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对方有情绪时说服对方?

个人日记

 
如何在对方有情绪时说服对方?

2015-9-13 晴

今天发生了一件事,回想后受益良多,一起分享。
 
我让女朋友整理2013年的懂懂日记,兄弟发给我的是PDF版,我用福昕的文本功能转化为Word版,PDF版阅读方便,若想摘录就蛋疼了,需要自己打字出来,这打到何年何月?
 
所以福昕这个功能比较好,网上很多资料都是PDF的,有了福昕的确方便很多。
 
福昕这个转化功能很实用,这个“昕”字刚开始真不认识,为此百度了“昕”,“昕”:拼音读Xīn,意思是太阳将要出来的时候,多用于人名,如濮存昕,还是平时没注意,孤陋寡闻。
 
在整理过程中与女朋友产生一些争议,我要求排版正文字体用“小四”,题目用“3号”字体,年月日简化到2014-3-19,之前用的是2014-03-19,她觉得我过于较真,觉得别人关注的是内容,这些细微的排版根本不重要。
 
我跟她解释了几分钟,并没有说服她,我就跟她说:“你自己学习吧,我自己整理就好。”
 
之前印象深刻的一次是让人做一件事,给他解释了10几分钟,他还没有做,从那以后我吸取了教训,3分钟之内搞不定的,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不能自己做的另外想办法,因为有这么多时间解释,自己或许已经做完一部分了。
 
有时服从真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品质,我跟一个朋友合作比较久,每次有什么事情需要她协助,只要告诉她,她永远都是“好”或者“ok”,并且会把事情完满的完成,真的做到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特别谢谢她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
 
全世界谁执行做的最好?
 
军队!
 
为什么?
 
服从!
 
我女朋友觉得我应该把注意力关注在内容而不是形式,有道理吗?
 
有!
 
后面为了说服他,发了一个乔布斯的故事给她,结果她不理我了。
 
后面回想:其实是我做的不好,应该怎么做?
 
我首先应该同意她的看法,后面再跟她讲为什么?
 
很多时候沟通出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总想说服对方,其实根本没有办法说服对方,尤其在对方有情绪准备生气时,说的越有道理结果越糟。
 
为什么?

人性! 
 
这个时候人一般都是一根筋,坚守自己观点不让步,况且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任何事都是相对的,有时候较真是敬业的表现,有时追求细节是吹毛求疵的固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时退一步是比较好的对策,先同意对方,等对方没有情绪后再说明就很容易解决问题了。
 
她生气之后,发了几句问候的话,继续工作。

这时不要生闷气,不要问为什么,该干嘛干嘛,确定生气的对方没有因为情绪产生不理智的行为是这时最关键的工作。

有些事情需要冷处理,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很多人这个时候痛苦难受,为什么?

总想立即解决问题,一蹴而就,这是不现实的!

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

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
 
过了一段时间,我跟她做了解释,什么事都没有了!
 
一个人在这件事不精益求精,在重大的事情也大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这是习惯,是潜意识,一旦习惯养成,等真正到了重大事情,惯性太强,已经很难改变。

况且哪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再重大的事情也是一点一滴的小事累积起来的。

小事做不好,能做好大事? 
 
好比建一栋楼,这栋楼要好,需要每一层都好,每一层好需要每一间房都好,每一间房好需要每一面墙都好,根本是建这面墙的砖、水泥、钢筋都要好。
 
排版、字体、题目好比一个门面,门面起到吸引顾客的作用,内容好比是产品质量,质量好、价格合理才能留住顾客带来重复消费和转介绍。
 
……
 
讲完之后她就明白了!
 
中间有一个插曲,在发生争执之后,我顺便搜了一些“乔帮主”的案例,都是干货,果断收集了!
 
凡事向积极方向考虑,即使在各方面都不利的情况下,也能有发现,也会有惊喜,我几次蜕变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分享乔布斯的两个个片段:
 
乔布斯家里几乎没什么家具。就只有一幅他非常崇拜的爱因斯坦的像、一盏蒂芬尼台灯、一张床和一把椅子。他不主张拥有很多东西,一旦选择了就细心呵护。正如他对苹果的细心。这就是乔布斯,从用户体验入手,相信工业设计应该给人们把玩珠宝的感受,而不是那种摆弄技术产品的心情。
 
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用户体验,抑或是工业设计或系统设计,甚至细微到主板如何摆放,这些在乔布斯眼里都必须是美观的,尽管因为他不希望用户破坏内部的任何东西,Macintosh用户自己没办法拆开机箱看到内部。他要求的完美程度是,即使是普通顾客不可能看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设计美观。

今天就交流到这里,明天继续。

干干日记QQ:413685446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