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抚育--李玫瑾
学前知多少
我遇到许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他们面临自己养大的孩子却突然地发现孩子的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狰狞,让父母发现突然失控,爱已过,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
我还经常从新闻渠道听到或看到种种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报道:仅因母亲对儿子上网的责骂,年仅12岁的儿子喝农药自杀;仅因为老师批评几句,学习出色的女孩居然跳楼自杀。为此痛不欲生的父母状告网络经营者、状告学校……
如同医生看着痛苦的病人,许多病人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病,他们只能诉说生病的痛苦……。事实上,多数疾病都与病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尽管有遗传问题,尽管有环境问题,但生活方式是最主动的因素。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同样。
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还有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绝大多数的父母在孕期就开始了抚养的物质准备,如衣服、床和车等,但是,抚育的心理准备呢?该准备些什么?——有几位准父母能回答这一问题?
抚育的心理准备是:在做父母之前您是否想过下列问题:
1、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
2、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
3、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的阶段,每阶段你需要做什么来完成对他的“心理抚育”?心理抚育的内容哪些在先,哪些随后?哪些是基础性的心理抚育,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抚育?
4、再具体些:
孩子独立行走之前:心理抚育的要点是什么?
孩子可以张嘴说话时:心理抚育的要点是什么?
孩子主观意向出现后:心理抚育的要点是什么?
孩子面临小朋友时:心理抚育的要点是什么?
孩子开始上桌吃饭时,心理抚育的要点是什么?
孩子走向学校时,心理抚育的要点是什么?
总之:
在人能出现的诸种心理现象中有:感知、情绪、情感、注意、观察、结伴、表达、操作、观念形成,这都需要抚育;还有兴趣、性格、意志,当然家长最关心的是智力,相关的还有记忆、概括、判断、推理、想象等能力,这都需要培养;最终让孩子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格为上品?哈,这一切复杂吗?哼!说来吓人:肯定复杂!养个孩子要比买进一套房、买一套电器等复杂得多!
很多年青的夫妻可为一套房,一套电器,一套家俱反复斟酌,寻找种种相关知识并不断地考察……,但极少有夫妇为生个孩子反复斟酌、数次考察、不断寻求相关知识的。是啊,孩子大多是我们爱情的结晶,可教育孩子绝不像“有爱就结晶”那么简单!那是几分钟至十个月可完成的事,可教育孩子至少要18年的事,二者能简单相比吗?
所以,生孩子和养孩子——真是两个差别很大的事!没有心理准备,没有知识导向,啊?好生不好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