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老师撑伞对吗?
个人日记
学生为老师撑伞到底对不对?我感觉凡事都应该多角度多方面的看待,不该只从一个画面妄下结论。根据老师的叙述,学生为老师撑伞是在老师给学生拍照的时候开始的,原来老师手里是自己撑着伞的,照相的时候学生说老师我给你撑着伞,你照吧,后来持续到老师走路,老师坐下,学生在撑着伞。
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感觉,能发生学生给老师撑伞,首先可以肯定,这位老师平时和学生的关系十分融洽,可能是老师加朋友的关系。假设一个老师平时在学生圈子里是个母老虎,学生肯定不会有这样的举动。这点从对老师的采访里也得到了证实,该老师是从一年级一直带着这个班,而且这个老师很年轻,刚刚参加工作,是孩子们心里的大姐姐。其次这个学生肯定是有爱心的好孩子,他懂得关爱别人,在集体活动中主动承担责任是阳光心态的展现。
如此简单的一件事情,再看看我们的大众舆论。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是反方向的。有人指责此老师是“师德败坏”,连标题都出现“学生为霸气老师撑伞”。更有甚者将矛头直接指向孩子,将孩子描述为“拍马溜须”的典范。看到记者采访此老师时,老师一再强调都是自己的过错,学生是善举,不要伤及无辜的孩子,孩子心灵很单纯。我不禁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寒颤。换位一下,假如生活中出现的是老师为学生撑伞的画面,我们又能有几个人为老师点赞呢?
我在想,如果是我的话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处理呢?首先,我也会像这位老师一样,欣然接受学生的示爱,这是做老师的幸福。我甚至会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大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老师太幸福了!”因为我知道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爱的种子,但需要一个诱因的内动力让它发芽。让一颗爱的种子在小学生这个群体中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那会是一种多么强大的正能量啊!我也许还会在行程中和学生交换撑伞的时间,我可能会和孩子说,你累了吧?我撑一会伞。让学生也体会一下老师给他撑伞的幸福感。有点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故事老师没有这么做,老师在采访的时候也坦承的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过错。但我们为何不能有宽容、大度的心态去看待这个刚刚工作三年的小姑娘呢?这个老师在家里也是父母的娇娇女啊!
“这孩子是拍马溜须的典范”这一观点让我恐惧,油然地想起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我带她做公交车的情景:公交车上人员拥挤,我和女儿好不容易找到了各自的座位,我在后车厢里坐下,女儿则在车厢的前半部分坐下。没过几站,上来一个老汉,估计是年纪不算很大的原因,车厢里没有起来让座的,没想到我6岁的女儿居然站起来给老人让了座。我懂得女儿,她稚嫩的心里并没有感觉自己的弱小,并不认为自己也是在应该被关照的队伍里,她只是记得应该给老人让座这一道德理念。我联想到了这个给老师撑伞的孩子,他能主动地给老师撑伞对于一个孩童来说是何等难能可贵啊!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能感觉到有的孩子抢着去帮老师抱抱作业本、端端水杯、拿拿粉笔,这些力所能及的贴己小事,根本无足挂齿,但在孩子们的心里是一种荣耀。在崇尚自由平等师生关系的当下,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恰巧彰显着和谐与温馨,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上升与升华。
学生撑伞事件让我想起了郭冬临表演的小品《一句话的事》里的一句台词:你心里能不能阳光一点?倒是此事最好的答案!
写完此文,忽然发现,群里有一朋友发了这样一条有味道的信息:
某日,一学生为老师撑伞。
路人看到后,愤愤不平,说现在的老师真没师德。
学生于是将伞撑到自己头上。
又有路人说,现在的小孩真不懂礼貌,老师怎么教的?
老师听到后,拿过伞,帮学生撑起伞。
路人又说,孩子一定有来头,这个老师趋炎附势。
老师想,算了,俺自个儿用吧,于是自己给自己撑。
路人又说,现在的老师真没爱心,自己有伞,不管学生。
老师无奈,唉,把伞收了吧,谁都不用总行了吧。
于是两个人谁都不用。
又有路人说,瞧这对师生,有伞不用,老师越教越傻,学生越学越笨了。
老师急了,干脆和学生手把手共握一伞。
路人窃窃私语,看,师生恋!
于是,教育局组织各校教师师德学习,主题是:新时期,老师该怎么撑伞?)
文章评论
曉月圓舞
老师你说的对。严重支持。同学给老师撑伞应该是根据需要的善良举动。老师,同学,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所有的人,只要是需要的,都可以相互撑伞。没有绝对地说,伞就是自己给自己撑的。[em]e100[/em]
智者
其实撑伞没啥,关键是那个老师拿着扇子的照片太让人接受不了,感觉太牛了。
大汉
高雅的人看背影,奋进的人听脚步,和善的人看笑容,你们是同行,嘴长在别人身上,让他们随便说吧,漫漫人生路,谁没错几步。
樱桃
好事的人,抓住什么也得整人,好像他们自己有多伟大似的。
雨夜
兰姐分析得透彻!
行者
哎……我经常让学生给我锤锤肩,学生抢着给我锤,师生都感到幸福,多么和谐的画面。
无心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随它去吧。无所谓点。
阳光
说得好!有同感!
3269391967
慕容云海,沵可知道涐 爱沵爱到疯了?[em]e7327[/em][em]e7036[/em]
金边虎皮兰
张老师您写的太好了。
青啤伴够级
复杂的思想意识,复杂的舆论空间
一枝独秀[em]e327802[/em]
[em]e163[/em] [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