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远的历史,动人的歌谣

个人日记

                                                                              ------百年校庆献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女:亲爱的家长先生 、老师、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当均山的旭日喷薄而出

女:当恬静的梅水款款而来

男:伴着初冬的清风

女:和着泥土的芳香

男:义学宫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学校原名:隆知里义学宫

女:隆庆里似一艘硕大的航船,勃姿英发

男:在这喜庆的日子

女:在这欢腾的时刻

合:我们祝愿:母校同山河永存,母校与日月争辉

学生齐:母校是一条河,缓缓地流过我们的心田;母校是一首歌,时刻催我们奋发向上。时光荏苒,弹指间,一百多年过去了,母校像年轻的母亲,依然绰约多姿。为此,我们谨祝母校:百年华诞、永放光芒!

男:一百年,一段悠远的历史

女:一百年,一曲动人的歌谣

男:岁月的长河淌过回忆

女:时光的隧道穿越历史

男:记得那是1878

女:一个辉煌的起点

男:一代乡绅贤达:罗步瀛、刘英甫、唐嵩、刘钺

女:一辈明达贤乡:奉希英、杨炳森、杨标、李芬

男:你们首倡办学,饱尝艰辛

女:你们不辞辛劳,苦心孤诣

男:是你们点燃了这块热土的教育火炬

女:是你们开启了家乡教育的新纪元

合:生来奔走万山中,踏尽崎岖路自通。

男:在你们的倡导下,一些远见卓识的人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女:是啊,众人抬柴火焰高,隆庆里义学宫日益发展,成为了造就人才的摇篮。

男:这里,走出了人民的公仆:杨迪铣、李球、杨怀康、杨海河、

女:这里,成就了商界巨贾:杨松娥、李焕平、唐国林、唐顺国

男:知恩图报,你们心系人民、情洒教育

女:衔环结草,你们饮水思源,解囊相助

男:在你们的大力帮助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女:你看,科技大楼拔地而起,新建食堂宽敞典雅

男:你再看,“松韵广场”青石平铺,陈列史馆枝发新芽。(广场校友捐建

男:一件件喜事润心田,

女:一曲曲欢歌绕云间,

男:昔日的隆庆里嗷嗷待哺,

女:今天的镇中学妖绕多姿

: 瞧,校园里银杉葱茏,杜鹃吐红,古樟参天,如亭如兰;徜徉其间,我们忘不了:今天的一切都赖以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我们忘不了,忘不了今天的一切也离不了前任的校长们:王承声、蒋于平、唐箕青、李柱浩、唐春成、唐咸义、杨共龙、王高富、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在其位、谋其政”。他们本着:“以德立校、以研兴校、以质强校、以特名校”为宗旨,开拓进取,奋发图强。

女:“干一行,爱一行”。他们秉义办学,以:“敬业爱生、博学善道 、虚心诚实、立志上进”为根本,春风化雨,教育有方

男:筚路蓝缕开天地

女:鞠躬尽瘁为人民

男:宵衣旰食成往事

女:踌躇满志在今日

合: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

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男: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中国说)

学生齐读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学生:(《少年中国说》并《校歌》演唱)

合:悠扬的歌声在荡漾,教育的宏图在绸缪

男:回首昨天,峥嵘的岁月里,我们一同踏平荆棘

女:展望未来,锦绣的年华中,我们一道奋桨扬帆

学生齐读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中华圆梦,民族复兴;镇中明天,源远流长。
鞠躬致谢! (原稿)

文章评论

阳光人生

悠远的历史,动人的歌谣。嘉幸是你写的吗?太好了,真乃一绝![em]e142[/em]

阳光人生

真不错,我空间还缺乏这样的朗诵日志,让空间内容丰富起来,我又来分享哈……

温婉娴静

我开通QQ空间6年来,第一次看到朗诵节目日志,它吸引着我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兴趣盎然地读下去,以至读上一遍,再读一遍仍欲罢不能。一边读一边叹服,不由得人不为嘉幸的文采喝彩,鼓掌叫好![em]e142[/em] 《悠远的历史,动人的歌谣》主题宏大,抒情性强,感情充沛,能够打动听众。尤其是朗诵的形式多样,有组合,有配乐,增强了表演性,令人耳目一新。从艺术上说,音韵和谐铿锵,文气畅达,格调高昂。我虽然没有亲临聆听,却感受到了精彩。 全文表现了隆知里义学宫教育创新的繁荣局面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为主要内容,同时灵活穿插《少年中国说》,有力地烘托了校庆的喜庆氛围,展现了浪漫优雅的诗性特质。 百年校庆献词用笔跌宕起伏,气势纵横,文笔错落有致,文化气息浓郁,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给人以语言艺术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