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
个人日记
超越
2015-6-19 晴
昨天,我写了学习《SG日记》《懂懂日记》的历程,有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准备去跟懂懂学去跟SG学。
偶尔,我会到一些在互联网有点名气的空间了解一下行业的最新动态,在点赞处,我看到有人在很多地方留下了“脚印”。
这样到处学好不好?
知道自己什么需要学,什么不需要学很重要,这一点是方向,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都是枉然。
很多人是看到大神就学,什么都学,最后把自己学迷糊了!
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用什么就学什么,不是有什么就学什么,连自己需要什么都不明白就去学,那是瞎学。本来是只猫,非要学虎,以为长得像虎就能学虎吗?
不是那块料别瞎学!
多学不是博采众长的好方法吗?
NO!
这是愚蠢之极的自残做法!
无论是李小龙,还是杨过,都是一个阶段只跟一个师傅学习,同时跟几个人学很容易思维混乱,每个老师都是自成体系,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都会略有不同,一个没触摸到本质的人很容易陷入混论。
为什么这些高手的观点各不相同?
其实,很多只是角度和表述不同,或对同一个问题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风景自然不同。
先全力跟一个老师学,学会之后再换一个老师继续学,好比做事,一次只做一件,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件件都做的漂亮,如果一次做几件事,不凌乱就奇怪了!
我看有些QQ空间日志跟个杂货铺似的,这也转那也转,显然学习和做事都没上道。
有的人跟我交流三分钟,我就对这个人比较了解了,原因何在?
凡事都有因果,看到了因就等于看到了果,就是这些点滴的细节判断的,细节决定成败,通过这些细节很轻松就能推导出一个人的现状。
最近,我正在学文字传播和人物刻画,无论学什么都要有老师,能拜师贴身学最好,不能就去研究他的作品。
在当今文坛,能做到家喻户晓的人是谁?
非金庸莫属!
其实,在武侠小说领域,古龙、梁羽生都是高手,只是他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金庸侧重以武侠传道,看金庸武侠小说不仅仅能看到精彩的故事情节,还可以明道。
从营销角度说,金庸绝对是传播学大师,一些从未有过的武功秘籍传播到让大众耳熟能详,几乎做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这等功力,只有崇拜、膜拜、学习的份了。
学习金庸,我跟一般人不同。首先,我制定的是五年学习计划,不是三两年,更不是三两个月,学习之前我先把金庸先生的传记看了一遍,再排列金庸的14部武侠小说的顺序。
比如,我看的第一部是《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在31岁,也就是1955年写的第一本武侠小说,这本书写的是民族大义,属于国家和民族层面,此时的金庸还处在意气风发的年龄,写的都是大事,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还在天上飘,还没落地。
金庸小说写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宋朝末年、明朝和清朝,部分人物是有原型的,比如袁崇焕、张三丰、王重阳等,也就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只是戏剧化罢了。
我每天固定看一至两集,不懂的地方就挨着百度,搜相关的评论,画一些人物关系拓扑图,再看拍的同名电视剧,都是按部就班去推进。
别看我看的慢,稍微一衔接,我就把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关系慢慢理顺了,这些关系一旦理顺,你会顿悟很多。过几天,我会写一篇《亦敌亦友》的日记,就是分析金庸小说人物里相生相克的关系,我跟一个朋友分享完,他一些纠结的问题瞬间就放下了。
研究金庸还有一个原因,也算是模仿名人吧,马云从小痴迷两件事:一是英语,一是武侠。他熟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他的阿里巴巴公司办公室,全是武侠小说里的武林圣地:“光明顶”、“达摩院”、“桃花岛”等,他那叫做“光明顶”的会议室,挂着金庸书写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00年7月29日,在香港的一个发布会上,有记者问马云:“你最喜欢、最崇拜的偶像是谁?”
马云说:“金庸。”
会后庸记酒家记者托朋友约来金庸。3小时后,两人成了忘年交。金庸以“神交以久,一见如故”相赠。
之后几天,金庸到杭州,写了一幅字给马云——“善用人才,乃大领袖成功之要旨也,此乃刘邦刘备之所以成功,望马云兄长勉之。”
看到这个消息的不少,但真正沉下来去向金庸取经的又有几个?
知易行难!
人的一生都在模仿,我们绝大部分的行为都是模仿的结果。
我哥的小孩一岁多一点,他看我们经常玩手机,他也按耐不住了,他也过来,要一个来玩,玩着玩着,他竟然发了一条信息出去,没几分钟,他还开始打起电话,当然这有偶然的成分,回头想想我们,那时候都不知道什么是手机,更别说玩了,他们现在有这个条件,而且我们年轻人,大多也都是手机控,所以小孩看着我们玩,他也要看看玩玩。
小孩的“模仿”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模仿大人对事物的认知;第二,模仿大人的行为,这两种模仿贯穿于人的一生,我们一直在模仿社会对事物的认知,模仿社会认同的行为规范。
是不是这样?
这种“模仿”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模仿大人对事物的认知,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各种价值观,比如我们要什么?我们不想要什么?这是什么?……
这些都是人在社会上行走的习惯。
如果当下的行为和过去习惯相近,人就处在舒适区,表现出的情绪是愉悦、满足。
如果当下的行为和过去的习惯不同,人就会表现出焦虑、否定、不安、不满等情绪,这时人就会不适应。
如果有不适应怎么办?
人有自我调节机制——适应,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形势,尽快消除不适,这就是新观念和新习惯的养成过程。
消除不适应会带来什么变化?
人的行为习惯不断充实、扩大,结果是人的行为逐步接近社会大众的行为规范,并伴随正面、愉悦的情绪。
有了这样行为标准的人,就能应对处理各种问题。就好比安装了软件的电脑可以运行了一样。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阅历、经验丰富了。此时,人会越来越依赖这个强大的行为习惯管理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这一切都是“模仿”的结果!
但仅仅有“模仿”行吗?
齐白石说过一句话:“学我者活,似我者死。”
“模仿”到一定阶段后,对“模仿”对象有了深度了解后,就要敢于挑战权威,敢于颠覆过去的思维,打破一切限制进行重组,目的就是为了自成体系,也即是我们常说的,创新就是借鉴改造,就是违规,就是颠覆。
为什么有人跟老师学习一辈子都没啥大成果?
一辈子活在老师的思维体系里,不敢越雷池半步,李小龙如果不突破咏春门规,颠覆行业的陈规陋习,也不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看看哪个行业的大师不是颠覆过去?马云是不是?乔布斯是不是?雷军是不是?……
什么才是真正的尊敬老师?
超越老师!
所以,“模仿”后的“超越”才是“模仿”的灵魂之所在!
如果只是“模仿”没有超越,那就真的是“模仿”了……
过一段时间,我写日记,会不会有人说我在“模仿”金庸了?
好的,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明天继续。
干干QQ:413685446
文章评论
李传兵[em]e328149[/em]【已认证】
你是我的特别关注,
淘米
[em]e179[/em]
专心
学我者活,似我者死
颜若初时
学成活人,而不是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