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手缝工艺方法大汇总
手机日志
手缝工艺的是在服装缝制过程中常用的工艺之一,熟练掌握各种手缝工艺是服装裁剪的基本技能。手缝采用的主要工具是手缝针和顶针箍。丝绸等纤维较细的织物宜用7~9号针;锁眼钉纽宜用4~5号针,一般毛料则用粗细适中的6~8号针。
1.篡针:顺向等距运针,进出针在3-5mm之间,外露线迹较长,最大不超过40mm。起暂时固定作用。线的拉力要均匀,不能松或缩褶。
用途,里、面、衬固定,以及西装,大衣试样扎壳。
图例
2.纳针:顺向等距运针,线迹可抽动聚缩。线迹较短,5-8mm之间。
用途,抽细褶,袖山吃量收缩等。
图例
3.八字针:纵向往返运针,排列平行,正面呈星点针迹,反面呈八字形,增加硬挺帖服感。另外还有人字形,做法相同。
用途,扎驳头
图例
4.撬:将衣片边缘毛丝压住折光,呈斜形针迹,防止织物毛边。
用途,拷边,简单锁边。
图例
5.扳:逆向运针,即将辑缝边扳转,又将缝边与里固定牢。
用途,较厚面料止口位缝边固定,便于熨烫,以及正面止口不反吐。也常用于无法熨烫定型之衣料的止口位处理。
图例
6.藏针:上层缝口折光与下层缝合,线迹暗藏。此种方法一般分斜针法与直针法两种。斜针法呈三角形跨越运针;直针法要求出针与入针在一条直线上。两种方法都要求针距短,才能起到暗藏的作用。直针法效果更好,力度大,不松脱。
用途,包边条暗缝,袖里、领角、贴边暗缝,滚扣眼等。
图例
7.操针:分明操、暗操。织物两边折光等量吃针,线迹外露为明操;线迹正面不显,反面外露为暗操。
用途,缝贴边,襻纽条
图例
8.绗:运针先退后进,吃针细,针距长,起絮料固定作用。
用途,棉服固定絮料
图例
9.倒回针:倒向运针,后针与前针线迹局部重叠钩住,缝线具有收缩性能,起加固防伸长、缩短作用。
用途,袖窿、领圈、呢大衣底摆或斜料部位,使边缘收紧,中间凸起。
图例
10.拱针:运针先退后进,将多层织物用星点针迹固定。
用途,服装止口边缘、手巾袋开线边缘,女上衣门襟挂面与里衬固定;多用于装饰。
图例
11.锁:出针时,线尾在针上顺时针缠绕半周,绕成线套,线迹平均外露突起,有立体感,并将织物毛边锁光。
用途,锁扣眼、气眼、挖花、绣边、锁钉子母扣等。
图例
12.钉:纵、横定向对穿,或并列串联装订纽扣。
用途,钉纽扣、钉盘扣。
图例
13.绕:在轴心线上连续缠绕,线迹抽紧后线表悬空成套结,也称虚套结。
用途,封口加固。
图例
14.三角针:正面不露针迹,反面缝线,角与角互相牵制呈V形,起固定与装饰作用。
用途,单衣折边,高档服装包领,钉商标,女装大衣下摆折边装饰。
图例
15.杨树花针:左右针迹对称平衡,花形似杨树花,每组3-4 针。
有时用和装饰作用。
用途,女大衣、上衣里的下摆和童装衣领等部位。
图例
16.线钉:两层以上衣片同部位线迹,先组合相连,后剪断分离,嵌钉在织物施针处,起上下层同位定位标记作用。
用途,不允许或不能作点位标记的,呢绒面料,组合部件装配时,定位作用。
图例
17.线辫:用线环套线迹拉成辫状小襻,起连接、过渡、襻系作用。起针后,二次进针,在尾线未全部拉出的线圈内,将线反复套环,连成线辫。一般视其拉力的大小定线股数,两股或四股。每次拉环的力要均匀,线辫成型后要有一定的弹性。
用途,女装腰襻,底摆里面襻系,扣环,垫肩襻系,肩位、腋下里面固定,口袋布襻系等。
图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