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经历的《1966年》
个人日记
读的时候觉得真好真好,过后,那个故事的全过程渐渐淡去,只有支离破碎的片段或者细节甚至是特有感觉的几个字留在了记忆之中。因为那些片段或者细节或者几个字很生动很鲜活,发生在独特的环境或者是不一样的情状之下,所以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效果。让你每每想起这本书,就会闪现那些片段细节或者几个字,对作者的才思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样的小说不容易让人忘记,这样的书担得起“好书”之名。
我手上拿的就是这样一本书,《1966年》,王小妮写的。
1966年,你我都知道,文革开始的日子。
虽然那年之后的5年后,我才出生。但是,作为一个资深的囫囵吞枣的读书人,我看过太多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小说、电影、电视剧,1966年,是史无前例的,是浩浩荡荡的,是大字报,标语,口号,语录,红海洋,游行,串联,批判,批斗,武斗......各种不忍卒睹的伤,各种酷烈惨痛的死。是压抑、恐怖、残忍同时又荒诞的。
每每看,都让人揪心悲愤到极点,恨不得立刻逃离这万恶的社会,又万分庆幸自己生得逢时。
这种感觉,在看过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后,尤为强烈。
可是,看王小妮的《1966年》,你感受不到这些。
也有游行,也有惊慌,但那只是作为背景影影绰绰的,在远处摇晃着。而主人公们却像一组组立体微雕群像,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展现着他们在社会动荡来临之际的喜怒哀乐。
11个片段式的短篇故事,从烧锅炉的年轻人,到挖白菜窖的医生、两个从乡下来城里看电影的姑娘、收废品的老人、麻袋厂的女工、一直被反锁在家里的男孩……这些小人物,做的是小事,自然不能落入历史学家的笔墨,即便是在当时看来,也仅是不值一提的细枝末节。
例如那个年轻的工人冒险给几乎陌生的姑娘带一个可能并无太多帮助的口信;自己已岌岌可危的医生却在逼问下保护已经过世的老师;车老板领回在学校中风光的儿子们,为邻居做着自己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事----喂养小鸡;年幼的孩子如往昔般为父母晾晒着鞋垫,即便是在1966年这个大混乱的伊始,这些鞋垫也依然保持着它们固定的位置......
小,真是小,小人物,小小的事,小小的片段,但实质上,它们却与整个中国的历史大背景息息相关。
它们叙述的是普通人在面对时代的骤然变化时,从不知所措到机智应变;或苟且偷生、忍辱负重;还有人性所不曾泯灭的善良之光;以及即将面临惨痛悲剧却尚不自知时戛然而止的休止符。
这恰就是王小妮的书与之前关于文革的书最大的不同了。
过去的书写很少有具体而微的细节描述,不是分析功过,就是批判式论文,或者感情丰富如涛如浪的控诉。
而王小妮写的,就如她自己说的:“普通人的感受,最不可以被忽略和轻视。任何真实确切的感受,永远是纯个人的、无可替代的和最珍贵的,是可能贯穿影响每一条短促生命的。 ”
作者通过文学进入历史,让我们得以穿越时光,获知那些普通人的感受。同时也为那些默默消失在时光隧道中、没有留下一丝文字记载的普通人们,立一小块集体纪念碑。
无论什么年代,原来都是有温情,快乐,良知,依恋,和爱的。
看完书后,在百度搜索“1966年”,出现了这些事情:
1月28日中国政府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1月28日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3月22日河北省邢台发生7.2级的大地震;
5月3日中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出厂;
5月16日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
5月31日经毛泽东批准,工作组到人民日报社夺权;
6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生文化大革命的通知;
8月16日文化大革命中全国性的大串联开始;
8月24日著名作家老舍遭受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
12月16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受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5岁... ...
如果没有百度,1966年的模样,人们还能记住多少?
已经有很多人不了解,或者不准备了解,或者当它是一桩陈年往事,淡淡地随风而去。
我们确实不用回去,也再也回不去1966年了。
我们现在过得很好。我们谈论金钱、谈论竞争、谈论美容、谈论养生、谈论炒股、谈论焦虑、谈论烦恼、谈论不满。唯独不谈历史。
历史是过去式。历史不能带来任何现实的好处。
可是,谁也不知道阅读着《1966年》的我们,此时,此刻,是不是正在经历着历史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