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礼溯观】讲义:汉服形制与佩饰的简介

手机日志

【主题】汉服形制与佩饰的简介

【地点】文礼溯观 传统文化研习社(QQ:335907371)@文礼溯观


【甲】汉服的定义:


汉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汉族(先秦称华夏)主体人群所穿着服饰。是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并没有汉服这个词汇,古代汉族人称汉服为“衣冠”。但汉服一词并非现代人臆造。


《辽史》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五仪卫志二国服中,就有“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后王以祀以祭以享”和“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在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的明确记载。


【乙】汉服的出现:

黄帝时代:冕冠出现,服饰制度开始形成


夏商:冠服制度初步建立


东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体制剧烈变化的时期。文化上的轴心时代。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开始出现不同。


东周:出现了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丙】汉服的消亡:


众所周知,汉服是指明末以前汉族人民穿着的服饰,但是为什么到了清初就突然消亡了呢?


清初:剃发易服


1644年,清军入关,强行在中国推行“薙发易服”令,即男子一律剃发,严禁穿汉服,一律改穿满装。清政府的这一政策遭到了广大汉族民众的强烈反抗清军初入南京时传示“不杀人,不剃头,照常乐业”。南京民众各自自家门上大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清国皇帝万万岁”。五月二十八,豫王多铎到南京报恩寺拈香,南京人民“观者如堵”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二十四,清庭新任江阴知县方亨到任。二十八日,布告全县立即剃发,并限令三天内剃完。满清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血政策,是导致汉民族传统服饰消失的直接原因。


汉服并非自然淘汰,消失的不仅仅是服饰本身。


【丁】复兴汉服的意义:


很多人复兴汉服究竟是为什么?而我们本来的目的又是什么?


一、是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必然
世界各国,无不竭力保护本民族独创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传承且发扬优秀的文化成果,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汉民族在神州大地绵延千年,贡献了无数精神和物质财富。唯有尊重保护这些思想和物质遗产,方可以不愧华夏先祖,更可以有今世奋发图强,亦为对后世子孙之责任。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汉民族的符号象征,其天人合一风格为华夏先民钟爱,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二、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修养。


一个有凝聚力的国家,人民都热爱自己独特的文化,包括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艺术,其人民在享受共同的美感中,学会相互尊敬,社会和睦,彼此感情不断的加深,民族的亲和力也不断地加强。


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先辈在创造光辉灿烂的文明时,正是有这样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在背后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其中,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复兴汉服正是为了增加这种向心力,促进中国人文艺修养的提升。


或许有很多人都不了解我们,但是汉服是民族的象征,我希望诸位能够本着最初的原则,复兴汉服,继而复兴华夏,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戊】汉服特征:

汉服有如下基本特征:交领、右衽、无扣系带


可以很严肃的告诉大家这些特征在从商周到明末的数千年间,从未改变!汉服的形制由于这四千多年的演变,有不少形制:


①上衣下裳(衣裳制)

②衣裳相连(深衣制)

③汉冠唐巾(男子) 鞋履配饰


①衣裳也就是上衣下裳。通常作为男式礼服。出现时间最长,延续时间也最长的一种款式。
基本形制。


衣裳制的典型代表——冕服


冕服是古代男子最高级别的礼服,通常做祭服使用,共分六种,又称六冕,和女子礼服的三翟相对应。冕服相传起源于中国尧舜时期,自周代至明代,除去秦朝到汉明帝时期用袀玄为男子祭服外,其他各各个朝代都沿用冕服制度。冕服中的十二章衣(即大裘冕)级别最高,是仅有皇帝祭天才可以穿着的大礼服,不过也有朝代将之规定为皇帝的朝服。





汉服形制——衣裳制


襦裙起源于战国,终于满清,其间2000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襦裙是汉服女装的最基本形式。分解介绍:


襦:短上衣


袖:襦的袖子一般较长、窄


交领右衽:汉服标准的领口式样,外观如英文y。右衽指领子系向身体右边。方向绝不可以相反,左衽为异族或死者的样式。


腰带:用丝或革制成,起固定作用。


宫绦:以丝带编成,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


裙:从六幅到十二幅,有各种颜色及繁多的式样。


【战国】时代女子装束





【初唐】女服多用帔帛,又称画帛,通常以轻薄的纱罗裁成。走起路来,随着手臂的摆动而不时飘舞,非常美观。当时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以上身着襦、袄、衫,下身束裙子





【宋代】特色是群外穿对襟上衣,袒露抹胸





【明代】琵琶袖,义领







③汉服形制 —— 深衣制


深衣就是上下缝合在一起的款式,是最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款式。


有直裾与曲裾两种形式。


大约在公元前九世纪出现,是基本形制。


汉代窄袖绕襟深衣图参考湖北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出土木俑复原绘制





【唐代】官服,圆领袍





【北宋】服饰“褙子”。为宋代妇女平常所穿,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带系连,任其露出里衣。北宋时这种装束已很多,南宋时更加普遍。





【明代】背心:俗称坎肩、马甲。对襟无袖的上衣,两侧开叉,一般长及膝盖





③汉服形制——汉冠唐巾

秦汉及汉族男子戴冠为主。唐宋以后,以巾冒为主。





冠最流行的时期在先秦两汉,相对巾的普及早一些。冠历来是士人之上的特权,是身份和职别的标识,也象征着士人的尊严。当冠而不冠即是“非礼”。《左传 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孔子弟子子路至死捍卫君子不免冠的尊严:“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庶民或“卑贱执事者”却不能戴冠而只可束巾;巾最早不过是随便裹发的一块布,不能出现在正式场合,最初,上层士大夫不过燕居时偶尔戴巾,后逐渐通用,到汉末为文人武士所好,以戴巾为雅尚。因为巾与平民关系密切,故天生带着一丝闲适,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发展,自唐代由幅巾衍生出了幞头后,巾帽文化愈加兴旺,到宋明则达到顶峰。


所以,于汉唐时向前来留学的日本,巾帽文化鲜有流传,相反,于明代师习华夏的朝鲜,巾帽则大行其道,发展成为现代韩服中重要的元素。





冠冕类一般适用正式庄重的场合,配相应的礼服或公服。冠起着官阶职别的区分作用,名称常来源于其寓意,如法冠也叫獬豸冠xiè zhì guān;巾帽则搭配常服(当然,不能排除幞头类与公服的搭配,九品官服常作为庶人的婚服),多与时尚关系密切,往往一种巾帽会蕴含着一段逸事佳话,如,东坡巾、程子巾,大众津津乐道的同时亦效尤纷纷。





在戴法上,冠冕类和后来的巾帽不同之处在于重视固定头发,一般需要通过笄直接固定在发髻上,另外还要在下巴处结璎,这样就很牢固不易散落了;而巾帽类的戴法则随意多了,一块或软或硬的布、纱,通过各种不同的包扎或折叠方式,缚罩在头上就是了。





戴冠必先以纚韬发。首先束髻,用纚(Xǐ)把头发包住,然后加冠、笄(jī)或簪。纚是一块整幅的缁帛(古布六尺长,二尺二寸宽)。


专以固定头发的是发笄,固定冠冕的则叫衡笄。为了增加冠的牢固性,只固定发髻还是不够的,另外在冠圈两旁还有丝绳,可以在颔下打结,这两根丝绳叫缨。正因为缨关系着冠的固定与否,所以子路的缨被砍断后,他为了不“免冠”才“结缨而死”。缨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垂在颔下,称为緌(wéi),也是一种装饰。系冠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即用丝绳兜住下巴,丝绳的两头系在冠上,这根丝绳叫做纺(hóng)。


【己】男女饰物:


1)男子饰件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男性通常喜欢一些具有进攻性,危险性的装饰品。比如容刀、觽韘、佩剑;而笏头带(玉带),带钩,钩络带,绶(大绶、前绶、后绶)等则是与据男式服装的特点有关;另外也包括一些中性的饰件,如充耳,容臭,玉佩。


①容刀[róng dāo] 】《古今衣服令》曰:“容刀者,为容之刀,具刀形而无利刃,如若今肩舆旁插之剑,以为容观而不适于用。”


觽xī 韘shè 】韘是射箭时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扣弦弓的用具,又称为“决”,俗称为“扳指”。不过,汉族的扳指和后来流行的满族扳指在造型上有所不同。满族扳指是圆筒形,而汉族扳指“韘”则一边偏高,一边偏低,偏低的一边有浮雕兽面纹,下口钻有两个小孔,以便用穿带缚住,固定在手上。


②佩剑】佩剑的风尚在春秋战国时就比较盛行,汉也多有佩剑。《晋书•舆服志》说:“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 剑。”《后汉书•舆服志》注云:“自天子至于庶人,咸皆带剑。”而官阶地位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剑带和剑鞘的装饰上《说文》上也记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


佩剑在长度和重量上,都因佩带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lue4),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考工记》)载:刀剑不仅在长度、重量方面有等级之分,而且在制造、加工和装饰等方面的选材用料,工艺精细的程度上差距也很大。作为佩饰的剑通常精雕细琢,镶金嵌玉。


中国传统,多采用璏(wei4)式佩剑法。璏,《说文》注:“剑鼻玉也”,就是用于系佩剑的鼻钮。并不是我们在很多古装剧中看到的悬挂式佩剑。


③笏头带(玉带)[hù tóu dài]】简称球路。宋明官员用的一种腰带。其上绣或织有球形花纹。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太宗命创方团毯路带,亦名笏头带,以赐二府文臣。”


④带钩/带饰】带钩来源于胡服元素,随着战国时男子衣装上革带的流行,带钩的使用也逐渐普遍;带饰泛指后世腰间带的带头饰,多用于玉带。


⑤玉佩】古人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完美人格的象征。《卫风淇奥》曰:“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硅如璧。”玉同时也是君子互赠的珍贵物件。《秦风 渭阳》曰:“何以赠之,琼琚玉佩。”表达了秦康王对舅舅的依恋之情。


2)女子饰件:

①头面: 笄、簪、钗、步摇、梳篦、花钿、胜、玉梅/雪柳、闹蛾、花冠/凤冠、假髻

②耳饰:耳玦、耳珰、耳环、耳坠

③项饰::串饰、项链、项圈、缨络、项锁、霞帔

④臂饰: 手镯、臂钏、戒指、护甲

⑤佩饰:包括各种佩挂饰件。如霞帔、帔帛、环佩等

⑥状容::大致可分为“红妆”和“白妆”两类。介绍一些传统的眉样、唇样、面饰等。


笄(ji)】用来固定发髻,是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笄是发簪家族的鼻祖。笄的首部简单朴素。汉族女子的成人礼就叫做“笄礼”。笄是成人礼上初加的发饰。


簪】在笄的基础上发展来,簪的首部要华丽丰富得多。不过很多时候,簪笄的叫法是通用的。


钗】在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约出现在西汉晚期。钗的首端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常配备成对,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步摇】也许是在簪钗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根据《释名 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 可以想象,步摇最动人处正在那起身微步的瞬间。《续汉书 舆服志》记皇后服制:“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 当走动的时候,那白珠桂枝和耳珰随着脚步摇动,化静为动,所谓的“花枝乱颤”大约就是这种意境吧。






梳篦(shū bì)】简称栉(zhi)。持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的汉人传统中,梳篦有着别有的感情。既可以梳理发丝,又可作为固定发型的发饰,一直受到青睐。《诗 周颂 良耜》有云:“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意思是:那些堆积如山的黍稷,被排列得就像栉一样的整齐。是用于祭奠丰收的颂歌





耳环(玦 jue)】秦汉时期汉族地区耳环出土不多,然而周边民族,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戴耳环的风俗存留已久。《南史 林邑国传》:“穿耳贯小环,自林邑、扶南诸国皆然。”所以,汉家女带耳环的风俗也源起于蛮夷女子。唐诗人张籍的《蛮中》诗描写南方风俗:“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此图为玦

钏(chuan)】来源于镯,几个手镯合并在一起,被名为“钏”,后来,通常将金银条锤扁,盘绕成螺旋圈状。臂钏的具体形制,两千多年间变化不大。钏又叫“跳脱”。据说此词是外来语。钏有臂钏和腕钏。臂钏又形象地称作“缠臂金”





商金臂钏


披帛】我们常常看到唐代仕女的肩背上披着一条长长的围巾,后称之为披帛,也叫帔帛。然而,披帛在东晋时尚未出现,敦煌莫高窟288窟北魏壁画女供养人及285窟西魏女供养人却已有帔帛。中古时鲜卑、契丹、回纥、吐蕃服装均无帔帛。《大唐西域记》卷二说印度有“横腰络腋,横巾右袒”的服式,莫高窟隋唐时期的菩萨塑像中常能见到,似现代“纱丽”一端搭于肩上,任其下阔部分散拂于腰际者,与帔帛形式也不相同。不过,从波斯萨珊王朝银瓶人物画上所见的女装却有帔巾,与唐代帔帛形式略同。又新疆丹丹乌里克出土的早期木版佛画也有帔帛,可知帔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西亚文化,与中国当时服装发展的内因相结合而流行开来的一种“时世妆”的形式。






宫绦(gōng tāo)】1、一种系在腰间的悬挂饰物,一般配以汉服。中间用绳子,两端系有玉佩,金饰,骨雕,中国结等重物,尾端有流苏。2、宫中特制或仿照宫样所制的丝带。 也作“宫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