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工作 工作就是斗争
个人日记
这个题目,看着有点另类,工作讲合作、和谐,“工作就是斗争”好像缺乏人性味。但这话写在可可托海水电站机房的墙上,怎么看,怎么妥帖。
“工作就是斗争”的逻辑判断,出自伟人毛泽东之口。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谈判,毛泽东回到延安后,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在延安干部大会上作报告。在谈到有些同志这次会后要到前方去的时候说:“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报告后来编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题目为《关于重庆谈判》。
可可托海水电站位于新疆富蕴县境内西南10公里额尔齐斯河上游干流,1955年7月开始野外勘探,1958年开工建设,1967年2月5日第一台机组发电,到1975年6月第四台5000千瓦发电机组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1.9万千瓦,共耗时20年。是国家当时的重点建设工程,工程编号701—1,也是当时我国唯一的最大最深的地下水电站。
与全国知名的三峡、葛洲坝、小浪底、墨脱等水电站相比,可可托海水电站,太小了。三峡装机容量2300多万千瓦,可可托海电站不足2万千瓦,尚不及千分之一,即便近年技术改造,也只有6万多千瓦。三峡地处长江三斗坪,工程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世界瞩目,而可可托海水电站地处偏僻,是保密状态下建设的。
2014年8月,我与同伴们,从伊雷木湖畔出发。蜿蜒的山路,顺着额尔齐斯河的流向延伸,一边是杂乱而有可能随时滚落的山石,一边是悬崖峭壁。旅行车喘着粗气爬行在这条弯多坡陡的便道上,乘坐在悬崖一侧的女同胞,吓得闭上了眼睛,说一睁眼就头晕,胆大的爷们与之调换了座位,颇有绅士风度。行驶了近60分钟,前进了20公里,相对海拔增加了近140米,才到电站。
电站建在高高的山上一个簸箕形的一小块相对平坦的地方。从外表看,很小一座平房,紧挨着一个很大的变压器,连接在变压器上的电线,通往大山之外。走进电站,仔细阅读了悬挂在走廊墙上的电站历史资料,参观了电站监控值班室,乘坐电梯,耗时2分多钟,到达地下136米处的主厂房,参观了两层机房,80米落差的水流声和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面对面说话仅看着对方的嘴动。机房的墙壁上写着: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其下方还写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旁边,记录了第一台机组发电的日子:热烈祝贺 今日发电 一九六七年二月五日十七点正 普通一兵贺
早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对“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的毛主席语录,就背得滚瓜烂熟,但对我没什么触动。这次,有幸参观了可可托海地下水电站,无疑,“工作就是斗争”的思想光芒和逻辑力量,震撼着我。
可可托海水电站,是一座鲜为人知的地下水电站,是由数千名建设者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在坚硬的石山之下“掏出来”的一个共和国水电史上的奇迹。因为当年可可托海开采的稀有金属主要用于国防建设,考虑到战争和保密因素,电站被隐藏在地下136米处(以电站监控室地面为0点),只有重要领导人才有机会到此视察参观,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斗转星移,可可托海地下水电站已经安全运行39年,它的神秘面纱也被逐渐撩起……
可可托海水电站的建设过程,就是斗争的过程。
为了修建可可托海水电站,在额尔齐斯河与其支流卡依尔特河交汇处,人们拦河筑坝建起了一座水库,后来人们给它起名叫伊雷木湖。这里被称为“中国的寒极”。1965年元月,这里曾测得-57℃的最低气温纪录。正因为这里是寒极,湖东南数公里的山坳里,曾是国家武器寒极实验场。作为中国的两个寒极之一(另一个是黑龙江省的漠河镇),可可托海的冬季滴水成冰,据可可托海的老人回忆,“身上能穿的都穿上了,能戴的都戴上,只留眼睛露外面。就连最不怕冷的眼睛都冻得生疼,嘴和鼻子呼出来的气都冻成霜挂在帽沿上。”从西伯利亚滚滚而来的寒流,翻过阿勒泰山后,顺南坡而下,稍不留神,让呼啸的北风抚摸到没有护好的脸庞,如同刀割一样剧烈疼痛。
1966年冬天,可可托海水电站大坝建设工程“大会战”进行到第三个年头。“大会战”进行得艰苦而壮烈,工地上的施工人数超过2200人,7个建筑队分别担负大坝和其他水工工程的施工,安装队负责设备安装。那年的冬天真冷啊,平均气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坝址上最冷可达-50℃。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工程仍在继续进行,并于‘文革’前完成了水工工程、第一条输电线路和第一台4500千瓦发电机组的安装。
从1955年的勘探到1975年的全部建成,20个春秋、20个冬夏,年年滴水成冰、年年眼珠子冻得生疼,年年呼出的哈气变成帽檐上的霜花。谁说这不是斗争,没有斗争精神,就不会有后来的强大电流。
伊雷木湖周边的山体都是花岗岩构造。这样的地质条件对于建大坝、建电站非常优越,但对于当时的施工,可全是硬活。引水洞截面呈拱形,高近4米,宽近5米,长2341米,算算石方量大约是46820立方米。发电厂房在地下136米深处,一个电梯竖井、一个人工梯竖井,两个竖井的截面相加,据我观察6--7平方米,竖井的石方量近1000立方米。地下主厂房长36.74米,宽8.95米,高5.48米,体积是1800立方米。除了两个竖井,另外还有两条安全交通隧道,可供遇到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时使用。这是当年打竖井时所使用的通风口,开凿厂房的岩石也是从那里运送出去的。建设水库大坝前,在山里打了4个导流洞,时间关系,没有参观上这两条隧道和四个导流洞,也没有找到有关的参数,想象着,石方量也不会少了。
即便是目前的爆破技术,花岗岩也不是好玩的,何况那时候,全是人工掏的,一人扶钢钎,一人用大铁锤砸。一锤下去,震得前者双手发麻,后者双臂发麻,石头上留下一个小白点。这活不仅是繁重的体力劳动,且危险性很大,搞不好,扶钎子者的双手(包括手腕、前手臂)就有受重伤的可能。要想砸下一块花岗岩,不知要砸多少下。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工人们用人力一点点地把岩石挖掘出来。硬是挖出了导流洞、引水洞、竖井、厂房、安全隧道,等于挖空了一座山。
比花岗岩还要硬的是劳动者的意志与力量。
到了2014年8月,上山的路依然很崎岖、陡峭,依然是坑坑洼洼,追溯到上世纪的50年代、60年代,勘探者是怎样勘探的,怎样身背沉重的器材翻山越岭的,建设者是怎样把无数的施工器材、建筑材料运上山的,电线杆怎样栽的,电线怎样越过崇山峻岭的......人力,基本都是人力。当下的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也很难想象出那时的艰苦与困难。
用风钻、钢钎开凿引水洞,由于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措施,风钻扬起的粉尘呛得人呼吸困难,工人们没有怨言,戴上口罩继续干。1967年建设电站厂房,共使用碎石、砂石、粘土八千多万立方米,木材、水泥、钢筋、钢轨、炸药及施工机电设备等近十万吨的物资则全部从内地或新疆其它地区运至工地,车辆能上去的地方不多,全是手拉肩扛。
现在,伊雷木湖边上还留有一些残垣断壁,那是当年劳动者们住的干打垒房。40多人住在一间房子里,木板在地上一铺就是床。拥挤不堪,阴冷潮湿。不远处用什么东西一围就是厕所。因为厕所没有灯,夜间上厕的人将尿撒到蹲坑人的头上,不算新闻。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供应吃紧。肚子都填不饱与繁重的体力劳动形成巨大的反差。饥饿威胁着工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威胁着这座关系到国防建设的电站,矿区就地开发了东风农场、知青农场才保障了粮食供给。
寒冷、花岗岩、艰苦的劳动条件、艰苦的生活条件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交织在一起。当时工程是保密的,到那里去工作意味着与家人失去联系,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文化生活的缺失,整天就是干活、干活、干活......
数千人参与了电站的建设,1964年,大坝与电站的数个工作面上同时投入2000多劳力。新疆兵团工一师五团的20多名劳动者长眠于此,或事故、或疾病、或饥饿、或严寒、或太累。有名工人在清理坝基浮土的时候,被山上的滚石砸中。
宗家源,1954年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后,来到西北勘测设计院。为了可可托海水电站的需要,1959年9月,西北勘测设计院组织设计工作组到可可托海现场设计。当时,宗家源的妻子刚有孕,身体又不好,宗家源仍要求到现场参加设计。出发前,他还朗诵一首诗:赳赳雄师出塞关,英豪目下无艰难,现场设计为方向,不亮明珠誓不还。1967年,明珠亮了,宗家源才回到兰州,女儿已经上学了。
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朋友和工程技术人员,将青春的和汗水,挥洒在这里。历史与后人不会忘记他们,富蕴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12月31日公布,可可托海地下水电站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2014年5月16日立匾牌悬挂与电站外墙。电站升华为文物,物质升华为精神,将“工作就是斗争”的思想光辉与逻辑力量定格在匾牌上。
机房墙上的字是谁写的,已经不可考,岁月在流逝,他们中的大部分渐渐融化在时空隧道里。但他们的激情化作强大的电流不停地奔向大山之外,日夜轰鸣的电站,是他们生命的华丽乐章和不倒的丰碑。
既在高高的山上,又在山坳里的可可托海水电站。
强大的电流经变压器升压输往山外。
电站已经是文物。
电站监控值班室。
处于地下的第一层厂房,四个绿色物体是发电机定子的一部分。
地下第二层厂房,紫红的转轴下方连接水轮机,上方接发电机转子。
从厂房通往地面的人工梯。垂直距离136米。
美女游客在历史的陈迹旁留影。
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斗争。
额尔齐斯河在悬崖峭壁中穿行。
为提高伊雷木湖的蓄水量,提高水位,在额尔齐斯河干流上筑起的拦河坝。
车窗外的伊雷木湖。
伊雷木湖如同镶嵌在群山之中的蓝色宝石。
伊雷木湖畔的麦子熟了。
2014年12月22日
文章评论
紫云
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久违的一句话,把我带到了那个年代。
紫云
图片真美!
媚儿
和环境斗,和人斗
梅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雏菊
看完想流泪。[em]e160[/em]
小草
这篇文章把我们带到了那个仿佛久远的那个年代,在那恶劣与艰苦的环境下,工人们就是凭着一种精神与信仰与之搏斗的。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理解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斗争这句话,可是处于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是容易理解的。
微笑如歌
拜读大作,震撼心灵。很难想象可可托海水电站是工人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建成的!毛泽东时代的工人惊天地泣鬼神!你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游记写得非常棒!
望天阁
拜读。回味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
娴人儿
写的真好!!![em]e179[/em] 祝春安,愿事事如意
曾经
二月二,龙抬头,舒心惬意走几步;二月二,龙抬头,活力四射康如虎;二月二,龙抬头,幸福美好起了头;二月二,送祝福:六六大顺好运足!
天池冰雪
还别说,我也觉得工作就是斗争,好像我们的环境没有斗,更多的是争,我现在工作是既不斗也不争,该干嘛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