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哲学

随笔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大约都听过一个恐怖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个懒汉,老婆要出远门,出门前怕他不做饭饿死,就做了个大饼挂在他脖子上,让他饿了可以啃饼。结果懒汉还是饿死了,因为他低头啃了几口之后,下面的饼就啃不着了。我听到这个故事时,总觉得椅子上躺着一个死人,脖子上还挂着咬了个缺的大饼,场景非常之阴森可怕。长辈们乘机教育说:这就是懒惰的下场。此外人们还有关于勤劳节俭的美好故事,数量同样多得让耳朵起茧,用以反衬懒惰这种毛病的可耻。这类不遗余力地教育让我们学会了一条原则:懒人应该鄙视

    遗憾的是我自己就是个懒人,根据血型科学,我是个凡事三分钟热情的人,缺乏耐心和毅力。科学是不能不信的,于是鄙视自己竟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渐渐乎变得深有心得了。例如:早晨不想起床时,起码必须要花半个钟头鄙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教育的结果是自我得到了升华,同时又得以多睡了半个钟头,实可谓一举两得。梁遇春写过一篇文章,说迟到的早晨是最美好的。因为人生最大的苦闷是单调,然而在迟到的早晨,一切计划都乱套了,你匆忙爬起来,慌慌张张洗脸刷牙,一心惦记着要去赶的时间,自然就会感觉到活力四射。这个说法深得我心。我逐渐觉得,艺术家和哲学家大约都有些懒惰的特质,太勤快的人往往是缺乏情趣的。懒惰——尤其是天生的懒惰,实在算得上是一种天赋。天生的懒人不得不一再鄙视自己,思索自己何以如此之懒的缘故,于是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古哲泰勒斯最为看重的一项事业:“人啊,认识你自己!” 

    以我为例,我发现自己懒惰的原因是厌倦,厌倦的原因是感觉一切都没有意义。例如写文章,倘若脑袋里已经想清楚了,何苦还要费神去把它写下来呢?有人要说,不对,写下来以后可以让别人分享;然而有人分享又有什么意思呢?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根据科学的研究,宇宙的寿命也是有限的。既然一切都会毁灭,我做了和不做又有什么分别呢?人类存在或不存在又有什么关系呢?“To be,or not to be”——这一番追问就此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懒惰原则”其实是天地宇宙间一大至理。无论是生命体还是非生命体,都在向“节省力量”的方向发展变化。例如水珠,在不受重力影响的时候它是球型的,这是为了节省表面积;又如动物有睡眠,植物会落叶,都是出于节省消耗的目的。但节省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因为有消耗才需要节省。倘若没有消耗,何必费心思去节省呢?这样去想,我们就达到了问题的反面。我们关于懒惰的教育忘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附加原理:偷懒是为了更好的勤奋,一旦有所消耗,懒惰不但不可耻,反而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了;反过来看,一方面的懒惰和节省常常意味着另一方面的勤奋和消耗。 

    所谓消耗就是我们心甘情愿去做的事情,懒惰则是一种实际要做的事情和内心情绪有抵触的状态。人们在做自己热爱所的事情时,往往不但没有偷懒的念头,还恨不得一直做下去才好。但问题在于我们经常找不到这样的事情让自己去做,却觉得任何事情都难免让人感到厌烦。我对自己诊断的结果是: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起码要具备两个要素:其一是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其二是保持希望和好奇心。

    很多时候世俗的观念扼杀了人的天才。在世间百态面前,人的精力十分有限,一个有天赋的人往往热衷于自己所喜欢的事情,而忽略了其它;这是一种节省原理。这样在常人看起来他就是懒惰的:这个人懒于社交,懒于整理仪表,懒于打点日常生活……董仲舒读书,三年不窥园。他成名以后,人家说这是勤奋;但在他成名前,人家也可以说他是懒惰。硬要用“勤快”的幌子把一个天赋敏锐的人拉到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来,其后果对他而言可能是灾难性的。这样不仅仅是让他无力去从事自己所擅长的工作;更大的问题是日常的事物过于纷繁复杂,在一个洞察力很强的人看起来,一个小小的问题就足以耗尽一生的精力。于是世界在他眼中就成了洪荒猛兽,无法捉摸,难以预测。他会变的连往外跨一步都觉得畏惧,生怕问题的复杂超乎想象,耗尽他的能量,给他造成重大的挫折感。于是他选择了节省,什么事都不想去做。其实我们应该放下这种心理包袱。节省不会让人变得富有,因为生命是一种贬值很快的资产,节省越多,浪费越大。

    另一个让懒惰的人没有安全感的根源是物质条件的匮乏。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最擅长制造经济恐慌,人们害怕没钱治病,害怕没钱读书,害怕没钱买房,害怕没钱结婚……物质支出的威胁在心理上给人造成了一种巨大的虚拟消耗,在这些未来可能的支出面前,节省原理就起作用了。除了赚钱,人们不敢在任何其它事情上耗费过多的精力。爱情、兴趣、嗜好、理想、信仰都被这个虚拟的消耗挤得无处栖身。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努力尽可能地改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要学会调节自己对于物质条件匮乏的恐惧感。 

    保持足够的好奇心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我的感觉而言,最可能造成怠惰心理的就是人对一切都感到厌倦。富人经常比穷人要勤快,因为富人总想赚更多钱,而穷人往往是越穷越懒,越懒越穷。究其原因,是因为穷人觉得自己累死累活结果反正都一样,何必再去牺牲自己唯一的资产——闲暇呢?于是就形成了恶性的循环。促使人产生行动的是希望,但一个人如果总是希望,而他所希望的结果又从未变成现实,那么希望对他就会逐渐地丧失激励的作用。 

    在理性主义者看来,意义总是和结果紧密相连的。而懒惰的理性主义者认为,我有理由这样做,也有理由那样做,但这些理由在根本意义上都是无差别的,既然如此,何必费神?“结局都在意料中”这种想法是造成厌倦的一大根源。其实一个人不论多么聪明,生活总有让他意外的时候。而人生的乐趣就在于它充满了意外。扼杀了意外,其好处是获得安全感,坏处是把生活变得味如嚼蜡。以写文章为例,倘若我清楚地知道我要写什么,能写成什么样,写文章就毫无趣味可言;写作的乐趣在于下笔之前我自己也不清楚这篇文章会写成什么样。写作是一种自我挑战,在写作的过程中,意外激发了灵感,灵感使得作者的精神潜能得以释放出来,让他的创造力和感受力达到一个平时难以想象的高度,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倘若写作就是把头脑中的字句抄下来,那就会变成一种苦役。 

    真正的懒惰是懒于思考、懒于感受。但一个勤于思考并且善于感受的人也可能表现得很懒惰。这可能是因为他的思维太活跃,做一件事的同时往往又会被另一件事情所吸引;或者过于追求完美,以至于感觉什么事都无法做到。对于这样的情况,我认为,首先不要把跟自己斗争当成一种痛苦,而要将它变成乐趣;其次要找出能够消耗自己精力的宣泄口,这样才能把节约过剩以至于堵塞的能量疏导出来,让节省和消耗形成良性的循环。这件事情,本身其实就是很有意义的,就是认识自我的过程。 






文章评论

西门吹雪

[ft=,3,]这篇文章对我这种很懒惰的人来说真是看得受益匪浅。[/ft] [ft=,3,]有段时间对这世界有种深深的幻灭感,什么也不想做,做什么也觉得没劲。[/ft] [ft=,3,]彻底变成一个厌世者,悲观主义者。后来好不容易找到爱好在网络里瞎扯一点文字,点燃起早死了的激情,结果时间一久又觉得写文章是件特无聊的事。就迷上大自然,的确在大自然里的体验简直无法表达,让人平静幸福。现在又冷起来了,天天呆在家里就如乌龟冬眠一样,无所事事与世界隔绝,一天睡12个小时,当然也早就不想做什么有意义或没意义的事了。如果说什么有意义我觉得睡觉倒是件很有意义的事。[/ft]

HDYYY

有一种观点,把人们平常所谓的“懒惰”归结于一个人缺乏动力(lack of motivation)。我觉得它指出了部分问题的实质。从我的观察和研究,还有一部分是缺乏了解(lack of knowledge)。后者往往也是前者的根源。最近两年来我的词汇里就基本上没有了“懒惰”这个词了。人们同时还常用一个近义词“懒散” (procrastination)。但根源也主要是缺乏对事物的了解和缺乏相关的知识。

雨荷听萧

首先我们得承认懒惰从古至今就存在于人类社会,用变性的思维,没有懒惰哪里来的勤奋,但为什么会有勤奋者与懒惰者之分呢?懒惰是因达不到目的而放弃,或者是目的很容易达到而失去了做的兴趣。所以放任自己,懒懒散散。勤奋是由兴趣而生,或因收获而生,没有兴趣又没有收获谁会勤奋呢? 呵呵!读楼主的文章总是很有兴致,说的就好像自己一样。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血,来了兴致就不管不顾的,勤奋的吓人[em]e120[/em]。懒起来也是不管不顾的,似乎走了极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很奇怪。

Pierrot

仅这篇文字就充分证明你不属懒惰之人。因为,它这-么的长[em]e120[/em]

知秋

[ft=,,楷体_gb2312] [ft=,3,]我不知道,灵魂与肉体是不是能够区分,那样,就可以把勤奋和懒惰分属于两个部分.[/ft][/ft]

草根蜇人

[ft=,4,楷体_gb2312]也许哲学界还没有挖掘到“懒惰”的重要意义,让琢月捷足先登了。我想,人都是很趋向于偷懒的心理,有时侯会勤快一些,那都是被逼的,面对影响生存的事情是不能偷懒的。但偷懒毕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只不过有些是消极的,有些是积极的而已。一些人为了偷懒而活着,这是消极的懒,让人不断颓废;而另一些人为了偷懒而去准备、去创造,这是积极的懒,让人勤快起来。不过,生物规律和社会规律是不允许人偷懒的,否则就会受到惩罚。[/ft]

音乐H啤酒

哈 好久没来 先问个好! 哈 很钦佩 懒能懒出这样的文章来 算是懒出了境界哈 倘若 能更宽的角度去讨论 内涵可能就就更丰满了些 比如 文章无意间 多从个人角度出发 假若能从亲朋好友的视角 加以扩展 就更完美了哈 哈 个人感觉 [em]e121[/em]

风铃

[ffg,#ff0099,#ffffff]其实你并非一个懒惰的人哦![/ft] [ffg,#ff0099,#ffffff]能写出这些文字的人又怎么能说自己懒呢?说实话我确实是一个很懒的人,而且经常喜欢偷懒哦!但我今天很佩服自己哦,居然能把你的这篇文章看完,足以证明人是有两面的啊![/ft] 只要是一个积极面对人生的人,偶尔偷一下懒又有何妨呢!

陌上青青

[ft=,,楷体_gb2312]常人理解的懒惰是行为的懒惰[/ft] [ft=,,楷体_gb2312]如果思想一旦懒惰,那便是可怕的了[/ft] [ft=,,楷体_gb2312]换个思路,思想一旦懒惰 ,那人是不是便快乐无忧了,譬如傻子之类 [/ft] [ft=,,楷体_gb2312]呵呵,我胡言乱语了[/ft]

深 蓝

[ft=,,仿宋_gb2312]“获得快乐的方法之一就是让自己变笨。。。”[/ft] [ft=,,仿宋_gb2312]我突然想到了《阿甘正传》。。。[/ft][ft=,,仿宋_gb2312]也许,不能任何事都去追究意义。[/ft] [ft=,,仿宋_gb2312]很多时候,我们该学习倒着走。。。[/ft]

海棠依旧

[ft=#00cc66,4,楷体_gb2312][B]懒惰有时候也是一种情趣....[/B][/ft]

子心

[ft=#ff66ff,5,仿宋_gb2312][B][I]在你的空间看文章总有意外收获,懒惰都能懒出这么多的名堂来!今天就看到这里。下次再来找些好文章看...[em]e182[/em][/I][/B][/ft]

紫芸儿

[ft=,,仿宋_gb2312]"其实一个人不论多么聪明,生活总有让他意外的时候。而人生的乐趣就在于它充满了意外。"支持楼主[/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