,墨色沾染了书案,那一旁曾在你上次来时我临摹的《千家文》依然泛出了旧黄色。
静谧的夜里,只有窗纱透出微微的烛光,才能知道这又是一个难眠的夜晚。
(千家文,是古代蒙学必读,全文共996个字,无一重复。是认字的好帮手。但通常女孩子是不看的。多数情况下只有官宦家庭的女孩子才会学习这些。这是官宦家女子的第一个佐证)
第二段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 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 是为谁
啊 不见高轩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
这段的前半段实际是结尾的铺垫,真正有内容的关键词是“卷珠帘 高轩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李白诗:美人卷珠帘。这里的美人可不是现代通俗意义上的美女,在古代只有德容兼备还有些许才华的女子才会被成为美人,这里的“美”更多的是指内在的美。而这样的女子多数又生在官宦家庭。这是第二个佐证。
何为高轩,一是建筑模式的一种,两边带窗户的长廊,通常紧挨着堂。二是比较有身份的人乘坐的交通工具,不为了快捷,而是身份。古代讲究门当户对,也就更加佐证这位害相思病的闺中少女是官宦人家的孩子。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这句其实蛮简单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代少女的爱情经常会跟月亮有关,为什么跟月亮有关呢?因为除了踏青和上元灯节,少女们、尤其是官宦家庭的少女们极少有机会外出,所以只能寄情于庭院内望天的明月和墙内暗自鲜妍的花朵。这是第四佐证。
结尾
·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唤醒枝芽
听微风 耳畔响
叹流水兮落花伤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
·
结尾是在表白心迹:又是一年春来到,而我的情郎却仍未归来。那拂面不寒的杨柳春风在耳畔作响,如同他曾经的耳语。流水无情,落花有意。不知道这个让我爱让我恨的人可否知道我的牵挂。
最后一句其实很有意思:前面所有的叙述画面都在庭院闺房,最后一句却到了野外,如果不是词作者黔驴技穷那么就有两个解释了。
一、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不知道是不是在烟云深处会有你的琴声为我入梦(梦应了第一句初春的清晨。)或者我梦里听见从云深不知处传来的琴声,是你的召唤吗?
二、一年又一年,也许我的思念最终会像烟云深处的琴声般悠长而飘渺,却留不下任何痕迹了。
(古人小时候学的蒙学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女儿经、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神童诗、名贤集、声律启蒙、弟子规、小儿语、二十四孝等)
原创:清风微扬
《卷珠帘》是一段文言加白话的歌词,但这种有古典意境的东西,里面一定是存在可以细细品味的元素的。所以,清风不才,把这首歌词解语大家看看吧,算打发春节里无聊的时间。这只是我的解读,未必是原作者的本意,特此声明。
宋词有词牌名曰:卷珠帘。
李白有诗:《怨情》起句就是“美人卷珠帘”,可见歌名是有出处的,而且定下了整首歌词的基调。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这是李白的《怨情》。四句分为三赋一问,前三句为动态的赋,后一句为问句,而且是隐藏了肯定的疑问句。
这首《卷珠帘》显然是受李太白的启发。
有人说这首歌词写的是仕女思念心上人的故事,但我要向你证明这是官宦人家尚在深闺的女子的思念。
第一段词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黄
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
头两句就说了,深闺女子此刻在干什么?在作画,画的是谁?是自己。因为自己近来总有些心绪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这样的情绪之深宛如在石头上的镌刻。只需看到这些浮现在面庞的愁绪就能看透心里的思量。
在绘画的恍惚里,墨色沾染了书案,那一旁曾在你上次来时我临摹的《千家文》依然泛出了旧黄色。
静谧的夜里,只有窗纱透出微微的烛光,才能知道这又是一个难眠的夜晚。
(千家文,是古代蒙学必读,全文共996个字,无一重复。是认字的好帮手。但通常女孩子是不看的。多数情况下只有官宦家庭的女孩子才会学习这些。这是官宦家女子的第一个佐证)
第二段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 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 是为谁
啊 不见高轩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
这段的前半段实际是结尾的铺垫,真正有内容的关键词是“卷珠帘 高轩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李白诗:美人卷珠帘。这里的美人可不是现代通俗意义上的美女,在古代只有德容兼备还有些许才华的女子才会被成为美人,这里的“美”更多的是指内在的美。而这样的女子多数又生在官宦家庭。这是第二个佐证。
何为高轩,一是建筑模式的一种,两边带窗户的长廊,通常紧挨着堂。二是比较有身份的人乘坐的交通工具,不为了快捷,而是身份。古代讲究门当户对,也就更加佐证这位害相思病的闺中少女是官宦人家的孩子。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这句其实蛮简单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代少女的爱情经常会跟月亮有关,为什么跟月亮有关呢?因为除了踏青和上元灯节,少女们、尤其是官宦家庭的少女们极少有机会外出,所以只能寄情于庭院内望天的明月和墙内暗自鲜妍的花朵。这是第四佐证。
结尾
·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唤醒枝芽
听微风 耳畔响
叹流水兮落花伤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
·
结尾是在表白心迹:又是一年春来到,而我的情郎却仍未归来。那拂面不寒的杨柳春风在耳畔作响,如同他曾经的耳语。流水无情,落花有意。不知道这个让我爱让我恨的人可否知道我的牵挂。
最后一句其实很有意思:前面所有的叙述画面都在庭院闺房,最后一句却到了野外,如果不是词作者黔驴技穷那么就有两个解释了。
一、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不知道是不是在烟云深处会有你的琴声为我入梦(梦应了第一句初春的清晨。)或者我梦里听见从云深不知处传来的琴声,是你的召唤吗?
二、一年又一年,也许我的思念最终会像烟云深处的琴声般悠长而飘渺,却留不下任何痕迹了。
(古人小时候学的蒙学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女儿经、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神童诗、名贤集、声律启蒙、弟子规、小儿语、二十四孝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