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荷休闲在姚西

个人日记

              7月4日星期六下午三点半,时时暴雨倾泻,可是挡不住十一个女人去姚西赏荷休闲的脚步。大家打起简单的行囊,冒着如注的暴雨,来到素有“中国最美田园风光”之称的姚西,来不及把行旅放下,也顾不上暴雨的肆虐,大家撑着各色花伞徜徉在姚西的那一片荷塘中,夏雨涨荷池,文思无序踪:荷塘里,花开半夏,多少花事正浓;小道上,十一个女子竞相妖娆,浅笑而行;天空中,一帘雨水,裹挟着“粉云千点,静香千里”, 在旷野上蔓延。

半小时不到,楠催促我们,必须把行旅放到姚西的老乡家去,赏莲是明早的功课。来到老乡家,老乡曹哥早已为我们打扫好了两个大房间,而且已为我们准备好了本地的土鸭等菜肴。今晚,厨房是女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于是洗菜,切菜,“大厨们”轮番上阵,袅袅菜香、声声笑语、大锅铲碰撞着大铁锅独有的“嚓嚓”声,一阵阵传遍了姚西村,不一会儿,一顿丰盛的晚餐已经摆在了餐厅的大木桌上。觥筹交错,热闹欢颜自不必说。

饭后,雨停了。没有月亮,隔几十米有一两个昏暗的路灯,我们几个,踏着夜色,行走在乡村静谧的夜里,荷香透着夜色缠绵而来,夜太黑,看不见那一片辉煌的荷塘,大家借着手机里的夜间模式,对着那浓重的黑暗拍摄,手机里,那一片荷塘,似一幅幅水彩画,竟是别样的美丽。

回到曹哥家,洗漱完毕,大家把席子被子铺展开来,席地而睡,三个女人一台戏,十一个女人自是好戏连台,嬉闹着十一点多才熄灯。早上2点醒来,听着吴和张的呼噜声,一长一短,平平仄仄,和着外面的片片蛙声,睡意全无。久违的蛙声,熟悉又陌生,那一声声蛙鸣,穿透了黑夜,带着老家稻田的芬芳,从孩提中走来,好想:一枕凉风追梦去,一轮弯月钓鸣蛙。夜色如诗,万千思绪聚于脑际……几天大雨,晚上温度急剧下降,背上已有丝丝凉意,薄薄的夏凉被半铺半盖,已经驱不了深夜的寒意,体贴的杨靠近我,把自己的被子盖在我身上,有点瑟瑟的身子马上温暖起来,在这美好的诗意情愫里,睡意席卷而来……

早上5点,在曹哥家大公鸡的报晓声中,大家陆续起床,天公不作美,依然是雨水连绵,可是,驿动的赏荷心,在拘囿了一晚上之后,再也无法抑制了。迎着凉风,大家如约来到荷塘。茫茫烟雨迷朦了大地,苍穹一片灰白,荷,却依然开得汪洋恣肆,处处是“红莲沉醉白莲酣”。站在荷塘边,看着风吹荷动,香气袭人,瞬时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看,雨中那含苞欲放、似开非开的花骨朵,似出浴的美人,披一袭硕大的轻纱,凌步于碧波之上,“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那盛开的荷,开的炫目,美的惊艳,白的素雅清淡,红的艳而不俗,粉的娇而不媚,“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芙蓉万朵,清妍赋情味”,“应是浣纱人妒”;那美丽绽放之后的荷,在暴雨的点击中,“腰肢小,腮痕嫩,更堪飘坠”,昔日荷花灼灼出水中的风姿不再,可是残花下,一支鹅黄的莲蓬包裹着嫩嫩的莲子,正诗意地蓬勃,也许每一次花开,都是灵魂的绽放,都蕴含了生命的真谛。

图片

图片

漫步荷间,一步一道风景,一叹一个故事,处处都是花间词…… 那荷,安静的,如大家闺秀,端庄秀丽,举手投足,尽显优雅气质;喧闹的,如聪灵舞女,体态轻盈,步伐微移,尽展曼妙舞姿。姐妹们禁不住捧荷,轻嗅,对视,“照影摘花花似面” “笑摘荷花共人语”。 或许每一株荷花,都是为一个人盛开的吧,于浮世尘埃中开出几许禅意,于雨中,开出惊鸿一瞥的朦胧相思。荷塘的尽头,云天相依,山水为伴,黑色的云雾,远山的黛墨,氤氲开来,嵌入美丽的荷塘,在这幅水墨画前,每一缕风,每一丝雨,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全都百转千回、浅吟低唱地温柔、缠绵、生香!我的心在一片艳色、十里香风中婉转,似青衣,一袭水袖,轻舞水墨中。三个多小时来往于花团锦簇间,踏出一条花香的蹊,于荷中央,阅尽无限风景。

图片

图片

回到曹哥家,曹哥已经做好了正宗的驿前肉丸,浓香的肉丸汤里撒上葱花、姜丝,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不管三七二十一,嘴馋的我们,似猪八戒吃人参果,一个个嘴里鼓得满满的,除了“好吃”,便不再有别的言语,只听“啧啧”的嚼咀声,这一行曼妙熟女,竟全都顾不上淑女风范了。我相信,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肉丸。

吃过早饭,大家决定帮曹哥做莲子。广昌白莲之所以名扬千里,与莲子的手工制作不无关联。大家围成一个个小圈子,剥莲蓬,用裁刀去莲外皮,撕去莲子薄薄的内皮,用钻子去莲心,在欢声笑语中,几十斤莲子做好了,曹哥便把莲子和莲心放在专门的莲子烘干机里。烘干机外壳全是铁皮,左右按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进行分割。右边最下面三分之一是烧火的炉子,一根大钢管与旁边的风扇负责把热气传导到左边,另外一根管子直通外面,是烟管。左边分六层,五层烘焙莲子,最上面一层烘莲心,上面有很大部分的空白,估计是便于热传导。没过多久,莲子的清香便弥漫开来。

11点,能干的罗便开始调薯粉,看着杨、吴、谢、姜、赖、张几个熟练地揣粉、擀皮、调馅,捏出一个个饱满又布满花纹的薯粉饺子,我甚至乎有点崇拜了,赶紧拜师学艺,居然也能捏出几个有点饺子形状的来,不禁有点沾沾自喜。小赖是我们中最年轻的一个,风华正茂,负责蒸饺子,看似简单的活,居然也是一门学问,小赖详细地告诉我,饺子要蒸多久,怎么看出饺子蒸熟了,万一饺子蒸得不透明,就需要在饺子上撒点水继续蒸等等,小小年纪,居然懂得这么多,我真是有点佩服了。饺子起锅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蘸上调料,饺子皮薄劲道,馅香肉嫩,我们的肚子再次受到蹂躏。饱餐过后,大家恋恋不舍地与曹哥一家告别,踏上了归途。曹哥热情地邀约我们,明年再来。

这一生,没有什么比结缘更美好的事情,与一朵花结缘,与一丛绿结缘,与一场雨结缘,与曹哥你结缘……人的一生中,红尘多枝蔓,世间繁华,看得过多,会累。不如找个时间,找个像姚西这样的空间,看一朵花开,恋一处风景,吃一顿纯正的乡野大餐,吟一首小诗,我想,这便是最美的流年。

姚西的一汪清水,一缕凉风,一场夏雨,一支莲,将会是我们这十一位女子记忆中永远舍不去的美!

清于2015年7月5日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