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纪行之中国砚村

个人日记

         0一五年四月五日,应休宁县奇石协会的邀请赴江西婺源踏青访幽探古。早早的一行七人,驾车迎着朝霞开始了寻徽之旅。

    连日雨天将万物冲洗的清新亮丽,在霞光的照耀下,树木花草更显生机勃发。坐在车上透着窗口饱受一路风光,随着晨风吸允着沁人心扉的空气。历经盘山公路之后首先到达休宁县岭南乡,在乡政府短暂停留之后,便驱车进入婺源县江湾镇境内,映入眼帘的是路边家家户户房前都堆放着的各色形状的石头,最初的感受好像来到了石乡。来到庄屋村一砚台加工厂,院落内外堆放着层层的石,只留出窄窄的小道供人行走,感叹这一行业的沉沉份量,也开启了此次行程的序幕。
图片
    
20081月文化部批复同意在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共同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至今已是第8年了,婺源县的徽文化保护以及徽文化的开发建设落实在实处。我们一行进入到婺源县境内就已感受到这一文化气息的浓郁。沿途砚台店、精品店、珍藏馆等等分延好几个村庄,特别是到了大畈村砚石产业的态势更加显现。经了解目前大畈村已形成了砚胚制作、砚台雕刻、砚盒制作、歙砚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体系,经济产业的开发也带动周边的江湾、西溪、庄屋等村加入到产业链之中,派生出砚盒油漆包装、镇纸加工等生产,不仅使村民得到了实惠,而且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图片
 
图为:随处可见的石料
图片 
图为:大畈村路边欢迎石台
图片 
图为:江西省人社厅、省外国专家局立在大畈村头的铭碑
图片 
龙尾砚石
图片 
图为:坐落在大畈村头的寒山艺术馆

     
据史料记载位于皖、浙、赣交界处的大畈村,自古文风鼎盛,科第蝉联,从唐宋至清,曾出宰相三人、四世天官、11位尚书、进士48人,七品以上官员达103人这个数字不仅在婺源,而且在全国所有古村落中,如此人杰群涌都是很罕见的,是婺源书乡中的“书乡”,故历史上有“千里来龙归大畈”之誉。大畈自古还是盛产名茶的地方,婺源四大贡茶中的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就产在这里,所以大畈又是婺源“书乡、砚乡、茶乡”唯一并存的千年古村

    正因为现代人的发扬光大,大畈这样一个在徽州大地上普通而古老的村庄,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世人做出了示范,使得远古的徽文化精髓得以传承,让徽州文化的大典不断释放出其光芒。
                                                             作者:石可

文章评论

长塘樵夫

传承徽文化精&#19421,企盼一府六县团圆。

洞云清响

我收藏了一方大畈砚,今读此文,想来日去拜访!

3283917883

[em]e121026[/em]坑梦毖谷舜2.14 我一定要去超市把巧克力都捏碎,看谁还能送![em]e2207[/em][em]e7386[/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