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忆------货郎

非常感受

          
                                                                                                             文/寒江雪 
 
 
 
       家乡盆尧镇十多年没有开贸易会了,最近镇里举办了为期7天的贸易会,我们东区总代理张经理搞了个产品展示,应他邀请,我在那呆了两天,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农村基本没有什么商店,贸易会一般在县城进行,而县城也只有东街和南街2条主街,我和同学或小伙伴们都跟着大人去凑热闹,拿着大人给的几毛钱买这买那,流连忘返,直到傍晚才恋恋不舍回去。也许是现在物质生活很丰富的缘故吧,盆尧镇贸易会根本没有我儿时那般繁华热闹,望着街上的人群,我记忆深处突然浮现出两个字----货郎。
                                                           
          
  在我的童年,家乡的小村是没有商店的,要买东西都要到几里之外的镇上买。那时又没自行车,要去镇上,只能安步当车。孩子们手上又没钱,所以我们很少去镇上的。但小村上有流动的商店——就是卖货郎常常去村里,听到货郎的鼓响,村里就像过年了,那时可没有什么电广播之类的电子产品,货郎都是用鼓表示来了,货郎揽客的重要道具是“拨浪鼓子”,摇的节奏很固定,也很好听,一般人还摇不出来。好像是“当啷当啷当啷啷啷啷啷啷”,同时喊道:谁有破铁、破铜、破鞋底、破绳头、破塑料纸,拿来换东西了罗——”声音余韵悠长,回荡在幽长的小村深处,顿时,把寂静的乡村搅得一片沸腾!
  
       正在织布的大婶大嫂,做着针线活的姑娘和刚过门的小媳妇,放下手中的活,立马三步一摇地赶过来;玩得正高兴的我们放下了手中的铁链子手枪、柳条、自制的泥巴小狗小猫,飞快地向货郎聚拢 ,不一会儿,货郎放下的担子边,就聚集了村子里的男女老少。货郎的商品主要是日常小商品,有针线顶针、卫生球、发卡、玻璃球、松紧带、扣子、糖精,江米糕等等不一而足,,咚咚声和货郎那韵味十足的吆喝声时, ,有手里抓着一把破绳头的,有手握破鞋底的,也有手拎着破铁锅的……一齐奔向货郎,交易的方式可以使用钱,也可以用酒瓶子、破布鞋、胶鞋、破布来换,但那时没钱,大部分都是用废品来交换。此时,货郎不再吆喝了,开始招揽着自己的生意,他巧舌如簧:大家看一看,瞧一瞧啊,我的货,货真价实,一根针能用上三代,一朵花能戴上三年……这架势,这说腔,不像卖货的,倒有些卖艺人的江湖味,也充满王婆卖瓜的意味深长!
  
      货郎说自己的,乡亲们只是齐刷刷地拿眼睛住货郎的车子瞧,姑娘家盯着挂在架子上的头绳,想着这头绳绑在自己的头发上,肯定漂亮;小孩子的目光逮住挂在另一边担子上的拨浪鼓、竹子扎的蜻蜓、精巧的竹风车、玻璃的万花筒,江米糕,想着怎么把自己家的破烂偷偷弄出来,换成这些好玩有趣的玩意儿;老太太们则寻思着,自己家的缝衣针刚刚镚断了,顶针儿也锈了,正好趁着这当儿换了!也有人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货郎的货架,胡乱猜测着这密闭的抽屉里能蹦出什么新鲜玩意儿。货郎似乎察觉没人注意他的滔滔不绝,倒也识趣,于是停下了嘴,蹲下身,将紧闭地抽屉一一打开。
  
       宛若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一件件令人眼前一亮的货物顿时出现在乡亲的面前:色彩各异丝线,银色的大针、细针,暗黄色的铜锁,绑裤子的橡皮筋,绣着各式花样的鞋垫子,白色、黑色塑料纽扣,包装缤纷的糖块,滚成一团的卷尺,贝壳状的哈利油,小孩子用的痱子粉,红色小铁盒装的清凉油;剪刀、铁丝、铁钉、灯罩、火柴、打火机、打火石;老鼠药、发酵粉、颜料、红糖……这这小小的或家里,一一俱全,应有尽有。乡亲们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小孩子的目光则随着一件件的货物打转,然后,在自己喜欢货物身上停住,久久不愿离开。
  
       乡亲的心不由得痒痒起来,小孩子也骚动起来,他们开始选购自己中意的货物。“师傅,给我那根好用的针”,一位大娘说道。“您说哪里的话,我这针,根根好用,包您用上三年!”说着,货郎递上了针,大娘送上了钱!一位大爷递给货郎一桶破烂铜铁,“您瞧瞧,这破烂铜铁值多少钱,我想换几包老鼠药,这该死的畜生,把我们家的秋稻糟践了不少!”货郎变戏法似的从挑子边摸出了一根杆秤,娴熟地称量了一下,估量着报了一个价,紧接着从抽屉里摸出几包老鼠药,递给了大爷。大爷接过老鼠药,用手掂量了一下,问道:”没哄我吧!老鼠药药不死老鼠我可要找你!“货郎狡黠地一笑:”我是童叟无欺,这破铜烂铁价格公道,这老鼠药要是毒不死老鼠,我帮您家捉!“大爷嘿嘿地笑了几声,走了。小孩子盯住万花筒不放,货郎就在一边敲边鼓了:这万花筒,可好看了,不信,你瞧瞧!当小孩儿看得正劲起的时候,货郎却收回了万花筒,对小孩子说道:快点,叫你们家大人拿东西来换,不然,我走了就买不成了!小姑娘瞧上了鲜艳的头绳,货郎含笑递过去,在姑娘系头绳的当儿,货郎就夸赞开了:姑娘长得水灵灵,戴上着头绳那更是标志了。姑娘含羞脸红,这生意就成交了!
  
  农忙的时候,货郎会回家去干一段时间农活儿,这一段时间就会感到极其无聊,特别想念货郎。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村上的小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小村上再也看不到货郎那熟悉的身影了。但那咚咚的拨浪鼓的响声和货郎那熟悉的吆喝声,但那拨浪鼓子的美妙的声音和节奏至今清晰保留在我的脑海深处,胜过之后听到的所有的乐器声,令人终生难忘!连同童年的快乐,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文章评论

布衣

[ft=#1f497d,5,]江米糕--当时我很喜欢吃这个。被你的文章引导到了另一个空间--童年时代。[/ft]

彼岸

还有拿双胶鞋底就可以换好吃的,想到就怀念[em]e124[/em]

守望麦田

呵呵,很亲切的画面,好似回到了童年、村庄、、、[em]e160[/em]

沙漠

呵呵,小时候最钟情的是糖豆、弹子、江米糕……

丫丫

难忘的童年,永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