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的女人——我眼中的金陵十二钗 (一)

个人日记

图片

1、黛玉葬花——雪水:林黛玉

林黛玉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与贾宝玉几乎是等同的。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个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每次读完《红楼梦》,她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但同时在她身上又存在不少弱点。

    黛玉是红楼中的奇女子,应该说,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她是不属于人间的,便是月里的嫦娥,只怕也要在她的绝世才情面前逊色三分。那一曲葬花词,教无数人为之神魂俱醉,也教无数人心碎神伤,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情操,每当我想到这篇诗文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以雪水来喻黛玉。黛玉之洁净自不必说,她飘然出尘的那种神态,应该也不属于人间。她是住在人心里的一个精神偶像,可望而不可及。所以宝玉在黛玉离去后便魂不守舍,大概因精神已去吧,灵魂已空也! 黛玉的才情,应该说是世间所罕见吧,但我最喜她的,不是她的才情,却是她的真!黛玉待人,素以爱使小性子闻名,但她一旦视人为友,却坦然相告,其真可敬可叹。
 

  黛玉之性情,有时候觉得与《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有几分神似,两人一样的才情绝世,一样的博闻强记,最难得是一样的痴。而女儿之痴,又比男子之痴更惹人怜惜,可叹的是黛玉之痴最终没能胜过宝钗的安分随时。怡红院里吹吹打打娶新娘的时候,黛玉却只能在一弯冷月下的潇湘馆里泪尽焚稿。看到此处,不是心酸,却是万箭穿心,浑身麻木。。。。
 

  之所以将雪水赋予黛玉,因她的冰雪聪明,雪水洁净却易逝,而林妹妹的一缕芳魂却无觅处,也如雪水渗于地底后便了无痕迹吧。

图片 

 
2、宝钗扑蝶——海水:薛宝钗

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薛宝钗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她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她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在大观园的诗人中,只有林黛玉可以跟她抗衡。在多次诗歌比赛中,她是经常夺冠的。她的诗构思新颖,意境深邃,具有雍容典雅,含蓄浑厚的风格。这样,作者又赋予薛宝钗的形像以浓郁的书卷气和优美的诗人气质。

 宝钗历来被男人视为娶妻的最佳人选,她品格端庄,待人随和,有治家的能力。宝钗安分随和的个性,让一向刻薄的黛玉都挑不出毛病,女人做到宝钗这份上,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说实话,我不愿意与宝钗为秘友的,只因我自己乃是一个性情愚顽之人,只喜欢简简单单对人处世,不喜欢一件事情绕十七八个弯儿,一句话剖成十七八半讲,而与宝姑娘这一类人为友太累!如今这社会太现实太残酷,今天她能与我相携欢笑,难保明天不会因为个人利益在我背后放冷箭!朋友之道,贵在相知,而与宝姐姐在一起,她如此端庄稳重,什么都要用冠冕堂皇的东西遮盖起来,难免会让人迷茫地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什么。人都是因为帮助朋友而感到自己存在的可贵,而像宝钗那样的人八面玲珑,圆滑世故,她根本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她在一起,我估计会得自卑症。 但我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给予她不公平的评价,对现代社会来说,职场更需要宝钗这样圆滑融洽的人来调节气氛。

  她的深沉聪慧,大概也只有海水才能喻其神吧,谁也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别人说什么,她也仿佛浑不在意,一如海纳百川,却无丝毫的波澜。她心里涌动的暗流,也许只有她自己才清楚吧。 

图片

3醉卧湘云——江水:史湘云

史湘云个性奔放热烈,不拘小节,可谓大观园中独一无二。在那样的时代,女子除非学林妹妹的弱不禁风,便是效宝姐姐的端庄大方,若有几个相似湘云的女子,那可称为另类了。

对于苦难,史湘云从战略上轻视,但从战术上重视。她打小寄居在叔叔家中,叔叔婶子对她远没有贾母对黛玉那么照顾,黛玉半年也就做个香囊,湘云却夜夜做活到三更。说起来自然是她的叔叔婶子太苛刻,但对于日后却大有好处,多了一样防身的本事,对付苦境也可以得心应手了。

书中的史湘云,快言快语,爽快机敏,而且不乏小女人的娇态。她虽出身大家,却没有被那些所谓的规矩羁绊,初结海棠诗社时,她一句“也宜墙角也宜盆”把随意平和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湘云生在现代,以她那种心胸和性格,最适合为一起分享秘密的闺中知己。我喜欢夜读红楼,因为可以沉浸在书中的意境不被打扰,而每当心魂走进大观园中, 我总是第一个见到这个青春横溢的女子言笑于芍药丛中。 之所以将她比为江水,是觉得只有江水之肆意奔放,才能比湘云的开阔心胸和男儿气概。她与林妹妹差不多的身世,却从不自伤自怜,反倒是众人的开心果。同样的秋天,林妹妹看到的是哀伤的落叶片片,而史湘云看到的却是欣喜的果实累累。

如果说前八十回说的是史湘云如何活着,后面该说的是她如何坚强地活着,也就是说当苦熬枯寒而萧索来临时,她可以千方百计地,抓住可以抓住的一切,努力把生命带到下一时刻。史湘云天真放达,命运原比黛玉更为不幸,但她以健康的心性直面生活,留给自己与他人的都是喜乐。即使长大成人,再度遭遇变故,湘云的底色已成,不会有根本改变,她会比宝钗活的更为坚强。
 

     图片

 
4熙凤弄权——瀑布:王熙凤

王熙凤是贾府的实力派。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而且交通官府,为所欲为。这是个政治性很强的人物,不是普通的贵族家庭的管家婆。她的显著特点就是弄权,一手抓权,一手抓钱,十足表现出剥削阶级的权欲和贪欲。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两句道出了正在走向没落的一切反动阶级的共同规律。王熙凤是四大家族中首屈一指的末世之才,在短暂的几年掌权中,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制造了许多罪恶,直接死在她手里的就有好几条人命。但这一切只不过为她自己的最后垮台准备了条件。
 

    
在处世应对中,感觉王熙凤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辨风测向,常常是对方还没有说出口呢,她已经猜到了;对方刚说呢,她已经办了,这种例子是很多的。王熙凤这种揣测对方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超出任何一个人,有的时候,她还可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同一件事,原来这样说,现在又那样说,但是她都说的入情在理,十分动听,既能够顺应对方心里,又能急转直下不落痕迹。所以说王熙凤的这种心机,和随机应变之速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王熙凤身为治家的主子,她如果没有手段,就被别人讥为无能,而如果手段太强,又被别人说太狠毒。她属下是一班伶牙俐齿的管家娘子,所以必须要费尽心机压住她们;最亲的丈夫整天朝三暮四,眠花宿柳,她却要跟在后边收拾残局;自己又因为太过好强,早失爱儿,弄得一身是病。到最后,居然要承受那个时代女人最大的屈辱——被休!王熙凤的一生,在别人看来繁华如锦,但繁华背后的悲怆,谁又看到了? 王熙凤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她身上担负着分配上下几百口吃穿住用的责任,大小事务都得管得条条有理,但她借职务之便,大敛私财的手段,却也让人概然叹息。

总之王熙凤这个人物,历来融化在中国女性人格中,在她身上不仅可与男性争驰,甚至还能居高临下。王熙凤不仅才识不凡,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欲望。这一切,当出格出众、向男性中心的社会示威时,我们觉得很痛快,扬眉吐气;当其为所欲为,算尽机关,为无限膨胀的私欲践踏他人,特别是践踏同为女性者的人格、尊严以至生存权利时,又不能不使人心寒、深恶痛绝。这二者交织、纠结、迭合而形成了一个所谓“凤辣子”的中国女性形象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因为对这个人物的情感落差太大,所以想到,只有以瀑布之水,才能喻她短暂却激烈的一生。 

 
图片

5迎春小憩——雨水:贾迎春

直到父母包办,被嫁给中山狼以前,贾迎春应该算是幸福的。曹雪芹写迎春,以拨动纷乱如麻的算盘象征她的不幸,那就是她始终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任凭命运的巨手,随意拨弄她脆弱的生命。平心而论,光从外在的条件上看,贾赦为迎春选的夫婿,也并不差。那孙绍祖袭着指挥之职,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并且还将提升官职,他此前又并未有正室,迎春过去并非填房,怎见得就一定是个悲剧?竟是拈阄的好,贾迎春把命运被动地交付给了偶然性、随机性,而万万没想到,命运给她抓的阄,竟是一个下下阄!贾迎春是值得怜惜的,她是那个时代女性在封建婚姻制度下的牺牲品。
 

     贾
迎春跟贾探春恰成鲜明对比。她在心理上,没有为自己设定什么升腾点:元宵节猜灯谜,只有她和贾环没猜对,因此没得到贾元春赏赐,她自为顽笑小事,并不介意;大家打牙牌,她说错牌令被罚,笑饮一口酒,全无心理阴影。她不仅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现状,就是那应有的生活品质被外部因素所干扰导致降低,她也得过且过。她是知足型、将就型生存于世的小女人。

    每每看到关于迎春的篇章,我就为其怅叹的直摇头,心里浮出的情感是悲哀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迎春生性平和,是典型的老好人,在那个世外桃源的大观园中,她是主子,又姐妹亲爱,虽然偶尔有丫头老妈子闹出一些小事,多也无伤大雅,她看来是挺幸福的生活着。但一旦嫁为人妇,遇到中山狼一般无情的孙绍祖,她懦弱平和的个性,只会为她带来不幸。
 

  贾迎春的出现,恍若是一场温柔的雨,淅淅沥沥的度过她短短的生命,便随着太阳的出现蒸发在空气中。
图片

6惜春作画——池水:贾惜春
    十二钗中有一个不太起眼的人物,也就是贾府三艳中的贾惜春。惜春是贾氏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个性冷僻,因为看破三个姐姐不幸的人生,出家为尼。她也没有探春的机敏机警,在关键时刻站在王夫人的战线上故而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她只是默默无闻地见证着那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发生。她一次又一次地把参与当作这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在事件的发生之后不得不把自己置身其中,而其实别人根本就是忽略了她的存在。她的青春和她的生命就是在这一次次作为看客的无意义行为中延展并继续着。

    我们如果把贾惜春和林黛玉的处境作一个对比就不难发现,其实惜春的处境与黛玉相比并没有什么优越之处,或者说还不如黛玉。她和黛玉同样是无父无母之人,而在贾府中,黛玉上有贾母的呵护照顾,中有宝玉的劝慰排遣,下有紫鹃赤胆忠心、无微不至地服侍和关怀。还有薛姨妈,王熙凤等人出于世故,善意的笼络和示好,与黛玉相比,惜春却什么都没有。然而她的性格却不似黛玉那般多愁善感,尽管倍受忽视和冷落,她始终顽强地在这种冷漠的逆境中活着。
 

     
在《红楼梦》中,惜春擅长的是作画。我们可以推测,一个有绘画特长的人,他的观察力一定不会逊色,而且惜春在贾府大大小小的事件与活动中充当的都是默默无闻地旁观者的角色。这一方面造就了她孤僻冷漠的内心世界,同样也造就了她超然事外,理智淡然的内心态度。
 

     
对惜春的情感有些儿奇妙,一方面叹其可怜,青春芳华,竟从公侯小姐变成了独伴孤灯的尼姑。一方面又觉得,在家族遭遇了那样的危难之后,她如果不想被尘俗污染,出家也许是唯一的一种避世之道。我想惜春后来的生活,也就平静如大观园中那一塘池水了。

 
图片 
  
 
 

   



文章评论

苏州浮尘

哇塞 丫头是你写的吗?太深刻。太有才了![em]e179[/em]

剑心书韵

因为林黛玉的家世、出身,她在最根本点上所表现的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小组。在探春理家之后,黛玉评论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算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可见她对于自己是属于贵族阶级,对于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贾家贵族的命运也是异常关心的。当湘云等人说一个扮小旦的伶人模样很象林黛玉时,她是很气恼的。“黛玉冷笑道....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这里不仅是由于她使“小性儿”,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她在自己和社会地位低贱的人们----例如伶人--- 之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从而认为把自己与这类人相比,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这里,她的阶级优越感表现的很突出。 显然,在黛玉性格中,封建传统观念是与叛逆因素并存的。

lovesyou

宝钗历来被男人视为娶妻的最佳人选,她品格端方,待人随和,有治家的能力。宝钗安分随和的个性,让一向刻薄的黛玉都挑不出毛病,做女人做到宝钗这份上,也算是登峰造极了。——紫儿说对了,我也喜欢宝钗,哈哈。。。。

沉江望极

在薛宝钗这个形像中,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赞美这位美丽少女的聪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剧命运;又痛惜她奴隶般地信奉封建礼教,批判她“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礼教所毒害以至毁灭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性格中美好的、健康的因素与陈腐的、窒息的成分之间似乎矛盾然而又是奇妙的统一。这就是薛宝钗这一典型形像的根本特点。

沉江望极

生活在封建宗法关系中的王熙凤,最终仍旧不能摆脱“夫纲”和“妇道”的拘束,她不能不承认丈夫纳妾是正当的。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子嗣,即使三妻四妾也是冠冕堂皇,无往而不合于礼。所以在强大的宗法礼教和社会舆论面前,争强好胜的王熙凤,也要竭力洗刷自己“妒”的名声,构筑“贤良”的形象。这实质上是一种屈服。

沉江望极

第三十八回里的吟菊花诗情节。书里有一段描写非常优美:“林黛玉……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掷向水面,引的游鱼浮上来唼喋。……探春和李纨惜春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我特别是沉吟那“独在”两字。

沉江望极

我们通观《红楼梦》,直接描写惜春的情节和内容很少,但是我们同样发现,在关于重要人物和重要场面的描写中,惜春几乎每一次都是出场的。这样反思的结果就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无论在宁荣两府或是在大观园舞台中,惜春充当的始终是一个陪衬的角色。

画楼醉月

黛玉是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她正是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除此之外,林黛玉还直接反抗封建礼教。她从来不用“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已”。他们的这种共通点也成了他们爱情的共同基础。

画楼醉月

宝钗虽然属于“主子”的阵营,但是,她不但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力,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一方面是“主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形成了薛宝钗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正是她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思想性格与贾政、王夫人、凤姐等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