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谈念佛三昧 和打坐念佛的方法
佛教影音
·元音老人讲座 |
元音老人与心中心法 推荐视频 | 元音老人-禅净密和心中心法 推荐视频 | 元音老人-论佛教八大宗和明心见性 推荐视频 |
元音老人-心经大意 推荐视频 | 元音老人-上海寓所的随缘开示 2008-6-3 | 元音老人-济南开示 2008-5-30 |
净土宗非常方便,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一句阿弥陀佛,可以说三藏十二部经文都包括在内。一切宗都可以把它含藏在内。所以是三根普摄,八教圆赅的好法。可惜现在有些净土宗人,没有好好地,一心一意地持这句圣号。在大陆就有一个很不好的话说,叫大家都不要用功,说散心念佛,带业往生。就是我们一面念一句圣号,阿弥陀佛,一面可以动脑筋,想什么念头,讲什么废话。可以把业障带去到西方。
假如这么便当,莲池大师不会在他的《竹窗随笔》里说,念佛者多,生西者少,何也?为什么念佛的人多,生到西方去的不多呢?这是为什么?他说,就是因为念佛心不痛切故。念佛的心不是虔诚,不是真心实意地,不是真为生死地,恳恳切切地念这句佛号。而是敷敷衍衍、马马虎虎、有口无心。所以憨山大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冤枉。
但是我们说,不管你禅宗、净土、密法,都要好好用功。不好好用功啊,光靠他力,没有自力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平常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念佛也要好好地念。象憨山大师教导我们说,念佛,如推重车上山,要极力追顶,一句接一句,一字连一字,字字清爽,那样子才得力。
紫柏禅师说,我们念佛,是不是能往生西方,自己可以检查。在什么地方检查呢,在两头取证。一头顺境,一头逆境。顺境的时候,你高兴喜欢得不得了,念佛之心忘到脑后去了,没有这个佛念当前。逆境当前,你很烦恼,光火得不得了,那个佛念也没有了。因为这两头你都作不得主了,跟境界跑了,那么,临命终时,就很危险,这个正念就提不起。因为临命终时,四大分散,非常痛苦。尤其是风大分散时,那个身体啊,就象被刀一层刮掉一层,非常痛苦,所以人都昏迷不醒。那个时候,你还有佛号提得起吗?所以说,要现在好好用功。
释迦佛教导我们要执持名号,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执,就是抓得紧,持,是锲而不舍,就是佛号与我们的心契合在一块,不分心佛有两分。心和佛打成一片,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契合一致。所以这样子才能够一日到七日,自始至终,都无心可乱。一心就是无心,心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好乱呢?所以,一心不乱。这个是我们念佛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问题。
很多人现在念佛,以为是不要念佛三昧,我们不要三昧,因为我们往生是依靠他力。就是依靠阿弥陀佛接引生西,不是靠自己。殊不知,要有他力需先要有自力,自己一点力量也没有,完全依仗他力,那就依仗不到了。我们看世间的事情来比,世间的事,依靠他人帮忙,自己要有相当的力量。自己一点本事也没有,全靠别人给你帮忙去做,做成功吗?也做不成功。所以,世法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世法。世法如此,佛法何尝不如此呢?所以,要依靠他力者,一定自己要有相当力量。就是虔诚地念这句佛号。
印光大师曾经讲过念佛三昧,就是教我们念佛,要竭力提撕。提,是聚精会神把这个佛号提在心中;撕是撕破。所以念佛时,要带参究,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是从何处出来的?这念佛的是谁呢?看起来这像是参话头,其实,净土宗就是禅宗。印光大师曾经这样说,要常常地参究参究,所以还要把它撕破。撕破者,就是真正念佛念到无可念处,念佛的心本来是妄心,妄心不动的时候,这个佛号就念不出来了。能念之心,所念的佛号,一时脱落,那就撕破了。
他还举几个例子,说我们念破的时候,我们的这个体,就是真如妙体,如旭日东升,光吞万象。其体也,就是要象月落西沉,众声枯寂。就一面说我们佛性体一样都没有,就如月落西沉,众声枯寂。它的用,其用啊,象太阳朗照大千,光吞万象。所以我们真如佛性,就是这样子一个妙体妙用。就是用念佛就可以证到。在净土宗里有很普遍的一句话,花开见佛悟无生。这句话就是说,我们现在用功,这句佛号念得好,念得妄心断掉,佛号脱掉,我们的心花,就是我们的这个胸腔的肉团心,它会开分。
我们的心,就象这个莲花一样,没开的时候象莲花苞,上面尖的下面圆圆的没开。所以用心表示莲花者,一表示形象;二表示它的体性。莲花是出污泥而不染,我们的这个心,虽然在这个娑婆世界,一切烦恼当中,它也是不染。所以只要我们心,念佛能空净,这花它就会开分。
我们的心在两种情形之下开,一种就是在入三昧、入定的时候,它能开一分。所以我们见到一分光明。开得大,就见的光明大;第二种情形,就是在我们断气的时候,最后一口气一脱,落下去了,触到这个心包络边上的死穴,这个穴道,那么我们的心就开了,第八识就走了。所以第八识是最后走,所以法相宗说,去后来先作主公。去是最后,这个第八识,来是最先来。所以第八识它就走了,这个心就开开来了。所以我们坐得好,这个心花开敷,见到我们的自性佛,花开见佛,就是见自性佛。这个自性佛就是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和我们的自性佛是一样,是千佛万佛共一体,没有两样。就象是电灯光,光光相摄,交参无碍。所以见到这个自性佛,就是见到阿弥陀佛。所以这句话就是叫我们做功夫,做得好,当下就能够开开来,见到本性。所以心里清净了,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弥陀经》里有,若今生、若已生、若当生。就是说我们生西方,并不是一定要死了来生,现在也可以生,当下也可以生。就看我们怎么用功夫。所以念佛三昧证到了,它就是禅宗,它就是密宗。因为密宗也就是要靠身口意三密加持,打开秘密宝藏叫密宗。我们净土宗,念一句佛号,就等于持咒。打开我们自心的本性,就是打开秘密宝藏。修法时,我们用身口意三密加持,所以我们都是趺座而坐,脚不动了,手结法界定印,手不动了,手脚不动,这整个身体就不大动了。这是身密;口念佛号不停,那叫口密,所以不能念佛的时候讲闲话,否则就不是一心念佛了。口密就是要不停地念佛号,要念到妄想断处,想念也念不出来了,那才真好。
到这个时候,往往有人害怕,哎呀,我怎么没有念呢?佛号没有啦,佛号脱掉啦。我离开佛啦,哎呀,我要落空了吧?所以这个他不知道,这时候正好,是心佛道交,打成一片的时候。他不知道,所以害怕。一害怕,又退回来了。本来已经很好,走进去了,入三昧了。所以我们念佛号要知道,得到这个境界是非常好的。所以说净土宗就是禅宗。它见到本性,打开来,这不是就是禅宗所说的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吗?不就是密宗所打开的秘密宝藏,见到你的秘密宝了吗?所以净土宗和禅宗、密宗完全一样,没有两样。
其他的宗啊,都不免在外面兜兜圈子,只有禅宗是直下见性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一点圈子不要兜。可惜现在我们末法时代的人,根基陋劣,禅宗的祖师因为看我们的根基不好,就不用直指了,就叫我们参话头。因为直指教你见性,你不相信。你以为,见性就这么容易吗?比如我们举个例子,我们大家的佛性,不在外面,时时在我们面门放光,我们能见,能闻,能说,能做事,能走路,这一切都是佛性的妙用,离开佛性就不能动。
我们看见东西就是佛性的妙用。现在科学家说,我们看见东西不是眼睛,是我们大脑的视神经作用。大脑视神经不好,坏了,你眼睛好,也看不见东西。他们是查到根子上,是的,视神经是起大作用,但是,他说对了一半,为什么呢?大脑视神经相当于电线,我们的眼睛相当于电灯泡。电线拉好,电灯泡装好,不通电,灯还是不亮。所以当我们一口气不来的时候,断气了,我们的大脑还在,眼睛还在,但是那时侯你什么也看不见了,就是佛性离开你了。就断了电了,所以你看不见了。所以佛性就等于电,电是无相的,你看不见,通过电灯泡亮了,你见到电了。所以我们现在啊,能看见东西,实在是佛性的妙用。
释迦佛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就悟道了。他怎么悟道呢?明星离开我这么远啊,我能看见这个星星啊,这是什么作用啊?这是佛性的妙用啊。因为世间的一切相,都是我们佛性所显现的,都是我们佛性所变化的。所以离开佛性这一切都没有。现在我能看见这些,都是佛性的妙用。那么一切众生都和佛一样啊,都能见能闻啊,他们都有这个佛性喽,他们怎么不知道呢?噢,一切众生虽然有和佛一样的智慧德相,但是因为颠倒妄想执着之故啊,所以,迷失了本性。由外界这些东西的(欲望)盖上去了,把我们的本性光明淹没了,所以不见。所以在宗下说,只为亲切甚,反令见得迟。因为太亲近了,就在你面门放光,你自己倒反而见不到了。就象我们把它摆在眼前,太近了,看不见了。实在是,我们时时刻刻地都在佛性的妙用当中,而自己不知道。
有很多人,学佛法是求神通,他不知道,我们时时在神通。什么神通啊?我们穿衣吃饭就是神通啊。他说,哦,不对不对,穿衣吃饭是什么神通啊,人人都能穿衣,个个都能吃饭,怎么这是神通呢?他不知道个个都能是大神用。因为这是佛性的妙用啊,你一口气不来,你能穿衣吗?你能吃饭吗?现在能穿衣的是谁?吃饭的是谁?这不是佛性的妙用吗?就是可惜我们心有所住而不通。停留在某种事情上,停留在某种念头上,停留在某个思想上,他不肯放下来。所以虽有神用而不通,就是有住相之故。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不住相,晓得一切相都是我们的性所显现的、变现的影子,而不住着。我只利用它,而不为它所用。那就是悟大道。所以祖师们说,坐在饭箩边,饿死人无数。你自己坐在饭箩边,饭箩里不是饭啊?你盛起饭来就吃好啦。他不知道吃,就在自己的神通妙用当中,还不知道,还另求神通。他以为那些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那才是真正神通,现在这个不算神通。其实都是神通妙用啊,因为都是我们佛性的妙用。佛性是无所不能,所以叫神。但是现在你有所住着,所以不通。所以把我们住着之心拿掉,就好了。
我们念佛,也就是这个道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心里住的东西拿掉。你一点不要执着啦,追求啦,都是假的,如空花水月。眼睛有翳的人看出来,空中有花。水里的月亮影子,你捞得着吗?所以你不要去捞。但是习气深固,一时放不下来。所以佛就教我们一个法门,念佛吧,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佛号来转换我们的妄心,把这个执着的习气转光。叫你不要去粘着,不要去追求。那么你八识心田种子清净了,所以你就转识成智了。
禅宗正是用这个道理,叫你参话头。念佛是谁?念佛是哪一个?你说念佛是我,你喊什么作我?身体是我吗?身体显然不是。为什么?一口气不来它不能动了,它不能念了。现在能念,那是谁?这就不是这个身体。你说是思想吗?思想也不是的,因为思想是没有,毗舍佛说,心本无生因境有。心就是思想,思想本来没有生灭,没有。因为外面的境界反映,才有的影子。所以六尘落谢的影子叫做思想。那么外尘是你吗?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尘。是你自己吗?那么显然不是。所以心也不是你,身也不是你,什么是你?所以在这个上面起个大疑问,起个大问号。就把你所有的妄想隔断了。
达摩祖师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墙壁就是隔断内外了,内不能出,外不能入。你真正不动了,那么好消息要到来了。就是一个时节因缘到来时,一触即发,就把你打开来。所以禅宗用的很妙的方法,本来是直接指示,你看禅宗所有大德,古来大德,没有教参话头的,等宋朝以后,才开始参话头。就是人心渐渐不好了,直接指示你,你以为是没有什么玄妙,他以为,噢,开悟见性么,那么就应该发神通了。所以大家都是以神通来衡量你这个人是不是开悟。你开悟了,一定是六通齐发,假使你没有神通,那就证明你没开悟。他不知道开悟和发神通是两码事,就等于入定和开悟也是两码事一样。你定功很好,入定,到三禅定、四禅定,不开悟还多得很。为什么?住在定境里面了。二禅喜,三禅乐,四禅是清净啊,你住在这个乐里,住在清净里,你不开悟,还是有的是啊。
你发神通了,就是开悟了吗?外道都有神通,外道都开悟了吗?就算罗汉吧,罗汉也有神通啊,罗汉是不是开悟了,见性了?没有。因为罗汉还有法执未除,只断了人我执。法我执未除,不算见性。所以不相干。所以发神通和开悟是两码事。
从前古人根基深厚,有的就是先通后悟,先发神通,然后再开悟。这是什么缘故?这叫报通。就是前世修的根基,这世来得报偿了。有报酬了。叫你先开发神通。开发神通没开悟,你住着神通,要成魔,倒反而不好啊。所以不是好事。所以我们常常举例子,举了很近代的事情,不是古代的事情。就是张献忠造反的时候,有一个破山祖师,在四川双桂堂开堂说法。他参禅的时候是在浙江宁波天童寺,跟他的师父密云悟禅师参禅。他还没开悟啊,先出意生身。意生身是我们佛教的名字,在道教就是阳神。意生身就是第七识,意根。第七识是第六识的根子,叫意根。这个第七识出来了,生的身,叫意生身。这个是它影像,还是识神。不是我们本来人,就不是佛性——真如妙体。但是道教认为是,这是本来人。所以道教不究竟。
这个意生身在《楞伽经》里说得很清爽,第一种意生身,就是我们六根清净了,我们打坐做工夫,不是一定要开悟,就是你深入禅定,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不动了,这个第七识,它就自由了,就出来了。因为第七识是个传达识,接收外面六识的影子消息,它接收之后,往第八识里藏。所以第八识是个仓库,第七识是个传达识。你前面六识都不动了,没有消息传给它,就没东西压住它,它就自然就出来了。所以第一种意生身就叫三昧乐正受意生身。受了三昧,快乐无比,因为三禅定是乐,快乐得很。这种乐,不是世间所有的快乐可以相比拟的。所以,禅宗有句话叫好个风流画不成。这时是无法形容的,无法描绘的。所以它这个时候都不动摇的时候,第七识就自然出来了。
功夫更进步,到五地以上,五地是难胜地,这一关很难过,参禅开悟的人,才登初地菩萨,要上上升进,二地、三地、四地、五地,这五地很难跨,难胜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执着习气很深啊,开悟了并不是习气都光了,这个第八识种子还很多,所以有见惑思惑的不同。见惑就是知见,知见不正,这容易除。见惑是有五个:身边邪取戒。这个五个容易除。
第一个是身见,执牢我,这个身体是我,身体是我嘛。我要享受,就要去弄钱啊,弄钱弄不到,就作奸犯科啊,就做坏事喽,不择手段喽。骗、诈、偷、抢都来了,所以社会就不安宁。这个身见第一不好。
边见,就是死后有还是没有这两边。一方说有,死后还有;一方说没有,作两边倒,这是边见。邪见就是拨无因果,说没有因果,坏事尽管做好了。杀人放火尽管来,没有因果的,没有什么地狱的,这是邪见。取,就是见取见。就是不正当的意见,他当作正当。所以一个不正当的知见,创到世上来,害很多人。不正当的知见,他认为很好,认为很正当,叫见取见。第五个就是戒,邪戒。鸡戒、牛戒,持这种戒。可以出三道,能够做得到吗?所以有些漆身吞碳,持这个戒。还要绝食,不要吃饭。说可以涅盘。能得涅盘吗?所以这是邪戒。所以这都是知见不正。这容易除,这个叫见修断烦恼。知见正就可以断掉。
这下面的事情就难缠,叫做修所断烦恼,就是有四住烦恼,这要我们开悟之后,好好地来除了。第一个是欲界爱住烦恼,欲界上的人,淫欲心很重,其他的色相都爱好。就是声色犬马之好,无所不要。有爱就有住,有住就有烦恼。有烦恼就要招果报。所以要把这个欲界爱住烦恼除掉。
第二个要除色界爱住烦恼。色界,就是超过我们欲界了,我们欲界的六欲天有六层,超上去就是四禅天,四层。禅界的一切物象比我们欲界的精妙微细,更好看,更使人流连往返。而且色界有我们修法的定的功夫,所谓二禅喜,三禅乐,四禅清净嘛。舍乐清净地嘛。所以这个很容易让人粘在里面,住在里面不出来。所以你住在里面就成窠臼,是个陷阱,把你陷住了。所以要把它打掉、消掉。
第三就是无色界爱住烦恼,无色界说起来是没有色相了,但是不是完全没有色相?还是有,就精微了,接近于邻虚界。我们眼睛是见不到,但还是有。所以要把这个三界的爱住烦恼都消光,这就是一念无明。
还有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就是我们有生以来,有佛性时就有无明。不是佛性和无明分两期生的。有佛性时就有无明,就是俱生无明,一块来的,所以叫俱生无明,这个无明叫做无明住地。这是要等我们把前面的除光,才能够除这个无明住地。无明住地就是法我,前面是人我。人我执除了,法我执再除。所以做功夫很深,不是一下子能了。所以禅宗开悟见性之后,不是就了生死了。
因禅宗开悟之后不能马上了生死,所以还有生死来去。净土宗往往就诽谤禅宗,说禅宗不好,开悟了见性了也不能了生死,还是我净土宗好。一到西方一切解决了。哦,你这个禅宗,举了很多例子,什么五祖戒啊,草堂青啊,五祖戒是大禅师,再来时投了个苏东坡。苏东坡他能够开悟见性吗?他没有啊。那么,草堂青,草堂青投曾鲁公,曾鲁公他能够成功吗?也不行。
所以说,禅宗不好,还是净土宗好。其实,各宗有各宗的立场,不要彼此诽谤。你不懂禅宗立场,不要说。因为禅宗立场是,只要发大愿,这一生不悟,来生再接下去修。因为有大愿维持的缘故,人身不失,善根不断。能够接下去修。尤其是打开来,真正见到本性的,纵然一下子分段生死不了,他至多至多七次升天,七次下地,就七返人间,这样子,分段生死也了了。这是最最差的了。好一点的,三次升天,三次下降就完了。再好的,一次就行了。所以这个开悟见性之后做功夫啊,要看各人做,不是固定的。不是说,我参禅开悟见性了,马上生死了了。了不了,因为这个习气深重的缘故。
所以说,禅宗要破三关,不是一下子。就是开悟见性是破初关,见到本来面目了,破初关。破初关只断见惑,思惑是没有了。就等于我们要到这个大堂来,到这个禅堂来,人还没有真正走进来,头伸进来看了一看,看见这个佛堂的情形,知道了。但人还没有真正入座,没进来。所以要除习气。把这个所执着的爱住烦恼除掉,才是叫做登堂入室。就是入了法身正位,这叫破重关。什么样的景象呢?就是破到一切顺境,你没有一点喜爱之心,因为看作假像嘛,是吧?一切逆境,没有一点烦恼之意,因为都是影子嘛,不可得的嘛,有什么烦恼呢?所以他这个心真空净了,一点不动了,没有丝毫的住着,假如有点住着,有点走着,噢,什么境界来了要动了,那就不算。所以到这里,你就自然地发起神通来。所以,那个法相宗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运行地后纯无漏,运行地,就是第七地,到第七地之后,就是到第八地,才到无漏位,才入无为位。
发起初心欢喜地,就是开发本来面目,打开来见道了。见到本来面目,开悟之后,你还有俱生的我执法执,捆住你,缠住你,不让你固身啊。所以这个种子还在啊,它遇缘就起现行,所以还有走着。起现行有动作,造业了,所以还不行。所以一定要历境练心,在境界上磨练,把你执着的习气练光,你才能够了分段生死,你才能够发挥神通。那个时候,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就一时俱发。这个密宗《大日经》说得很清爽,《大日经》是密宗的一个重要经典,根本经典。它就说,菩萨住此,勤苦修习,不久五通齐发。住在什么地方?就是住在开悟的地方,见到本性的地方。你就再用功,在事上锻炼,把几种爱住烦恼除掉,你就能够登堂入室,你就能够五通齐发了。所以神通不可求,不是修来的。求也求不来。假如求得来,那是假的,是附体的。
现在很多人都说有神通,其实都是假的。为什么?因为真神通是要心清净了,一点不住相了,才能发起神通。你现在还在别人面前炫耀你自己,卖弄神通,你不是正在住相吗?你还在住相,怎么会发得起神通啊?那个神通肯定是附体的。所以现在大陆戳穿了好几个,都是假的,都是附体的。我们修佛法要在心地上用功。净土宗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不是身体作佛,不要在身体上用功,在心上用功才好。
我们就象现在修净土宗,离开密咒吗?离不开。他要念大悲咒,他要念楞严咒,他要念十小咒,还要念往生咒,是吧?其他的宗都念咒。这禅宗人说,我禅宗不念咒吧,禅宗是自力参禅,不用他力,别的法要有他力了。其实,憨山大师说,禅宗历代祖师都秘密持咒的,没有一个大祖师不持咒。为什么缘故?因为参禅参禅,参到后来,八识种子翻腾起来了,八识种子被你的般若火熏,熏得翻起来,翻起来之后你很难受,坐也不是,立也不是,睡也不是,走也不是。啊,难过得不得了,怎么办?只有借密咒的力量,用佛菩萨加持的力量,把这个种子消掉。所以都秘密持咒。这个话正确吗?非常正确。因为现在我们看到虚云老和尚,他的坐的槛子上,就是六字大明咒。他打坐的槛,就写着六字大明咒,他也持咒。
就是从前,宋朝大慧杲祖师,曾经用过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心密法的一个咒子做转语了。心中心密法的一个咒子,嗡嘛呢达哩吽啪吐(ong ma ni da li hong pa tu)。这是随心陀罗尼。这个咒力量很大,消灾去障,能够长寿。而且能够随心所欲,心想事成。是这样一个咒。他用这个咒做一做转语了。所以看起来历代祖师是在秘密持咒,所以离不开密咒。
我们现在修的这个心中心法,唐朝就有。大藏经里有这个法本,叫《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怎么叫亦通呢?就是和大随求菩萨的密咒相通。所以这个法是一切佛心中心陀罗尼。就是诸佛共同的一个密咒,所以加持力很强。这是我们师公大愚法师在庐山东林寺,修苦行,修般(bo)舟三昧。净土宗有两种三昧,一种就是念佛三昧,就是大家盘起腿来打坐用功,念佛,深入三昧,深入禅定;一种就是般舟三昧,就在这个房间里走,一天到晚地走,兜圈子,经行,不坐不睡。这个三昧证到叫立佛三昧。佛就在你面前立住。但是很难修,因为人的色体吃不消,是吧?
我们师公是发了大愿,说我既然出家修行,我就要修难行之行。我有一口气在,我要把这个法修到底,除死方休。所以他就艰苦地,忍着一身痛苦,腿走肿走不动了,好,那就在地下爬行,爬得手肿了,爬不动了,在地上滚。所以这样子心才死透。感得普贤菩萨现身,传了这个心中心法。
因为普贤菩萨在《法华经》里和释迦佛发愿,他说,将来有人能入三昧,我一定是骑白象,现他面前,为他摩顶授记。所以,当我们师公入定的时候,普贤菩萨就现身,给他摩顶授记。他说,用不着像你这样吃苦,密宗有个法,可以借佛菩萨加持之力,很容易成功见性。你不妨修这个法,好好地修,修好之后,广传大众,可以补救禅宗净土的不足。
所以密法就靠佛菩萨加持之力。这个怎么加持呢?一个就是密咒,一个就是手印。密咒是佛和菩萨在禅定中将自己的心化的符号。等于我们打电报用的密电码,是电码。我们这个拍电报,把密电码打过去,对方就能收到。这个手印相当于什么呢?手印相当于现在电视机上的天线。可以沟通我们的心和佛菩萨的心。可以打通。把我们念的咒传送过去,所以佛就传送过来加持我的力量。所以加持力量很强。所以这个法加持力强。这个密咒是一切佛心中心,就是诸佛共同的心。加持力量更大。所以由手印来传导,沟通我们和佛的心联系起来。所以这个法的力量是比较大。修这个法,见性比较快,容易。所以修佛法有各时代各时代的不同的因缘。就是普贤菩萨观察因缘,看看现在的时代,说这个心中心法可以出世大弘了。所以叫我们师公,你好好地修,修成功,下山广传大众。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相的东西都是假的。《金刚经》又说,以色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要着相啊,看见了。那时你就坏了,见不到本性了。为什么?报身佛、化身佛不是真佛。报身佛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吧?化身佛,象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报身佛叫卢舍那佛。这不是真佛。所以,报化非真佛,也非说法者。所以有相的都不是。法身佛是真佛,法身佛不说法。法身佛无相。你要成道,一定要证到法身。叫法报化三身,要完全。要三身四智。你不证法身,怎么成道呢?你着相,怎么见到法身呢?法身是根本啊,报化身不是根本啊。所以,要证到法身,所以这个相都要化掉。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身上生了很多疮,用药来医。医了把它聚成一个,其他都好了。那么这一个还是疮啊,这一个还是毒啊,这一个也要消掉才好啊,所以有相的都不是。一定要一切相都消了化光。
所以我们做功夫,不管你是念佛、参禅、修密法,到最后都是忽然之间大爆炸。根尘脱落、能所双亡、一法不立、一丝不挂。象观世音菩萨,修到最后,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生灭就是一切有相,一切思想念头,都是有生有灭的,就是这些东西都消亡了。所谓是大地平沉、虚空粉碎、闻无见消,一切都没有,那我们的本性才能真正现出来。不到这个地步,你的本性现不出。都被相所遮盖住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能着相,就是我们念佛时,参禅时,一点不要动别的思想,我们赶快入定啊,赶快开悟啊,赶快见佛啊,都不能有,这是妄想。就是我们见佛了,也不执着。一执着,会成魔的。
我们上海有一位修行人,很用功,很刻苦。修到看见佛在面前立住,啊,心里非常欢喜。边上还有天女散花,哦,好看,非常开心。但他又动了念头,他说听说,有的不是真佛现前,是魔王变的。我怎么分别他是真佛假佛呢?哦,他就不敢屏了,侯守,等他的师父来了,他就问他的师父,他说我打坐之中,看见佛像现前,看见天女散花,真好看。但是我不能分别他是真佛假佛,请你告诉我这个辨别法。噢,好,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你念,嗡阿吽,嗡阿吽。这三个字念出去很有力量,红光、白光、蓝光打住他,他是假佛,他就站不住,他就逃走,他就变形。真佛,他就能够不动。噢,谢谢师父告诉我这个好办法。他开心,回家用功去打坐,哎,又看见佛像了,又看见天女散花了。噢,开心了,现在我有办法试验你,辨别你是真佛还是假佛啦。我来念,嗡阿吽,嗡阿吽,嗡阿吽,念了几十声也不动。噢,大开心,大开心。这是真佛啊,哎哟,我好福气啊。真佛现前啊,还有天女散花跳舞给我看。证明我的功夫真不错啊。且慢开心,一个月不到,发神经病了。为什么?那个佛不是真佛了。啊呀,血盆大口,青面獠牙,抓他了。吓死了,一吓,魂飞天外,发神经病了。所以,这个静定当中见一切相,赶快不要执着。
所以,禅宗有句话很好,叫佛来佛斩,魔来魔斩。都不得。《楞严经》告诉我们,五十种阴魔,五十种。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每一蕴有十种阴魔。这看起来都是神通啊,这五十种,在现在看来都是神通啊。怎么说阴魔呢?就是你不能住相,你不能执着。一住相,都变成遮蔽你自己妙性光明的障碍了。叫阴魔。魔是魔障,障碍你了。阴是阴蔽,阴蔽你的光明,你现不出来了。所以我们一点不能着相,不管你修什么宗,都是如此。所以那个师父,他教他念嗡阿吽辨别,这个法不好。为什么?因为你住相了嘛,是吧?
我们的心中心法属于禅密。以禅宗为体,就是直下见性的,指示我们见性。明心见性这一关啊,大家都以为很难,哎哟,这个是圣人边事吧?佛菩萨的事吧?我们凡夫做不到吧?其实,会错意了。我们人人能做到。为什么?因为一切众生都有无漏自性,都和佛一样的无漏自性。不缺少一点点。这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嘛。不少嘛。就是我们被我们的妄心,追逐外境而隐蔽了。不知道了。只要经过指点,就可以当下见道,不难。因为它就在我面门放光嘛,它没有离开我们嘛。就是我们不知道啊。
大家都因为追逐外境,贪嗔痴慢疑之故,把自己本性光明盖起来不见了。阿弥陀佛,其实我们啊,本性时时在放光。所以我们能时时见道。怎么见道?就是见相。我们都看见相嘛,山水大地、桌子、草木丛林、男女老少、饮食起居等等等等的相。时时都能见。其实见相就是见性。为什么?因为这个相是性所显现变化的。离开我们的佛性,就没有这些相。比如这个大殿要造,是不是先要打个图样啊?打图样是要设计构思啊,造什么样子啊,怎么能够动脑筋啊?这不是佛性的功能吗?佛性功能画出来,工匠再依照这个图样把大殿造好。大殿造好之后,这个大殿不就是我们的佛性所变造出来的吗?这个大殿不就是佛性了吗?所以我们见到这个大殿,也就是见性啦。所以我们时时能见性,所以肉眼能见性。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明心见性难,时时能见。只要你不着相,只要你透过这个相,哦,这是我的性所变现的影子。我不要执着,我只见性。这是我的妙心。好,你不是时时就见性了吗?你时时能见性,不要住相,保护你的性体,你就能成大道了。所以我们在座的诸位,都能够马上成大道,祝贺大家都圆证大道。
打坐念佛的方法---元音老人
「心念耳闻」是念佛念咒不可颠覆的总原则
《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针对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的具体根性,指出了这种修法是最合适的教法,修行人不可不忘。(当然,净宗提倡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法,则是更将这个原则引伸到了极处!)念佛念咒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形式虽不一,但「心念耳闻」是总的原则。 -
元音老人开示:「打坐持咒,心念耳闻。这是修法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持咒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
建议大家持咒时不用配合呼吸。持咒时用心念耳闻的方法最好,就是心中默念(心窝那个部位在默念),用耳朵来听默念的声音,时间一长就能听得清清楚楚。同时,意念一下(或持咒之前想一下就行,然后就不用再想了)默念时的声音全部回到腹部。有大德说,如此默念持诵经咒的功德比出声持诵的大。 -
附一 元音老人:心念耳闻,如法修行
大家注意,修法时一定要心念耳闻,要如法,绝对不能嘴念咒而心想别样事情,有口无心,没用处。念佛也是一样,念「阿弥陀佛」,口念心散乱,思想乱七八糟,佛号念不上,将来西方极乐世界升不到,因为心太乱了。心不清净,佛现身时,也看不见。
永明寿大师说(永明寿大师是禅宗大祖师,又是净土宗大祖师,他是法眼宗的徒孙,最后皈心净土,所以是净土宗大祖师),「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亦徒然」。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心如水也。心水清净,就像河里的水清静了,天上的月亮影子就显现出来,阿弥陀佛等于是天上的月亮,我们的心等于是水,水不清净,天上的月亮显现不出来,心不清静阿弥陀佛在你心里显不出来,那就见不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就不能往生了。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要以一句弥陀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抓住,清凊静静地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六根当中意根是最难摄的,一静下来,妄想就来了。因为动惯了,不静下来还不知道,有时候心乱,还不知道,静下来后就容易看见。这是什么缘故?因为水清静了,泥沙沉下来就看见了,水不清静,就看不见泥沙,所以坐下来就看见了。妄念颠倒,很难掌握住不起妄念,所以要用心念耳闻的办法来抓摄六根,把妄想打断、身心脕落,本来的佛性就显现了。所以,如法修持非常重要,不如法修持就不能见性。大家修心中心法,修了很多时了,应该有所成就。为什么呢?因为本来是佛,只要肯放下,就能恢复本来,就能见道。修了很多时,为什么还不行呢?就是因为不如法。
第一种不如法的人就是坐坐停停,停停坐坐,今天坐坐,明天说身体不好、事情很忙,就把功夫耽搁下来,这样修就不行。譬如烧饭,饭没烧好就拿下来,冷一冷然后再烧,再拿下来,这饭就烧僵了。我们学法修行,犹如逆水行舟,若不用劲撑船,船就被水冲下来,所以断断续续修行不好。 -
第二种是没有心念耳闻,耳朵没有在听,而是一面念咒,一面打妄想:「这个事怎么办?那个事怎么解决?」这就是不如法,妄心就斩不断,斩不断怎么打得开本来呢?怎么见得到本性呢? -
第三种重要原因是下坐时不观照,忘记掉了。在坐上修法勤勤恳恳,下坐后随妄念转,跟着境界跑,等于一嚗十寒,功夫很难做上。尤其是现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比如大家都做股票,心思都到股票上去了,「唉呀,我买的股票赚钱了吧,涨价了吧,跌价了吧,折本了吧。」颠颠倒倒地妄想,不观照。用功需时时观照,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要跟着跑,要了了觉知这能说、能见、能闻的是我的本性,不为境转才行。这些缺点不改进不能见道。
-——元音老人
△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念佛,不出声。因为打坐出声念佛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
△但是坐到业识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佛,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用金刚持的方法念佛。
△念佛要快慢适中。念的时侯,要心念耳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心里过,不是有口无心地念去,要用耳朵聆听这从心里发出来的佛号音,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将妄念摄住不动而渐渐入定。
△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样乱动惯了,你要它安静不动不起妄念很难,但不把它摄住不动就不能入定、开智能成道。因此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念佛时要至诚恳切地以“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它不要动,才能安然入定.
△这六根当中,以意、耳二根为难摄。眼睛闭上不看东西就能摄住眼根;嘴念佛就能摄住舌根(舌头);鼻子不闻异味就能摄住鼻根;身体不接触外境就能摄住身根。
△但是人的耳朵最灵敏,很远很远的声音都能听见,隔着一座大山的声音也听得见,外面噪音会吵得你心烦。
△至于意根,更难摄住,不要它动,意念会不由自主地从心里跳出来。为什么呢?这是多生历劫的习气,它动惯了,不动不行。这在佛经中叫做“作意”。也是法相宗所说的五个遍行心所,意、触、受、想、思的第一个心所,它存在于八识当中,时时刻刻在蠢动,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所以叫“流注生灭”,微细得很,只是我们平时看不见。
△有人说︰“我们不修行不打坐没有念头,一修行打坐倒有念头了。是不是修法修坏了,有念头了?”
---不是的。这是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这怎幺办呢?怎幺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念佛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过,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
△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闻”,摄住妄念不动而入定。不然你坐在这里,嘴里念佛号,脑子里面却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闻,死心塌地地打坐。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心空。修行为的是要解脱,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一重障碍,有家庭,烦恼多,驴事未去,马事又来,事情多得不得了。
△所以,我们时时要警惕,看破这些事相,都是假的,不可得,心里不恋着它,粗妄才可不起。接下来精勤用功打坐念佛,细妄又不免来侵袭,这是多生历劫的串习,动惯了,一下子停不下来,☆但不要怕它。念头跳出来你能看见,不理睬它,妄念自然化去。念头来了你看不见,那你就跟着念头跑了,这就不能入定了。
△打坐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一切放下,心里要清清楚楚,念头一来就看到它,不睬它,也不要讨厌它、压制它。讨厌的本身就是一种妄心。压制也不行,压是压不死的,比如搬石头压一草,石头拿掉之后,草又生起来了,这是不行的。☆纵或压死了,倒变成土木金石,不能起用了。所以要用活泼泼的转化法,不能用压制法。念头来了,只不睬它,把佛号提起来,妄念自然转化掉。
如此精进修法打坐,直修到一心不乱。
△除打坐之外,最重要的是平时用功。时时看着自己,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跟着跑。念头起了看不见,跑了一大段才觉得,才知道,那就不行。禅宗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了不怕,只怕你不知道,跟着念头跑,就是生死;跟着念头跑了一大段才知道,就是已死去多时了,也就证明你将来生死不能了。假如我们能做到前念起,后念觉,不跟念头跑,就能受生自在了。
△做功夫:
第一步︰念起不随。能做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
第二步︰亲证无为。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压住它不动是不行的。要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到达平等无为之境。做到这个地步就能变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死当中得自在,第二步是变化自在,能变粗为细,变短为长,到达第八地菩萨的位次,至少能显现三十多个意生身。
第三步︰微细流注消灭。微细流注就是上面讲的作意。作意在八识田里流动,你平时看也看不见,深入金刚萨埵大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到这一步,微细流注都消灭光后,能显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众生。这时侯才真到家,
△没有菩提心是不能成道的。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讲解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我们修法是为了下化众生,而不是为了自了。
△大家务必好好用功,坚持打坐、观照,切勿等闲视之,更重要的还是在平时用功,不是坐两个小时就可以放野马,乱来了。还须于行、住、坐、卧处时时不忘观照、念佛,才能与大道相应。
△修行的六个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达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胜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像个死人一样才行。
第二︰打坐念佛,心念耳闻。这是修行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念佛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
- 空间小站
- ©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评论
卍南無阿彌陀佛卍
佛性不在别处,就是现在我们一念断处的离念灵知。当妄念都放下、一点不起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知觉,还是了了分明。这了了分明的灵知,就是我们的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