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夜来香》想起其他
闲中随笔
清晨,如果不是下雨天,我当作晨炼,照例会戴着耳机,一边听歌一边沿着兴湖路、华昌路到湖里大道的人行道上走一大圈,用小米手环量了一下,全长5.75公里。
耳机里储存了30多首我喜欢听的歌,其中有一首是邓丽君唱的《夜来香》更是百听不厌。《夜来香》原是上世纪40 年代李香兰的原唱的歌曲,因为音域很宽,唱起来是高难度,后来很多人翻唱,但唱得最好的,应数台湾的邓丽君了。
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凄怆,
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著芬芳,
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
更爱那花一般的梦,拥抱著夜来香,吻著夜来香,
……
听着听着,突发瞑想,邓丽君已去世很多年了,她留下的歌却依然被那么多人喜欢,被那么多人欣赏,听着她唱的歌,就感觉得她依然活在人世间,活在我们的身边。由此又让我想起臧克家的诗: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邓丽君也是死了还活着的一类人。
死了还活着的人,岂止是邓丽君?历朝历代,从古至今,无数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都这样,他们的身躯已朽,但他们的事迹永存,灵魂永在。
如果说知道秦始皇的人很多,知道康熙、乾隆的人也很多,那恐怕是因为他们是帝王,是人君,位高权重;但是像历经风风雨雨屹立了一千多年的赵州桥,很多人也知道是一个叫李春的匠人所建造;朗朗上口的《夜静思》五言绝句,很多小孩子都知道是李白所创。那么李春和李白都没有当上大官也没什么权势,他们也如同还活着呢。
历史上出过无数的帝王将相,出过无数的状元、进士,今天还被人熟知的寥寥无几吧?按例说,能成为帝王将相,能考上状元、进士的,都是精英,都是人杰,都是地位显赫,为什么却淹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什么样的人死后才能长久地留名,什么样的人才能死后仍被人津津乐道?我想大概不外乎两种,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万年者。
我看历史上贴近广大人民百姓的,在道德和情操上受人高度崇拜的、对广大百姓的生产生活有重大贡献的、能给百姓大众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人、他们的灵魂或事迹,百姓才会代代相传,不然即使身居高位,权势赫赫,也只能辉煌于一时。有朝一日,这些人殁了,便人走茶凉,人亡政息。
如今不是有很多很会钻营而腰缠万贯的土豪,很多善于巴结而步步高升的大官吗?他们手中有钱或手中有权,何其风光!若他们肯把手中的钱用些有益于百姓的功德,手中的权办几件务实的民生项目,则他们也可能会人去留名,雁去留声。
文章评论
梅苑停雪
位高权重的人不一定会流芳百世,而造福人民,受益于大众的人,人们会津津乐道,感恩戴德。做一个有用的人,有用于人民的人!
荷香
[em]e113[/em] 文人在历史上会留下清名的,虽然没有金银财宝传于后代,文字是永久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