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一边
随笔
一位身在远方的朋友发短信问我:山的那一边是什么?
这算一个什么问题呢?陡然之间,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正坐在一间堆满了书籍的窄小房间里,我站起身,打开紧闭的门,走上阳台。透过不锈钢围栏,我只能看见一层又一层陈旧的民宅,将天空和大地挤得只剩一条狭巷。十多年前,当我家刚搬进这座房子的时候,阳台的对面是一片宽阔的水塘,荡漾的水波被芦苇丛包围着。越过水塘,是一片茂盛的植被,再远一点儿,地势逐渐走低,在树梢的尽头,依稀可以望见田野。
在田野的尽头,白云与土地接吻之处,就是一线波浪般起伏的山峦了。在南方的田间,行驶在乡村的公路上,道旁的树木和近处的屋舍,电光急流一般地闪过,然而透过车窗纵目远望,总有山峦的背影在远处相伴。这里不像在巨大的平原,一望无际的戈壁,或者航行在无边大海上,一眼望去全是空茫,让人心底全没着落。青山连绵而遥远,以至于好像永远蹲在那儿不动,隐约间给旅人带来一抹淡淡的欣悦。
小的时候,我常常无所事事地扒在阳台上瞭望。对于这一带的风景越是熟稔,我越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山的那一边还有什么呢?以现在的交通条件,这是个多么容易满足的愿望,然而简单愿望却可能是最难达成的。在年幼童真的时代,有那样的时刻,孤独和幻想抓住了一颗正在萌发的心灵,他长久的凝望着远山,全部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都在沉默的山峦背后凝聚,那是多么强烈的一股愿望呢?然而门外的世界是不安全的,父母是禁止他远足的;后来他念书了,书本告诉他,地球是圆的,山的那一边还是山;再后来他成年了,年复一年,挣扎在名缰利锁之间,他没时间去想这么幼稚的问题了;最后他老了、病了,倒在病床上,整日遥望着窗外熟悉的风景,靠回忆往昔来打发时间,这时童年的影子涌上心头,他恍然想起,这一辈子走遍天南地北,却始终不曾去山那边看看。然而他已经太虚弱了,再也走不动了。山的那一边是什么样子呢?他永远都不能得知了。
也许在山的那一边,风景并无特殊之处,然而那山只要矗立在远方,就足以构成一个坐标,让心灵不至于迷失;就足以化为一种声音,呼唤人们去追寻、去流浪、去超越界限。在少年时代的某一天,我终于经不住诱惑,跨过那片水塘,穿过那片山林,沿着田间的小路朝着山那边走去。山峦看起来并不太远,可是在那山和我的中间,一片辽阔的田野好像永远都走不完。在快要到达山脚时,我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天色已暗,我只好无功而返;此后我又走了两次,却始终没有办法渡过那条河。理智对我说:山的那一边不还是山吗?不还是田野、村庄、公路和城镇吗?
然而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遇到这个问题,这一刻,我却无法回答——毕竟我没有能够越过那座山。它一直在那儿,在我心中,阻挡着我去探索未知的地域。
文章评论
Non_rain Babe
看得出楼主的思想很深的。。支持支持
知秋
[ft=#009900,4,仿宋_gb2312] 是啊。一座山。一座没能逾越的山,每个人内心里都有这样一座山,或大,或小。或远,或近。就在那儿····[/ft]
眼波儿
[ft=,2,]当心,,,[/ft] [ft=,2,]山那边有狼外婆*&&%¥……*&%T&*(&。。。。。。。。[/ft]
似水/转圈流年
[em]e179[/em]
绿荫
[ft=,,楷体_gb2312][ft=,4,] 因为想登伶仃峰看看山那边海上的日出,2010年国庆,我和先生去到了珠海外伶仃岛。整晚我兴奋得睡不着觉,老是看时间并悄悄打开酒店房门看外面雨停没,有人登山没。从凌晨四点一直催促先生起来,直到凌晨 5:30我们才开始爬上,一路我不停问先生太阳会是怎样升起来的,一路的鸟语花香让我暂时忘记了疲惫。道路和阶梯越来越陡,我累得实在走不动,先生便在身后推着我并不断说“山那边的日出很美,很快到了,转过弯就到了”。几十年以来我从没这样爬山,这次为了日出,为了那份激动和好奇心,我被他几乎是半拖半推到了大概还有200米就到伶仃顶峰。这时已是凌晨6:30。山上有人走了下来,我好奇的问他们:“日出美丽不?”他们说:“这个时候去看日出啊,已经看不到了,太阳已经离开海面到天上了。”我一下子瘫软在地上,眼泪几乎夺眶而出:“我不上了,怎么也不上了,都是你不好,为什么不早些出来?我快要累死了!”无论先生怎样做工作怎样哄我,我就是躺在地上不动,后来他自己一人登了上去,回来我们一同下山时他说“说山的那边好美,一望无际的大海,居高临下看海是多么多么的心旷神怡等等…… ” [/ft][ft=,,][ft=,4,] 琢月,这一大遗撼咱们下次一起去登山完成,行不?看看伶仃峰的那一边的海到底有多美?看看日出到底有多美?[/ft] [/ft][/ft]
猴哥
[ft=#cc0000,5,] 道理深邃致远,【山的那一面是什么】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山的那一面是一颗心、、、[/ft]
蓝色渐沉
山的那一边是什么?其实很多人的心里都想过去看看。但真的没有什么,山的那一边就是一座座山。我想去看过的失望,不如在家里念想的期待好。
滴水宇宙
[ft=#0000ff,4,][B]文字很美。虽然你在写它们的时候心情可能并不美。[/B][/ft]
滴水宇宙
[ft=#0000ff,4,][B]山那边还是山---山外有山,无穷尽也......[/B][/ft]
飞鸟之翅
山的那一边,总有梦想让我们去追逐......
可可茶
现在明白了这位朋友为什麽会如此提问了。 异常沉重。 其实我们都会走到自己“山”的那边,只是我们无法回来告诉大家“山”那边有些什麽了。 我常感叹,你们的生命如和煦的春风,而我已经是肃杀的严冬。 其实,有什麽好悲叹的? 每一个瞬间都是美好的,不辜负自己就行了。 为此,祈祷!
木云藏
“山的那一边是?”——也许这样说好一点 山的那边就是山的这一边,你想追寻的也许就是人家厌倦的,其实,最重要的遗憾不是没有结果,而是无法探寻或者未能探寻。那些阻挡你的东西带来的既有遗憾也有美感,只是你的心还执着于越过与没有越过,所以心的疆界就是永远的疆界,以为跨出那一步就是超越,其实真正的超越从来不在乎跨出哪一步。 把“什么”两个字省了吧。
错错
[ft=,4,]山的那一边是海 [/ft] [ft=,4,]书名,呵呵[/ft]
硒都
[ft=,4,仿宋_gb2312]其实不用去问山那边是什么。结果都一样!依然是平凡的世界![em]e100[/em][/ft] [ft=,4,仿宋_gb2312] ——————-我从山中来![/ft]
唐红梅
[ft=,2,]山的那边是希望[/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