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浓于水怎止于面子

海风杂谈

 

  新闻导读:父亲卖血供儿上学,儿子在学校却称父亲是包工头,父亲真实身份曝光后,儿子恼怒父亲“出卖”了自己,觉得自己“没法活人”,一怒之下改换了姓名,与家庭断绝了关系,15年杳无音信。父亲寻儿无果,还想给儿子认错。

文、海风
一个穷困地区 ,父亲为了孩子有出息不惜牺牲自身健康,在没有能力供儿子读书的情况下,选择卖血。孩子因为虚荣心的驱使,担心父亲的真实身份使自己丢面子。在身边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一些乡下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多少父母选择卖房、租学区房,只为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寄托父辈的梦想。

现在好了,在举全家之力供读之后,孩子极力隐瞒着真相,想要做个体面人。其实,许多城里人倒数三辈人都是农村人,脚上沾着泥巴,这有什么丢份的。包括笔者我本人,我也为我是农民的儿子而自豪。农民的勤劳与朴实,正是许多锦衣玉食的群体所不具备的。

不知感恩,却选择改名换姓,首先是忘记了一个做人之本,一个民族的传承就是坐不改姓, 当儿子能有今天正是父母的坚持,否则说不定他早已面对黄土背朝天成为普通的打工仔一员了。其次,父亲有千错,也错在对孩子的溺爱有加上,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不够,方法不够。四年向家里共写了16封信,件件就是要钱。相信许多正在上大学和已大学毕业的人都有类似经历,每次电话不是问家长身体或关心,放了电话父母第一个反应动作就是到银行打卡转帐。

拿到钱的学生不去想父母来之不易却花的顺其自然,谈恋爱、过生日、聚会等,花费越来越高,父母对孩子的索求是来者不拒。真相面前,应当羞赧的是做孩子的,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换来的是什么?当我们看到这个孩子15年的人间蒸发时,无比激愤,感触良深!设身处地,易位思考,虚荣心能带来什么,一时的心理满足之后还要回到现实中来,必须正视父母为你所奉献的,心血与汗水,还有望眼欲穿的儿孙绕膝之晚年乐。

老陈说:“我想给儿子认个错,那时曝光我不是故意的。我不要你的一分钱,不要你的一件衣服,就想看看你日子过得好不好!我存下几千块钱,想把这钱给小孙子上学用。”唤儿归,父亲还要认错,何错之有?冰冷的行为漠视了亲情,说到这里,3月14期的《非诚勿扰》中看到的故事,一位15年前,山村小伙李京河跪在村口发誓,“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歌唱梦想,不然不回村。”15年后,他历尽坎坷成了武汉一所大学的声乐老师。然而今年36岁的他至今未迈过一次家门槛,而视频里的父母念儿名字时泪流满面。

一个人无论有多么高的追求,他不能没有根,故土再不好也是生你养你的地方。生活方式可以选择,但不是你偏安一隅就能改变身体流淌的血。怨恨父母没有给自己提供优越条件的大有人在,但是父母已给了你他们的全部,今后你就是他们的全部。

相关链接: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5-04/24/c_1115085172.htm 

文章评论

思愈飞

从小品德教育不够,还有一些社会问题,都促成了某些人忘本变成禽兽

╰叮叮唄oO

为老父感到悲痛,15年了他也应该做父亲了,难道还没有一点悔悟

藏北蓝

悲哀的中国教育啊!父亲卖血供读,就供出这样的白眼狼?是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