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 “您一敲磬,就聚了很多鬼神来,一唱咒就来了许多天人,有跪着合十听的,也有站着合十听的,还有两条龙降落在院子里,卧在地上听。诵完后都行礼离去了,太感人了。” 果达则说在诵咒时,地狱里即刻停止了一切刑罚。行刑的、受刑的全都跪在那里合十向上听《大悲咒》。诵过咒后,地狱里又开始了各种刑罚,但好像力度小了,受刑人的痛苦小了点儿。我听他们这么说心里自然很高兴,于是对小费说:“守戒不仅是不杀生不吃肉,还要诸恶不作,并真正忏悔以往所作的罪业。你改的毛病越多,你诵咒的声音就传得越远,来听的众生就越多,诵经更是如此。诵咒是依咒的力量消自己的罪业,鬼神天人听了立刻就消他们一定的罪业。念经则能让众生明理,知错悔过,永断无明。修行人诵过经后,会让听闻的天人增寿,鬼神出离恶道,转生善趣。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的人,念经诵咒的功德无量。若不能守戒,或贪嗔痴严重的人,就达不到好的效果。”当时我刚持戒,断荤腥时间不长,所以只聚集了“许多天人鬼神” 来听咒。若修得好,则会有无量众生来受益的。而且在诵经咒时,心要专注,否则也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我第一次去万佛城归来后,我和女儿果霖到普陀山礼佛时,在普济寺遇到了一位千年古樟树神,他说自己听宣化上人讲《心经》后因不明经中“无苦集灭道”之义,而向我求教。我们好奇地问他:“上人在美国讲经,你在普陀山,怎么能听到上人讲经?”樟树神讲,宣化上人讲经尽虚空、遍法界都听得到,只有被财色名利所累的人们不闻不见,其他一切的众生,都是默默地在上人讲法的声音中薰修,培养菩提的种子。他已听宣公上人说法很久了。当时我为其讲解了《心经》中所疑惑的部分,并且在回来后通过越洋电话向上人汇报了此事,而后上人在洛杉矶长堤圣寺特地为这位树神作了正式的皈依仪式,法界佛教总会出版的杂志专门对这件事作了报道。如果有哪位同修去普陀山礼佛,不妨去普济寺问候一下这位上人特殊的弟子,此树是进普济寺大门后左首第一棵古樟,最粗大的那一棵。 宣化上人讲,已断淫杀盗妄、身心清净的人,说句“往生去了”,就可以超度亡灵往生善道,何况讲经。因此,一切的佛弟子,都要以戒为师,以德养道,福慧双修,才能令众生从你那里得到最大的利益,同时也利益了自己。
---------------果卿居士 漫谈慈悲梁皇宝忏
***
***
上文转自云中老鸟的博客,稍作编辑。
关于大悲咒,宣化上人曾开示:
什么叫大悲心陀罗尼呢?我告诉你:「大慈悲心是!」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心陀罗尼。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你若存着大慈悲心,这就是〈大悲咒〉。听见了吗?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
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大悲心,就是没念〈大悲咒〉。你天天从早晨念到晚念〈大悲咒〉:「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但你若没有大慈悲心,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没念〈大悲咒〉,但你尽存着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明白了吗?所以念咒,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
关于戒律,宣化上人曾开示:
身为佛教徒,若不拿出真心来为佛教努力工作、牺牲,那佛教怎么会发扬光大?想要佛教发扬光大,并不是学咒、学神通、学密宗,或各种奇怪的东西,学鬼上身、学画符等;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佛所留下的戒律。我们若能依教修行,就是正法住世;若人人不守佛的戒律,那就是末法。一切唯心造,法就在人的心里,人为何走到末法时代?因犯戒的人多,守戒的人少,知道戒的人多,明白戒的人少。因此就弄得人迷迷糊糊,你说他明白,又不完全明白;你说他不明白,他又知道一些皮毛,一知半解。
什么是戒律?就是止恶防非,不做一切恶,防止一切过错;也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做一切善事,而不做一切恶。
佛所说的五戒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人人都懂的,并且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的关系。你若守规矩不放逸,这就是在自性上增加智慧。守戒律就能生定,一生定就有智慧;若不守戒,就没有定,没有定就没有智慧。守戒就像晴天万里无云,若不守戒,如杀生、偷盗、邪淫、打妄语、饮酒,胡作乱为,这都是在晴空中生出乌云。一生出乌云,就将太阳遮上,你就见不着光明。见不到光明,这就是黑暗,黑暗就是愚痴无明。甚至将人身丢了,而跑到猪的肚子去做猪,到牛的肚子做牛,到马的肚子做马,这都是人自性化学工厂里科学的成就,试验的成果。
人持戒,就是清净自性,将自性黑暗一扫而空;人若不守戒,乌云就重重无尽,一日不守戒,一日就多生出乌云。人不守戒,就在自性上生染污的乌云。你不守戒律,并不是其它人受伤,而是你自己自性受伤,所以一定要严守戒律。你能持戒就是正法,不持戒就是末法
宣化上人:我从虚空来
上人曾为了鼓励弟子们学戒,每次清早四、五点,他老人家就陪着弟子们,赶着三个小时的车程,由万佛圣城到三藩市,去听其他法师讲戒。 每次講解時,上人必在後面跪著聽,弟子們也在前面一起跪著聽,這就是上人的身教。
上人常训勉弟子们修行是要看自己,不要尽帮别人洗衣服;意即提醒弟子们,修行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净化自己。 戒就是去恶,有止恶防非之用,学戒的目的,就是在身口意上,好好地照顾三业,令身不行恶,口不言恶,意不起恶;也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切言行举止都要合乎戒律的精神。
我是给你们大家送福来了,你们谁若能本着六大宗旨来做人,谁就福德无量了。你们谁要是不抱着这六大宗旨,我就和你讲这个再奇妙的、再高深的道理,你们都是舍近求远、舍本逐末。
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
金刚棒喝——宣化上人问答录:
http://www.sstang.net/thread-541-1-4.html
·宣化上人所有视
文章评论
[em]e181[/em][em]e160[/em]
[ft=,5,][ft=,,楷体_gb2312]宣化上人讲法视频虚空法界都能听得见,愿有缘人多多流通功德无量[/ft][/ft]
[ft=,2,]南无阿弥陀佛,功德无量![/ft]
[ft=#ccff00,5,]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1、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
2、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3、不堕三恶道。
4、能生诸佛国。
5、得无量三昧辩才。
6、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
7、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8、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1)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
(2)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3)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转自学佛网:[/ft][url=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ccff00,5,]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url][ft=#ccff00,5,])[/ft]
[ft=#ffff00,5,]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
(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
(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
(3)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
(4)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
(5)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
(6)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
(7)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
(8)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
(9)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
(10)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
(11)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
(12)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西方三圣种子梵文功德,赞不可尽。(转自学佛网:[/ft][url=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ffff00,5,]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url][ft=#ffff00,5,])[/ft]
[ft=#99ff00,5,]得十大利益:
(1)能得安乐,(2)除一切病,(3)延年益寿,(4)常得富饶,(5)灭一切恶业重罪,(6)永离障难,(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8)远离一切诸怖畏,(9)成就一切诸善根,(10)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转自学佛网:[/ft][url=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99ff00,5,]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url][ft=#99ff00,5,])[/ft]
[ft=#ffff66,4,]诵此陀罗尼者,得十五种善生:
(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2)常生善国,(3)常值好时,(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纯熟,(7)不犯净戒,(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10)恒得他人,恭敬护持,(l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13)龙天善神,恒常护卫,〈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
(1)不为饥饿困苦死,(2)不为枷系杖击死,(3)不为冤家仇对死(4)不为军阵相杀死,(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7)不为水火焚漂死,(8)不为毒药所中死,(9)不为蛊害死,(10)不为狂乱失念死,(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12)不为恶人魔魅死,(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14)不为恶病缠身死,(15)不为非分自害死。
(转自学佛网:[/ft][url=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ffff66,4,]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url][ft=#ffff66,4,])[/ft]
[ft=#ffffff,5,]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魑魅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转自学佛网:[/ft][url=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ffffff,5,]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url][ft=#ffffff,5,])[/ft]
[ft=#ffff00,4,]诵持大悲咒的神奇感应
1、诵持大悲咒者,从是以往所有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
2、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
3、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
4、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观世音菩萨)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是诸善神及龙王、神母女等,各有五百眷属,大力夜叉常随拥护。
5、诵持大悲神咒者,其人若在空山、旷野,独宿孤眠,是诸善神番代宿卫,辟除灾障。
6、若在深山迷失道路,善神龙王,化作善人,示其正道。
7、若在山林旷野,乏少水火,龙王护故,化出水火。
8、观世音菩萨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作二十一结,系项(颈部)。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足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故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
9、三千大千世界,幽隐闇处三涂众生,闻大悲神咒皆得离苦。
10、若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到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转自学佛网:[/ft][url=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ffff00,4,]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url][ft=#ffff00,4,])[/ft]
[ft=#ffff33,4,]11、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之心。
12、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论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13、若诸人天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浴身之水,沾著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士,莲花化生,更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此人若行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著身者,一切重罪恶业并皆消灭,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诵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14、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
日光月光二菩萨为拥护持诵大悲神咒者
1、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
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咄檐纳摩。’
功德: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2、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
‘深低帝屠苏吒。阿若蜜帝乌都吒。深耆吒。波赖帝。耶弥若吒乌都吒。拘罗帝耆摩吒。沙婆诃。’
功德: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3、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陀罗尼治之,无有不差者。
4、此大神咒,咒干枯树,尚得生枝柯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患治之不差者,必无是处。
(转自学佛网:[/ft][url=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ffff33,4,]http://www.xuefo.net/show1_52060.htm[/ft][/url][ft=#ffff33,4,])[/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