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的传说

个人日记

 

                  三生石的传说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它的美丽,不是三年怀孕等待“有缘人的投胎”,更不是故事里的隔世情谊,不忘记十三年后的相约......这些只是“传说”的包装,产生故事的悬念,引起读者感观的兴奋,吸引视觉和听觉,因此得以流传,也是传说的魅力。

 

但是“三生石的传说”不仅是有传说的可爱,它更有一层人生哲理的价值,它涉及到了“写人的本性、写生命的精魂”正如文中说道:“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过了这种“轮回”与“转世”的观念,中国人建立了深刻的伦理、生命、哲学,乃至于整个宇宙的理念,而这些正是佛教的一种入世观照和慧解”。

 

故事都是作者借以表达自己看“世界”观点的载体(技巧),如果我们去探讨故事的真实,除了幼稚,就是无知。那样的读书是会一无所获,或者就真有“书呆子”了!像这样暗示着人有“今生、来世和前生”的无记可查的疑团,谁能告诉你是什么“投胎”,来生又往何处?那是永远没有解答的方程!

 

我们可以用种种观点和伦理来看待和解释世界,唯心与唯物也永远没有绝对的真理,因为生命是一个可爱的现实,也是一个绝对残酷的的事实——死亡是任何人都一样的存在!唯物者可以脚踏实地地建设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唯心可以慰抚受伤而无助(弱势)的心灵,以及传达“天国”的美丽,以幻觉消除死亡的恐惧!尤其清明的“钱纸、蜡烛、香火”,它真不是迷信,是感恩、是追思、是爱的传承!

 

禅是一种悟道,是不可言语的修炼,读“三生石的传说”,也当如此,友人权可自悟,见仁见智又何妨。
    
    沉思细问:何求于来世,何怨于今生;三生犹可幸,无欲且自刚!

 

                       吴雨2014.5.24.

—————————————————————————— 

 

附:三生石的传说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它写朋友的真情、写人的本性、写生命的精魂,历经两世而不改变,读令人动容。 
  

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住在寺里修行。 
  

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意。圆泽只好依他,感叹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于是他们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位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好好地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无心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早就写好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 
  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成为过去;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望我,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往问道: “泽公,你还好吗?” 
  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见面的日子。”

随即又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后的事情非常渺茫,想说出因缘又怕心情忧伤;吴越的山川我已经走遍了,再把船头掉转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他往那里去了。 

 

真有三生石吗?  
  

圆泽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还留下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称“三生石”。 

    “三生石”一直是地理中国极有名的石头,可以和女娲补天所剩下的那一块顽石相媲美,后来发展成中国人对前生与后世的信念,不但许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下他们的誓言,“缘订三生”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 

前面说过,这个故事很可能是真实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实,至少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过了这种“轮回”与“转世”的观念,中国人建立了深刻的伦理、生命、哲学,乃至于整个宇宙的理念,而这些正是佛教的一种入世观照和慧解。 


    我们常说“七世夫妻”,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常说“十年修
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说“缘订三生,永浴爱河”…… 甚至于在生气的时候咬牙说:“我死了也不会放过你!”在歉意的时候红着脸说:“我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你!”在失败灰心丧志的时候会说:“前辈子造了什么孽呀!”看到别人夫妻失和会说“真是前世的冤家!” 这种观念在中国是无孔不入,比比皆是。民间妇女杀鸡杀鸭时会念着:“做鸡做鸭无了时,希望你下辈子去做有钱人的儿子。”乃至连死刑犯临刑时也会大喊一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所以,“三生石”(转载者: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应该是有的。 


    其实,轮回与转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佛教里认为有生就有死,有情欲就有轮回,有因缘就有果报,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永生永世做爱侣也是可能的,当然,一再地做仇敌也是可能的……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处缠缚,不得解脱,唯有放下一切才能
超出轮回的束缚。在《出曜经》里有一首谒,很能点出生死轮回的本质:

  伐树不尽根, 虽伐犹复生; 
  伐爱不尽本, 数数复生苦。 
  犹如自造箭, 还自伤其身; 
  内箭亦如是, 爱前伤众生。   

    在这里,爱作欲解,没有善恶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伤,被爱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带来不断的伤,生生世世地转下去。 

另外,在《圆觉经》里有两段讲轮回,讲得更透彻:“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 
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回爱生,命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开我人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运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这样了。人的一生像行船,出发、靠岸,船(本性)是不变的,但岸(身体)在变,风景(经历)就随之不同了。这种对轮回的比喻,真是优美极了。

                          (资料取自网络)

文章评论

吴雨

[ft=,,宋体][/ft]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永生永世做爱侣也是可能的,当然,一再地做仇敌也是可能的……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处缠缚,不得解脱,唯有放下一切才能超出轮回的束缚! ——只有放下,才能解除束缚![ft=,,宋体][ft=,4,&quot][/ft][/ft]

网络空间

轮回之说是世人期望生命永恒寄予的期许。四季有轮回,生命有轮回吗,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已记不起前尘旧事。

吴雨

[ft=,4,&quot][/ft] 沉思细问:何求于来世,何怨于今生;三生犹可幸,无欲且自刚![ft=,4,&quot][/ft]

伊兰

喝下孟婆汤,已记不起前尘旧事

小轩独听竹

一颗平常心,几许佛禅意。皆在独自的感悟里。

平野星空

看破红尘笑众生, 生生死死几人明。 三生石上出因果, 四季轮回六道行。

天空

三生石的故事看过,可大哥的看法超然而深邃。看来这世间,无奈的事很多。

大沽河幽梦

这篇日志还真没看到,是腾儿没通知我,今天过来拜访,过后再回来看日志,嘻嘻!有点忙。

大沽河幽梦

今日才回来拜读友友的三生石的传说。前生和来世的幽梦没看到,传说的东东扔一边,我还是珍惜今生的缘分和情分,所有今生的缘分不会寄托于来世。

若水

瞬息浮生天意定,芸芸众生回路走。旧怨新愁情不醒,蓦然回首秋怀瘦。

启航

何求于来世,何怨于今生,活好当下,珍惜所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