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文学——从&lt诗经&gt到陶渊明》节选

手机日志

 
  图片

  

    
归隐和入世构成了中国文人世界里一种非常奇特的纠缠,如果用这个来解释曹操,他也一直在不断地放下和复出。这种人懂得什么叫作下野,也懂得怎么去玩,本身就分裂成了两个部分,在进退之间游刃有余。从文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文学和美术都一定是从人的解放开始的。

  不同生命经验的对话

 
  我中学时代读《三国演义》,读到后来爸爸不准我读,因为学校功课因此搞得一塌糊涂。年纪大了我就和他讲,功课很好是一种好,功课不好也是一种好。《三国演义》打开了我的世界,让我着迷于这些有趣的人,不同的人。每个人都有完成自我的方式,这个方式绝对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所以就没有输赢。从狭隘的角度看,曹丕赢了,曹植输了,因为曹丕做了皇帝,娶了甄妃,可是曹植写了 《洛神赋》,他真的失恋了,真的失去了这个女人吗?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他比娶到这个女子更幸福。如果从狭隘的角度看,这样不是很阿Q 吗?你没有得到你还欣赏?可是把嫉妒转成羡慕,就是真正的美学态度。
 
  魏晋时代已经有了对生命的欣赏。所有征战的三国英雄,他们是敌人,可是也彼此欣赏。我相信诸葛亮一定很欣赏司马懿,司马懿也很欣赏诸葛亮。输赢之间其实只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其实所有的结局都一样,那就是死亡,这是生命的本质。
 
  俄国在十九世纪时出现了“虚无主义”流派,屠格涅夫的小说被称为“虚无主义”,但这并不是我们在世俗里讲的虚无。世俗里的虚无,是说这个人什么事都不做,可是美学上讲的虚无,是说他认识到了生命的本质,但这并不影响他参与生活的积极性。比如佛经里讲“色即是空”,如果大家读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会知道他讲的并不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而是说眼睛看到的叫色,耳朵听到的叫声,鼻子闻到的叫香,舌头尝到的叫味,皮肤感觉到的叫触,所有我们感官感觉到的世界都是空的,有一天它们都会不复存在,因为物质的东西会形成,会持续,可是也会坏,会空,即“成住坏空”。可是佛经又讲“空即是色”,是说你虽然认识到生命本质是空的,最后什么都没有,可是现在都是存在的,现在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见的、鼻子闻到的、嘴巴里感觉到的、身体触碰到的,都是存在的。人要从虚无当中感觉到这些感官的重要。这不刚好是曹操的美学吗?一部分感觉到“忧思难忘”,色即是空;可是还有一部分是“天下归心”,空即是色。
 
  魏晋时期的很多人都有这种特性,他会从生命的角度去思考。陶渊明为什么写《归去来兮辞》?因为他在做官,可是又想退隐,其实本质上是两个“我”之间的斗争。他要没做过官就不会写《归去来兮辞》。我们今天可能误解了陶渊明,认为他是隐士,但其实他是参与过官场、很了解政治的人,所以才对归隐有这么大的向往。注意一下,谁在读《桃花源记》?谁在读《归去来兮辞》?全是中国古代的文人,全是那些做官做得不快乐的人。每天都跟自己说“归去来兮”,可是真正回去的没几个。赵孟做到了一品官,可是他也有另外一个世界,也写《归去来兮辞》。他赢了现世,赢了政治,可是输掉了美学,所以他要弥补那个部分。
 
   凡是能够把自然、隐士、心灵的美学修得很好的人,其实常常是在政治里混得很深的人。真正的隐士就隐了,没必要去写东西,因为他已经用行为完成了隐居的理想。苏东坡也是,他从来没有隐居过,只是一直被贬谪而已,可是贬谪的时候也还是在做官。他被流放,复出,又被流放,又复出,起起伏伏,对退隐的特别向往,总想有一天脱离政治,可是直到六十四岁去世时还在其中。
 
  显然,归隐和入世构成了中国文人世界里一种非常奇特的纠缠,如果用这个来解释曹操,他也一直在不断地放下和复出。这种人懂得什么叫作下野,也懂得怎么去玩,本身就分裂成了两个部分,在进退之间游刃有余。从文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文学和美术都一定是从人的解放开始的。
 
  三国时代的精彩是对话特别多,各种不同的生命经验在三国产生了有趣的对话关系,很迷人。他们每个人都是历史上不可替代的符号,我们身上可能都有他们的东西,无法不用好坏来判别。这是只有三国才能提供给我们的丰富。

 
  质朴的情感呐喊

   为什么西汉一直保有朴实的民间个性?这与它的政治传统有关。这些皇帝都不是文人出身,谈不上优雅。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太学生,所以东汉的性格就很不同,人都忧郁得要命,整天在谈生命的忧伤。太学生开国,整个文化里面有一种优雅、感伤、唯美,可是西汉却是以野性和朴实作为文化的主调。
 
  我选了三首东汉时期的诗,它们从文学性上来讲可能没有什么,但有着强烈的民间色彩。比如这首《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
 
   我为什么要选这一首?因为四言是《诗经》的结构,是非常民间化的,汉代的文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实验期,可是民间还保有《诗经》的某种规则。
 
  “公无渡河”是说没有渡口、没有船,你不应该渡河的。可是“公竟渡河”,这首诗换的字非常少,只是将“无”改成“竟”,可是结果是绝望,本来不可以做,可是你做了。这可能是一个发疯的男子投河而死,妻子赶到江边,捶胸顿足唱出来的四句好像疯子的歌声。这歌声里有一种简单的情感,不是文人创作可以替代的。
 
   民间的声音和文字不一定有特别的意义,只是很直接的情感呐喊,因为民间的文字能力和语言能力都非常有限,没有太多的修饰。可是我最羡慕的诗是《公无渡河》这种,它可以完全不管形式,没有押韵、对仗、叠句,就是这么直接,只是不想让自己的丈夫死掉。
 
  我读诗时常会想到画面,想到故事。我一九七六年去太平山时,太平山还没有开放,我们从罗东坐运柴车上去,沿着颠簸的河床走,蹲在柴车上不敢坐下,因为坐下的话整个脊椎骨都会被颠碎,只能一直用手撑着身体。一个多小时后到了太平山下,我们开始步行,看到翠峰湖,非常漂亮,现在已经开发了,很难看,不必去了。那时候还有蹦蹦车,人很少,只有伐木工人和老兵———就是那种十六七岁时被抓来的老兵。
 
  有一个老兵娶了一个智障老婆,两个人都五十多岁了,脸都有点邋遢。我们在那里住的时间比较长,因为是跟台大的城乡所去太平山调查。那个老兵就坐在那里,眼睛红红的,不像人,更像野兽,一直捶胸顿足,叫个不停,那声音像被毒打的狗发出的号叫。旁边的人告诉我,老兵的智障老婆失踪了,之前她就常常失踪,因为找不着路,七天后发现时,人已经死了,然后老兵就一直这样号叫。
 
   我每次读到《公无渡河》,眼前就会呈现出那个老兵的画面。他和太太之间大概不是爱情,也不是婚姻,就是一个生命一直和另一个生命在一起,其中一个生命忽然消失了,剩下的这一个就会崩溃。作家老鬼写过一本小说叫《血色黄昏》,里面讲他们在内蒙古插队的时候,有一次杀牛,那天晚上,他们的蒙古包外有六十只牛围着那摊血一直叫,怎么赶都赶不走。其实《公无渡河》表达的就是这种情感。民间说那是一个狂夫渡河而死,妻子赶到河边时叫出来的声音,即“民间的呐喊”。
 
   今天我们可能会把这首歌删掉,因为不够优雅,可是汉朝的乐府却把它保留下来了。民间的生命力有一部分真的有点野蛮,但在文学里,这种粗朴的力量非常重要。
 
  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曾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展览,其中有用绿釉陶捏出来的猪圈,一只很大的母猪周围有很多小猪在吃奶。民间最大的希望就是富足和稳定,猪的繁殖和民间的状况有很大关系。这件作品很有趣,猪圈旁边会安排一个人,在那里探头看看猪是不是长大了,或者小猪是不是在吃奶。我去乡下的时候,看到那里的老伯伯也总是没事就去看他的鸭子或猪,这是非常贴近农业的情感。这种情感,直接导致了汉代的稳定性美学。
 
   把猪圈做成艺术品实在是很奇怪,它不美,也不高贵,可是汉代的艺术品竟然大量呈现这样的主题。这种民间性是我们了解汉代文学的重要基础,今天所有华人世界的农业生活还是如此。所以一般的老百姓会觉得汉朝很亲切,两千多年来好像没有太大的改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附文一:文学课上的千载乡愁

    以前读过蒋勋的几本书,感觉有点絮叨。但看这本书时,脑子一下转过弯儿来,对他的钦佩也如碧草一般滋长。他哪里是在写书,分明是在讲课呀。
    
完全可以把这本《蒋勋说文学》,当做一学期的选修课。他讲《诗经》,颠覆了以往的刻板形象,讲得可亲、可爱、可叹、可思,能感受到里面的悠悠乡愁。他不希望《诗经》是中文系的教科书,而是男男女女们传唱的歌谣。我们的教育总有一种速食的渴望,表现得很急切。岂不知很多东西一旦变成教科书,就变成了考试与答案。
    
我喜欢他对那首《氓》的解读。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古人说这是一首弃妇之诗,蒋勋却认为,这是一个从来没有进过学校的女子,在讲她一生的感情故事。这个被称为的小伙,也一直在民间活着。当你走在街上,看到那些嘴里嚼着槟榔,看上去有点吊儿郎当的男孩子,看到一个漂亮女孩子就用眼睛不断地瞄。蚩蚩大概说的就是这种瞄来瞄去的眼神。难道那个女孩子就没有瞄吗?当然也在瞄,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她一开始就是个弃妇。
    
蒋勋讲得之所以动听,还因为他善于穿越。比如,他说《诗经》的主角一直活在土地上,然后便讲到陈凯歌的《黄土地》,只有在农业社会,人才能谦卑得像土地一样,在土地中生长,最后又回到土地中去。他提到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那些安静的田地,辽阔的山野。还有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他说女主角辛树芬走在山路上,两边是秋天刚刚发白的芒草,那情境就是《诗经》里的。这样的穿越,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发散,感官得以延伸。可以说,蒋勋传的是,授的是,不仅是上课,更是启蒙,他足以让绝大多数的中文系教授汗颜。
    
他讲汉乐府,说《陌上桑》中的罗敷出场那么大气。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太阳从东南面出来,照在我家楼上,这种口气是写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刘邦才有的。汉朝很好玩,帝王大气,民间女子也一样,这就是大时代里的自信。
    
我向来喜欢三曹,甚至于超过三苏。蒋勋将曹操定位于魏晋时期的第一个诗人,从他的《短歌行》中,可以看到曹操在诗人领域、爱情领域、政治领域都是高手,既很会玩手腕,很有计谋,又能在情感领域里一清如水。
    
感谢蒋勋,还因为他让我重新认识了曹植。因为《洛神赋》的原因,我以往总认为曹植有些女性化,但蒋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他的峻烈明快。曹植的大气度和速度感不仅让文学别开生面,向下更是直接滋养了李白。不信你看他的《名都篇》,一句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就让青春美得像花儿一样。
 
    (2014年03月21日  城市信报)     

     附文二: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刘晗)

    文学是民间的产物,最终要回到民间,陶渊明的躬耕精神即是将生活的苦难经由文学的吟咏,从单调贫乏的日常生活中跳脱出来,注入一种向往。
 
  作为美学家的蒋勋,他的理论基于现世生活,也不乏学理的渗透。这一点,在研究文学史的切入点上亦是如此,有别于大多数文学史的梳理,《蒋勋说文学》着手剖析从《诗经》到陶渊明这段跨度,以社会伦理秩序为出发点,探讨社会文明进程和生活环境对文学构型的影响。
 
  文学艺术与生产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态。如果说《楚辞》里的“兮”如同花腔一般婉转,表达的是古代部落对大自然的敬畏,华丽的南方文学营造人神共处一世神秘的仪式感,而《诗经》大多则是阡陌之间男女传达的含蓄的感情。
 
  《诗经》的形成是农业时代的烙印,其中的静美和乡愁,在多个篇章中的主人公都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中的某一种植物相联系,这种情感的抒发和学院派的教育系统毫无关系,孔子对于《诗经》的艺术态度是“思无邪”,这就是文学基于稳定的农业社会所流露出的温柔情感。到了汉朝,乐府歌就是民歌,《饮马长城窟行》讲一个女子在汉武帝北伐匈奴时对于战争的忧虑以及深切的思念之情,在形式上有着完美的对仗,民间活力与文人气息兼备,农业文明的脉络一直影响着创作的走向。
    
对此,蒋勋提出质疑,两千多年来,《诗经》被奉为官方正统,扭曲了它的本意。现在的人们没有意识到“经”字添加到“诗”后面对“诗”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所谓的“经”即是文化的正统和主流,代表着官方的范本,在教材式的文学史的解读中,对文本的注释往往是一对一的,窄化了阐释的空间。在蒋勋看来,诗是文字高度精炼的艺术形式,所有对于诗的速食化的答案都不是真正读诗的方法,读诗最忌讳的就是在其中寻找答案。“诗”即是个人化的,有着动人的音韵、节奏和感情,在语言上有时甚至是粗糙的,成为一种民间众口传唱的表达方式。
 
  文学是失败者的乐园,在入世与出世的抉择下,陶渊明选择了生命的出走,这也是他对未来美好的期冀。文学是民间的产物,最终要回到民间,陶渊明的躬耕精神即是将生活的苦难经由文学的吟咏,从单调贫乏的日常生活中跳脱出来,注入一种向往。如一束光穿透现实的暗哑,照亮了文字追随者坚定的目光。
    (
来源:京华时报2014-03-28)

    附文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蒋勋的名字时常是和美这一字联系在一起的,听过他讲红楼梦,各个人物栩栩如生,这些人物是曹雪芹所创造,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而所谓美学,就是人的感性经验,红楼梦之美,就是美在曹雪芹的感性经验,也美在于生活。蒋勋从美的角度来理解文学,读起来就是一种超越生命的体验,如他所说:所有对于诗的速食化的答案都不是真正读诗的方法,读诗最怕在诗里找答案。其实读诗便是读生活,读生活的美。中国文学之美系列里的三本书,一本讲唐诗,一本讲宋词,而在这一本里挑选了中国古代文学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诗进行解读。也许是因为蒋勋懂美,所以连他的叙述读起来也有一种娓娓道来的美感,他会让你慢慢体会他的观点,渐渐融入曼妙的诗句中。   
  蒋勋拿《诗经》和《楚辞》作对比,《诗经》是黄土地上生长出的农业文明,而《楚辞》则是激越华美的浪漫主义文学。美学的概念本来自西方,我国古代是没有一个美学的体系的,也不构成学说,但古人却能将美描绘到极致。农业时代的美,可能是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难领会的。蒋勋一直强调四个字情动于中,就是要在诗里读到情感。黄土地并不意味着一个落后的生态,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淳朴美,从播种到结果,正是一个静谧美好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而相反,《楚辞》就比较动态,它从形式上就能让人一眼看到美。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玉器叮当作响。《九歌》里的湘夫人望夫君兮未来,其实要描绘的是湘水上流淌着的亡魂,是要为他们哀悼。一句诗就是一幅绝美的画,孕育着无穷的力量。   
  谈到汉乐府,我想很少有人不知道《陌上桑》这首诗,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罗敷,就是这样一个刚烈贞节的女子。然而仔细一读就会发现,这首看似完美的诗里,确实有微妙的转变。从淳朴到功利,诗中的字词就是最好的证明。《陌上桑》是一首经过精心雕琢的诗,是一种民间与文人结合的风格,非常特殊。汉乐府是对生活的描述,《古诗十九首》是生命的悲哀。都是民间,一个讲生活,一个讲生命,两者是不同的。讲《迢迢牵牛星》这首诗的时候,提到了许地山的小说《春桃》作补充,更好的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开始注重于对内心、对生命本质的渗透,远远超过表面的爱情。《古诗十九首》里有许多对生命本质的挖掘,以至于对生命的态度的转变,这也对魏晋时期的文学产生了影响。   
  魏晋时期的文学从三曹讲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的冷酷与热情其实是不矛盾的,凡是能够把自然、隐士、心灵的美学修得很好的人,其实常常是在政治里混得很深的人。,这话说的非常有理。文学常常是内心追求的表现,而与之不可分的是生命的经验。真正的隐士不必表达追求,而深陷在政治里的人,才要写诗表达自己的追求。陶渊明写《桃花源记》,不仅仅是要写对归隐的向往,更多的还想表达对生命虚无的思考。魏晋时期的文学层次丰富多元,又是另一种美学的表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认为美在天地间,鱼乐之辩中要表达的就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读诗,正是一种会通的方式,而蒋勋也搭起一座桥梁,不必寻找诗中的答案,只待会通的一刻。  没有诗,就没有实在世界。一切都在诗里。



《蒋勋说文学》内容简介
    
    
先秦、汉魏、两晋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逐渐成熟的阶段,是一幅幅陶冶性灵、崇尚自然,充满激情的生活画卷,它们的美满溢着情窦初开、浪漫忧思、风骨铮铮,为后世的文学树立了不同的典范。  
    
蒋勋先生从美学角度系统解析从先秦到五四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蒋勋说文学》分上、下两册,上册讲述从《诗经》到陶渊明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下册从唐宋散文讲到五四新文学。
    
《诗经》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自身带有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朴实与天真,自由抒发所思所想。这种朴素的审美在其后数千年的中国文学中一直存在。
    
《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熔生命激情与绚烂想象为一炉,提供了与《诗经》完全不同的、铺张华丽的审美范本。
    
汉乐府是来自田陌市井的歌声,既有《诗经》的质朴,又有《楚辞》的不羁,蒸腾着盛世的蓬勃生命力。
    
《古诗十九首》诞生于文人阶层兴起的年代,上承《诗经》,下启魏晋,以文人忧思观照民间,促使文人诗成为后世传世诗歌中的主要部分,建立起了格律美的规范。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纷繁的时代,不仅有多种多样的人,而且每个人身上都展现出多面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魏晋和我们现在的时代很像,有很多可能性,有很多凸显自己的机会,或许由于最终的归宿无法改变,所以人们最重视的是当下的状态。
 
   陶渊明的诗文中有一种出走的气质,但最后总会回到真实的生活当中,从现实的山水回到内心的田园,实现内化的自我完成。
 
  “诗比历史更真实。它蕴藏了生活的本质,连缀起古今一贯的情感。文学中流传千年的美、诗意与哲思,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悲悯着伤痛,抚慰着渴望,释放着天性,开解着生命的困惑,听蒋勋讲述千年的文学之美。

        目录

        第一讲 《诗经》:初民的情怀
       从到《诗经》
       诗无达诂
       《氓》:最初的欢愉,最后的哀怨
       风、雅、颂与赋、比、兴
       农业时代的静美与乡愁
       耽溺与流逝中的爱及青春
      《黍离》:诗比历史更真实
      《蒹葭》:如水素淡,不弃不怨
      《绵》:周人的建国史诗
      《女曰鸡鸣》:与子偕老,莫不静好

        
第二讲 《楚辞》:南方的激情
 
      《楚辞》中的宇宙
 
      激越华美的生命力量

        第三讲 汉乐府:田陌市井的歌声
       野性与浪漫
       《上邪》:刚烈的誓言
       来自民间的诗与情
       《公无渡河》:质朴的情感呐喊
       《江南》:劳动的诗意
       文学即是生态
       《陌上桑》:尊严与世俗
       《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第四讲 《古诗十九首》:文人的忧思
       重新回到民间
       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
       文人阶层与文人诗
       《行行重行行》:思念与离别
       《西北有高楼》:看不见的佳人
       《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庭中有奇树》:含蓄的情意
       《迢迢牵牛星》:一水间的哀伤
       《驱车上东门》: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第五讲 魏晋文学:多元时代的归宿
       《短歌行》:孤独的诗人,孤独的霸主
       不同生命经验的对话
       篡位者的心灵故乡
       《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名都篇》:青春像花开一样
       《洛神赋》:作为独立个体的女性之美
       竹林七贤与文人的自我完成
       书画中的魏晋风度

        
第六讲 陶渊明:生命的出走
      《饮酒》:闹市中的田园梦
      《形影神赠答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杂诗》: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桃花源记》:坦荡得一如清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
      《归去来兮辞》:追寻生命最自然的快乐 
 

 

 
 

文章评论

老豆

读蒋勋的书你得有储备也得有耐心,他真是带你去古今中外历史文学中徜徉,散乱杂博,兜转盘旋,迷失中不知不觉又回到原点。你再钻进去又会迷失,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