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在临终时会出现的六道现象”-------------
个人日记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记载:
要堕落地狱的人,临命终时有十五种现象:
一、对于自己的丈夫、妻子等男女眷属恶眼瞻视。
二、举起双手,抚摸虚空。
三、不随顺善知识的教导。
四、悲号、啼叫、哭泣、呜咽、流泪。
五、大小便利不能自禁,不知不觉。
六、闭上眼睛而无法张开。
七、时常遮覆头部和脸部。
八、侧身卧着饮食。
九、身体和嘴巴发臭。
十、脚部和膝盖发抖。
十一、鼻梁歪一边。
十二、左眼跳动。
十三、雨眼变红。
十四、趴着(仆面)睡觉。
十五、蜷局(弯曲)身子,左胁着地而卧。
即将堕饿鬼道的人,临终有八种现象:
一、喜欢舐嘴唇。
二、身热如火。
三、时常耽心饥饿和口渴,喜欢谈论饮食。
四、张开嘴巴,而无法闭合。
五、两眼干枯,宛如※鸟(※音鹫也)和孔雀。
六、没有小便,大便遗漏。
七、右膝盖先变冷。
八、右手经常握掌。(因为心怀吝啬,甚至水也不给人的缘故)
即将堕畜生道的人,临终时有五种现象:
一、贪染妻子,贪视不舍。
二、弯曲手脚和手指。
三、全身流汗。
四、发出粗涩的声音。
五、嚼食嘴巴的泡沫
即将往生人道的人,临终会有十种现象:
一、临终时产生善念,例如柔软心、福德心、微妙心、欢喜心、发起心、无忧心。
二、身无痛苦。
三、稍微能说话,一心忆念亲生的父母。
四、对于妻子和儿女产生怜悯心,像平常那样瞻视眷属,没有明显的贪爱和憎恨,想要听到兄弟、
姊妹、亲戚的姓名。
五、对于善恶,心里不错乱。
六、心地正直,没有谄诳。
七、知道父母、亲友和眷属善护念我。
八、看见自己所经营的事业和家庭,心生赞叹。
九、告诉家属藏匿财宝的地方,并且叫他们取出财宝。
十、对于佛法僧起清净的信心,归敬三宝,口里会念:“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如果出生在没有佛的时代,他就会归依证得五神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
的仙人。
即将生天的人,临终会有十种现象:
一、起怜愍心。
二、起善心。
三、起欢喜心。
四、正念现前。
五、无诸臭秽。
六、鼻梁不歪斜。
七、心无嗔恚和怨怒。
八、对于家中的财宝、妻子眷属,心不产生爱恋。
九、眼色清净。
十、仰面、含笑、想念天宫当来迎接我。(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世王受记品)
往生净土,十种瑞相:
往生净土的人,临终常会看见清净的境界。最殊胜的是亲睹极乐净土的各种依正庄严。其次的是看见
佛菩萨,再其次的是只看莲华,然而这些现象往往旁边的不一定看得见。
往生净土者的周遭新友所看见或感受到的瑞相,通常有十种:
一、心不颠倒(没有恐惧)。
二、预知时至。
三、净念不失(即心中一直欣向净土,厌离娑婆)。
四、洗漱更衣,临终时会先盥洗、漱口、更换衣掌)。
五、自能念佛(自己能出声诵念佛号或者心想默念)。
六、端坐合掌。
七、异香满室。
八、光明照身。
九、天乐鸣空。
十、说偈励众。
如果具足上面十条瑞相,往生的品位固然很高,但只要有其中一种或三、五种瑞相,也可以往生。
至于神识离开身体,并不是全身同时突然变冷,有的上身先冷,有的下身先冷。有一首诗偈说:
善业下先冷(行善的人临命终时心神专注在上面,所以下身先冷,上身后冷)。
恶业上先冷(造恶的人临命终时心神贯注在下面,所以上身先冷,下身后冷)。
心留暖最久(一般人心窝的温暖保持得最久),
余暖次第舍(身体其他部位的温度先逐渐消失),
出世顶后冷(解脱生死的圣人和往生净土的人头顶最后才冷)。
天面人脐上(升天的人脸部和眼睛的温度最后冷,投生人道的人胸部或肚脐上面最后冷)。
饿鬼小腹边(往生饿鬼道的人腹部最后冷)。
傍生膝狱脚(往生畜生道的膝盖最后冷,堕落地狱的人脚底最后冷)。
清定上师开示念佛
地藏菩萨化身清定上师
清定上师开示--念佛的方法 清定上师在温州开示摘要 我们念佛的时候,不是想一个人在念,应该想到法界众生同时在念阿弥陀佛,有佛堂清净的地方出声念,没有佛堂或在家里环境不清净就默念。默念的时候就想到法界一切众生和我在一起念,都是我的父亲母亲,都和我一起念佛,这样子念佛,一切众生心里都发光,光光相照,成平等法身光。譬如说我们现在三只电灯,三只电灯合在一起的光,不分别了,这就是光光相照,只要我们从菩提心出发,一心念佛,十方诸佛,十方众生,同我们成一个法身,同一个佛性,没有两样,这个就叫“真正安心净土”。自心念佛,一切众生念佛,无量无边的众生,无量无边的时劫以来,同我们有怨业的,全部解脱,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对我这样子修行,都生大欢喜心,都希望我们快快成佛。
念佛九种胜
1、 字少易念阿弥陀佛,不若经咒之难持;
2、 随地可念阿弥陀佛,不必定在佛前;
3、 随时可念阿弥陀佛,不论早晚闲忙;
4、 随人可念阿弥陀佛,不分贵贱愚痴;
5、 念阿弥陀佛,增长福德;
6、 念阿弥陀佛,消灭重罪,经云:“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生死重罪”;
7、 念阿弥陀佛,天神恭敬;
8、 念阿弥陀佛,恶鬼远离;
以下有更精彩的文章)
星云大师教我们修福报的方法!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 什么是舍,什么是得? “退让”是一种智慧 照顾念头【推荐文章】
人生自己要争气【推荐文章】 忙就是营养、忙就是力量! 祸兮福兮 谈判高手 禅者的毛病在那里? 习惯控制命运
《心无挂碍》处世之道 恩怨人生 星云大师:素食有不可思议的好处 婚外情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心的牢狱 鬼门关数度来回
欲海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欲海里没顶! 星云大师:送母亲安详往生! 珍惜时光 言行的考察【推荐文章】 认识自己 佛陀生气
星云大师:迷中不执着,悟中有受用! 星云大师谈:“净心的微妙药方”! 晚睡一炷香【精华推荐】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金刚经》精彩白话【特别推荐】 运气不好时、如何转变命运? 《心无挂碍》处世之道 微笑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
星云大师谈:吃素的真义 “自杀的悲剧”【推荐文章】 幸福智慧“宽心”【极品图解精华】 唯有宁静可安住 最高的管理学
多少不计较、烦恼不生 如何修好这颗心【精华推荐】 欲作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我命在我 千年菩提路 _ 星云大师【高清视频】
人该不该有欲望 忍让是一种力量 吃亏的奥妙【推荐精华】 人生三间 善恶若不报,乾坤必有私! 如何知道自己与佛同在?
孝顺父母要及时 祸兮福兮 善恶若不报,乾坤必有私! 孝顺父母要及时 祸兮福兮 为小事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推荐文章】
如何知道自己与佛同在? 家庭教育的重要【推荐文章】 佛教对命运的看法【推荐文章】 为丈夫祈愿文
你搞三个眼睛,你的灾难就来了 现在的老人很可怜啊! 把烦恼布施掉、把生死布施掉 你细心观察,必然毛骨悚然 念佛如何提升品位呢? 静能生慧,慧有悟处! 业障重的人,不相信有好人 转境,不转心,厚德人自在啊! 生病的三种原因! 佛号压不住烦恼、压不住恶念,怎么办? 有恐惧心、有害怕的心、有悔过的心,就有救了 念佛回向的重要性! “胎教知识”介绍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不要以为捐钱就叫做布施 运用忏悔来化解“怨亲债主”是最微妙的方法 念佛人头上会发出光! 释迦牟尼佛为何不长久住世! 这条小狗,它的前生是和尚 贫穷到极处,也不能借债过日 念佛人头上会发出光! 念佛人当下即得十种殊胜的利益 梦参老和尚讲:不净观修法! 看看僧人的生活是多么自在! 师父教初学者如何正确的做三皈依 中阴身快速救度密法 求生极乐净土“是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吗? 圣严法师:阿难的洗澡水! 普贤菩萨传说故事! 若人静坐一须臾 胜造恒沙七宝塔! 人在临命终时由不得自己,鬼神能使你变恶! 在修行中做一个正常人! 阿弥陀佛详细介绍 微妙的佛学问答:念佛与往生!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师父教初学者如何正确的做三皈依 学佛不能盲修瞎炼 病久方知身是苦,魔多反使道心坚! 念佛到底是四字还是六字? 道场中女居士的心态【推荐文章】 从苦海走出来的女人 念了三天佛,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 佛号超法界,念佛度鬼神! 真正的苦行僧在大悲寺!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踏上萧山弥陀村杂记论! 要想深入禅定?先的学会“静心” ! 佛说:“一定要救度我,只要深、信、行具足” 一切法门 佛号功德具足【特别推荐】 念佛时常产生恶念怎么办 我随时等待着无常的来临,祈愿早日求生无忧恼处,面见世尊 高深大德教你用最简单的解脱方法 修净土供奉释迦牟尼佛像,还是阿弥陀佛像? 萧山弥陀村一日一夜精进念佛功德圆满! 欢迎莲友前来杭州萧山弥陀村共修念佛 浙江萧山弥陀村一日一夜不间断精进念佛与莲友分享! 阿弥陀佛的大愿【精华推荐】 萧山弥陀村一日一夜精进念佛功德圆满! 佛说:“人在临终时会出现的六道现象”! 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 从这里走上了出家的路【僧人自述】 我与观音菩萨的一段殊胜因缘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偈颂的由来 人我相处之道 柔弱胜刚强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修行啊! 从笨拙中启发灵巧聪明 圣人转心不转境 替别人保密是一种涵养! 不认识自己的心,才觉的人生茫然 觉悟人生的佛家经典禅语! 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长命百岁就靠它了! 人欺人、天不欺人,天道常随善人! 悟得透 ——— 命由己造,福由心生! 一日不过三餐、卧床不过三尺。一切随缘! 夜深了、有个女鬼在敲门,你会怎么办? 达摩大师西来震旦传法! 人可以改变天意,但不能改变天理 ! 以 “ 舍 ” 医 “ 贪 ”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一切福田 不离方寸 善心寻觅 定能如愿! 了解别人是聪明,看清自己是智者! 人的善恶念头会感召江河大地! 真诚的布施是一种厚德! 人的 “ 心 ” 才是痛苦的根源! 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 释迦牟尼佛是如何降服三个敌人! 善言不必多 言多必有失 【一日禅】人以群分 物以类聚 追逐快乐的过程最幸福 通过静坐带你进入灵性的实相,畅游宇宙 何为开悟?开悟的样子又是如何? 圣人老子教我们学会 “ 上善若水 ” 的做人道理 宽容与淡泊是养生之道 慧律法师谈:忍辱的妙智慧 !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迷悟之间 -- 心能转境! 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一念阿弥陀,火焰化红莲! 体悟一下《 心境本一》的禅宗妙理! 普贤菩萨告诉我们,如何消除烦恼的方法!
【净空法师作品】
【净土经典作品】
【经典哲学推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