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与旗袍,美丽的邂逅

个人日记

 

主题旗袍之——苏绣旗袍

2014-06-01 缘杨裁缝铺

苏绣相传始于汉末三国的东吴,不由得让人想到或许江东的大乔、小乔都是苏绣的行家里手,她们应该会是如此的娴静大方。


忆古思今,苏绣本是个美丽的画卷,想象着似乎独属于江南的婉约女子,神情专注的用那细细的针线,在轻柔的丝帛上,不断的翩翩起舞,随之,那种跃然于上的生动就徐徐呈现了,而这,本身不就是一副极精致的苏绣吗?


而我们,扎根于苏州平江路的“缘杨裁缝铺”,虽然距离曾经辉煌一时的史家巷“苏州刺绣厂”,仅仅是步行二十分钟的路程,但与苏绣的结缘,却是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引荐下,去了如今苏绣的胜地---苏州镇湖,那里村村落落的几乎所有三十岁以上的女性,都会手工刺绣,也大部分在从事刺绣。


然而,即便这样,缘于苏绣是个纯手工的活(按绣娘讲,机绣只能完成品相比较低的大众绣品,高品质的绣品,是无法通过机绣完成的,比方用线,色彩层次等),同时,苏绣讲究绣工细致,往往要手工“辟丝”,本身已经很细的花线,还要缕出更细的丝线,以便能绣出更精致的图案,以致于为得到一件满意的作品,常常需要花费非常多的工时。记得有个四十岁左右的绣娘讲,每年她只产两幅作品,就是自己全年的收入了,说话间,透着一种知足而常乐的平静。


旗袍+苏绣,由来已久,看着店里为数不多的苏绣旗袍样衣,时常觉得那是一种别样的美丽邂逅。


正如那诗曰:请借我一身苏绣旗袍 好让我坐回雕花的红格子窗后 一如江南女子似水如烟的眸子望尽你两眼深处所有的情义 始终害怕离你太久 太远 远得我变成了北方的荒山和原野....... 一件苏锈旗袍,其实是一个女子,一个古典女子的青春,在雕花的红格子窗后若隐...


文章评论

品尝人生

图文并茂,看的眼熟心动,一个会鉴赏的人的收藏也是一个不俗的人,从你的解说词中可见你的文化功底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