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随想——教师节
打工者乱弹
教师节这天跟自己的老师通电话,老师又再三叮嘱:国庆节母校举办百年校庆活动,希望同学们都回校。我真不知该怎么对老师说,自从母校被一企业冠名后,好像母校在心中已淡淡远去。
老师请你原谅你的学生吧!自己一天都在郁闷、纠结中度过,晚上早早上床却失眠了,想了许多关于老师、学校的话题。
据记载,上古时候已经有了学校,是培养那个时代的“上流男士”的,授受“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名曰“六艺”。那时的学校好像没有出什么名师,但老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应该是相当的高。“天地君亲师”的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荀子之前;就连这五个字的写法也有讲究:人不夺天、地不离土、君不离口、亲不闭目、师不掉巾。而今老师的“头巾”大概没掉也差不多斜的快掉了,就在昨天––教师节,儿子回家嘟嘟哝哝说道:×老师告诉我们,国庆节她要结婚。
东周“礼崩乐坏”之后,孔夫子办私学,继承上古传统,培养士人。然而也许是那时商品经济识很差,他不搞“大量生产”,学生有名有姓也就八十个,其中还有八人属于滥竽充数的。并且也没有统一的“外包装”要求,至多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类辞语,让你自己去琢磨。哪像现在的学校铜臭熏人:分校、一校、二校…异地办学,打起品牌效应;校服、文具、辅导教材…不胜枚举,就连学生的一顿午饭也不放过,全归学校和老师个人提供或指定。如此养活了一大批隐匿在学生身上的虱子。
秦汉以来,兴办了官学,士人们似乎有股往模式里钻的趋势,于是乎此趋势越演越烈,延续至今日官办,民办、私学如破壳而出的虱子黑压压一大片,名师名教、讲师教授、学者专家也随虱子破壳后孕育而出。庆幸就在这个教师节出台了教师资格将不再享有“终身制”的举措,算是学生及其家长在教师节这天最最希望送给老师的礼物,但愿这举措不再是一纸空文。
魏晋之际,终于有人起来标新立异,轰打了“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壁,足履绳墨”之辈,于是开创了后世不事边幅一路风气,这风气与现在的颓废之风颇为相似,然而那时的人们并没有“反文化”的意思。
东晋王猛旁若无人,扪虱而谈,纵论天下大事。令桓温大为惊异:“江东无卿比也”果不出其然,后来王猛辅助苻坚,干得有声有色。
美国人斯诺千里迢迢,慕名而至延安,面晤毛泽东。主席大约是披褐而坐,侃侃而谈的。然而,令自许文明的美国人不能不惊讶的是:堂堂一党之魁,竟然一边闲聊天下大事小事,一边兀自悠然地扪捏着自己身上的虱子。那时的主席大约是以当时的风云人物为虱,即将雄图中原,问鼎江山,“且扪且杀”呢,岂能介意美国人及身上的虱子?
至此,不禁想到南通汇龙中学的升旗事件,我难知一个仅高二的同学如此做的真实目的,毕竟这位同学捏了虱子一下,可谁能捏死它?大概没有吧,因为它“屡游相须,曾经御览”,不仅不可杀,即使说“去”也不可,若用最严厉的词语只可说“放焉”。即便如此也让“坐制礼法,束缚下民”、“假廉而成贪,内险而外仁”的虱子们羞臊一阵子!
胡言乱语一番,自己也不知在说啥,权当作为今年庆祝教师节一文吧。
文章评论
梅子
[ft=,5,][ft=,,楷体_gb2312]×老师告诉我们,国庆节她要结婚。---老师说这句话有问题吗?我觉得是听的人有问题。[em]e120[/em][/ft][/ft]
梅子
[ft=,,楷体_gb2312][ft=,5,]庆幸就在这个教师节出台了[/ft]教师资格将不再享有“终身制”的举措,算是学生及其家长在教师节这天最最希望送给老师的礼物,但愿这举措不再是一纸空文。----感觉你和老师有仇。[/ft] [ft=,,楷体_gb2312]权当作为今年庆祝教师节一文吧。[em]e119[/em][/ft]
飞花和尚
现行制度多半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非人类选择的结果。教育制度如果仍然在原有的惯性中滑行,那么继续承受其苦害的不止孩子!政治制度已然如此,不仅是人民也是国家。冒天下之大不韪:拔相须、砸御览,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