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儿培训笔记(3)-------儿童的社会性能力发展

个人日记

什么是社会性能力?

理解误区:
谈到社会性能力,一般大家就会想到,我家孩子一到陌生的环境就不说话;我家孩子只和一个孩子玩,不和其他小朋友玩;我家孩子只和男孩玩,不和女孩玩……
大家很容易把社会性能力理解为一个很小范围的能力或现象。事实上,以上大家普遍想到的只是社会性能力的一些表面现象。

社会性能力的真正内涵:
社会性能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内心力量,但是家庭环境对孩子后天能力发展的影响很大。

儿童的社会性能力是儿童对社会环境而人际圈子的认知与理解,以及他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应对环境,应对他人的认知模式及反应模式。

 

家庭及社会环境对孩子社会性能力的直接影响

大李借电影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宝贝(英文名Babies,美国人导演)带我们感受家庭及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影片跟踪拍摄了非洲原野,蒙古草原,日本东京,及美国某大城市三个家庭的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非常明显的让我们看到不同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影响。

影片中有一个非洲两个孩子工作的细节,大约3岁多的哥哥和1岁多的弟弟都在模仿大人工作,拿一块大石头去砸一个东西,哥哥已经能很好的模仿大人拿大石头去砸一个小石头,弟弟也在一边学着哥哥的样子拿一个石头去砸一个更大的石头,哥俩都工作很认真,过了一会儿哥哥的小石头被砸碎了,但是弟弟的石头却没有任何变化,弟弟以为是因为自己的工具不够好,就伸手去抢哥哥的瓶子(呵呵,孩子的认知,没有去抢哥哥的工具石头,而是去抢瓶子了),于是哥俩发生冲突,哥哥抢过瓶子,弟弟急得要打哥哥,结果被哥哥打得哭了,哭的过程中大眼睛就是环顾四周寻找可能的帮助,本来大哭的弟弟发现不能寻到很快的帮助,哭声很快变小了,但仍然看着妈妈的方向放低音量哭着,这时妈妈跟弟弟说了些什么,然后弟弟就起身到妈妈那里寻求安慰去了。

大李评论1这样的环境成长的孩子天生就生长在大自然中,每天都跟石头、泥土接触,所以他们的生活中根本就不需要专门准备石头和泥土作为玩具,而我们目前的生活基本上远离这些自然元素,才需要专门为孩子准备大自然提供的工作材料,比如沙坑,木块,石头等等。


桃子感受: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我们,习惯了以饭馆,卡拉OK,酒店的康体房,人工的温泉等等这一类的休闲场所和休闲习惯,我们也习惯把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如果周末的时间没有安排去哪里哪里玩儿就觉得是虚度光阴。而且即使是郊游、旅行似乎也一定要去某个人气旺很多人评价好的地方,如果只是去了一个小区里面的小公园,或者某次出行没有照照片,就觉得那样的出行好像没有意义,不够对得住孩子。而我常常想,孩子需要的,不过就是接近大自然的地方,还有父母的爱和心罢了,我们只要去选择接近大自然的地方,父母能全心的陪伴,那就是最完美的了。而有时我们费劲了心思带孩子去电影院,或某跟孩子的认知差很远的博物馆,或带孩子去高档mall的翻斗乐,或者更多更多我们成人习惯的远离大自然的场所……甚至我们往往在那种时候,一心只想着,我辛苦带你到这里来,你一定要高兴,一定要好好玩,如果孩子对我们期待他感兴趣的东西没有表示出兴趣,我们就百般劝导和引诱,总是想把孩子从他自己的心灵轨道拉到我们成人预想的轨道上,成人这时也不是全心的在陪伴孩子,往往是在一边不停的翻看手机或者不停的拍照留念,这些为的又是什么呢?我想,我们把太多的要求加在孩子身上了,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了我们往往把简单的生活复杂化了,孩子需要的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全心陪伴,其次是大自然的环境,让我们把心放松下来,把带孩子去这里去那里的功利心放下来,简单生活,全心陪伴孩子,也给自己放松身心的机会吧!

大李评论2要教会孩子,当需要帮助的时候必须自己去寻求。影片中的细节就表现为妈妈没有很快着急的跑过来教训哥哥和保护弟弟,而是让冲突自然发生,且当弟弟需要帮助时要自己去妈妈身边寻求。

桃子感受:这句点评一下子点中了我的心!我以前还从来没有关注过这样的细节!女儿从小,每次一有困难,我都是巴不得马上就帮她解决,第一时间就会冲过去。结果造成孩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大哭着叫妈妈,而我这个妈妈以前是心甘情愿第一时间冲上去,后来到了我觉得她应该学会自己应付简单的困难的年龄,这种模式却固定下来了,我需要花很大的气力重新帮助她建立更好的解决困难的模式。而对于儿子,因为稍有经验,我从他几个月爬行或走路摔跤开始就尽量保持冷静,都会装作没看见一样的先让他试着自己爬起来,一直等到他真的不能自己解决问题才去帮助,后来儿子自己走路撞了脑袋,试图爬上某个高处的地方有困难,或者遇到其他问题,我都是会先冷静的在旁边等待,等她真的需要帮助时才去。现在女儿快4岁了,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还是大哭或者叫妈妈,即使是当时她根本没被弄疼;而我才1岁半的儿子,那天我亲眼看到他脑袋很大力度的撞在门上,他自己用手摸了摸,没事儿一样继续玩,后来估计是还很疼,又自己摸了好几下,整个过程没哭,也没想着求助我,他觉得很正常。大李这次点醒了我,要教会孩子,当需要帮助的时候必须自己去寻求。成人如果太多主动的帮助孩子,那就是在剥夺孩子自己主动寻求帮助的力量。

 

东京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
孩子一出生就在孩子脚丫上写字,初生的孩子皮肤比较敏感,接触孩子的一切东西都要自然而柔软,且孩子脚部是很敏感的地方,在孩子脚丫上写字,孩子都难受得一直在动,可是父母只是把孩子当作品或玩具,完全不懂得理解孩子的感受。

大李评论:当你不懂孩子的时候,母爱就是用来伤害孩子的强力工具。

大李还顺着这个话题举了春节回家时观察到的自己同龄朋友的孩子的生活状态:
朋友1:从小就给孩子极度的自由,孩子从小就在家直呼父母大名,现在孩子28岁了,从大学毕业,但仍然无法做任何事情养活自己,一直在家啃老,完全靠着父母在学校教美术的收入养活。
朋友2:孩子从小就因为父母工作太忙而顾不上管,现在一个孩子染上毒瘾,一个孩子因为刑事案件入狱。
上面的两对父母,不能说不爱孩子,尤其是第一对父母,一看就是非常爱孩子的,但是,爱的方式不正确,不懂得该如何去爱孩子,所谓的爱,就会成为伤害孩子和自我的工具。

真正的爱应该是: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同时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帮助孩子不脱离主流文化。

桃子感受:我想,这就是爱和自由,自由与规则的平衡吧。成为父母之始,我们开始学习爱,学习真爱,学习如何更好的真爱,然后我们在学习真爱中实践给孩子自由,而很多人,往往在自由这两个字眼之中,迷失了方向!真爱背后,本身就包含了规则,自由背后,也是由规则支撑,只有给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必要的疆界和规则,才算给了孩子真爱,孩子才能真正享受到自由带来的力量。最初的两年我是对规则的认识很肤浅的,这两年我才开始更多的认识和实践规则,更多的描绘自己对孩子品行和人格的期望,我也在孩子身上发现,面对我这个有爱又有要求的妈妈,孩子的力量比以前强大了很多。

桃子总结:以上大李通过几个例子,解释了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比如非洲原野上生活的儿童,他们天生就和大自然在一起,住在茅草房子里,吃着最粗糙的食物,他们的母亲,虽然没有现代人看起来的优越生活,甚至吃了这一顿还不知道下一顿的食物在哪里,但是他们乐观自然,不为生活发愁和烦恼,她们身上还保留着对孩子天生的感受力,按照自己的直觉去响应孩子,这样的孩子成长得就很健康。而东京这样大都市的父母养育的孩子,住在我们看起来优越的房子里,父母给准备了漂亮的衣服精致的食物,但是父母的心却不是和孩子在一起,他们把孩子当玩具,把孩子当财产,他们也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可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所以这种错误的爱,爱得越多,对孩子伤害越多。大李生活中朋友们的孩子现状的例子,更是让我们鲜活的看到父母的观念对孩子的影响。看到这里,又回到大李一次又一次强调的一个主题:家庭环境对孩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想养好孩子,先做好自己!

 

儿童天生是社交大师

大李一开始说出这句话,儿童天生是社交大师,我虽然不反对,但听着这句话没产生任何感觉。然后她说出下面的话,我的心被撼动了!这些年来,尽管我尊重孩子,爱孩子,可是,我还真没有发现和认真想到过这一点。

不信,你看看每个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得到父母无限的爱恋;即使是十恶不赦的罪人,看到孩子也会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他;很小很小的孩子就会为了得到周围成人的关注而使出各种智慧,有的是用哭声,有的是用笑声,有的是用各种有趣的表情或动作;而当父母抱着一个婴儿出现在人群集中的场合,一定会很快吸引来周围很多成年人的目光,如果这个孩子开心的笑了,周围的成年人也会跟着很开心,而孩子如果哭了,周围的成人也会跟着着急的想办法,希望很快能帮助孩子恢复快乐……

孩子天生,就是社交大师,而随着孩子的长大,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变得有了我们看起来的各种社会能力问题,比如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孩子用打人来表达情绪,比如孩子脾气很大,比如遇到不如意就躺地上撒泼……这就要看我们这些守护天使的成人们,在社交大师们生命的最初,是如何回应他们的……

桃子感受: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读到上面这一段话,我眼眶都会酸酸的,心里会感觉痛。这种痛可能来源于对孩子的心疼。因为看到太多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不好,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内向不跟人交往,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固执不听话,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吵闹缠人……我心疼这些被父母抱怨的孩子们,这些天生的社交大师们,正是这些守护天使的成人们用自己错误回应孩子的方式,教导着孩子们用错误的方式回应他人,而最终,他们反过来埋怨这些天使们……我会觉得心疼。真希望父母们,能把所有的问题指向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把所有问题和箭头都指向孩子啊!

 

这些天生的社交大师们,在后天又是怎样的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呢? 且听大李继续为我们分解:

成人的回应对儿童的影响

孩子从成人给他的回应中吸收到与人交往的方式。

孩子出生后交往最多的就是母亲,所以其社会性交往最初就来自于母亲传递的情感。比如吃奶,就是孩子出生后最初的社交体验。孩子在吃奶的过程中不光是吃进奶水,这个过程也是孩子通过母亲进行的最早的社会性认知。可想而知,孩子吃奶的时候母亲是满怀爱意的看着孩子,还是一边喂奶一边心不在蔫的想着其他事情,还是一边为了完成喂奶任务一边看电视甚至打麻将,或者还在跟周围的人埋怨孩子吃奶自己是多累多累……我想我们很容易看到,孩子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会完全因为母亲的各种反应而积累。

这样来看,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观念,一开始就影响着孩子。

而儿童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到底能吸收到什么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周围的成人能否感受到生活的美,感受到了美之后,能否很好的表达和表现出来,孩子就是在吸收周围成人感受的的过程中,开始成长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力。

大李在这里友情提醒(甚至是要求
^_^)大家:有了孩子就别害臊,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各种方式,语言,行动,行为……

 

大李举了一个她给学前班的孩子们上写字课的例子:大李给孩子们写了一个很复杂的字(什么字我忘了^^),给孩子们10秒钟的时间看那个字,然后把字蒙上,跟孩子们说如果你们看完10秒后能把这个字写出来,我就当场晕倒。当然大李是用了鼓励孩子们的策略,结果居然真的有孩子把那个字写出来了,大李就当场晕倒在讲台上。事后讲起这个故事,很多老师都佩服大李的勇气,说很多人都没有勇气当着学生的面就地躺在讲台上。(实际上大李的故事比我描述的精彩和曲折很多,我只写个大概吧。)

大李用这个例子阐释有了孩子就别害臊的观点,鼓励我们成人不要太多的在意自己的各种形象,面子,等等。

 

而我在陪伴孩子这几年的感受是,我们成人已经被这个缤纷的社会弄得多多少少迷失了方向,往往在意了太多和我们自身的心性无关的事情,比如上面提到的社会形象,面子。当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带着对造物主的景仰去体会孩子的所有行为和语言,我们会体会到孩子和自然的连接是那么紧密,如果我们还能试图像孩子一样去回应大自然,我们也会慢慢体会到和大自然连接,和自己的心灵连接的感觉。如果我们能像孩子回应大自然那样回应我们自己和社会,那就不存在害臊的问题了。

 

大李还特别举了一个很常见的成人对儿童的错误回应的例子:

有的人在和孩子说话时,刻意模仿小孩子的腔调,捏着鼻子尖着嗓子,语调和说话的内容都跟个小孩子一样。这样的人往往觉得自己特别爱孩子,对孩子特别好,而且还是费了很大劲儿对孩子好,可是,内心里他对孩子是没有足够的尊重的。他认为孩子无法认知成人的语言和说话模式,认为孩子就必须那样着。而成人这样的表现模式,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混淆,他会觉得,嗯?这个人怎么一会儿这样说话一会儿那样说话,这个大人怎么说话跟我们小孩子一样?

所以大李强调,大人就应该有大人的样子,没有必要把自己装成小孩。

 

儿童对人类的早期印象
儿童对人类的早期印象就是从家庭环境中吸收的,尤其是从朝夕相处的父母身上吸收。

大李没有用太多术语去阐释这部分内容,用了几个例子来说明。我想,也许以上观点不需要解释太多吧,相信大部分人都能认同,只是,认同了观点,在营造自己的家庭氛围时,还是会把握不好,会很很大挑战。很显然,这一部分,是成人自己的功课,需要自己去努力。

大李举了一个很明显的儿童行为受家庭影响的例子:有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大家工作和玩耍的时间都很正常,但是每天一到午睡时间就显得特别烦躁,把东西到处乱扔,制造各种响动。老师们一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后来有一天就想到,可能是孩子在家里被关注得太多,在园里工作和玩耍的时候,他还能感受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关注,但是到了午睡的时候,他感觉不到任何人关注他,就用他能想到的方式来吸引关注。跟孩子的家里沟通后,发现情况果真跟老师猜测的很一致:孩子的妈妈全职在家带他,时刻盯着孩子,对孩子过度投入,孩子对社会的认知就是不管在哪里都应该有人时刻注意着他,如果没有人注意他,他就不舒服,就会本能的想办法吸引他人注意。这就是儿童对人类的早期印象,基本上都是由家庭环境传递而来。

母亲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大李再次强调了母亲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由于母亲在整个家庭中是与孩子连接最紧密的人,所以母亲的情绪,对孩子的社会性能力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大李也再次强调了感受力的重要性:作为父母,要用心感受孩子,当我们感受到了孩子的内心,自然就知道和孩子交流的方法了

期间大李也提了一下唤醒的概念
举例说明,孩子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成人刻意夸奖孩子的衣服漂亮,这就是唤醒。那么总结来说,唤醒,就是成人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把孩子从自然的状态中拉出来,让孩子把心力集中在成人所描述的事物上。比如这个夸奖衣服漂亮的例子,就是很典型的唤醒:孩子本来吃饱穿暖就很好了,本来在很投入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是成人这么一夸奖,孩子的心力就转移到自己的衣服上,并且一直期盼更多的夸奖。受到这种唤醒更多的孩子,甚至一整天都会因为穿了漂亮的新衣服在心里期待别人的夸奖而不能好好工作和游戏。

想一想,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这样的影响,我们成人也常常会因为新剪了个发型或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而在办公室一天都不自在,我们在暗自期待同事的夸奖或者暗自担心他们的负面评论;也常常会因为发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帖子而时不时的去看看有没有人回帖夸赞而一天干活都不能很好的投入;……我们应该每个人都体会过这样的感觉对自己的不良影响(问题是我们大脑知道自己被这样的状况控制,但我们的感觉却没法收回内心),所以让我们在需要给予孩子夸奖和评价时,也认认真真的考虑一下,认认真真的想一下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吧。

探索人与人的关系

接下来详细讲解儿童探索人与人的关系所包含的几个范畴,包括:
探索他人的情感   开始探索他人的情绪,情感
探索他人的意图   有的人能很好的理解他人话语或行为背后更深的意图,有的则不能
探索他人的信念   对同一件事情,我们内心的内心不同,理解可能会完全不同
探索他人的心理
我们不能决定儿童潜能,但能为他们的潜能效力

 

探索他人的情感
3~4岁的儿童,开始更深入的关注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且探索这背后更多的含义。

 

探索他人的意图  
人的语言和行为,除了传递一些每个人都能看到的表面信息,往往还会有更深的意图。有的人在与人交往时能很好的理解他人的意图,有的则不能。

大李不顾及胡子的形象,举了情人节给胡子打电话的例子。大李说情人节那天,大李给胡子打了N个电话说明:胡子,今天是情人节呀。每次胡子都是嗯嗯两下没有后文,大李在办公室甚至跟其他老师夸下海口说情人节一定能收到玫瑰花,可是晚上回家,还是没有收到:)大李想说明胡子是多么的没有了解她语言别后的意图,哈!

这一部分,大李还特别强调了很多家长都很关注的一类孩子交友问题:一定不要担心孩子太长时间只跟一个小朋友交往。孩子跟一个人有深入交往的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一直没有与人深入交往的机会,那就很难深入体会他人的意图。

说到好朋友的话题,大李又举了一个关于友情遇到挫折的例子:孩子失恋(儿童的失恋,或者特别好的朋友移情别恋)时特别伤心,妈妈是否有必要使劲儿帮他找回友情?

孩子之前本来有一个特别好的同性或异性的朋友,如果是异性朋友,往往是已经好到谈婚论嫁,家长们看到孩子们有这样的好朋友也特别高兴,找着各种机会安排孩子们串门,一起玩,看到孩子们一起玩得开心,是父母们最开心的事情。可是突然有一天,你的孩子回来伤心的哭诉说XXX不理他了,不跟他结婚了,要跟别人结婚了……看到孩子心碎的样子,家长也跟着心碎了,于是极力帮孩子挽回友情,帮孩子想出各种吸引对方的方法,和对方家长一起琢磨怎么能把这两个孩子再撮合到一起……这样做,是否有必要?

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是没有想法的,我的孩子也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我非常好奇大李对这个问题怎样看,所以是竖着耳朵听呀。我虽然没有主意,但直觉也还是以为家长应该极力帮助孩子找回友情,结果大李的回答截然相反:没有必要那么做,家长只要用心倾听孩子,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就行。

让孩子承受他该承受的,才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孩子承受的苦难,比起我们给他人为创造的快乐,往往能让孩子的心灵获得更大的成长和力量。

有了上面这句红色加粗字体的点评,我豁然开朗,欣然接受了大李的观点。想一想,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该他们承受的,就应该留给他们承受,我们只需在一边给予理解和心里支持就可以了。我们活着这几十年,也是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和磨难,而我们的力量,正是在那样的困难中成长起来。成人要给孩子的,是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和勇敢面对的精神,我们永远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长,只有真实的生活,才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最好的老师。我们给孩子机会经验真实生活中的顺利与挫折,美好与苦难,孩子的力量与品格就会得到均衡的成长,让我们相信孩子心中那颗坚强的种子的力量吧,我们给他力量与土壤,他就会长成一个有力量的成人。

 

探索他人的信念

给孩子建立良好的信念,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也可说是看待世界的角度。有时面对同样一件事情,当你有不同的信念(看待问题的角度),呈现的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大李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
举例1:当天的培训现场有好几百人,有些人可能会想:听大李的课真无聊啊,培训教室里还连窗户都不开,这么多人挤在一个会议室听课,大李讲课还老跑题,花那么多钱,坐在这里真不值得! 有些人可能会想:有机会来听大李讲课真是很幸福的事情,有这么好的培训教室,主办方为了我们能看投影更清楚把窗户都关上了,大李讲课经常是引经据典把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讲给我们,收获那么大,真好啊!

举例2:大李举了两个妈妈应对孩子情绪的不同方式。有一次在芭园门口遇到一个妈妈在处理孩子的情绪,妈妈很共情的和孩子沟通,很快就看到他们解决了问题开心的离开了。还有一次看到另外一个妈妈在处理约4岁孩子的情绪,就言辞振振的跟孩子讲大道理:你知道吗?人的一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种挫折的,遇到挫折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天哪,给一个4岁的孩子讲那么多他完全不能消化吸收的大道理,将来孩子面对问题时就只能想到这些大道理似的语言,对真正处理问题几乎没有帮助。

举例3:有一个巴学园毕业的孩子上小学,有一天回来跟妈妈说:妈妈,老师说班里的孩子都是傻瓜,只说我是笨蛋。我觉得我不是傻瓜和笨蛋。

以上三个例子想向大家表明,针对同一件事情,当你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探索他人时的信念不同),得到的结果会完全不同。而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你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传递给孩子的信念也就不同。

信念很重要!而且信念不是用语言传输的,而是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行为。这就更需要我们做父母的修好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向,乐观积极的看待生活。

 

探索他人的心理
我们不能决定儿童的潜能,但能为他们的潜能效力。

 

 

接下来,大李从几个层面给我们介绍了儿童在探索人与人关系时成人如何给予帮助:

给孩子建立正向的意图   

成人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感情,孩子就会学到同样的方式

34岁,开始注意友情的阶段    成人如何有效的帮助孩子

孩子开始说谎            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孩子开始偷东西          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引子: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同时给孩子更多享受快乐的空间。

在开始这个部分的几个主题之前,大李先表达了一个观点:孩子需要的心理,情感,物质等各方面的因素,父母都要尽量满足。

这句话听起来很容易理解,但是却有太多人在实践的时候没法把握界限。

首先要厘清孩子想要的和需要的不是一回事,很多人把孩子想要的等同于孩子需要的,结果就是给了太多孩子不需要的东西,给了太多不适合孩子的东西。

比如  吃垃圾食品     VS  健康

比如  想干嘛就干嘛   VS  适合孩子的规则

比如  太多的服装     VS  够孩子穿的衣服

讲到需要想要的区别,大李举了个例子:大李发现育荣园里一个妈妈每天都会抱着4岁的孩子从小区大门口进到幼儿园的一段约300米的路程。4岁的孩子已经很重了,她看到妈妈是很辛苦的,但还是坚持每天抱着孩子走这段路程。有一天大李忍不住问了妈妈,答曰因为孩子要求妈妈抱4岁的孩子已经足够的具备了自己走那段路程的能力,这只是孩子想要,并不是孩子的需要,这种情况,妈妈就应该帮助孩子自己做自己能做和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想要

孩子在身体和精神发展的阶段,就应该鼓励他和创造条件让他尽量多的练习各项能力。人类的某项功能如果长期不用就会逐渐变弱,直到这种能力逐渐消失。针对这个,大李讲了一个她亲眼在医院见到的例子:

大李在母亲生病期间陪床,病房里另外一个病人是医院的一名医生,患了跟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做完手术后要用呼吸器才能呼吸。但是度过危险期后,必须要拆下呼吸器,让人体的呼吸功能重新恢复。没有了呼吸器的帮助,病人变得不能呼吸,而他自身的呼吸功能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已经完全无法工作,当时就眼见着这位病人因为无法呼吸脸色青紫,心电图也越来越弱,医生在一边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一边帮他按压心脏,一边大声鼓励他自己呼吸,可是病人一直无法呼吸,就算医生是他的好同事,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一边流着泪一边大声的鼓励他呼吸!呼吸!。这一关只能他自己度过,再高明的医生也无法代替他自己。最后就在大家都觉得快绝望的时候,病人终于出了一口气,然后,从死神之路上活过来。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人的能力需要经常使用。养孩子的过程中,该他自己做的事情,就应该创造条件让他去做,否则,他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只能越来越弱。

大李还特别补充了一点:让孩子享受不同状态不同层级的快乐。

跟孩子在一起时,不要总想着想尽一切办法逗孩子笑,有些人只喜欢逗孩子笑,好像觉得孩子笑自己才开心,给孩子挠痒痒,抱着他扔得高高的……这些方法本身是很好的,可是如果父母一直只用这些方法来逗孩子开心,一味追求孩子的笑容,那么就会让孩子只懂得用低级的方式寻求快乐和享受,小的时候靠父母的挠痒痒或举高高开心,长大后就很可能用电脑游戏,毒品,赌博等这样的方式来寻求享受。

我们要给孩子创造更大的享受空间,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孩子一起享受不同状态时的快乐,而不要让孩子意识到只有那种类似蹦极的体验才算是快乐。

以上这段话,有些人看了可能会误解为给孩子挠痒痒或举高高这样的方式是错误的,其实不是这个意思。而是,除了这种寻求快乐的方式,还有更高级的快乐和享受,比如孩子安静的坐着画画,在画画中享受自己的作品;比如孩子费了很大劲儿完成一个积木作品,这期间甚至还会伴随痛苦,哭泣,但是,完成作品之后的成就感,给予孩子的滋养,是远远超过挠痒痒这样短暂的笑容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会经常用较为低级的方式逗孩子开心,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自己在有意义的工作中就能很好的滋养自己,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心理,不要一味的逗孩子开心。如果孩子被训练得只会享受这种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取的低级快乐,孩子就没有能力体会到更高层级的快乐了。

 

给孩子建立正向的意图

比如:孩子用骂人的方式表达爱,用破坏性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想法

反思:我们成人在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感情?我们在夫妻交往中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感情?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反思自己,自己先学会表达,孩子才会学会表达。

针对这个主题,大李只举了这个例子,也或许是我记得不够全面。我理解大李要表达的观点是:要教会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而不是用错误的方式。而我们自己往往就用了负面的方式表达正面的意图,我们要先觉知到自己的表达方式是否正确,才能将正确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仔细一想,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用不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和情感的时候太多了。比如有些父母用责罚、批评,甚至打骂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比如有些妻子用唠叨表达对丈夫的爱,比如有些丈夫用控制妻子思想或行为的方式表达对她的爱……当所有这些的表达方式不能被对方接受,遭到与愿望相反的结果,我们往往会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一句为了你好,同样不能表达爱!于是,很多人感觉不到被亲人所爱,很多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他们仿佛活在心灵的孤岛中……

我们太多的时候,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却常常忘掉,爱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对方的责任;我们认为当我们爱对方的时候,对方应该以自己期待的方式回应自己,我们才会继续爱,如果对方回应的和我们期待的相反,我们常常会在当下失去了爱的初衷和能力。

再啰嗦总结一句:给孩子建立正向的交往和表达意图,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练习,让自己的交往和表达意图都是正向和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你认为孩子的表达方式需要改善,那么就反思自己,自己先学会正确的表达,孩子才能学会。

 

34岁,开始注意友情

这个年龄,正是人类学习如何维持爱,接受爱,经营爱……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的友情和爱情,和我们成年后的友情和爱情本质上是一样的,不过孩子们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孩子们就是在这个年龄段我们看起来幼稚的友情和爱情交往中,锻炼和获取自己的交往能力。

大李举了几个例子说明这个时期孩子对友情探索的模式,我总结如下。

典型模式一:孩子用物质交换友情

举例,孩子:今天你如果去我家,我就给你糖吃。  ―――家长们往往不太喜欢和接受孩子这样的表达方式,认为孩子太势利。但其实对这个年龄(3~4岁)的孩子来说,这是正常现象。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孩子这个时候开始发现用物质居然可以交换友谊(精神层面),他就会练习使用这种方式,待孩子慢慢长大,就会发现要用精神(友谊)来交换精神(友谊)。家长没必要作任何干涉,就耐心等待孩子长大吧。

典型模式二:孩子在交友上遇到困难怎么办?

如孩子跟家长诉苦说:XXX不要我的糖,他不跟我玩;我想把玩具给XXX玩,但是他一直不理我;XXX今天打我了……

大部分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会变得比孩子还急,会明着暗里的给孩子创造各种条件弥补孩子的失落,帮孩子出各种招数如下次你拿你的车去和他玩,他肯定会喜欢……”事实上,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有自己的处理方式,即使是痛苦,也是他成长道路上必经的考验,我们过多的帮助只会削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吧。即使是失去一个朋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孩子总会有新的朋友的,人的一生要经过多少离别和友谊的聚散呀。

再次重复一遍大李的原话:孩子承受的苦难,比起我们给他人为创造的快乐,往往能让孩子的心灵获得更大的成长和力量。

还有一种家长是受不了自己的孩子被人冷落,遇到类似情况就认为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会跟孩子说不怕他,爸爸会帮你出气……”,这样的反应会导致:

1  孩子今后遇到交友挫折就会认为别人是在欺负他,把别人本来很中性的行为理解为对自己的攻击,那孩子就会在人际交往中出处受挫

2  一觉得受到欺负就找父母,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强调:当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请反思:在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