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人 间

北窗夜话

 

图片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这是《庄子☆人间世》里的一段话,十六个字几乎道尽了在人间的千滋百味。

 

           来到这世上谁都是想要快乐和幸福的吧,但庄子认为幸福这东西比羽毛还轻,很容易就会飘走,人们不知道该如何才可以抓住它,留住它。但是痛苦和不幸却沉如大地,我们行走、站立且生活在上面,总是不知道该怎么摆脱它、躲避它。甚至许多时候为了避开痛苦,反而要遭受更多的苦难。

 

           不约而同的是远在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比庄子更早更详尽地分析论述了人世间的种种苦。归纳起来就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即便人生也有健康、成功和欢聚的时刻,但是这样的幸福很容易就会产生变化和破坏,直至消失。故《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那么佛家和道家都洞察到并承认了人世间的苦。是否就是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来受这样和那样的苦的呢?其实他们承认世间的苦都不是悲观的、被动的和消极的,只有认识和勇敢面对苦难,才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脱之道。

 

            这也就成了所有人,甚至所有生命都面临的,或主动或被动,或自觉或不自觉的要去思索和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在人间我们所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从苦到乐的问题,其它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这个问题派生出来的。看古往今来有多少哲人在寻找各种各样的答案和方法,希望可以从苦的此岸渡到乐的彼岸。

 

           于是先哲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何而来?”、“我又将到哪里去?”。这几个问题就成了哲学家们认识人生和宇宙的中心问题。

 

           好像这些问题都包涵了一个“我”(即“谁?”)和“为”(即“做什么?”)的问题。所以佛家和道家就提出了“无我”和“无为”的概念。

 

           先说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夜睹明星,了悟世间一切诸法,无不是由种种条件种种因缘和合的缘起现象,正因为是因缘和合,所以自性本空;虽是性空,但幻象宛然。《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这就是释迦牟尼向世人宣说的人生和宇宙的真相:“缘起性空”。

 

            现在我们再来理解什么是“无我”和“无为”。这里的“无”不能理解为“没有”。“我”也不单单是指人我,“无我”和“无为”是针对人的“我执”和“法执”而来的,所谓“我执”和“法执”就是对虚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固执的以为实有,认为有一个能自在主宰的实我,不明白一切事物都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处处以我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因此妄生执著,产生了种种烦恼。“无我”和“无为”就象是一方良药,让我们明白“我执”和“法执”中所执着的“我”和“法”都是如镜中花、水中月,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虚妄不实,刹那无常,了不可得的。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就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无挂碍故得解脱,万法存乎一心,一心可造万法,所有的苦归根结底都是心的苦,那么所有的解脱都应该是心的解脱。

 

            此心如何可得解脱呢?曰:“道在当下”。过去心已经过去,未来心还未到来,就是这当下一念,就有三世因果,就有天堂地狱。故有偈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也有古德谓:“一心无住,万境俱闲”,“智者除心,愚者除境”。

 

            在人间,大约有两种人是最值得大家钦佩的,一是英雄,一是圣人。英雄征服了世界,但征服不了自己。圣人征服了自己,也就无需再征服世界。当然绝大部分的人是既征服不了世界,也征服不了自己的,那么我们就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开开心心的生活,如果真的能这样去生活,我想因此所获得的快乐大概不会比英雄们、圣人们相差多少的。

 

图片


 

 

 

 

琼英·卓玛(Choying Drolma)唱颂的《大悲咒》(请先关闭背景音乐)

 

 

           《在人间》是一篇应征之作。不知道我说清楚什么了没有,也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这样的看法。其实这些都没有关系,现在就且把我的这些文字也忘了,让我们静静的听一听上面这首朋友推荐的歌,一位来自尼泊尔的比丘尼:琼英·卓玛(Choying Drolma)唱颂的《大悲咒》。也许在这天籟之音中,我们将更容易明白一些什么。。。

 

 


图片

 

.







文章评论

北窗

[ft=,4,]一直不喜欢带着任务去写文章,由于这几天电脑上不了网,倒使我把这篇在25日前要交的文字完成了。[/ft] [ft=,4,]《打开北窗说亮话》还欠在那里没有续完,但是我想只要我的空间开着,《打开北窗说亮话》就一直在继续。。。[/ft] [ft=,4,][/ft] [ft=,4,]以前的文字是,这篇文字是,希望以后的文字也是。。。[em]e121[/em][/ft]

榕籽

[ft=,2,]本来我也想写这个题材,[/ft] [ft=,2,]哈哈,最后写成了游记。[/ft]

榕籽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人生罅隙,终究一切成空。 不生不灭,要有智慧的心,解脱的心。 不染六尘。不生妄想。 心外见法,名为外道。 得真涅盘者,竟位佛果。

枫桥

[ft=,2,]愚者除境[/ft] [ft=,2,]当下正在这个状态[/ft] [ft=,2,]从苦到乐这个过程可以很简单,有时候却也很复杂[/ft] [ft=,2,]贪,嗔,痴纠缠不休[/ft] [ft=,2,]心难自在[/ft] [ft=,2,][/ft]

北窗

琼英·卓玛 :来自尼泊尔,是一个比丘尼。出生于1971年,在她13岁时,进入一座位于喜玛拉雅山下,名叫Nagi的藏式佛教尼姑庵内修行。之后,她有幸师从禅师 Tulku Urgyen Rinpoche学习参禅、咏唱、典礼与仪式等禅宗教仪,并很快成为出色的唱咏者。 下面是她唱颂《大悲咒》的另外一个版本。 [url=http://www.56.com/n_v42_/c45_/15_/1_/lzw0075_/12492195563_/449000_/0_/45367770.swf]http://www.56.com/n_v42_/c45_/15_/1_/lzw0075_/12492195563_/449000_/0_/45367770.swf[/url]

睿睿

[ft=,2,]就在一秒钟前,我看完您的文。[/ft] [ft=,2,]接到亲人已故的消息。[/ft] [ft=,2,]死苦。[/ft] [ft=,2,]我无泪[/ft] [ft=,2,]听着《大悲咒》想着远方的亲人[/ft] [ft=,2,]用佛歌在人间为她祈福来生。[/ft]

清心曼妙

想来我就是这样一个既征服不了世界,又征服不了自己的人[em]e128[/em] 嗯,姑且就这样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开开心心的生活吧~[em]e100[/em]

灵儿

所有的苦归根结底都是心的苦,所有的解脱都应该是心的解脱。 心无杂念心无旁欲,淡然如菊安然若风,快乐地生活一辈子。[em]e121[/em]

闲看花开花落

[QUOTE]引自:灵儿 于 2009年10月23日 12时14分51秒 发表的评论 所有的苦归根结底都是心的苦,所有的解脱都应该是心的解脱。 心无杂念心无旁欲,淡然如菊安然若风,快乐地生活一辈子。[em]e121[/em] [/QUOTE] [em]e179[/em]

雨晴烟晚

[ft=#009900,4,楷体_gb2312]苦为乐之因,乐为苦之果...[/ft] [ft=,4,][ft=#009900,,楷体_gb2312]不论何时,让自己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我们才会生活的快乐,快乐的生活...[em]e160[/em][em]e121[/em][/ft][/ft]

宠儿

[ft=,4,楷体_gb2312][B]聆听——[em]e160[/em][/B][/ft]

落花红冷

今天的“我”已不是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又将不是今天的“我”,所以“我”只活在当下。是这样吗?

放下 执著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em]e179[/em]

雨后玫瑰

[ft=#33ff00,4,][B]正因为我们既征服不了世界,也征服不了自己,所以,会有无穷的苦和乐,一切无法,顺其自然。[/B][/ft]

夏雪1877

[ft=#ff6600,4,楷体_gb2312]看不下去[/ft] [ft=#ff6600,4,楷体_gb2312]撤[/ft] [ft=#ff6600,4,楷体_gb2312]哈哈[em]e199[/e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