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尊重

个人日记

 

再谈尊重
亲爱的家人们,中午好,一天愉快!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最近一段时间,什么是尊重,怎么样才能做到尊重,是很多家人们讨论的话题。今天,我就自己近期的一些体验谈谈自己对尊重的认识和理解。
1、尊重是一种面对生命的态度。尊重指敬重、重视。“尊”—敬重,就是臣服,就是无条件的接纳,接纳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不因外部或内部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化。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是对生命无条件的接纳和臣服。我们经常会说我们要尊重老人,所以当我们看不惯老人溺爱孩子的行为,我们的选择就是不去当面反驳老人,内心却无比的纠结老人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如何严重的影响。这不是真正的尊重,表面上的顺从附和,是为了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怕别人说自己不好,但内心无比纠结着对方做的每一个和自己的认为应该相悖的行为。试想一个内心对生命充满敬畏和接纳的人,内心会有这么多的抱怨和不满吗?越亲的人越读心,这些内心的抱怨和不满,老人一定能感受的到,可能引发的是老人更多的不认可和溺爱孩子。我们说要尊重孩子,要蹲下来和孩子平等对话,嘴上说着我尊重你的选择,却为孩子设下一个一个的“陷阱”,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听自己的。这只是“术”,我们并没有掌握“道”,悟不到规律就没有自己的方法。我们不断的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总想让孩子变成自己心目中的孩子,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总给孩子诉苦说自己多么不容易,希望孩子为自己负责,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总迁怒孩子,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不断的使用总要求,总批评,总讲道理,总表扬的方式让孩子改错,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当面对家人,面对身边的人时,问问自己:我真的敬畏他吗?我真的无条件接纳他了吗?我真的做到对他的臣服吗?如果没有,那就不是真正的尊重。 
2、尊重是喜悦的不要回报的利他。“重”—重视,重视对方,把对方的需求作为自己言行首要考虑的因素,并且为此努力。作为孩子,他们的需求是父母能够真爱他。接纳他的一切,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信任他给他信心,在他进步的时候及时认可他,在他遇到问题时给他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有效的帮助。作为长辈,他们的需求是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爱着孩子;允许他们在垂暮之年对我们对孩子在身体,安全方面有着更多的关注;给他们信任和支持,给他们关心和理解;让他们开心,用自己的方式安度晚年。我们有为少欲,我们心甘情愿的付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不需要任何的回报,并且让自己享受着当下的美好和喜悦。
我们常常说尊重老公,作为一个家庭中的风向标,男人的需求是什么呢?一个男人的最大的需求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是要有面子,要有顶天立地的感觉。男人是阳性的,男人是往外求的,以此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在家中妻子要做到尊重老公,就是要不断给男人价值感和成就感,让他觉得“我能行”“我有用”。所以首先在家中我们要摆正伦理关系: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这是“尊”,无条件地接纳老公,敬畏老公,把老公抬高来看,放对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符合规律。妻子过多地把“有才”的一面带到了家庭,有意无意地拿“有才”的一面与丈夫抗衡,甚至是压制,男人在家中没有价值,就会导致孩子不尊重爸爸,带来家庭气氛的失谐。妻子在家庭中、在丈夫面前要尽可能放下“有才”的一面,隐藏自己的能量。多尊重、多包容,灵动如水,提高自己在各种角色辗转之间把握分寸的能力。
其次是真爱老公,爱=关心+照顾,这是“重”。照顾是本分,是妻子的责任,关心是需求,是对方需要的,是妻子对丈夫内心需要的考虑,这些可能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这需要我们不断地觉察,考量和总结。照顾是物质层面的,关心是精神层面的,关心应该大于照顾。在家庭,关心﹥照顾,才会幸福!一对夫妻,关心﹥照顾,才会甜蜜。
因此,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对生命的接纳和臣服,是喜悦的不要回报的利他。它是一种态度,它是一种能量,它能让我们面对每一个生命的时候,都心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意,不卑不亢。当一个人没有道德与责任心,你可以用你的尊重与真诚感化他;当一个人没有能力与上进心,你可以用你的尊重与真诚感染他。最终你也会被同样的尊重所感动与激励,获得真正的幸福。让我一起学习尊重,实践尊重,成为一个尊重他人也被他人尊重的智者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文章评论