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读后顿生向往之情)

无量夀经解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

    当我们有心想要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会长出一朵属于我们的莲花。当我们念佛越精诚、越恳切,莲花就绽开得越大、越庄严。如果我们心不念佛、不行佛道,那朵莲花便使日益枯萎。

图片
  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之处,佛经中有很多描述。令生活在五浊恶世的我们,读后顿生向往之情。
一、食

(一)民生所需,随念而至

‘极乐世界所有的众生,不管是已生、现生或当生,都得到各种美妙的色身,相貌端正,神通自在,福德具足,受用各种宫殿、园林、衣服、饮食、香花、璎珞,随意所须,悉都如愿,譬如他化自在诸天。’——《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和《无量寿经》的上卷。

——不同于世人为饮食生活而奔波劳碌工作。

(二)七宝食器,自然现前

‘极乐世界的众生要吃饭时,每人的面前自然呈现七宝的钵器,自然充满百味饮食。’——《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吃饭时,各种宝钵,随意现前。’——《大阿弥陀经》

——不必忙于做菜,不用准备碗盘、碟子、筷子、汤匙等餐具。

‘这些钵中都充满百味饮食,随意而至,无所从来,也没有供应和制造的人,完全是自然化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卷

(三)茶几花毡,庄严餐座

‘佛和诸位菩萨、罗汉要饮食时,则自然呈现七宝的茶几(餐桌),劫贝树的花絮所织成的毡子和毛毡来做座位,面前自然出现七宝的钵器,钵中充满著各种美味的饮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二和《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的上卷

(四)百味饮食,胜过诸天

‘这些饮食,不同于世间饮食的口味,甚至也不是天界的饮食所能比美,这些饮食都是自然化生的精品,香美无比。’——《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

——世人花钱办筵席,多造杀业,吃时嘴巴痛快,肠胃难受,甚至还可能传染到B型肝炎。

——极乐净土的饮食连天厨妙供都不能比了,满汉全席又算得了什么?

(五)种种美味,各如所愿

‘钵中充满百味饮食,酸咸甘淡,各如所愿。’——《大阿弥陀经》

‘想吃什么的口味,钵器中便呈现什么饮食,甜度或酸度都随心所欲。有的菩萨和罗汉心想得到银钵,有的想要得到金钵、水晶钵、琉璃钵、珊瑚钵、琥珀钵、白玉钵、砗磲钵、玛瑙钵、明月珠钵、摩尼珠钵、紫磨金钵等,都可随心所欲得到。’——《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和《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的上卷

(六)食不短缺,亦不过量

‘不会有所缺乏,也不会因为美味的饮食,而吃得过量。’——《大阿弥陀经》

——不会吃得不够,以致意犹未尽。

——极乐世界没有肠胃消化不好的人。

‘诸位菩萨和罗汉每次都吃得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他们从来不挑剔或批评食物的好坏,也不会因为饮食美味而生贪爱。’——《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

(七)食物消化,不留遗滓

‘吃完以后,不会遗留食物残渣。’——《大阿弥陀经》

——因此不必洗碗筷。

‘饮食完毕以后,食物自然消化而不会在体内留下遗滓。’——《大阿弥陀经》

——身无粪尿,不必厕所,也没有臭味。

‘吃完以后,七宝钵器自然消失,到下次用餐时,才又出现。’——《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

‘吃完以后,各种饭具、钵器、茶几、宝座都自然化去。等要吃时,又会再变现。’——《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

(八)以意为食,闻香心净

‘虽然有这么好的食物,其实并没有真的吃,只是看到食物的色、闻到食物的香,以意念来饮食。’——《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看到食物的美色,闻到食物的香气,自然饱足舒适,不贪著美味,身心轻爽便利。’——《大阿弥陀经》

(九)饭食已讫,身心舒泰

‘吃了以后,容光焕发,力气增长,没有大小便,身心舒泰柔软,不贪著美味。’——《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诸位菩萨和罗汉的心念都非常清净,而不会慕恋饮食。饮食只用来促进身心的功力,食毕自然完全消化。’——《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的第二卷

三、衣

(一)庄严妙衣,随念而至

‘极乐世界的众生,想要穿著,则美妙庄严的衣服随念而至。’——《无量寿经》的上卷。

——不必上街购买。

(二)自然在身,不假裁制

‘衣服自然穿在身上,而不必裁缝。’——《无量寿经》的上卷。

——不需钮扣。

——省去做衣和量制服装的麻烦。

(三)不退原色,不沾尘垢

‘不必染色,不必洗濯。’——《无量寿经》的上卷。

——没有漂viper和萤光剂的污染!又不必耽心衣服会退色。

——不必耽心洗衣机会故障,洗衣粉会伤害玉手和导致贫血。

(四)种类特多,饰物庄严

‘极乐世界有无量(种类特多)高尚美妙衣服、宝冠、环钏、耳珰、璎珞、华鬘、带锁及各种庄严的珍宝(饰物),百千种颜色美妙的衣服和饰物,自然穿戴在身上。’——《大阿弥陀经》。

——多采多姿。

——不必费力穿戴和扣钮扣。

(五)相貌尊贵,好配衣裳

‘所有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有像佛陀那样庄严、美妙而且圆满的色身。出生到极乐佛国以后,就失去本来在三恶道的形体,而成就像佛陀那样尊贵和庄严的相貌。’——《大阿弥陀经》。

——身材好,容易配衣服。

——不同于这娑婆世界以衣裳来掩盖和遮蔽身形的缺陷和丑陋

 

(一)土地

1、琉璃为地,七宝为界(无量妙宝,相间为地)

‘极乐世界,以黄金为地。’ ——《阿弥陀经》。

‘极乐世界通常是琉璃地上,间以黄金,然而,也可说是众宝所成,不一定限于某一种宝。’——《弥陀疏钞》第三卷。

‘由于极乐世界宽阔广大,不只一个角落。经典常只提到了黄金或琉璃这一两种宝,其实它应是众宝所成,而且还无穷无尽呢!’——《弥陀疏钞》第三卷。

‘那佛土以自然化生而且体性温柔的七宝,相间为地。但有些区域却纯以一种宝为地……。’ ——《大阿弥陀经》。

‘其他真金,七宝莲花,自然涌出。’——《阿弥陀如来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看见琉璃地,内外辉映透澈,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有八棱,乃百宝所成。每一珠宝放出千道光明,每一光明具有八万四千种色彩,映在琉璃地上,宛如千亿日。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界以七宝,分外整齐明了。’——《观无量寿佛经》。

‘琉璃为地,城墙、门窗、堂阁、柱梁、斗拱、周匝罗网,都是七宝所成,如同极乐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国土清净庄严,没有世间的五浊(见浊、劫浊、命浊、众生浊、烦恼浊),没有贪爱的欲望,没有心意的垢染,以白银、琉璃为地,宫殿楼阁都是七宝,犹如西方无量寿国。’——《灌顶经》。

2、宽阔平坦,无有幽险

‘极乐国土,清净严饰,宽广平正,没有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等山。’——《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极乐国土没有各种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妙高山等一切诸山。’——《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极乐国土没有大海、小海、溪渠、井谷(等幽暗之所)。但由于佛陀的神力加持,如果众生想看高山、大海和山谷等也随时可以见到。’——《无量寿经》。

‘地平如掌,生柔软草,如安乐国。……平如澄水,柔软乐触,犹如缯纩,如安乐国,无诸五浊。’——《央掘摩罗经》。

3、自然七宝,柔软光耀

‘极乐国土,以自然的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恢廓旷荡,不可限极。这些宝都相参杂、转相间入。光明煜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越十方一切世界,它是众宝的精英,宛如他化自在天的宝物。’

‘极乐国土自然化生的七宝,体性温柔,相间为地,或纯是只以一宝为地,光色晃耀,超越十方。’——《大本阿弥陀经》。

4、无量杂宝,众香所成

‘我作佛时,自地以上至于虚空,所有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大阿弥陀经》法藏比丘的誓愿。

——不同于这里的土地,常被农药、杀虫剂、洗衣粉、化学肥料、工厂废水、塑胶袋、垃圾等所污染。

5、国土清净,照见十方

‘ 如果我能成佛,国土清净,而且都可以照见十方所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宛如明镜,照见自己的相貌,那么清晰。否则,我不成佛。’——《无量寿经》。

6、十万亿土,弹指即至

‘从此往西方,经过了十万亿怫土,有一个世界,名叫极乐世界。’——《阿弥陀经》。

‘舍此生已,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在所出生的地方,常知宿命,直至成佛。’——《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和《观世音如来秘密藏神咒经>>


(二)栏杆

1、好美栏杆,七宝所成

‘极乐国土,有七重栏(横的栏杆)楯(直的栏杆)。’——《阿弥陀经》。

2、精致典雅,质地柔软

极乐世界有许多庄严美丽的栏杆,横的栏杆叫做‘栏’,竖的栏杆叫做‘楯’。 这些栏杆都是质地柔软、精致的金银、琉璃、玻璃及各种珍宝做成的,甚至有些(楼观)栏杆上面还饰以璎珞,这些璎珞都会发出美妙悦耳的音乐。(参见《大本阿弥陀经》)

反过来观看我们这个世界,住家附近大多围著水泥砖瓦砌成的高墙,既不通风,又不美观,夏天时十分闷热。有的人以木头、竹子和铁做栏杆,也是会生锈和蛀虫。何况这些栏杆都需要花费许多人力和财力来建造,哪里可以跟极乐世界各种珍宝所自然形成的栏杆同日而语

(三)罗网

1、金缕珍珠,兼挂宝玲

‘无量的宝网,都是用纯金缕著珍珠,以及百千种各式各样的宝物,来装饰庄严的气氛。周围又垂挂宝铃,颜色华美、光泽灿烂,覆盖在树林上。’——《瑞相经》。

‘在极乐世界,到处可以看见金、银、真珠等美妙的宝物所做成的罗网,上面悬挂著宝铃 ’——《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2、自然罗网,质轻柔软

‘极乐世界的罗网,质地宛如兜罗绵那么柔软.而不像我们这世间的宝物,必须经过精雕细琢和矫揉造作以后,才能用来装饰。’——《大阿弥陀经》。

3、真珠网间,现诸宫殿

‘极乐世界的树上,有许多美妙的真珠网弥覆在它上面。每一棵树都有七重罗网。每一个罗网间,有五百亿座奇妙而且华丽的宫殿,宛如大梵天的天宫,有诸天童子,自然化生在其中。’——《观无量寿佛经


(四)树木

1、七宝奇树,遍布净土

‘极乐世界到处有很多珍奇的宝树,有的树木纯是黄金、白银、琉璃、玻璃、赤珠、玛瑙、翠玉,或由一种宝形成,而不参杂其他宝。有的树木是由两种宝,甚至由七宝所形成。’——《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2、叶茎花果,无非妙宝

‘有的金树,以黄金为根茎,白银为叶子、花朵和果实。银树,以白银为根茎,黄金为叶子、花朵和果实。玛瑙树,以玛瑙为根茎,美玉为叶子、花朵和果实。美玉树,以玉为根茎,七宝为叶子、花朵和果实。’——《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有的金树,以黄金为根,白银为茎,琉璃为枝,玻璃为条,赤珠为叶,玛瑙为花,美玉为果。银树,以白银为根,黄金为茎,枝条和花果跟金树相同。琉璃树以琉璃为根,黄金为茎,白银为枝,玻璃为条,赤珠为叶,玛瑙为花,美玉为果。玻璃、真珠、玛瑙等树,也都以各种珍宝来辗转修饰,宛如琉璃树一般。还有玉树,以玉为根,黄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玻璃为叶,赤珠为花,玛瑙为果。又有无量摩尼珠等庄严的宝树,周遍极乐国土。’——《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3、对称光奕,上覆宝网

‘这些宝树,行行相植(间),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花花相顺,实实相当。光辉赫奕,世无能比。树上覆有七宝罗网,质地像兜罗绵那么柔软。’——《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4、清风拂树,自出妙音

‘极乐世界,时常吹拂清风,只要微风吹过,就自然发出相互和谐的各种音律!’——《无量寿经》。

‘净土树林等内外景物,常有和风吹拂时,发出微妙声音,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等真理……。’——《大般若经》。

5、树中影现,十方佛事

‘极乐世界的宝树,会显现十方佛土清净殊胜和庄严的事迹,宛如明镜现象一样(逼真)!’——《大本阿弥陀经》。

——树上有净化的电影。

‘无量寿佛,有高达十六亿由旬(一由旬等于四十里或六十里)的菩提树。这棵菩提树枝叶垂布八亿由旬,树根隆起,高五千由旬,周围也是如此。这棵菩提树的枝条和花果,时常有无量百千种种妙色和各种殊胜的珍宝来庄严。例如:月光摩尼宝、释迦毗楞伽

(五)花卉

1、昼夜六时,雨适意花

‘不论白天或夜晚,天上时常飘下很香、很好看的曼陀罗花(适意花)。’——《阿弥陀经》。

‘世人行善或修定,诸天欢喜,有时还会雨华(花)赞叹,更何况是极乐世界,乃是佛、菩萨、圣贤和诸上善人集会的处所,理应如此!’——《阿弥陀经疏钞》第三卷。

2、落英缤纷,整洁美好

‘和风将树上的花朵吹落地上,整个极乐世界的地面到处布满厚厚的一层花絮,十分整洁美观(一点也不杂乱)、柔软光洁。’——《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3、风伴妙乐,香花四寸

‘四方自然起风,发出五百种声音,吹到树上的花朵,花朵散发奇异的香气,而且随风散落在菩萨和声闻大众的身上。花朵飘落地面,积了四寸,十分美丽,而且芳香无比。只要花朵有点凋谢,便自然被风吹走。’——《大阿弥陀经》。

4、柔软多彩,形状极美

‘譬如有人将花铺在地面,然后再用手把它弄平,随著五彩缤纷的花朵,间隔和交错地分布排列成极美的形状。极乐世界的花卉也是如此。极乐世界的花朵很微妙,又大又柔软,宛如兜罗绵。’——《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5、踩地花陷,举足复平

‘如果有众生踩在落花上,陷进花朵大约四个手指高,但只要脚跟提起,那些花便又恢复原状。’——《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6、凋花没地,花卉常新

‘过了早晨,那些花自然没入地中。旧的花朵既然消失,大地变得清净,此时又飘落新花朵,整个极乐世界的地面到处都覆盖了一层花朵。其他像中午、下午、夜晚,又再飘花堆满地面,也是这种情形。所有广大珍奇的宝物,没有不出现在极乐世界的。’——《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弥陀疏钞》说:‘极乐世界的花有无量种!’

——真正的花都在此,巴黎哪比得上呢?

7、七宝莲华,百亿彩叶

‘极乐世界有七宝莲花,每一株莲花,有无量百千亿片叶子,每一片叶子有无量百千种珍奇的色彩,而且莲叶上有百千种摩尼妙宝来庄严,上面又覆盖了相互辉映的宝网。’——《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8、莲华放光,现佛金身

‘莲花的大小,有的半由旬,或一、二、三、四……甚至百千由旬。每一朵花都放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道光明,每一道光明,又现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尊佛。这些佛身如金身,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和八十种美好的身体特征,无比殊胜和庄严。这些佛不但放百千道光芒,普照世界,而且又到十方世界去为众生说法。’——《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六)建筑

1、七宝楼阁,上覆珠络

‘极乐世界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都是庄严的七宝自然化成。又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为交络,覆盖在这些建筑上面。’——《无量寿经》。

2、美轮美奂,远胜天宫

‘极乐世界的讲堂、精舍、宫殿和楼阁,都是七宝所成,胜过他化自在天天帝所居住的宫殿百千万倍。菩萨所居住的宫殿建筑,也是如此。’——《大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只省略地说了七宝,其实净土有无量妙宝。’——《佛地论》。

3、大小随意,自然受用

‘如果诸位有情需要宫殿和楼阁等,便可以随意获得,而且宫殿和楼阁的高度、长度、宽度、形状各随人意。(不但如此,连室内装璜也自然现成受用),楼阁中有许多床座,床座铺上了极为美妙高雅的绒布,并且以种种宝物来庄严和修饰,自然出现在众生面前。……’——《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4、德行愈厚,楼阁愈美

‘有些楼阁能随意高大,浮在空中,宛如云气。也有些不能随意高大,固定在地面上。这是因为求道时,德行有厚薄的缘故。’——《大阿弥陀经》。

5、旁有华幢,乐器庄严

‘楼阁的两边,各有华幢,以无量的乐器为庄严。八种清风,鼓吹这些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法声。’——《观无量寿佛经》。

6、栏上璎珞,皆出妙音

‘楼观栏楯,璎珞覆上,皆作五音。’——《大阿弥陀经》。

7、光明成台,百宝楼阁

‘黄金地上,每一种宝物,都有五百种颜色和光芒。像花那么美的光芒,构成光明台,成千上万的楼阁,都是百宝所成。’——《观无量寿佛经》。

天人的一小片指甲,就值一整片阎浮提的土地。’——《杂宝藏经》。

——更何况是极乐的净土呢?


(七)水池

1、池畔檀木,花叶飘香

‘极乐世界中,到处都有七宝妙池。池中充满了八功德水。’——《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极乐世界有很多水池,池畔有檀香木,花叶垂布,香气四溢’——《无量寿经》。

‘讲堂左右,泉池交流,……湛然香洁……岸边无数旃檀香树、吉祥果树,花朵和果实时常飘散芳香,形色光明照耀。枝条修长,叶子茂密,相交垂覆在水池上面,散发各种世间无法形容的香味,随风散馥,沿水流芬。’——《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夏莲居先生会集本第十六页)。

2、池上花多,光洁茂盛

‘水池上面有天优钵罗花、钵昙摩花、拘牟头花、芬陀利花,色彩富有变化,而且光洁、茂盛。’——《无量寿经》。

3、水位高低,随心所欲

‘那些菩萨及声闻众(极乐世界的居民),如果进入宝池(沐浴或游戏),水的高度可随心所欲,无论想要水位到足踝、膝盖、腰部、颈部,它都会立即依照你的意思。如果要全身浸泡者,水就马上漫著你的身体。如果沐浴或游戏完毕,想要水位还原,它就立即恢复本来的水位。’——《无量寿经》。

4、水的温度,冷暖适意

‘池水的温度(冷暖调适),自然随意。’——《无量寿经》。

5、水色清明,宝沙映彻

‘极乐世界的水质清明澄洁,清净得好像没有东西一样。’——《无量寿经》。

‘极乐世界七宝池底宝沙映彻,无深不照(水清见底)。’

6、池上波澜,自发妙音

‘水池上面有小小的波澜和回流,辗转相互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流动时美丽的波流(涟漪),自然发出美妙的声音。’——《无量寿经》。

7、随所应闻,法喜充满

‘随其所应,无不闻者。有的人听到佛的声音、讲经说法的声音、僧音、寂静声、空无我声(破执著和烦恼的声音)、大慈悲声、波罗密声或者解说佛陀十力、四无所畏和十八不共法的声音、各种通达智慧的声音、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甚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这些声音都随众生的程度和喜好而听闻,听后必然产生无量欢喜、随顺清净、离欲安宁、明白真理等功效。’——《无量寿经》。

——每个人都随自己的性向和兴趣,听到不同的声音。

8、池边阶道,七宝严饰

‘池的四边有梯阶和道路,都是金、银、琉璃、玻璃四种宝物,合起来做成的。上面的楼阁也是用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种宝物,装饰得整整齐齐,而且非常好看。’——《阿弥陀经》。

9、内外左右,大小适中

‘建筑物的内外左右,有许多水池(可以沐浴)。这些水池有的十由旬,有的二十、三十,甚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都各相等(成比例)’——《无量寿经》。

——水池越大,深度就越深。

10、池水清香,甘露美味

‘池中有八功德水,清澈、盈满、洁净、芳香,而且还可以喝,味如甘露。’——《无量寿经》。

11、宝池玉沙,多彩多姿

‘黄金的水池,池底铺了白银沙,白银的水池,池底铺了黄金沙,水晶池底铺了琉璃沙,琉璃池底铺了水晶沙,珊瑚池底铺了琥珀沙,琥珀池底铺了珊瑚沙,砗磲池底铺了玛瑙沙,玛瑙池底铺了砗磲沙,白玉池底铺了紫金沙,紫金池底铺了白玉沙。有的水池是由两种、三种甚至七宝所合成的。’——《无量寿经》。

12、七宝莲池,质柔色美

‘每一个水池,都是七宝所成。那些宝物的质地非常柔软,都是从如意珠王产生的,分成十四支,呈现七宝妙色。这些水池以黄金为管道,渠下都是以各色各样的金刚为底沙。’——《观无量寿经》。

13、宝珠涌香,上下流注

‘摩尼宝珠涌出香水,流注在花卉间,沿著树木上下流动。’——《观无量寿经》。

——《弥勒菩萨下生经》记载:‘兜率天也有水游梁栋间。’我们这里的水不会往上流。

14、八功德水,清凉甘甜

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有下面的特征:

(1)澄净——没有污垢和染浊。

(2)清冷——清澈凉快,使人没有烦热。

(3)甘美——甘甜美妙,味道绝佳。

(4)轻软——轻扬柔软,上下自在。

(5)润泽——津润滑泽,而不枯涩。

(6)安和——安静和缓,绝不激暴。

(7)除饥渴——不仅止渴,兼可疗饥,同时又具有殊胜的效力,饮时调适,饮后永无病患。

(8)长养诸根——对于身心诸根,大有俾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和《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15、浴毕坐莲,心智增长

‘既然沐浴完毕后,或各坐于莲花之上。……洗后进益,有的在地上讲经、有的在诵经、自(已练习)说经、授经、听经、念经、思道、一心坐禅、经行。也有在虚空中讲经的,甚至坐禅、经行,各随自己的性向而有所得。未断烦恼的众生,因而断除烦恼;未得不退转的菩萨,因而证得不退转。(所以这水不仅有沐浴的功效,洗完以后又能得大利益。)——《无量寿经》

‘极乐世界的众生,在水池中沐浴完毕后,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无量寿经》。

五、行

(一)饭后经行,逍遥安适

‘饭食(以后,便徜徉自在地)经行。’——《阿弥陀经》。

——不同于世人吃饱饭后,不是为世俗杂务奔波劳碌,就是昏睡床上浪费光阴。

(二)神通自在,遍游十方

‘极乐世界的众生,时常在清早时,每人都用衣襟(或用盛花的器物),装了很美妙的花,去供养各方世界的十万亿佛。他们清早出去,到了吃饭时,已经回到自己本来住的西方极乐世界了。’——《阿弥陀经》。

‘每天清晨,大家拿著这些美妙的鲜花,过了一会儿,就飞到他方无量世界去供养百千亿尊佛。大家各以百千亿种香花宝树,供养佛陀,有的人将花散在空中,有的放在地上,而后回到极乐净土。’——《称赞净土佛摄经》。

‘诸大菩萨,承佛威神,在吃一顿饭那么短的时间,遍到十方无量世界,以香花、伎乐、衣、盖、幢、幡等无数供具供养诸佛。如果要献花,则于空中,化成花盖,周围达四十里,甚至六百或八百里,各随花盖的大小,停于空中,势皆下向,以成供养。又以妙音,歌颂和赞叹佛的功德,又听佛说法,供养完毕后,忽然轻举,还到本国,仍然尚未用餐。’——《大阿弥陀经》。

‘我作佛时,我国中人,都得到神足通,在一念顷,能过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大阿弥陀经》的法藏比丘愿。

‘八住菩萨在一刹那那么短的时间,就可遍到无数世界。’——《华严经》。

——根据《大阿弥陀经》法藏比丘的四十八愿,往生极乐世界,不仅得到飞行的神足通,而且又得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漏尽通。真是六通具足、自在!

——不同于此世界众生出门要挤公共汽车、饱受空气污染和喇叭噪音,出国则不但奔波游览、花费巨款,而且还可能有水土不服之患。


六、育

(一)生育——莲花化生不受胎苦

‘西方安乐世界,现在有一尊阿弥陀佛,如果众生,无论出家或在家,能正确地受持那一尊佛的名号,并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会来到他住的地方,使他看得见佛菩萨。他见到佛菩萨以后立即产生庆幸和喜悦,而且功德倍增。因为这个缘故,他所投生的地点,永远脱离胎胞和污秽的形体,纯是住在鲜美微妙的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而且具有广大的神通和显赫的光明。’——《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如果有人能忆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他将来必会远离生、老、病、死和无常的苦恼,……很快往生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听闻妙法。这种人永远不再受轮回的苦,没有贪爱、憎恨和愚痴,没有生、老、病、死,没有饥饿的困厄,不受胎胞生身的痛苦,承佛法的威力,莲花化生……。’——《大乘庄严宝王经》。

(二)教育

1、讲堂和宿舍

(1)内有水池 外有森林

‘每一间佛的讲堂和阿罗汉的住宅,里面都有七宝池,外面都有数百千重的七宝树。’——《大阿弥陀经》

(2)白珠摩尼明妙无比

‘无量寿佛讲堂精舍、楼观栏循,亦皆七宝,自然化成,又有白珠摩尼以为交络,无比光明美妙。诸菩萨众,所居住的宫殿,也是如此。’——《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夏莲居先生所辑会集本第十六页)。

2、教育场所——七宝莲花

(1)莲花放光色泽柔美

‘池里的莲花,像(金轮圣王的)车轮那么大。青色的莲花,会放出青色的光芒;黄色的莲花,会放出黄色的光芒;红色的莲花,会放出红色的光芒;白色的莲花,会放出白色的光芒。这些莲花都很美妙,很香又很洁净。’——《阿弥陀经》。

——注:《婆沙论》记载:‘轮王的千辐金轮,周圆十五里。’《华严经疏钞》说:‘金轮大一由旬。’

(2)莲花众多 难以胜数

‘每一个水池中,都有十六亿七宝莲花,周圆都正等于十二由旬。’——《观无量寿经》。

(3)莲花大小变化多端

‘池中的莲花,有的一由旬,有的甚至百由旬、或千由旬。’——《大阿弥陀经》。

(4)百千亿叶繁茂旖旎

‘各式各样的七宝莲花,周遍世界,每一朵七宝莲花,都有无量百千亿叶。’——《大阿弥陀经》。

(5)光彩绚丽扣人心弦

‘青色莲花,放出青光,白色莲花,放出白光;玄、黄、朱、紫等颜色的莲花也是如此。光彩绚烂,每一朵莲花中,放出三十六百千亿道光明。每一道光明又现出三十六百千亿尊佛。每一尊佛都放百千光芒,普为十方众生,说微妙法。’——《大阿弥陀经》。

(6)种类特多目不暇接

‘极乐世界的莲花有无量种色彩和无量的光明。阿弥陀经只说了四种颜色,大本阿弥陀经说了六种颜色,都是省略了。’——《弥陀经疏钞》。

——注:青、黄、赤、白是一切颜色的基础,有了这四种颜色,可以调出无数多的色彩。所以阿弥陀经只列出这四种最基本的颜色。

(7)叶脉如画美不胜收

‘莲花的每一片叶子,都有八万四千条脉络,宛如天上的图画那么美!’——《观无量寿佛经》。

——每一片叶子都等于开了一个‘画展’!

(8)莲花特征略说四种

‘极乐世界的莲花有微、妙、香、洁四大特征。’——《阿弥陀经》。

甲、四种微细幽隐精致

幽微——根潜池底,不可窥视。

隐微——不生高原陆地,与繁华丽蕊而争妍艳。

细微——《观无量寿佛经》说:‘每一莲叶上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

精微——七宝所成,珍奇粹美。

前面两点,是所有莲花共有的通性,后面两点是极乐世界的莲花才有的特性。——《弥陀经疏钞》第二卷。

乙、十二种妙超越凡俗

因果同时妙——刚开花,即结果,不等待花落才结果。

垢净双非妙——莲花不但出污泥而不染,同时也超越清水。染而不染,不染而染。

总别齐彰妙——花遍围于莲子外,种于罗列在莲花中。

隐显随宜妙——昼则开敷,夜则还合。

主伴相参妙——巨莲在中,而有百千亿莲花以为眷属。

胜劣分别妙——九品莲花,各随宿修,不相错谬。

小大无定妙——大一由旬,甚至百千万亿由旬。(一由旬是指80里的范围)

寒暑不迁妙——不以春生,不以秋瘁,亘古常新。

彩素交辉妙——朱、紫、玄、黄或者纯白,杂色杂光,也是如此。

动静一源妙——生于彼国,而能从空中来至此土,迎取当生。

凡圣兼成妙——诸佛菩萨,结跏其中,念佛众生,托质其内。

感应冥符妙——此方念佛,极乐世界的莲花立即标上姓名。随人勤惰而现荣枯。

前面四点是所有莲花共有的通性,后八点是极乐世界的莲花才独有的特性。

丙、二种芳香香中之王

秽中香——此土莲花生在臭水,而能放出幽香。

香中香——彼国光色不同,香气随异,芬芳馥郁,不可胜言。

丁、二种洁净洁中之最

垢中洁——此地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洁中洁——彼国则莲根生在金沙,吸收八功德水的水份,质料是妙宝,所以无比洁净。——《弥陀经疏钞》第二卷。

3、生活环境

(1)奇珍鸟类出和雅音

‘极乐世界,时常有各色各样、稀奇美妙的鸟,像白鹤、孔雀、鹦鹉、鹙鹭、迦陵频伽(好声鸟)、共命鸟……等。这些鸟,昼夜六时,都会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它们的声音都是在畅演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种种佛法。使众生听了,都想念佛宝、法宝和僧宝。’——《阿弥陀经》。

‘极乐世界中,时常有种种奇妙、可爱而且色泽很多的鸟类,例如鹅、雁、鹙鹭、鸿、鹤、孔雀、鹦鹉、迦陵频伽、共命鸟等。这些鸟时常聚在一起,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宣扬妙法。’——《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极乐世界的鸟叫得悦耳,而且有内容,不同于此地的鸟只乱叫一通。柔和与粗暴相对,像乌鸦的叫声就是暴音。优雅与低俗相对,像黄莺等是属于较俗的鸟音。声音柔和而不粗厉,就使听者躁心自然消释,是名“和音”。正大谨严,没有邪靡,能使听者欲念自然平静,是名“雅音”。子路的瑟缺乏柔和,郑国的音乐违背优雅,极乐世界的鸟,兼具“和”、“雅”这两种美德,是为黄钟大吕等乐器所不及。’——《弥陀经疏钞》第一卷。

文章评论

卍南無阿彌陀佛卍

[ft=,5,]有人怀疑说:“人在这个世界念佛,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为何便生出莲华一朵呢?”我告诉他说:“这并不难明白。譬如大明镜,凡是有物到来便映现其影,明镜何尝有迎接之心呢?只是由于镜子明亮,自然可以显现事物而已。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中,清净明洁,自然照见十方世界,犹如明镜中看见其面像。所以,在这个世界念佛,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自然出生莲华一朵,是无足怀疑的。”[/ft]

卍南無阿彌陀佛卍

[ft=,5,][B]又有人怀疑说:“修行精进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菩萨众来接引。而十方世界有无量无数的众生精进修行,佛菩萨怎么能尽知他们的命终之期而前往接引呢?”回答:“这也是自然而然的。譬如天上有一轮太阳,普照无量境界,岂不是自然而然吗?何况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远远不止日月的功效呢?” [/B][/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