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之平生,最喜的几个故事。

个人日记

  1、 一个半朋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有一户人家,家里很有钱,父母只有一个儿子,他们非常爱他们的儿子,从小就把他视为宝贝。

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了,他们却发现自己的儿子交上了一些酒肉朋友,整天不学无术,和那些人混在一起,每天都是这个男孩请客在一起吃饭,他的父母很着急。

一天,父母找他们的儿子谈话,告诉他:“以后不要再接近那些人了,他们根本不是你的好朋友,他们只是看在你家里有钱才和你在一起,他们不是你真正的朋友,你出了什么事他们也不会帮你的。”

男孩听了不相信,说:“我交的这些朋友都是铁哥们,有什么事他们一定会帮我的,我们是好朋友。”男孩根本不相信父母的话,还责怪父母怎么能这样说他的朋友。

父亲见儿子不相信,于是说:“既然你不相信,那咱们来做个试验,看看你出了事他们到底帮不帮你。”男孩带着一脸的迷茫答应了。

按照父亲的办法,男孩一一给他的朋友打了电话,说是有事让他们来自己的家里。过的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男孩的朋友一一都来了。

父亲让孩子躲进另一个屋里,自己对男孩的朋友说:“今天把你们叫来,真是不好意思,你们是我儿子的朋友,我也只好找你们帮忙,”

父亲顿了顿又接着说“我儿子刚才和别人打架,一不小心杀人了,现在公安局正在抓他,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你们看有谁可以帮帮我儿子,我只有这一个儿子。”父亲说完就在一旁坐下了。

男孩的朋友一听,都楞住了,从门缝中看见男孩双手沾满鲜血的从客厅走过。过了一会,其中一个人说家中有事,先回去一趟,一会就回来,接着又有一个人借口说肚子痛,先去趟厕所。

不一会男孩的朋友陆续借口出去了,可是再也没有回来。男孩看到这里很沮丧,没想到自己认识的朋友竟会是这样的人。

这时候,父亲语重心长的对男孩说:“孩子,你现在知道你认识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了吧,下面我就让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我的朋友不多,只有一个半。”

于是,父亲带着男孩来到自己的一个朋友家里。父亲的这个朋友家里也很有钱,家里是两层楼。父亲敲开了那个朋友家的门。

相互寒喧了几句后,那位朋友问男孩的父亲有什么事。男孩的父亲就把事情告诉了他的朋友。

他的朋友听了之后就进了里屋。过了一会拿着一大包东西出来了,对男孩的父亲说:”对不起老朋友,你儿子有事我都帮不上忙,我只有这点钱,这是三十万块钱和支票,你先拿着,看看能不能找点关系,如果不够用再找我。真是太对不起了老朋友。”那位朋友说完,一脸的无奈。

父亲谢绝后,带着男孩离开了那位朋友的家。


男孩走在路上不住的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朋友!”父亲对男孩说:“这只是我的半个朋友。”

父亲又带着男孩来到他的另一个朋友家里,这个朋友家里生活很拮据,家里有两个孩子,看样子不是什么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

父亲进屋之后说起了这件事,那位朋友听了之后也进了里屋,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对男孩的父亲说:“老朋友你回去吧,这件事我会帮忙的。”

父亲很迷惑,就问他有什么办法,那位朋友说:“你不用问了,我保证给你办好,你儿子没事了,你们回家吧。”

在男孩父亲的再三要求下,那位朋友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那位朋友家里很穷,没有钱,也不认识别的什么人,所以他刚才进里屋和他的两个儿子商量说:“外面的叔叔是我的一个好朋友,而他的儿子现在出事杀人了,他只有这一个儿子,我不能不帮他,你们两个商量一下,看谁去替他儿子做牢。”

父亲红着眼眶对男孩说:“这才是我的一个朋友!”

父亲带着男孩回到家里,男孩感动而又伤心的流下了眼泪。

男孩明白了:在你患难的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刻,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做你的一个朋友.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的人,有些人会成为你的好朋友,有些人只是你人生的一个过客而已,不必介意他的失去和离开,只要我们敞开心扉去接纳别人,去帮助别人,结果怎样不要去计较。有些人可以给你精神上的帮助,有些人可以给你物质上的帮助,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




2、猫与猪
猫和猪是好朋友。一天猫掉进大坑,猪拿来绳子,猫叫猪把绳子扔下来,结果它整捆扔了下去。猫很郁闷的说:这样扔怎么拉我上去?猪说:不然怎么做?猫说:你应该拉住一头绳子啊!猪就跳下去,拿了绳子的一头,说:现在可以了!猫哭了,哭得很幸福。
 

有的人不是很聪明,却值得你终生拥有。




3、一个实验
  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  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个小测验",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 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应道:"满了"。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
  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他再一次说:"很好。"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与你爱人共度时光,你的信仰,教育,梦想,或是和我一样,教育指导其他人?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一辈子你都不能做到。"

          那么,今晚,或许是今晨,你正在阅读这篇短文,可曾试着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今生的''大石头''是什么?然后,请把它们先放进你人生的瓶子.



 
   3、落难的王子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4、 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5 、玻璃门
     有一个班的学生特别顽皮,每次都去踢他们班的后门,结果铁门到钢门换了一次又一次,学生越来越难管。后来,校长换了一扇玻璃门,出乎意料的是,门就没有再被踢烂过了。是学生的本性善良,还是因为校长的信任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