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书法

个人日记

 
           在我看来,中国古体诗与书法简直就是相映成趣的一对儿,二者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有点像《杨家将》里边的“孟不离焦,焦不离孟“。诗本身具有短小精悍,意味悠长深远的特点,是大众喜欢消费的文化快餐,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形式,也正因于此,它也是一个很容易被表达展现的文化符号,厅堂,照壁,回廊,门楣,廊柱,等等俱可登临。而书法也因此得以身手大显,或庄或谐,或楷或草或撰或隶,精彩纷呈。在印刷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书法之于诗词的意义尤为重大,一首好诗的传播,在地域方言多元的华夏大地,传抄是重要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书法的魅力就得以大放异彩。应该说,一个好的书法表现会给一首诗增色添彩,甚至有合璧生辉的奇效。

           每当我们浏览名山胜景,眼底收进的除了山川美景,然后就是名家题留了。但是,面对那洋洋洒洒的行、草央央大作时常不免陷入尴尬境地——不认得,虽百般努力而不能尽皆瓦解。但是,如果你腹内经论稍有存量,有些诗词名句是可以根据上下关联顺读可得,这是个诀窍。一时间可以做到不懂装懂,与同行者前后“风光一时” 。对于彻头彻尾终不得的,你肯定心意难平,恨恨加耿耿,由是逼着你回头寻踪追典,恶意补虚。多好的事呀。我想这是书法对于诗文传承的重大意义。 
    
           这样说来,诗与书法的关系,其实就是文人与墨客——不是黑客——的关系。可惜,与今之时,这一对绝佳搭档频临绝迹了。练书法的倒是大有人在,能为古体诗的不多了。

   

            这两天,机关大楼内举办书法展,算是大饱眼福吧。毕竟,济宁是个低线城市,难得见什么大家,这些身边的书者比之那些遥不可及的家们更有几分亲近感。场地就在去饭厅的途经之处,一时睹来甚是方便,实为饭后又添一味也。何其幸也!     
          

图片

                这幅作品书写的是唐代诗人许浑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当然我也是后来查得的,于现场则未能解读一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许浑竟也是大家,与杜甫名齐,有“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之说,既如此,心下顿生敬意,同时亦有愧意生焉。现将原诗抄录如下: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古体诗的意趣实在是难以尽述。其表达能力超强。三五字可以涵盖诸多个信息。这诗就是,秋天,傍晚,有风,有粗犷的送别酒宴,有时节景致的描写,有心情,意趣的流露。佩服。我喜欢“犹自梦渔樵”句,我不懂许浑,我只能简单的理解为,此君不想进城,不想近帝王,不想入权贵....云云。多好的心态啊。诗可言志,说的就是这个。


            我的理解,我必须看重那些入书法家们法眼的诗词。这其中断然少不了“英雄所见略同”的共识。打个比方,类如《红楼梦》中薛蟠体谁会去浪费墨汁呢?所以,欣赏书法的过程有借你墨迹开我眼界之利好,善莫大焉。 

            今天还有一得,也很重要。欣赏之时,遇一同好者,欣赏能力明显高于我——认得的草书比我多。不过,其也不是俱能破之,未能辨识者亦不在少数。但是,他心态比我超然,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其人也是快人快语,直言斥之为“胡杵体”。此言甚合我心。甚合我心啊。也是啊,就算他们善写,写得好,但也不一定全是那么回事啊。看来,所谓崇拜也不能失之于盲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