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冬至
个人日记
今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北极甚至是半年的极夜,半年的极昼。过了冬至,北半球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本来,冬至的意义就这么多,是大自然运动的规律所致,据此自然规律,到了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该加衣就加衣,该保暖就保暖。
人是大自然的子孙,大自然的变化,带来了子孙们很多的社会性活动,这就赋予了冬至很多与天体运动相分离而又联系密切的事来。
冬至,不仅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还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我国古代,冬至就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我国古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目前,民间依有祭天祭祖的民俗。一方面缅怀先祖,一方面祈求上苍与祖上的保佑,表达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有那个朝代比较好地解决全国百姓的吃饭问题,所以产生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许多节日、许多民俗就与吃密切相连,冬至日更不例外,相当丰富。
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冬至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节日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据说,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而地域最广的风俗,还是冬至吃饺子。
相传医圣张仲景(河南南阳人)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为了防止在寒冷的大西北冬天冻坏耳朵,昨晚,我家也包了饺子,今早煮好美餐一顿,怀揣着足够的温暖来上班。
冬至的习俗,传递着向往美好、纪念好人的民间善良与愿望。
现在是12:30,离冬至时刻13:30还有一个小时,我期待着。
2014年12月22日12:30
文章评论
疾风劲草
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冬至吃豆腐、吃老母鸡汤。祝冬至节快乐!
幽幽一缕香
我们这里冬至吃饺子,我今年应了节气。
上善若水
我们和同事一起包的饺子。
小草
我们这里也应该吃饺子,可是就剩自己吃饭就没有包饺子。稀里糊涂就把冬至过了。
不知道
冬至快乐!今儿包了猪肉茴香馅儿和韭菜鸡蛋虾仁儿馅儿两样饺子!
水水
冬日安好
曾经
从年初忙到年尾,道声辛苦了!
树叶
我对冬至不是很了解,我居住在南方,只知道进入冬至时期,很多家阳台上都晒满了香肠、腊肉,咸鱼等等。祝友冬日安好。
雪竹
冬至这么多讲究啊,我就只知道冬至吃饺子[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