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心念耳闻,是修法的要诀
佛教影音
心念耳闻”是念佛念咒不可颠覆的总原则。
《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针对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的具体根性,指出了这种修法是最合适的教法,修行人不可不忘。(当然,净宗提倡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法,则是更将这个原则引伸到了极处!)念佛念咒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形式虽不一,但“心念耳闻”是总的原则。
元音老人开示:“打坐持咒,心念耳闻。这是修法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持咒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建议大家持咒时不用配合呼吸。持咒时用心念耳闻的方法最好,就是心中默念(心窝那个部位在默念),用耳朵来听默念的声音,时间一长就能听得清清楚楚。同时,意念一下(或持咒之前想一下就行,然后就不用再想了)默念时的声音全部回到腹部。有大德说,如此默念持诵经咒的功德比出声持诵的大。
附一 元音老人:心念耳闻,如法修行
大家注意,修法时一定要心念耳闻,要如法,绝对不能嘴念咒而心想别样事情,有口无心,没用处。念佛也是一样,念“阿弥陀佛”,口念心散乱,思想乱七八糟,佛号念不上,将来西方极乐世界升不到,因为心太乱了。心不清净,佛现身时,也看不见。
永明寿大师说(永明寿大师是禅宗大祖师,又是净土宗大祖师,他是法眼宗的徒孙,最后皈心净土,所以是净土宗大祖师),“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亦徒然”。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心如水也。心水清净,就像河里的水清静了,天上的月亮影子就显现出来,阿弥陀佛等于是天上的月亮,我们的心等于是水,水不清净,天上的月亮显现不出来,心不清静阿弥陀佛在你心里显不出来,那就见不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就不能往生了。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要以一句弥陀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抓住,清凊静静地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六根当中意根是最难摄的,一静下来,妄想就来了。因为动惯了,不静下来还不知道,有时候心乱,还不知道,静下来后就容易看见。这是什么缘故?因为水清静了,泥沙沉下来就看见了,水不清静,就看不见泥沙,所以坐下来就看见了。妄念颠倒,很难掌握住不起妄念,所以要用心念耳闻的办法来抓摄六根,把妄想打断、身心脕落,本来的佛性就显现了。所以,如法修持非常重要,不如法修持就不能见性。大家修心中心法,修了很多时了,应该有所成就。为什么呢?因为本来是佛,只要肯放下,就能恢复本来,就能见道。修了很多时,为什么还不行呢?就是因为不如法。
第一种不如法的人就是坐坐停停,停停坐坐,今天坐坐,明天说身体不好、事情很忙,就把功夫耽搁下来,这样修就不行。譬如烧饭,饭没烧好就拿下来,冷一冷然后再烧,再拿下来,这饭就烧僵了。我们学法修行,犹如逆水行舟,若不用劲撑船,船就被水冲下来,所以断断续续修行不好。
第二种是没有心念耳闻,耳朵没有在听,而是一面念咒,一面打妄想:“这个事怎么办?那个事怎么解决?”这就是不如法,妄心就斩不断,斩不断怎么打得开本来呢?怎么见得到本性呢?
第三种重要原因是下坐时不观照,忘记掉了。在坐上修法勤勤恳恳,下坐后随妄念转,跟着境界跑,等于一嚗十寒,功夫很难做上。尤其是现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比如大家都做股票,心思都到股票上去了,“唉呀,我买的股票赚钱了吧,涨价了吧,跌价了吧,折本了吧。”颠颠倒倒地妄想,不观照。用功需时时观照,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要跟着跑,要了了觉知这能说、能见、能闻的是我的本性,不为境转才行。这些缺点不改进不能见道。
附二 何谓口念耳闻、心念耳闻、心念心闻,三者有何不同?
普通修念无相密法、念佛法有三个层次境界,一为“口念耳闻”,二为“心念耳闻”,三为“心念心闻”等。初机行者所做修法均是“口念耳闻”,起码要修入“心念耳闻”,才有一点境界的样子,而“心念心闻”是心眼有开或微开的人之境界。兹将其用功方法及现象,在此向各同参略述。
“口念耳闻”是初修行者的状态,用口念时系受诸于第六意识控制,由“动身发语独为最”的偈语可知:“嘴巴发语音是由第六意识控制”。念咒或念佛者只觉得嘴巴在动,咒或佛号从嘴巴出,若用解剖生理去感觉,口与头内脑中意念不相契合,亦即与心格格不入之感觉。若也用耳根去观嘴巴念出的声音,守住此声音即不会被外境牵引而成念佛不专心,此符阖第一阶段修行是在断外尘缘之说。
此现象只有进入第二阶段的行者,才能真确地体会第一阶段“口念耳闻”与“心念耳闻”之不同。“口念耳闻”,即嘴巴在动的时候,专心用耳朵听声音,因为若不听声音,就很容易打妄想。念时念得太大声会伤气,因为气一直放出去,所以嘴巴在念时,气要含在嘴巴里面,不要一直往外吐出去,要让气回流入喉头灌到丹田,这才是正法。若行者修完法会觉得很累,可能就是念咒时,把气一直吐出去所造成。正确方法是吸一口气后,把气含在嘴巴,不要主动的把气吐出去,念咒时,让气在嘴巴里面,咕噜、咕噜返回喉咙而到丹田,只有一点点气从嘴巴跑出去。这样愈专心念咒,气愈旺,等到这样慢慢专心念咒,气通到头部时,这时就要进到“心念耳闻”阶段。
当念咒、念佛有成后,体中气机会入头壳脑内,可由自性觉知察觉到咒语或佛号发出的地点,如此即可进入“心念耳闻”之第二层次修行。“心念耳闻”是嘴巴已不大能自在地动,仅能微微地动,而脑筋处亦出心声,利用耳朵注意口出之微微声音及前额脑筋处发出的心声,此时已可忘记外来的干扰尘境。这是一个重点,很多人就是在这个阶段,没办法专心用耳根把咒抓住。如果可以抓住的话,能发觉脑筋里有字出来,一个字接一个字出来,若你不是很专心去抓它,就容易起妄想。至此阶段,要像“猫咬住死老鼠”不放。这样就是如可觉知的我,去抓住从上额头那里飘念头出来的那个点。如此,每个字都不放过。
如何又是“心念心闻”?可觉知的主人翁才是“真心”,用此心来闻从头脑顶端流露出来的念佛声、念咒声,这就是“心念心闻”。会起心动念的心,本来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或第七意识的妄想心,而另外还有一可觉知起心动念或念从何处起的心。在用功方法上,此境界夹杂着嘴巴能动、微动、不能动、又能动的轮流状态。嘴巴能动、微动,念头都能从上额头处出来,咒是从那里出来的;从咒出来的起点,觉知的心就要抓住它,抓着它不放。这跟我们在看妄想念“猫抓老鼠”不一样,仔细分析“猫抓老鼠”,有好几种境界。如果妄想心一直起来,我看着妄想念,不被它所转,那个也是“猫在抓老鼠”,是不为妄想境所转。
现在修法,咒是自己冒出来的,主人翁要抓这个,一字一字从窠臼出来的那一点地方抓着,一丝一毫不能放下,不要说脚或身体在痛,若再注意那里,心就注意到痛了,不会注意咒出来的那一点了,这就没有咬到死老鼠。因此,“心念耳闻”是嘴巴微念,耳朵去听它,再来的“心念心闻”就是用主人翁去闻心声。
其实,万法都是一样的,观痛也一样,用主人翁来观哪里痛,一直抓着痛的那一点,是用色身在修;同样的道理,现在不修身根,而是修心根。我在观那边痛,谁可以观?谁被观?只是换个角度,观的“人”都一样,但是被观的对象变成心根,念头要出来的那个,而且不要放弃那念头,抓住念头就不要放弃,不要被脚痛、声音、…拉走,一拉走后,工夫就白用了。
同学不必用双盘坐三、四小时,可以用双盘坐一、二小时后换成单盘,去专心持咒。起先抓着咒语,口念耳闻,修得如法时,才会知道气怎么一直窜到脑筋里面。第二阶段的“心念耳闻”,做到很得力的时候,不会被外在杂音抓走,或被内在妄想念抓住,耳朵一直在咒语上,这样气自然会冲到头部内,头顶处“啵”一下,你就知道气进去了,此时还是用“心念耳闻”。气入脑中以后,动嘴巴好像是多余的,气会逼得嘴巴仅能微动,声也变成气声,如此就是“心念耳闻”的境界。
最后,主人翁已经完全现出来了,当嘴巴动不起来时,觉知的“真心”就可以抓着从上额头咒语自然出来的那一点抓住它,这就是“心念心闻”的境界,不必用耳根来闻,因已无微声或气声,只有心声心念而已。到最后连念咒、念佛的心声也会起不来了,就进入一真法界,了了知觉而无其它杂念。此时身体的某地方气账或只觉脚微痛或无觉,进入如如自在的禅定之中。
文章评论
翔馨
方法太好了。请了,认真学习。谢谢您辛苦了。[em]e160[/em]
卍南無阿彌陀佛卍
问:做功夫一般分哪几个阶段?答:做功夫一定要注意,第一步,身心世界一切化空,定慧具足,才能亲见本性。没有这第一步,后面的功夫就做不到,第二步,要保护这个佛性,保护它不要沾粘境界,不跟境界跑。保熟了,就不要保,须忘记保。第三步,放任。就好比孩子长大了,不要大人管着他了,他可以自立了。最后连‘任’也没有了。佛性本来如此,功夫是一层层做上去的。我们开悟见性了就到家了吗?没有,不要糊涂,那只是初步。六祖大师听人念《金刚经》就能悟道,这么好的根基,他在五祖处悟道后,还要到猎人队中隐藏十五年,在境上磨练自己。就是说我们虽然见性了,但是多生历劫的习气还在,执着习气还有,还会动心。所以,要悟后起修,一定要把这个思惑,…对境生心的迷惑、贪嗔痴等打掉,这样才行,才能了生死。难道我们一悟道就行嘛?不行。赵州大师根基也非常好,但他悟道之后还要四十年的保护。他说得很清爽,老僧四十年,除二时粥饭无杂用心。所以禅宗说三关,不是假设的,真有这功夫。见到本性这是初关,即破本参。进一步到第二关…重关,就是要做保护的功夫。保护到连‘保’也没有了,就出重关。这时对好的境界不喜,不好的境界也不烦恼,顺逆无拘,很自在消遥,那就是出重关。出了重关还要向上,还有末后牢关。就是做功夫做到完全无为的地步,发大神通,大光明,朗照十方世界都无所住。尽管大神通完全齐现,也不作神通想,一切都不可得。所以说,路途就是家舍,家舍就是路途,能入佛亦能入魔真正到家时,末等于初。开始时,什么都不知道,最后是大智若愚,也等于不知道一样。它没有什么知道,没有什么神通妙用,不执着一点点。真空净了,六道轮回就是了生死,了生死就是六道轮回。地狱天宫一样,再没有分别心了。畜生道里尽管走,无所谓,它是很自然的,不带一点勉强。如果不能去,还是发心生西方极乐世界吧!功夫做到末后牢关,那才是法界究竟,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好好做功夫吧,不是一下子就能了的。
卍南無阿彌陀佛卍
问:到人我皆空,印咒也没有时,这时的印咒是否还有作用?印咒是否也属虚妄? 答:印咒犹如渡河的船,你到了彼岸,不上岸,还在船上作什么?所以说它是虚妄的。因它很有作用,故又说它是真实的。到彼岸即须放弃,不可住执。所以佛法是非空非有,无可住执的中道。
-
[em]e109[/em][em]e174[/em][em]e155[/em]您是否时常觉得自己的 知&识 勇&气 与 人际&关系 都还不能撑起自己的 梦想呢?[em]e126[/em][em]e203[/em]如果这有最^棒的 资^讯 却被您当成 广^告 错过了 那您的明天是否还愿意像您的昨天一样呢?[em]e183[/em]如果您愿意 改~变 也敢.拼#搏 陈洝之[em]e198[/em][em]e198[/em] ⒈⒈⒏⒈0.⒐⒈⒈⒈⒈ 陈洝之老师 微信cαz⒈⒏⒐⒐【 最了解你的人有时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2014年9月22日22时35分27秒
t钱脉通Ax
[em]e199[/em][em]e182[/em][em]e165[/em]您是否时常觉得自己的 知&识 勇&气 与 人际&关系 都还不能撑起自己的 梦o想呢?[em]e136[/em][em]e108[/em]如果这有最^棒的 资^讯 却被您当成 广^告 错过了[em]e193[/em] 那您的明天是否还愿意像您的昨天一样呢?[em]e165[/em]如果您愿意 改~变 也敢.拼#搏 陈洝之老师[em]e198[/em][em]e198[/em] Ι<Ι<8<Ι<ο<9<Ι<Ι<Ι<Ι 陈洝之老师 微信cαz⒈⒏⒐⒐【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2014年9月24日4时11分27秒
1362461541
成功并不在于别人走你也走[ft=#ff0000,3,][ft=,4,][/ft][B][ft=,4,]在网上,没有流量,你做任何产品都是徒劳。2015年突破技术,一天可发30万的精准陌生空间,让客户空间充满你的广告!另/招/代/理! 详情[em]e198[/em][em]e198[/em][em]e257892[/em]_[em]e257893[/em]_[em]e257888[/em]_[em]e257892[/em]_[em]e257884[/em]_[em]e257892[/em]_[em]e257884[/em]_[em]e257892[/em]_[em]e257893[/em][/ft][/B][/ft][ft=#9933cc,,],而是在于别人停下来你仍然在走。_____6JJSx1G[/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